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是一项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隧道的质量检测中。地质雷达具有操作便捷、时间短、范围广、连续检测等优点。由于地质雷达的发展和应用时间不长,在隧道质量实际检测中还存在检测误差、地质雷达的图像解译精度等问题。结合隧道质量检测实际情况,对隧道质量检测中的问题进行了归纳,通过分析隧道质量检测中的误差,提高地质雷达检测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地质雷达技术是随着高频电磁波和信号处理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损检测技术。在隧道工程质量检测中,地质雷达方法具有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高、大面积、连续等优点。结合隧道质量检测实际,对隧道质量检测中的常用方法进行归纳,通过分析隧道质量检测中的特点,促进运用地质雷达方法进行隧道质量检测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利用地质雷达进行无损检测是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中的一种方法,并在隧道质量的检测中受到广泛重视。本文结合近几年在隧道质量检测中的工程实例,对地质雷达的外业数据采集、资料处理等关键问题作了说明,并以实际情况阐述了地质雷达技术在隧道质量检测方面的应用特征及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在传统的隧道施工中,受检测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常规方法难以有效评价衬砌质量,增加了隧道施工质量风险。地质雷达因具有检测效率高、无损检测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隧道衬砌检测中,并成为现阶段重要的隧道施工质量检测方法。本文由地质雷达的基本原理与信号处理入手,对地质雷达在高速公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5.
地质雷达在高速公路隧道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地质雷达检测的工作原理,并结合河南高速公路某隧道检测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地质雷达在高速公路隧道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得出雷达检测结果与实际抽检结果相符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杜波 《山西建筑》2014,(32):197-198
介绍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结合昌宁高速石马隧道实际工程,阐述了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并简述了测线布置、数据采集、图像处理步骤,对典型的雷达图像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地质雷达技术在隧道工程无损检测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交通基础建设规模不断扩展,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隧道工程也随之增加,对隧道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需求推动下,无损伤检测技术成为了隧道检测技术的主流技术,其中地质雷达检测技术成了隧道衬砌质量控制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因其快速高效、分辨率高的优点,在隧道工程实体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论文以SIR-4000地质雷达为例,对地质雷达原理进行了简单阐述,就济莱项目王家隧道地质雷达衬砌检测中存在的误差及影响检测精度的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并重点对如何提高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检测中的精度进行了探讨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地质雷达在隧道工程应用中的工作原理和分析雷达图像判读结构物的特殊方法,在隧道质量检测及地质超前预报领域中,地质雷达技术以其无损检测、连续性好、高工作效率、高分辨度等优点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正成 《工程质量》2010,(Z1):53-58
地质雷达基于电磁波的反射原理,能够快速准确的定位隧道衬砌混凝土的质量缺陷。结合隧道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实际经验,从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三方面入手,对隧道质量无损检测的地质雷达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基于意大利IDS公司的博泰克RIS探地雷达的雷达检测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隧道检测、管线探测、路基检测、沥青铺设质量评估等市政工程的检测。该技术的成功推广应用,为大量的市政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测、管理维护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无损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2.
郑淳 《工程质量》2007,(9):9-12
基于意大利IDS公司的博泰克RIS探地雷达的雷达检测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隧道检测、管线探测、路基检测、沥青铺设质量评估等市政工程的检测.该技术的成功推广应用,为大量的市政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测、管理维护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无损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The 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 technique (VSP) was applied to the exploration ahead of a railway tunnel near Ingolstadt, Germany. Before processing the field data, the potential of VSP under the geometrical constraints of a tunnel is demonstrated with synthetic data. The field test comprised two receiver sections with four receivers each, in radially drilled boreholes. The seismic waves were generated by blasting at the tunnel face. Despite the unfavourable geology (very inhomogeneously weathered rock with no large-scale discontinuities), the most prominent geological feature (a transition to better rock quality) could be identified 40 m ahead of the tunnel face. As an item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we discuss the ambiguous determination of the static corrections and the velocity field.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风力机翼型的气动力特性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多面体和六面体两种体网格模型,并分别在S-A和SST k-ω湍流模型下进行CFD模拟,还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SST k-ω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对于S-A模型与风洞试验值更为接近,六面体网格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对于多面体网格模型与风洞试验值更为接近,并且所划分的网格质量越好CFD模拟得越准确。将等截面模型的风洞实验结果或CFD模拟结果应用于真实叶片的气动力特性计算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隧洞变形与岩体结构面非接触原位一体化测试技术,建立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信息的岩体结构面定量表征方法。以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工程中的深埋隧洞群为例,应用了本研究的测试技术,介绍了相关测试结果,主要包括隧洞变形和结构面测试的三维激光扫描方法,优势结构面的统计与变形综合分析,并以#5实验室的典型岩爆案例分析了三维激光扫描获得的灾变机制,评价了隧洞锚喷支护设计方法,进一步讨论了三维激光扫描的隧洞变形与岩体结构面测试技术存在的缺陷和改进方法。为隧洞岩体变形、结构面分析和安全监测评价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6.
结合太中银铁路岗城隧道施工情况,详细介绍了注浆方案的设计及施工工艺,同时总结了注浆的质量保证措施,指出注浆技术作为一种处理不良地质状况及地质灾害的技术手段在隧道及地下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盾构隧道建设中,钢模和管片的生产质量是确保隧道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钢模和管片的精度要求也不断提高。而目前的传统检测方法因存在着显著的缺陷而无法有效指导修理钢模的工作与预测管片拼装的质量,所以必须采用新的检测技术。本文以此为背景,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系统组成、测量方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并可对多次的检测数据做统计分析,证实该技术具有诸多优点,可以满足检测需求,为同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安延伟 《山西建筑》2012,38(17):230-231
以隧道工程施工锚杆支护作为研究背景,对当前软岩隧道支护、软岩隧道的岩体含义等展开了探讨研究,并提出了锚杆支护技术应用在隧道工程需要实行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保证软岩隧道工程施工质量与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卫国  周基 《山西建筑》2008,34(10):321-323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探地雷达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的应用,结果表明,探地雷达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应用是完全可行的,该检测方法简单,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