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1966年的好莱坞科幻电影《神奇旅行》中,几名美国医生为了拯救一名俄罗斯科学家,被缩小成了几百万分之一,乘坐微型潜水艇进入科学家体内进行血管手术。没想到40年后的今天,以色列科学家竟真的发明出了一种可以在血管中穿行的微型"潜水艇"机器,它可以被注射进病人血管中,并在血管内穿行,为病人提供先锋性的医学治疗。  相似文献   

2.
在1966年的好莱坞科幻电影《神奇旅行》中,几名美国医生为了拯救一名俄罗斯科学家,被缩小成了几百万分之一,乘坐微型潜水艇进入科学家体内进行血管手术.  相似文献   

3.
英国化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可以在细胞膜下面游弋的分子“潜水艇”.它的“潜望镜”可以在细胞膜上下穿行,探测氢离子.当“潜水艇”受到光照时  相似文献   

4.
<正>抗癌药还是不够智能1966年上映的科幻电影《神奇旅程》向观众们展示了一种“微型机器人”:五名科学家被缩小后,乘坐一艘被缩小的潜艇顺着血管进入一名科学家的大脑,他们的任务是清除掉这位科学家大脑中的血凝块。这个故事情节在20世纪看来遥不可及,但进入21世纪后,微型治疗机器人渐渐离我们不再遥远……提起癌症,我们并不是没有抗癌药,而是这些药物目前还存在一些难以精准治疗的问题:要么敌我通杀,要么无法有效到达癌细胞。  相似文献   

5.
1964年,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世界,建造了一艘小型深海潜水艇,专门用于科学考察和研究,但这种小型潜水艇必须有另一艘大型辅助船的支持。它需要一组维修人员、一组研究人员、一个熟练的驾驶员。为了防止腐蚀性很强的海水引起潜艇上的电子设备因短路而损坏,潜水艇在海面上不能随意打开舱盖。它必须由支持船运载到海面预定地点,研究人员和驾驶员必须先爬进还搁置在甲板上的潜艇,然后,支持船上的起重机开始操作,潜水艇才被缓缓地吊下海面。为了下潜,潜水艇起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空水箱装满海水。一旦潜艇人水后,它在水中潜行的速…  相似文献   

6.
在科幻影片《蝙蝠侠》中,希望铲除人间各种罪恶的布鲁斯借助可以飞翔的“蝙蝠战衣”,成为可以在空中滑翔的蝙蝠侠。美国科学家模仿蝙蝠的飞翔方式,打造了一款微型“蝙蝠侠”。这种微型飞行器是仿生学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7.
科技短讯     
可在地震中承担救人重任的爬行机器人 日本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可在废墟中爬行的小机器人,它们的任务是营救被困于地震废墟中的幸存者。 这种机器人可以像毛虫一样沿着地面爬行,而且爬行时一收一缩节奏感较强。它只有几厘米宽,遥控人员可以利用磁场原理推动机器人在细小的墙壁裂缝中穿行。机器人  相似文献   

8.
正不顾一切艰难,在本能和长期以来令人费解的天生导航能力推动下,鸟儿以极高的准确度迁徙长远的距离。每年都有无数只鸟儿在地球磁场指引下进行英雄史诗般的超远程迁徙。那它们是怎样侦测磁场的呢?这个奥秘已经困扰了科学家几十年。2013年4月底,维也纳分子病理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宣布了一项重要成果:他们在鸟类的感应神经元中发现了微型铁球。这些感应神经元细胞也叫毛细胞,被发现  相似文献   

9.
据悉,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创新技术,即使用棉花糖丝来制造微型人造管支架。这种技术可用于修复因意外事故造成的神经损伤或疾病导致的血管破损。  相似文献   

10.
在科幻影片《蝙蝠侠》中,希望铲除人间各种罪恶的布鲁斯借助可以飞翔的“蝙蝠战衣”,成为可以在空中滑翔的蝙蝠侠。美国科学家模仿蝙蝠的飞翔方式,打造了一款微型“蝙蝠侠”。这种微型飞行器是仿生学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1.
“纳米机器人在人们的血管中穿行,帮助清除血管中的胆固醇,这不是梦想,只要我们的技术再成熟一些就可以实现。”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所描绘的纳米生物学应用美好前景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12.
<正>疟原虫的天然暴露和抗生素的组合使用是否可以支持病人的天然免疫力——顶复合小体靶向药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苦苦寻求一种防御疟疾的疫苗,但是这种疾病的致病性寄生虫――疟原虫——却是一种难以对付的强敌。尽管有一种被人们普遍  相似文献   

13.
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智能液体微型镜头。尽管这种镜头体积十分微小,但其功能不可小觑。传统的人造光学聚焦系统是通过镜头的物理位移实现的,但随着微型技术的发展,利用复杂的机械方法来调整光学性能显然有点不合时宜了。今天,科学家研制出的智能液体微型镜头,其形状可在睫状肌的作用下自动调节,使得人眼很容易完成对不同距离的聚焦过程。这种液体镜头之所以可以自动调焦,其关键作用的部件就是能够对刺激做出及时响应的水凝胶。水凝胶被集成进一个微流系统并扮演液滴容器的角色,通过水凝胶对刺激的同步感应,进而促进液滴的形状调节而实现焦距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一个甲虫大小的机器人,其使命是:通过人体的维管系统(血管系统)进入心脏,去治疗人体心脏功能衰竭等疾病,这种机器人曾经只是科幻小说家笔下的素材、但现在科学家们正在进行精巧的设计,或许某一天,微型机器人可以在人体内进行这一不可思议的旅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乔治、A说:"微型机器将是一项新的产业,而且很可能是一项大的产业".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贝尔实验室,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贝克勒灵敏元件和传动装置中心的科学家们已经制造出了千分之五英寸宽的工作器件和微型机构,其它一些科学家正在开发微型发动机、它们是如此之小,  相似文献   

15.
瑞士科学家最新发明了一项可能会引起医学界震动的“毛发变肤”新技术———通过拔取病人的几缕毛皮 ,医生就可以从病人自身的细胞中培养生长出皮肤移植片来 ,为病人进行皮肤移植手术。据从事该项技术的瑞士科学家墨迪克斯·塞拉皮尤提克斯介绍 ,这项被称为“爱皮铁哥思 (Epidex)”的新技术 ,使用的是在毛发小囊中发现的干细胞 ,这种干细胞可以转变为皮肤细胞。具体过程是 :将干细胞沉积在托盘上 ,托盘放置在与人类皮肤细胞无联系的隔层上面 ,这样即可分泌出一种将干细胞转变成为基本皮肤细胞的生长因子来。这种基本皮肤细胞称为基角…  相似文献   

16.
几十年前,美国科学家布伦百格在研究白血病病人的血液时,从一名澳大利亚病人的血液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相关抗原,便把它叫作澳大利亚抗原,简称为澳抗。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证明,这个所谓的澳抗是一个与肝炎相关的抗原,所以科学界便把它叫作肝炎相关抗原,肝  相似文献   

17.
胡昭阳 《世界科学》2011,(11):42-43
新近上映的美国电影《传染病》中的科学家,只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就研制出了对付一种致命病毒的疫苗。现实中,美国军方进行的一项类似研究却在实验五年后被取消了。  相似文献   

18.
杨皎 《科学之友》2002,(2):35-35
美国海军正在研制一种“静默潜水艇”。这种潜水艇没有螺旋浆(推进器),但却装备了“人造肌肉”。这种“人造肌肉”能使该潜水艇像鱼一样悄无声息地游弋。由得克萨斯A&M大学试制的一米长的潜水艇模型可以像鱼一样摆动自己的尾部。螺旋浆是潜水艇薄弱的部分,它发出巨大的噪声,并搅起水涡,因而使潜水艇直接暴露在敌军的声纳或飞机攻击之下。然而,鱼则不然,长久的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微型电脑技术的发展,西方童话中描述的可听人差遣的小精灵将成为现实。当前,世界上微型机器人技术在工业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从体积微小这一特征来说,微型机器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由此,科学家们目前更着眼于研究如何将社会服务性机器人和微型机械巧妙结合,开发出应用于日常生活服务的产品。下面是几种正在开发的家用微型机器人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英国科学家对118名烧伤病人的恢复情况做了研究。科学家发现,如果烧伤发生在白天,烧伤部位愈合的速度更快。这是因为在白天,真皮层中的成纤维细胞能非常快速、有效地修复被烧伤的皮肤;但夜晚时,这些急救细胞的效率就没那么高。对118名烧伤病人的统计显示,发生在白天的烧伤愈合过程比发生在晚上的烧伤部位愈合过程平均少11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