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质能源是清洁可再生能源,本系列讲座以生物质能源主要产品为对象,以产品的物理形态为分类依据,在分析研究国际主要产品标准化的基础上进行我国生物质能源标准体系的构建。本讲在对国内外生物质固体燃料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欧美一些国家典型的固体燃料产品标准,并对产品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针对我国固体燃料的产业及标准化现状,提出应及时建立和完善生物质固体燃料的相关标准与配套系统,形成固体燃料生产、供热燃烧器具、客户服务等完善的市场和技术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能源是清洁可再生能源,本系列讲座以生物质能源主要产品为对象,以产品的物理形态为分类依据,在分析研究国际主要产品标准化的基础上进行我国生物质能源标准体系的构建。本讲在阐述构建生物质能源标准体系基本原则、目标和方法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出生物质能源标准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能源是清洁可再生能源,本系列讲座以生物质能源主要产品为对象,以产品的物理形态为分类依据,在分析研究国际主要产品标准化的基础上进行我国生物质能源标准体系的构建.本讲在阐述构建生物质能源标准体系基本原则、目标和方法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出生物质能源标准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能源是清洁可再生能源,本系列讲座以生物质能源主要产品为对象,以产品的物理形态为分类依据,在分析研究国际主要产品标准化的基础上进行我国生物质能源标准体系的构建。本讲在对国内外生物质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世界上典型国家燃料乙醇产品标准,并对产品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针对我国燃料乙醇的产业及标准化现状,提出我国燃料乙醇标准化应加强非食用生物质基和木质纤维基乙醇的相关标准的研究。可通过采标的方式,大力推进我国燃料乙醇相关标准的制订。  相似文献   

5.
论生物质能源标准体系(Ⅰ)——生物柴油标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能源是清洁可再生能源,本系列讲座以生物质能源主要产品为对象,以产品的物理形态为分类依据,在分析研究国际上主要产品标准化的基础上进行我国生物质能源标准体系的构建。本讲在对国内外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世界上主要生物柴油产品的标准化情况,并对产品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针对我国生物柴油产业现状,建议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物柴油产品标准体系。可通过采标的方式,加快我国生物柴油标准的制订。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能源是惟一可再生、可替代化石能源转换成气态、液态和固态燃料以及其他化工原料或者产品的碳资源。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和人类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注,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利用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和关注的热点。本系列讲座主要讲述以生物质资源为主要原料,通过不同途径转化为洁净的、高品位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燃料。本讲主要对生物质的热解气化方式进行了介绍,着重介绍了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供热、发电、合成液体燃料、制氢等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在生物质气化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能源是惟一的可再生、可替代化石能源转化成气态、液态和固态燃料以及其它化工原料或产品的碳资源。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和人类对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利用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和关注的热点。本系列讲座主要讲述以生物质能源为主要原料,通过不同的途径转化为洁净的、高品位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燃料。本讲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质发电的技术和设备的发展状况,及一些国家对生物质发电的规划,重点介绍了目前主要的发电技术:直燃发电、气化发电和沼气发电。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能源和石油替代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是保障能源供应、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生物质能的转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直接燃烧技术、生化转化技术(发酵和厌氧性消化)、热化学转化技术(气化、热解)、液化技术、致密成型技术、超临界流体转化技术等;介绍了生物质转化技术的应用,包括生物质气化发电、气化制氢、热裂解制氢、发酵法生产燃料乙醇、热裂解制生物油、固化成型制固态燃料、堆肥发酵制肥料、厌氧性消化生产沼气、催化裂解生产生物燃料等。对未来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使得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重要。生物质能是地球上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有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开发和利用生物质能源对于缓解我国能源、环境及生态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原理及研究进展,分析了气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气化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可缓解能源紧缺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三农”问题等国家重大战略问题,国内外关注生物质气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在分析总结生物质气化技术国内外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今后生物质气化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研究开发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生物质能源因其清洁、无污染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开发新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生物质气化发电是利用生物质能源的一种新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对生物质气化发电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对生物质发电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和对生物质发电的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应用化工》2022,(11):3171-3176
将生物质气化转化为气体燃料或化工合成气原料,是生物质清洁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焦油是气化的副产物,影响产气品质和气化效率,催化剂对生物质催化气化及焦油裂解效果明显,得到广泛应用。综述了天然催化剂、无机盐催化剂及合成催化剂对生物质气化过程焦油催化裂解效果、反应条件、催化机理。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催化剂的生物质催化气化性能及研究进展。同时指出对天然矿石催化剂进行改性或大力发展合成类催化剂对生物质气化焦油降解有着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可缓解能源紧缺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三农"问题等国家重大战略问题,而生物质气化是生物质能高品位利用发展最迅速最实用的技术之一。生物质气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得到了国内外广泛重视,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在分析总结生物质气化技术国内外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从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技术、热电联产技术、合成液体燃料技术和制氢技术等方面指出了今后生物质气化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煤与生物质共气化弥补了生物质单独气化和煤单独气化的不足,对缓解环境压力、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在概述煤与生物质流化床共气化特性的基础上,对二者共气化之间的协同效应机制进行了归纳,综述了生物质的加入对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提出了煤与生物质共气化仍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付丹 《江西化工》2014,(4):71-73
生物质资源是一种可再生、低污染的清洁能源。本文阐述了当前我国在生物质的直接利用、生物质制备生物质炭、生物质油以及在生物质燃烧和气化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为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洁净能源。从能源角度和环境角度考虑,发展生物质制氢技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质制氢技术主要包括热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热化学法主要是将生物质气化或液化,再进行重整和水蒸气变换反应,获得氢气。本文综述了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包括气化、超临界水气化、热裂解等)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典型的制氢技术作了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王伟文  吴国鑫  张自生 《当代化工》2017,(11):2300-2302,2315
当今社会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等问题,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绿色能源,大量开发利用对于工业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质热解技术是将生物质转化成生物质能的有效可行方法之一。为实现生物质能源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必须要完善热解反应技术及其核心热解反应器装置。在分析了生物质热解机理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热解反应器的类型以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8.
生物质是可再生资源。在所有生物质资源中,植物资源的量最大,特别是林产植物资源最丰富。据统计,1980年世界森林面积为3亿公顷。木材蓄积量为3270亿立方米。用生物质代替能源,主要采用气化和液化两种工艺路线。目前,实际使用的代表性例子是巴西的酒精发酵和中国的甲烷(沼气)发酵。这两个国家应用得都很普遍,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木质生物质除直接用作燃料外,实际代替能源的还不多。木材的液化燃料化研究,主要目标是酒精发酵,但预处理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生物质能源难以单独气化的问题,探讨了生物质与煤共气化的互补性技术方案;介绍了生物质的物理性质和气化特性;论述了灰融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的特点和工艺流程;提出了在灰融聚流化床粉煤气化的基础上进行生物质与煤共气化技术方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郭华  祝涛  王吉平 《广州化工》2014,(18):35-37
近年来,由于世界能源与环境危机,生物质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其中生物质气化是利用生物质能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本文介绍了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原理,生物质气化工艺及气化设备,并对影响生物质气化装置的优化设计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了生物质气化工艺过程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生物质气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