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漂浮体位下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漂浮体位下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9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18例获得6~32个月随访,骨折X线愈合时间平均14.2周。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74—97分。无骨折不愈合、感染、内固定松动等。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在漂浮体位下联合后内侧倒L形与前外侧入路能有效地进行复位和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可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2):2052-2056
[目的]探讨漂浮体位下治疗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2009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闭合骨折患者67例,随机分为漂浮体位(floating position,FP)组与传统体位(traditional position,TP)组。FP组35例,采用漂浮体位,应用膝关节前外侧+后内侧倒"L"形入路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TP组32例,采用传统手术体位,应用膝关节前方入路和后方"S"形入路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21.4个月。手术时间FP组(121.25±26.15)min明显短于TP组(172.78±28.73)min(P<0.01);术中出血量FP组(302.43±47.96)ml显著少于TP组(410.78±65.47)ml(P<0.01);骨折愈合时间FP组(93.17±12.15)d明显早于TP组(105.28±13.26)d(P<0.01);完全负重时间FP组(105.34±16.23)d明显早于TP组(118.58±15.85)d(P<0.01)。此外,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FP组优于TP组(P<0.05),术后1年HSS膝关节评分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但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漂浮体位下应用膝关节后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治疗累及后柱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7-08诊治的18例复杂胫骨平台后侧骨折,采用后内侧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5例合并胫骨平台外侧骨折,联合应用外侧入路。结果 18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血管及神经损伤。1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6~24)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5(3~7)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为80~96(91.2±2.9)分;优13例,良2例,差1例。结论采用后内侧入路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后内侧切口可以直视下复位后外侧骨折,使外后侧塌陷的骨折获得更加满意的复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53例闭合性新鲜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行X线摄片和64排CT三维重建。根据CT下"三柱理论"分类:其中后外侧柱骨折12例,后内侧柱骨折26例,后内侧及后外侧均有骨折者15例。采用膝关节后侧倒L形入路切开复位、桡骨远端T形普通钢板或锁定钢板固定15例,采用膝关节后内侧纵形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固定26例,采用膝关节后外侧纵形入路切开复位、钢板或螺钉固定12例。术后按AK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53例术后获12~30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AKS评分平均87(58~95)分,15例采用膝关节后侧倒L形入路者AKS评分平均82(58~90)分,26例采用后内侧纵形入路者AKS评分平均91(70~95)分,12例采用后外侧纵形入路者AKS评分平均85(65~92)分。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术前慎重评估软组织损伤,选用适当的手术入路与内固定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双钢板或3块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01—2012-12在取漂浮体位下采用后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双钢板或3块钢板内固定治疗16例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结果 16例均获得平均16.5(8~30)个月随访。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6.4个月。所有患肢下肢力线均得到矫正。1例未达到解剖复位,并出现切口感染、皮瓣坏死、内固定物外露,经伤口换药并二期皮瓣转移覆盖创面后治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按照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优8例,良5例,可2例,差1例。结论后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双钢板或3块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有利于骨折充分显露并解剖复位关节面,可降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结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漂浮体位下经踝关节前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9-06诊治的24例三踝骨折,术中采用漂浮体位,于腓骨长、短肌肌腱前外侧进入显露外踝骨折,于足拇长屈肌与腓骨长短肌间隙显露后踝骨折,骨折复位后固定,然后改为仰卧位,作前内侧弧形切口显露并固定内踝骨折。结果 2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6(12~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0~4.5个月,平均3.7个月。随访期间无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出现。术后12个月踝-后足AOFAS评分为(88.3±7.5)分,较术前(27.7±5.6)分明显提高。术后12个月足踝部功能:优13例,良8例,可3例。1例出现"勒马缰"畸形,取内固定时行肌腱延长术,术后恢复正常。1例出现腓骨肌腱滑脱,取内固定时行腓骨肌腱鞘修补,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漂浮体位下前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术中更换体位时无需再次消毒铺巾,后踝骨折显露充分,骨折复位与固定满意。  相似文献   

7.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常为Schatzker分型[1]的Ⅴ~Ⅵ型和罗从风基于CT三柱分型[2]的二柱或三柱,多需切开复位内固定,理想的切口选择是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2](倒"L"型入路).由于两切口一个在前外侧,另一个在后内侧,两切口处于180°相对的位置,初始的维持固定又不需膝关节过度扭曲,为达到解剖复位的稳定固定效果,术中需反复转换体位.近几年来,在做类似手术时,更换思路,对侧下肢同样消毒包扎,术中可简单、随时变换任何体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体位"漂浮";固定策略水平的提升,极大地提高了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arlson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2年1月15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行Carlson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进行随访,做疗效分析。结果 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愈合后以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骨折愈合后HSS评分72~94分,平均85.3分。结论 Carlson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对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可以很好的显露并复位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较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术后即刻、12个月的胫骨平台内翻角(TPA)、胫骨平台后倾角(PA)。采用HSS膝关节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本组均获12~20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术后12个月HSS膝关节评分73~92分,平均(82.4±6.8)分,ROM平均为(121.6±1.2)°。术后即刻与12个月TPA、PA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可治疗广泛而复杂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采用双切口对于后内侧和后外侧骨折复位和固定都较充分,对软组织创伤较小,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后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的手术入路及固定方法.方法 对8例胫骨平台后侧劈裂骨折采用后内侧或(和)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8例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6.4个月)随访,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18周,平均15周,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定按Hohl评分标准:优5例,良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入路单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内侧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0-06—2013-10采用膝关节联合入路内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21例复杂胫骨内侧平台骨折,采用膝后内侧联合膝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单纯内侧双钢板内固定。结果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无畸形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2.7周。末次随访时HSS评分83~98分,平均89.1分。结论对于复杂胫骨内侧平台骨折,采用联合入路内侧双钢板内固定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法,疗效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柱分型理论指导下采用单一内侧入路手术治疗累及内侧柱和后柱内侧部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2-01—2015-12诊治32例累及内侧柱和后柱内侧部的胫骨平台骨折,均在三柱理论指导下采用单一内侧入路进行复位内固定。结果术中失血量平均12(0~30)ml;手术时间平均58(45~80)min。32例均获得随访平均24.6(12~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3.6(12~16)周。术后3 d与12个月的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后倾角(P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单一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内侧柱并后柱内侧部骨折显露充分、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仰卧位内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内后侧劈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仰卧位内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21例胫骨平台内后侧劈裂骨折患者,男14例,女7例;年龄23~61岁,平均43.5岁.骨折类型:单纯内侧劈裂骨折7例,同时合并外侧平台骨折1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12 d,平均7.6 d.结果 17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6.4个月(12~20个月)随访,4例失访.17例患者骨折均获愈合,X线片示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4.2周(11~16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6.4周(13~20周).术后12个月改良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平均为87.6分(70~95分).无内固定失败患者.结论仰卧位内后侧入路可直接复位和固定内后侧骨块、减少软组织损伤、避免膝内侧皮肤坏死、可在同一体位下处理外侧平台及允许早期活动膝关节,是一种治疗胫骨平台内后侧劈裂骨折的良好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仰卧位内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内后侧劈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仰卧位内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21例胫骨平台内后侧劈裂骨折患者,男14例,女7例;年龄23~61岁,平均43.5岁.骨折类型:单纯内侧劈裂骨折7例,同时合并外侧平台骨折1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12 d,平均7.6 d.结果 17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6.4个月(12~20个月)随访,4例失访.17例患者骨折均获愈合,X线片示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4.2周(11~16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6.4周(13~20周).术后12个月改良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平均为87.6分(70~95分).无内固定失败患者.结论仰卧位内后侧入路可直接复位和固定内后侧骨块、减少软组织损伤、避免膝内侧皮肤坏死、可在同一体位下处理外侧平台及允许早期活动膝关节,是一种治疗胫骨平台内后侧劈裂骨折的良好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外侧平台后外侧劈裂塌陷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9例外伤致胫骨外侧平台后外侧劈裂塌陷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13例,女6例;年龄25~75岁,平均36.9岁。左侧8例,右侧11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根据CT三柱分型标准均为波及后侧柱的劈裂塌陷骨折,按Schatzker分型标准均为Ⅱ型,按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标准均为41-B3.1.2型。受伤至手术时间7~14 d,平均9 d。采用后内侧入路直视下复位骨折并植入同种异体人工骨,桡骨远端T形钢板行支撑内固定;前外侧入路下取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钢板固定劈裂骨折。结果手术时间50~105 min,平均69.0 min。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及感染等早期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20个月,平均18.2个月。X线片及CT扫描复查均显示胫骨平台高度和关节面恢复良好;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周;无骨折再塌陷及膝内、外翻畸形发生。末次随访时,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获优12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89.5%。结论对于胫骨外侧平台后外侧劈裂塌陷骨折,经后内侧入路能较好显露胫骨后外侧、后内侧平台,允许直视下复位骨折并植骨内固定,经前外侧入路植入LISS钢板,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01—2013-01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7例(30膝),采用单纯后内侧、后外侧或联合切口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25例(28膝)获完整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7(14~28)个月;另外2例(2膝)随访6个月后失去联系。所有患者随访12周后骨折基本愈合,骨折愈合后X线片显示胫腓骨无成角及旋转。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81~94(87.65±4.53)分,优19例,良6例,可2例。1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无切口感染等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时,针对不同骨折类型选择正确手术入路对其进行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漂浮体位下采用后外侧切口联合前内侧切口手术治疗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10—2017-01采用漂浮体位通过后外侧切口结合前内侧切口入路手术治疗24例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结果 2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5(11~14)个月。术后X线片示骨折复位满意、踝穴对称、内固定位置良好。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4(12~16)周。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按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评价:优17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7.5%,平均86.5(75~96)分。结论漂浮体位下后外侧切口联合前内侧切口手术治疗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可良好显露骨折位置,直视下精准复位、固定骨折,内固定生物力学优势明显,配合镇痛及术后早期踝关节主、被动屈伸功能锻炼,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分析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治疗的8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按胫骨平台骨折的三柱分型,后侧柱3例,后侧柱及内侧柱1例,后侧柱及外侧柱2例,三柱2例。其中涉及后内侧4例,后外侧4例。采用后内侧入路4例,后外侧入路4例,"T"型钢板支撑固定。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0.3±2.9)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8~16周,平均(11.8±2.3)周,Rasmussen放射评分16~18分,平均(17.5±0.9)分,膝关节屈曲110°~135°,平均(122.5±11.0)°,膝关节伸直-5°~5°,平均(-1.3±3.5)°,膝关节HSS评分86~100分,平均(93.3±4.1)分。结论采用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T"型钢板支撑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柱固定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自2007年2月至2013年2月对22例胫骨平台三柱骨折采取切开复位,三柱均以钢板螺钉固定,术后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2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均获骨性愈合,无一例发生神经、血管损伤,无一例内固定失败,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6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0.9%。结论采取三柱固定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在直视下对胫骨平台的内侧柱、外侧柱、后侧柱进行复位,尽最大可能恢复平台三柱的解剖结构,固定强度好,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最大限度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杂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特征、手术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治疗27例复杂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19例,女8例;年龄23~68岁,平均43.4岁。根据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Ⅳ型8例,Ⅴ型5例,Ⅵ型14例;三柱理论分型:双柱骨折8例,三柱骨折19例。双髁骨折采用内侧和前外侧入路,内侧Tomofix锁定钢板固定,前外侧"L"型锁定钢板固定;胫骨内髁骨折采用扩大内侧入路,分别于前内侧"T"型钢板固定和内后侧锁定钢板固定;合并胫骨前缘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前正中入路,胫骨前缘采用水平带状钢板固定。修复合并软组织或骨损伤。术后和终末随访通过X线片及CT扫描评估骨折愈合、复位情况。采用Rasmussen放射学标准评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情况,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评估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结果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30~350 min,平均165 min。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8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0~18周,平均13.5周。术后12个月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放射学评分为13~18分,平均16.7分,其中优19例,良8例,优良率为100%(27/27)。术后12个月HSS膝关节评分82~98分,平均93.2分,其中优22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6.2%(26/27)。结论复杂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常出现胫骨双髁骨折、胫骨内侧髁或胫骨前缘骨折,根据不同的骨折位置选择手术入路和固定方式,同时修复韧带软组织结构,重建膝关节稳定性,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