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P2P网格的视频点播自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基于P2P网格的网络自适应视频点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在提出的GridVOD系统中,点播用户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也能够作为mini-server向他人提供服务,系统在利用P2P获得良好的可扩展性的同时,基于网格的安全策略为系统管理提供了保障.GridVOD将具有相似兴趣的关联结点组织在对等结点自治组中,利用基于网格环境的系统监测服务进行网络自适应视频组播,并且利用分布式协同缓存来增强本地服务能力.分析表明,网络自适应视频点播机制提高了系统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基于C/S结构的集中服务式的传统视频点播系统中,服务器和网络带宽都会成为瓶颈,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文中以消除传统视频点播系统中的瓶颈为目标,在视频点播系统中引入P2P技术,基于开源的高效文件共享和下载软件BitTorrent,通过改进,设计了一种P2P视频点播系统.该系统采用了集中目录式P2P结构和基于分片机制的边下载边播放模式,引入并改进了多重滑动窗口模型,具有良好的响应特性.设计了一种先下载后观看的模式,该模式可在现有的网络条件下,提供非实时的高清影片点播业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的设计有效地解决了传统VOD系统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P2P模式的新型视频点播系统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对扩展视频点播系统服务能力进行了研究。在所提出的ContribVoD系统中,通过用户相互共享各自拥有的视频数据,使服务器不再是视频数据的唯一来源,从而可分散视频服务器的负担,提高系统的服务能力。系统通过优化查询、数据传输动态监控及初始缓冲来保证用户的播放质量,同时利用种子选择策略来尽量避免远程数据传输,减小主干网络的负担。仿真实验显示,系统的服务能力比基于C/S模式的视频点播系统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P2P模式的新型视频点播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扩展视频点播系统服务能力进行了研究.在所提出的ContribVoD系统中,通过用户相互共享各自拥有的视频数据,使服务器不再是视频数据的唯一来源,从而可分散视频服务器的负担,提高系统的服务能力.系统通过优化查询、数据传输动态监控及初始缓冲来保证用户的播放质量,同时利用种子选择策略来尽量避免远程数据传输,减小主干网络的负担.仿真实验显示,系统的服务能力比基于C/S模式的视频点播系统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互联网视频点播服务(VoD)集中数据源的负载大、扩展性差,成为性能和容量瓶紧等问题[1],通过动态规划节点之间通讯提高系统整体吞吐率、设计支持多数据源调度的Tracker的服务器,以及相关的预处理缓存策略,实现了一个基于分时偏移图状结构的可适应多数据来源的P2P视频点播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6.
基于P2P的视频点播系统模型及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服务器带宽是Internet视频点播系统的瓶颈问题。文中设计了基于P2P的VoD系统模型,讨论了以该模型为基础的BTBM-Tree建立、维护的算法思想。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扩展性和延迟性,能较好地解决网络带宽瓶颈。  相似文献   

7.
王娟 《微型机与应用》2013,(20):70-72,76
交互性支持对P2P视频点播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视频点播服务的大规模普及离不开用户交互性的支持。讨论了如何有效利用对等节点的带宽和存储资源来主动复制数据块,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存储的数据复制策略CSPR。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的数据复制策略,CSPR可以显著提高用户进行随机搜索操作时的响应速度,并降低网络复制开销。  相似文献   

8.
在视频点播领域的关键性挑战就是以合理经济的成本为成千上万的潜在用户提供交互点播服务。为寻求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对VOD服务器性能及服务方式选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介绍了视频点播系统的几种分类方式,对影响视频点播服务器性能的关键要素和视频点播系统提供点播服务的方式进行了较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和讨论了一些提高服务器性能和服务质量的实用策略和技术。  相似文献   

9.
结合现有的对等网络视频点播系统,分析了P2P VoD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视频点播系统结构的构建、节点失效时的修复策略、数据片断的缓存和调度策略、对VCR操作的支持策略、以及QoS保证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10.
在视频点播系统中,由于用户节点的动态性和VCR操作的复杂性,使得资源的定位一直是P2P流媒体点播系统的难题.对典型的视频点播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同步会话管理定位机制的P2P视频点播系统,加速了节点的资源定位,更有效地支持用户的VCR操作.仿真结果表明,与P2VoD系统相比,该系统减小了节点加入系统的延迟,降低了系统的通信负担.  相似文献   

11.
基于P2P的海量地形漫游搜索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用户的增加,在传统的C/S模式下,中心服务器面临着负载过大、性能下降等诸多问题。基于对等网结构,利用P2P技术解决大规模海量地形漫游中服务器带宽和性能瓶颈问题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网络节点的动态性,通过P2P进行瓦片数据共享时如何解决节点搜索问题成为关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组洪泛式的节点搜索模型GFLOODING,通过组内缓存映射、组外邻居组映射的洪泛模式查询服务节点;通过实验原型系统的比较测试表明,该算法满足大规模节点模式下的动态性要求,且查询效率高。  相似文献   

12.
P2P是从传统的旧客户端一服务器的模式中脱离出的一种新型网络体系结构,这种体系结构内的每一台计算机拥有着相同的能力,同时也肩负着同样的责任。P2P技术已经去除了集中式的服务器,让节点间实现直接交换服务和资源。文章基于P2P网络,研究了资源发现算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P2P协议的文件服务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余澄丹  程家兴 《微机发展》2005,15(6):158-160
P2P与传统的互联网构架不同,它不区分连接在互联网上的计算机是Server还是Client。P2P协议对于互联网的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特别是在信息高速膨胀的今天,随着宽带网和ADSL的普及,普通用户的网速越来越快。然而相比之下使用传统的HTTP协议、FTP协议的文件服务器却因此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文中分析P2P协议的特点,提出和设计了基于P2P协议的网络文件服务器,该服务器与现在已有的P2P文件服务如Bittorrent,ED2K不同,它可以完全代替FTP在Internet上提供文件下载服务。性能测试显示,这种服务器不但下载速度快、连接数限制,而且对服务器性能的要求也较传统的文件服务器大大降低。使用不算强大的服务器也可以工作的很好。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的远程教学直播系统在大规模用户同时在线时的服务器瓶颈问题,提出了基于对等网络(P2P)的解决方案,并对一个现有的基于C/S模式的系统成功改造成基于P2P模式.改进后的系统对网络带宽和服务器处理能力要求明显降低,且容易部署,扩展性高,并发支持的用户数量大大增加.主要介绍了基于P2P系统的设计原理与体系结构,以及对现有一个基于C/S模式的远程教学直播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基于IP的各种互联网应用层出不穷,其中对视频节目的下载需求也逐渐增大,但是传统的视频下载服务主要是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服务器以单播的方式和每个客户建立连接。随着客户数目的快速增加,服务器的带宽等资源成为系统瓶颈。P2P技术作为解决这种问题的一个方案,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在对当前流行的几种P2P结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下载排序以及播放控制两种算法优化,并以开源软件JTorrent为基础,开发出适合流媒体播放的点播系统。  相似文献   

16.
随着流媒体应用在Internet上的流行,传统C/S模式的流媒体服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流媒体对服务器性能和高带宽的要求,严重阻碍了流媒体业务质量的提高和容量的扩大。本文介绍一种基于P2P网络的流媒体播放技术,它将P2P网络技术和流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客户计算机的资源,减轻流媒体服务器和网络负载,突破了传统的流媒体播放系统带宽瓶颈,能够保持播放节目流完整而流畅。本文还采用MVC模式和Java语言以面向对象方法设计和开发P2P流媒体网站,利用P2P流媒体技术,实现校园流媒体的视频点播。  相似文献   

17.
姚源  褚伟 《微机发展》2007,17(9):178-180
文中检测并对比了基于多重描述编码(MDC)的流媒体在对等网(P2P)和内容分发网络(CDN)中的性能。多个服务器同时为一个客户请求提供相同的描述,这样提高了网络传输的可靠性,并增加了服务器的数据传输率。用ns-2网络模拟器实现了这两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虽然P2P网络存在高度不稳定的情况,但是基于P2P的MDC流视频的质量明显比CDN上的好。  相似文献   

18.
P2P流媒体cache是一种有效减少带宽开销、提高对象利用率的技术,通常采用FIFO,LRU等算法置换内容.然而,流媒体不同于Web对象,P2P网络也有别于客户/服务器模式.在分布式应用中这些算法可能影响系统的性能,为此,分析了FIFO和LRU置换算法,提出了基于供求关系的SD算法,以及基于分片副本数量的REP算法,并对其进行评估和比较.针对不同的节点到达间隔,将SD和REP同FIFO,LRU进行比较,发现在启动延迟、媒体副本数量和根节点依赖度方面SD和REP几乎均优于FIFO和LRU.同LSB(least sent bytes)算法相比,某些场景中SD的启动延迟减少了约40%,而REP在副本数量方面远远超过LSB的结果,说明在P2P网络流媒体服务中使用SD和REP缓存置换算法有助于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IPTV直播应用中,集中服务模式对服务器性能和网络设施要求较高、可扩展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点对点)技术的直播系统Clear Live。与现有的P2P视频系统只针对PC终端的情况不同,该系统主要面向IPTV应用,面向嵌入式机顶盒终端,并兼容PC终端。Clear Live针对机顶盒终端的特点和IPTV应用的环境做了适当的和针对性的设计。实际系统测试结果表明,Clear Live系统能在较低的硬件配置下为大量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直播服务。  相似文献   

20.
P2P点播系统的客户端磁盘缓存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基于有服务器结构对等网络环境的点播系统中,针对客户端需要缓存部分流媒体数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预测双缓存模型,给出相应的缓存替换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在用户数目增多时,客户端缓存的命中率大幅提高,服务器的负载得到改善,显著降低了VCR操作时所引起的等待延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