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B淋巴细胞成熟抗原(BCMA)和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含量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的关联度,并分析BCMA与MIF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50例SLE患者根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分为活动期组(n=29)和非活动期组(n=21)。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50例SLE患者血清BCMA与MIF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31例进行对比,分析SLE患者血清BCMA与MIF含量变化与疾病活动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LE患者血清BCMA与MIF浓度均显著上升,且活动期患者的BCMA与MIF浓度显著高于非活动期患者,差异均显著(P均〈0.01)。SLE患者血清BCMA、MIF浓度与SLEDAI结果呈明显的正相关(r=0.75,0.77,P均〈0.01)。SLE患者的BCMA浓度与ANA及抗dsDNA抗体的浓度呈明显正相关(r=0.74,0.63);SLE患者的MIF水平与抗dsDNA抗体呈明显正相关(r=0.62),但和ANA含量不具相关性(r=0.15)。BCMA与MIF两者的浓度之间无相关性(r=0.124,P〉0.05)。结论血清BCMA与MIF含量能够明显反映出SLE疾病的活动性情况。T与B淋巴细胞活化均与SLE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干扰素诱导的蛋白10(IP-10)mRNA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的关系。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6例SLE患者、2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1例非SLE肾损伤患者及20名正常健康人PBMCSIP-10mRNA表达。结果 SLE活动组PBMCSIP-10mRNA表达水平与非活动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性狼疮肾炎(LN)组与无肾损伤组之间PBMCSIP-10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A组和非SLE肾病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水平相近似(P〉0.05)。血清IP—10水平与PBMCSIP-10mRNA表达高度正相关(r=0.8971,P〈0.01)。PBMCSIP-10mRNA表达水平与狼疮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6837,P〈0.01),与肾SLEDAI评分亦高度正相关(r=0.7260,P〈0.01)。结论 SLE活动时期PBMCSIP-10mRNA表达增加,与SLE疾病活动状况相关,尤其与LN的活动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N-MID)、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D)、钙离子(Ca2+)与绝经期骨质疏松(OP)所致髋部骨折、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52例绝经期OP所致髋关节骨折患者作为骨折组、67例绝经期OP但是未发生髋部骨折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N-MID、25-(OH)VitD、Ca2+、股骨颈骨密度、股骨大转子骨密度、髋部整体骨密度、Wards三角区骨密度。结果骨折组患者的血清25-(OH)Vit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患者的血清N-MID、Ca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患者的股骨颈骨密度、股骨大转子骨密度、髋部整体骨密度、Wards三角区骨密度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患者血清25-(OH)VitD水平与的股骨颈骨密度、股骨大转子骨密度、髋部整体骨密度、Wards三角区骨密度测定值均呈显著的正相关系(P0.05)。结论绝经期OP所致髋骨骨折患者骨密度降低更加显著,并且与血清25-(OH)VitD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趋化因子受体CCR4和CCR5在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计数法对113例SLE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CR4和CCR5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及评价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CR4+和CCR5+T淋巴细胞的百分数。结果非狼疮性肾炎(nLN)SLE组外周血CCR4+CD4+T%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狼疮性肾炎SLE组外周血CCR4+CD4+T%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LNSLE组外周血CCR4+CD4+T%明显高于nLNSLE组(P〈0.01);nLNSLE组外周血CCR5+CD4+T%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LNSLE组外周血CCR5+CD4+T%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LNSLE组外周血CCR5+CD4+T%明显高于nLNSLE组(P〈0.01)。SLE活动组血清CCR4+CD4+T%与CCR5+CD4+T%较非活动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与活动性无肾损伤组及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nLNSLE组外周血CCR4+CD4+T%与CCR5+CD4+T%有相关性(r=0.619,P〈0.05);LNSLE组外周血CCR4+CD4+T%与CCR5+CD4+T%有明显相关性(r=0.68,P〈0.01);血清CCR4+CD4+T%水平随着SLE疾病活动水平明显升高,与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密切相关(r=0.6382,P〈0.001);与SLEDAI肾评分亦密切相关(r=0.6980,P〈0.001);而CCR5+CD4+T%与疾病活动度不相关(r=0.16,P〉0.05)。结论以上结果表明CCR4和CCR5在T细胞趋化至病变部位的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CCR4+CD4+T%与CCR5+CD4+T%可能在肾损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血清CCR4+CD4+T%、CCR5+CD4+T%与SLE疾病活动密切相关,可作为SLE疾病活动,尤其是监测狼疮性肾损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0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科住院的205例SLE患者,按影像学有无浆膜腔积液表现将其分为有、无浆膜腔积液组,按SLEDAI评分分为有、无活动两组,按统一法获得各观察参数指标数据,分析CRP水平与SLE活动性及浆膜腔积液的关系,并比较分析ESR、C4、C3、IgG与浆膜腔积液的关系.结果 通过分析205例SLE患者,有积液组的CRP水平明显高于无积液组(P〈0.001),活动组的CRP水平与非活动组无明显差异(P〉0.05),ESR、C4、C3、IgG与浆膜腔积液无相关(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CRP水平升高与浆膜腔积液的存在有显著相关性(OR= 86.04,95%CI17.85~373,P〈0.001).结论 SLE患者的CRP水平在反映疾病活动性方面意义不大,但CRP水平升高与浆膜腔积液的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联合D-二聚体(D-Dimer)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活动性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该院确诊的SLE患者193例为SLE组,收集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9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根据SLE活动度评分(SLEDAI评分)标准将SLE患者分为SLE活动组和SLE非活动组。采用血细胞分析仪XN9000检测MCV水平,采用ACL TOP 700血凝仪检测D-Dimer水平。结果 SLE组患者MCV水平为(89.46±8.36)fL,明显低于对照组[(91.69±3.23)fL],且SLE活动组MCV水平[(88.93±4.44)fL]低于SLE非活动组[(91.45±5.91)f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患者血浆中D-Dimer水平为(1.68±0.07)mg/L,明显高于对照组[(0.35±0.07)mg/L],且SLE活动组D-Dimer水平[(1.77±0.12)mg/L]高于SLE非活动组[(1.49±0.2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的MCV水平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74,P=0.001),D-Dimer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71,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单独使用MCV和D-Dime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6和0.624,而MCV联合D-Dimer时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69。结论全血中MCV和血浆中D-Dimer水平与SLE患者病情活动性密切相关,MCV联合D-Dimer评估SLE患者的病情活动性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SG15mRNA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的方法,在Light Cycler RealtimePCR检测仪上检测89例SLE患者(活动期50例、缓解期39例)、结缔组织病(CTD)患者34例(疾病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5名(健康对照组)外周血PBMCs中ISG15mRNA的表达水平和含量。以△Ct=Ct(待测基因)-α(内参基因)来比较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活动期SLE患者ISG15mRNA表达水平(ACt=2.04±1.07)明显高于缓解期SLE患者(△Ct=5.48±1.72,t=11.572,P〈0.01);活动期SLE患者ISC15mRNA表达水平(△Ct=2.04±1.07)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Ct=5.90±1.72,t=12.69,P〈0.01)和正常对照组(△Ct=5.66±1.63,t=12.359,P〈0.01);缓解期SLE患者ISG15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人及疾病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SLE患者FBMCs中ISGl5mRNA的表达水平与SLE疾病活动评分指数(SLEDAI)评分及抗双链DNA抗体呈显著正相关(均P〈0.n1),与补体C3、C4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活动期SLE患者ISG15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疾病对照组和疾病缓解期,提示ISG15的表达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并与疾病的活动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Clq抗体水平与其肾损的关系。方法将118例SLE患者分为SLE活动组81例和SLE稳定组37例;非SLE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56例,正常对照组35例。抗Clq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抗ds—DNA抗体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采用速率法测定,24h尿蛋白定量检测采用邻苯三酚红法。比较各组抗Clq抗体、抗ds—DNA抗体、β2-MG和2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的均值差异和阳性率或异常百分比,并分析118例SLE患者血清中抗Clq抗体浓度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抗ds—DNA抗体、β2-MG和24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结果抗Clq抗体浓度在SLE活动组为54.12±47.64RU/ml,明显高于SLE稳定组9.87±19.36RU/ml,非SLE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组(16.24±14.06RU/ml)和正常对照组(0.84±1.28RU/ml)(均P〈0.01)。抗Clq抗体在SLE活动组、SLE稳定组、非SLE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0.2%,10.8%0,30.4%和0.0%。SLE活动组的抗ds—DNA抗体浓度也明显高于SLE稳定组、非SLE自身免疫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SLE活动组的β2-MG和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高于SLE稳定组(P〈0.05)。以抗Clq抗体为变量,以SLEDAI、抗ds—DNA抗体、β2-MG和24h尿蛋白定量为因变量,分别进行相关分析,SLE病人血清中的抗Clq抗体与SLEDAI(r=0.483,P〈0.01)、抗ds—DNA抗体(r=0.372,P〈0.01)和β2-MG(r=0.277,P〈0.01)呈正相关,而与24h尿蛋白定量无相关性。结论抗Clq抗体水平是判断SLE疾病活动性的重要指标,其浓度变化可作为临床判断SLE患者有无肾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辜彦 《医学临床研究》2016,(11):2157-2159
【目的】探讨高危老年骨质疏松症(0P)患者多种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OP患者(B组,n=67)、高危老年OP患者(A组,n=75)及同期入院体检无OP的老年人(对照组,n=52)为研究对象,测量比较其腰椎L2~4正位和股骨颈骨密度(BMD),测定骨代谢指标血清钙(Ca)、磷(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N端骨钙素(N—MI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25-羟基维生素D[25-(OH)D3]水平。【结果】三组Ca、P水平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PINP、β-CTX高于A组和对照组,N-MID、腰椎L2~4及股骨颈BMD低于A组和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组PINP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A组25-(OH)D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A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可通过动态监测PINP、25-(OH)D3水平变化辅助筛查高危老年OP。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观察SLE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B淋巴细胞成熟抗原(BCMA)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分析两蛋白质分子间的相关性。 方法:用ELISA测定32例活动期和20例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MIF、BCMA浓度,并以30例健康人作对照,观察SLE患者血清MIF、BCMA水平的改变,分析MIF、BCMA水平与疾病活动性及相互之间相关性。 结果:SLE患者血清MIF、BCM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6和0.78,P值均<0.01)。SLE患者血清中BCMA浓度与抗dsDNA抗体、抗核抗体浓度显著相关(r分别为0.75和0.64),MIF浓度与抗dsDNA抗体显著相关(r=0.65),与抗核抗体浓度无显著相关性(r=0.15)。MIF与BCMA间无相关性。 结论:血清BCMA、MIF水平可作为反映SLE活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T、B淋巴细胞活化均参与SLE发病机制,B淋巴细胞活化程度与SLE活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深圳市龙岗地区围绝经期妇女维生素D水平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参加体检的围绝经期妇女血清,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维生素D、维生素D2及维生素D3水平,并使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测定髋部及L1~4的骨密度。结果435例受试者中,血清维生素D水平缺乏情况普遍存在,且以维生素D3缺乏为主;严重缺乏组左侧股骨颈骨密度为(0.623±0.087)g/cm^2,明显低于维生素D不足组的(0.726±0.091)g/cm^2及充足组的(0.731±0.089)g/cm^2(P<0.05);wards三角骨密度为(0.391±0.054)g/cm^2,明显低于维生素D不足组的(0.492±0.061)g/cm^2及充足组的(0.524±0.075)g/cm^2,3个年龄组的左侧股骨颈、wards三角、L1~4、大粗隆、大转子区及左侧股骨上端骨密度均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龙岗地区围绝经期妇女普遍缺乏维生素D,需要加强宣教,低维生素D水平与骨骼中某些部位的低骨密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背景:随着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的出现,应用计算机相关知识增加了一些以前普通X射线摄影机不具备的一些后处理程序,为临床骨密度的测定提供了新方法。目的:通过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机拍摄标准骨盆平片,利用其强大后处理功能,通过测量股骨颈、ward三角及股骨大转子的象素密度,找出简单易行测定骨密度的新方法。方法:随机选择105份标准骨盆直接数字化X射线平片,按年龄以60岁为标准,分为实验组(≤60岁)和对照组(〉60岁)。根据标准骨盆平片制定测量股骨颈密度的三点、ward三角一点及股骨大结节三点。对两组女性患者的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及股骨颈ward三角象素密度均数分别进行t检验,观察两个年龄段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及股骨颈ward三角密度值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对照组股骨颈象素密度为945.59±174.70,大转子象素密度为712.67±196.89,ward三角象素密度为873.70±195.17;实验组股骨颈象素密度为779.03±125.79,大转子象素密度为526.22±127.93,ward三角象素密度为668.30±131.1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通过测量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骨盆平片上骨质的象素密度可以作为骨密度测定方法之一,且操作简便,易于临床掌握和运用,不需患者行二次医疗检查。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中国北方地区老年人维生素D营养状态存在季节变化,冬春季维生素D缺乏严重。目的:分析沈阳市老年人冬季维生素D缺乏对骨量丢失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沈阳市60岁以上汉族健康老年人100名,于2000-03检测受试者血浆中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钙和磷,清晨空腹2h尿中脱氧吡啶、钙、磷、肌酐,2000-03/2005-03两次检测髋部骨密度。结果与结论:基线时,血浆25羟维生素D浓度为(31.0±12.30)nmol/L,40%受试者低于25nmol/L;血浆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为(29.4±11.5)ng/L,血浆25羟维生素D浓度低于25nmol/L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为(34.6±13.5)ng/L,血浆25羟维生素D浓度与甲状旁腺激素呈负相关(r=-0.479,P〈0.0001)。5年后股骨颈骨丢失率为(3.05±4.07)%,大转子为(1.46±5.02)%,经体质量和身高变化率校正后,股骨颈骨丢失率与基线血浆25羟维生素D浓度呈负相关(r=-2.3,P=0.02),股骨颈骨丢失率基线血浆25羟维生素D浓度≤25nmol/L者高于浓度〉25nmol/L者103%(F=7.2062,P=0.0085)。其他检测指标与骨丢失无显著相关性。说明老年人群冬季维生素D缺乏严重,维生素D缺乏促进骨量丢失,影响骨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SLE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福建省立医院、赣州市立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4个中心使用PSM配对的方法,从中筛选125例性别和年龄匹配的SLE患者(SLE组)和125名健康受试者(HC组),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腰椎、股骨头和全髋关节的骨矿物密度(BMD)测量,对男性和绝经后 ≥50岁的女性使用T值评分,男性和绝经前< 50岁的女性使用Z值评分。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2组研究对象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参考T值评分的人群中,SLE组的腰椎BMD低于HC组(P < 0.05)。在参考Z值评分的人群中,SLE组的腰椎、股骨头和全髋关节的BMD均低于HC组(P均< 0.05)。此外,在T值和Z值组中,SLE组BMD异常的概率均高于HC组(P均< 0.05)。参考T值评分的SLE组中正常BMD者的比例均低于HC组,其中以腰椎的情况最为严重;而以Z值评分的SLE组中低于正常值者的比例在各个部位均高于HC组。在SLE组中,病程较长、有糖皮质激素使用史、年龄> 50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论 病程较长、有糖皮质激素使用史、年龄> 50岁、冠心病的SLE患者可能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股骨近端几何结构的变化,结合骨密度测定,分析其对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5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0岁以上受检者233例,其中髋部新鲜骨质疏松性骨折组46例,对照组187例,利用法国Osteocore 3双能X线骨密度仪及其配置的高级骨科专用分析测量工具包,测量股骨近端骨密度和几何结构,包括股骨颈轴长、颈干角、内侧偏距和颈长,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髋部骨折组与对照组的股骨近端几何结构测量值均符合正态分布分析,与对照组比较,髋部骨折组中股骨颈轴长、内侧偏距和颈长均增大(P<0.05),颈干角减小(P<0.05),与其它各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股骨颈轴长、颈干角、内侧偏距和颈长等股骨近端几何结构的特点,使骨骼负荷增加,是导致骨折发生的重要因素,结合骨密度测定,可以提高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预测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唑来膦酸治疗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名年龄≥70岁的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9)每日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组(n=37)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一次静脉滴注唑来膦酸5 mg。随访12个月后观察所有研究对象骨密度和骨代谢标记物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椎骨、全髋骨和股骨颈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骨代谢标记物β-CTx、PINP和BSAP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32%和23.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治疗一年后可以显著提高患者骨密度和降低骨代谢标记物水平,降低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危险。  相似文献   

17.
背景:髋关节成形患者具有较高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骨质疏松症影响假体存活率,髓腔闪烁指数与骨密度均随年龄变化。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腔闪烁指数与股骨颈骨密度的关系,提高对骨质疏松症的关注。方法:回顾性研究57例髋关节成形患者的骨盆X射线正位片的股骨近端髓腔闪烁指数和股骨颈骨密度,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57例髋关节成形患者的股骨近端髓腔闪烁指数为1.8-4.8(3.1±0.7);髓腔闪烁指数4.7者1例。年龄对髓腔类型有影响,〉60岁组烟囱型髓腔显著性多于≤60岁组,髓腔闪烁指数≥3组的骨密度显著高于髓腔闪烁指数60岁组患者的股骨颈骨密度为(0.590±0.092) g/cm2,显著低于≤60岁组患者的股骨颈骨密度(0.751±0.235) g/cm2(P=0.000),比较发现随骨密度降低,髓腔闪烁指数均值变小。因此股骨颈骨密度与髓腔闪烁指数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改变对血糖与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收集621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测得的血25(OH)D进行季节校正后纳入分析。以血25(OH)D等于50 nmol/L为界将患者分为25(OH)D缺乏组[25(OH)D<50 nmol/L]及25(OH)D非缺乏组[25(OH)D≥50 nmol/L]两组,观察两组之间糖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S)、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白蛋白、空腹胰岛素(FINS)]及骨代谢指标[包括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LP)、骨密度]的差异。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25(OH)D的平均水平低于50 nmol/L,而且女性较男性更低(P<0.001);(2)维生素D缺乏组血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于维生素D非缺乏组(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也高于维生素D非缺乏组(P<0.001)。FPG、HbA1c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维生素D缺乏组PTH高于维生素D非缺乏组(P<0.05);维生素D缺乏组腰椎、股骨颈和全髋骨密度均低于维生素D非缺乏组(P<0.05);钙磷乘积及ALP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胰岛素抵抗、骨量流失可能与血25(OH)D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绝经后妇女(观察组)和正常育龄期妇女(对照组)的骨代谢相关指标,及瘦素、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探索骨质疏松症发病可能的相关因素;观察口服阿仑膦酸钠肠溶片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照组25例不加任何处理.观察组42例受试者给予以口服钙尔奇D600 mg/d以及阿仑膦酸钠肠溶片70 mg,每周1次,连续服用6个月.分别测定观察组和对照组骨密度指标及瘦素、IL-6水平,以及观察组服药前、服药6个月末和停药1年后腰椎2~4(L2~4)、左侧股骨颈、Ward三角区、股骨粗隆的骨密度,以及血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肝、肾功能,血清钙(Ca)、磷(P)等生化指标,综合评价口服阿仑磷酸钠肠溶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2~4及左股骨颈、股骨粗隆和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显著减少(P<0.01);观察组血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69.22±7.01)μg/L vs (11.37±4.86)μg/L( P<0.01).应用阿仑膦酸钠肠溶片治疗6个月末,观察组L2~4以及左股骨颈、股骨粗隆和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加,治疗前、治疗后和停药1年L2~4(0.83±0.08)g/m3、(0.88±0.08) g/m3和(0.87±0.07)g/m3(p<0.05);股骨颈(0.68±0.11)g/m3、(0.72±0.07)g/m3和(0.73±0.06)g/m3( P<0.05);骨股粗隆(0.61±0.09)g/m3、(0.71±0.09) g/m3和(0.69±0.08)g/m3(P <0.01);Ward三角区(0.48±0.13)g/m3、(0.57±0.11)g/m3和(0.55±0.13)g/m3(P<0.01).ALP、BGP、TRA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 观察组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绝经后骨代谢加快相关,与体脂含量及瘦素水平无明显相关.口服阿仑膦酸钠肠溶片可显著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的骨密度,降低骨转化指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 AS 患者中25(OH)VitaminD3水平以及疾病活动性指标(ESR、CRP)与 BMD 的关系及维生素D 的营养状况。方法 46例确诊的 AS 患者,按照 BMD 的检测结果分成三组: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分别检测三组人群中25(OH)VitaminD3、CRP、ESR 的水平。同时对所有受试对象进行 BMD 的测量,检测部位包括腰椎后前位(L1-L4)、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结果 三组人群的25(OH)VitaminD3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CRP 与大转子处的骨密度呈负相关(r=-0.330,P <0.05)。骨质疏松组的 ESR、CRP 的水平与骨量正常、骨量减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骨质疏松组的 AS 患者 ESR、CRP 水平显著增加。结论 AS 继发骨质疏松的发生可能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绝大多数的 AS 患者存在 VD 的缺乏和不足,并且随着骨量丢失的增加, VD 缺乏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维生素 D 是否参与其发病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