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三步法制备一种具有疏水内核、亲水外壳的聚合物微胶粒。首先,通过乳液聚合制备得到甲基丙烯酸丁酯与异丁烯酸甲酯共聚物(P(BMA—MMA))乳液。然后,在适当控制的条件下,利用一种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将P(BMA—MMA)微胶粒的表面引入一层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外壳。最后,将外壳层的部分环氧基团转化为季铵盐,从而形成一种亲水性的外壳。这种核一壳型固体粒子能在水中再分散并形成稳定的乳状液,无须借助分散剂、乳化剂或其他添加剂的帮助。利用这种核一壳乳液制备的乳液薄膜与水的接触角为16°(25℃),而经150℃短时间处理后的接触角超过90°,表明完全由亲水性转变成疏水性。此外,乳液薄膜在加热处理前很容易被中性水从基板上冲洗掉,但在加热处理后不能被洗掉。当在乳液薄膜中加入一种在830nm有最大吸收的红外染料后,薄膜对830nm激光敏感,并经曝光、中性水显影后可形成阴图型图像。  相似文献   

2.
随着制版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作为印刷生产中的重要材料,免化学处理的热敏CTP版材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使用。本研究以热塑性纳米聚合物微粒、水溶性高分子树脂、红外染料以及相应助剂为原料,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六醇为表面活性剂,通过细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含红外染料的聚合物纳米微粒;并与聚乙烯醇水性树脂混合后得到了热敏成像涂层。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Zeta电位仪、凝胶渗透色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来表征样品的性能。结果发现,红外染料的浓度对乳液粒径、粒径分布以及聚合分子量分布有一定的影响。该体系在830nm红外激光照射下,曝光部分可以发生热致亲和性变化,变为不溶于水的聚合物,而未曝光部分仍然可以用水洗去,这样利用水显影即可得到清晰的图像。该体系有望用于开发免化学处理热敏CTP印刷版材。  相似文献   

3.
采用两种不同的乳液聚合工艺,以反应性有机硅单体为原料进行自分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研究。探讨了乳化剂以及有机硅种类、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对涂膜表面进行红外光谱及润湿性分析。结果表明: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单体,阴离子型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非离子型乳化剂(OP-10)作为复合乳化剂体系,采用种子乳液为基础的预乳化工艺制备的有机硅丙乳液性能稳定、成膜性优异。当有机硅用量为12g时,所得到的以有机硅丙烯酸树脂为主体的表层涂膜,具有较好的自分层效果,有利于实现自清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并制备了聚氨酯型金属铬(Ⅲ)络合物微乳液。优选了复配乳化剂的种类、配比及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讨论了复配乳化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对乳液稳定性与粒径的影响。通过纳米粒度测定仪、透射电镜对最优条件下的微乳液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以牛油、二乙烯三胺(DET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双酰胺表面活性剂,采用Span-Tween复配乳化剂将二甲基硅油/气相SiO2/双酰胺的混合体系进行乳化,制备出一系列乳液型的复配消泡剂,考察了物料配比、乳化剂用量、乳化剂配比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实验表明:该消泡剂具有稳定性能好、分散性能优良、消泡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番茄红素的稳定性和水溶性,采用低能乳化法制备番茄红素微乳液,利用伪三元相图优化番茄红素微乳液配方。探讨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乳化剂与助乳化剂质量比(Km值)对微乳液形成的影响,通过计算并比较伪三元相图微乳液区域面积确定各因素的最佳值,并对微乳液的类型、形态、粒径、多分散指数(PDI)和Zeta电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番茄红素微乳液最佳配方为油相为亚麻籽油、乳化剂为吐温80、助乳化剂为无水乙醇、Km值为2∶1,采用最佳配方得到的番茄红素微乳液为O/W型,微乳液液滴呈规则球形,粒径为(167.70±0.45)nm, PDI为0.179±0.006,Zeta电位为(-7.71±0.53) mV。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番茄红素微乳液均一稳定。  相似文献   

7.
研究载体油种类和体积分数对纳米乳液稳定性和槲皮素生物利用度的影响。以中链甘油三酯(medium-chain triglyceride,MCT)和长链甘油三酯(long-chain triglyceride,LCT)为油相,梨小豆蛋白为乳化剂制备槲皮素负载型纳米乳液。通过光散射粒径分析、Zeta电位、物理稳定性、游离脂肪酸释放率和槲皮素生物利用度探究乳液稳定性。结果表明,与LCT-纳米乳液相比,由MCT制得的槲皮素纳米乳液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和更慢的槲皮素降解速率,油体积分数为5%时,MCT-纳米乳液粒径((152.80±1.73)nm)小于LCT-纳米乳液((180.42±1.98)nm)。通过模拟胃肠道模型测得槲皮素的生物保留率在MCT-纳米乳液体系中得到了极大改善。该信息可以促进设计更有效的槲皮素强化的递送系统。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乳液成膜过程,结合含氟乳液与环氧乳液的共混乳液,介绍了共混乳液自分层的预测理论。利用乳液成膜模型和自分层的预测理论探讨了影响自分层共混乳液成膜的因素,研究表明:两种共混树脂的玻璃化温度(Tg)相差小于8℃;树脂的乳胶粒径在200nm左右;共混乳液形成连续的乳胶膜后再在高于最低成膜温度(MFT)的40℃下退火一段时间,可以形成具有底面合一结构;两种树脂分别呈现出优异的表面性能和附着性能的乳胶膜。  相似文献   

9.
杨晨 《中国油脂》2021,46(6):59-64
采取相转变法和拟三元相图法制备牡丹籽油微乳液,从不同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助表面活性剂中筛选最佳组分以确定制备牡丹籽油微乳液的体系组成。同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牡丹籽油微乳液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牡丹籽油微乳液的体系组成为牡丹籽油/Tween 80/Span 80/无水乙醇/水;最优的制备条件为制备温度25 ℃,以Tween 80与Span 80(质量比为6∶ 4)为混合表面活性剂(HLB值为11),混合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比例(Km)为1∶ 1,先将混合表面活性剂相与牡丹籽油混合均匀,再逐滴加水。在最优条件下,随着加水量的增加,得到的牡丹籽油微乳液结构以W/O型向双连续相再到O/W型转变,最终得到的牡丹籽油微乳液为微黄澄清透明状液体,粒径为(40.63±1.77)nm,多分散系数稳定在0.218±0003,电导率为(681.75±19.15)mS/cm。同时发现,低浓度盐离子(≤1.0 mol/L)的存在可以促进牡丹籽油微乳液的形成,但盐离子浓度过高(≥1.5 mol/L)时会抑制微乳液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采用pH敏感型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作为乳化剂,制备了Pickering型十八烯基琥珀酸酐(ODSA)施胶剂乳液,研究了pH值、纳米SiO2颗粒用量对ODSA乳液稳定性、形态、动力学稳定性和施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敏感型纳米SiO2可以用于制备均一稳定的Pickering型ODSA乳液;随水相pH值的增大,ODSA乳液稳定性逐渐提高;此外,ODSA乳液作为一种剪切稀释型流体,还具有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11.
聚氨酯-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研究了以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的聚氨酯—丙烯酸酯胶乳粒子。以PA为核,PU为壳的核壳乳液的成膜性能较丙烯酸树脂的成膜性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涂布纸涂层固化过程中胶乳粒子向涂层表面发生迁移的现象,对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Einstein经典粒子扩散理论和表面效应的机理来进行解释,澄清了涂料及相关领域对粒子迁移机理的争议。以微米级高岭土、亚微米级羧基丁苯胶乳为主要原料制备涂料进行涂布,用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检测涂层表面的元素组成和含量,建立了原子数比值与胶乳用量之间的回归方程;通过该方程将不同条件下固化的涂层表面XPS检测结果转化为表面胶乳含量,定量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胶乳粒子迁移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升高、高温干燥时间延长、涂料初始固含量降低会促进胶乳向涂层表面迁移,而胶乳粒径增大、涂料黏度增加、基质吸收性增强会抑制其迁移,验证了新机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胶乳胶黏剂是纸张涂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胶乳的物化性能对涂布纸的适印性和印刷质量影响很大。本文剖析了合成胶乳的主要性能特征,讨论了胶乳特性与涂布纸质量的相关性;阐述了胶乳胶黏剂在纸张颜料悬浮液中与颜料粒子的相互作用及黏结机理,并分析了在涂布的不同阶段,乳胶微粒移动的不同方式。  相似文献   

14.
离子型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本文介绍了离子型聚氨酯(IPU)与聚丙烯酸酯(PA)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合成的原理和穿梭聚合工艺。研究了影响胶乳稳定性的因素;通过透射电镜的观察,证明胶乳粒子为核壳结构;用示差扫描量仪对其相容性进行研究,互穿聚合增进了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两种聚合物间的相容性;对LIPN成膜物物理机械性能的测试表明:穿梭共聚物获得了两种聚合物的折衷性能。  相似文献   

15.
核壳型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硬核软壳"核壳型复合乳液,研究了聚合工艺、乳化剂复配类型对乳液性能、乳胶粒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聚合采用间歇法、核层及壳层聚合都采用预乳化工艺,乳液聚合稳定且乳胶粒粒径分布窄;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2-磺酸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MS-1)分别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以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OS)复配用于乳液聚合,当m(MS-1):m(SDS)为6:4时所合成乳液的乳胶粒粒径小且分布窄、聚合稳定性好。最后采用红外和透射电镜分别对聚合物分子链结构和乳胶粒形貌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根据苯丙乳液湿强剂中的环氧基团与纸张纤维的反应机理,合成了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SMG)、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SBG)纸张湿强剂,其含有的环氧基团可与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通过基础单体、引发剂及功能单体的用量对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来优化聚合工艺。研究表明:TEM分析证明已成功合成具有核壳型结构的乳液粒子;以St与MBA为基础单体的苯丙乳液湿强剂对纸张各项物理性能的增强效果较优;引发剂过硫酸钾(KPS)用量为0.15g(0.22%)时纸张的各项物理性能达到最高值;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相对于总单体的质量分数为20%时能赋予纸张较高的湿强度。  相似文献   

17.
阳离子改性明胶乳液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明胶、丙烯酰胺、阳离子单体为原料,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体系,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阳离子改性明胶乳液,考察了加料方式及不同种类、不同配比的乳化剂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了该乳液对漂白麦草浆的应用效果.实验表明,该乳液在单体采用一次性加料方式下,使用非离子乳化剂和阳离子乳化剂复配而成的乳液对漂白麦草浆的应用效果最好,对漂白麦草浆的细小纤维和填料有很好的助留作用,并有较好的助滤效果,纸页的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18.
合成胶乳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造纸化学品,该文介绍了合成胶乳在造纸工业中作为浆内施胶剂、增强剂、表面施胶剂、涂布粘合剂等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技术结合预乳化工艺,以苯乙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为聚合单体,马来酸酐为功能单体进行改性,采用阴/非离子型复配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0)、复配型引发剂(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合成了具有核壳型结构的纸张湿强剂。采用TEM表征证明成功合成了核壳型的苯丙乳液;SDS与Tx-100之比为2:1时反应得到的乳液稳定性好,不产生凝聚物;从纸张成本及纸张物理强度综合考虑,建议选择浓度为3%的浸渍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