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专题导读     
唐雄燕 《邮电设计技术》2020,(1):I0001-I0001,2
提升网络竞争力是电信运营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国联通实施聚焦创新合作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中国联通的网络发展进入了新阶段。5G被誉为“数字经济新引擎”,将为信息通信业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创造全新的机会。面向5G时代,中国联通一方面与中国电信共建共享5G无线网,双方将集中优势资源,构建覆盖广、速度快、体验好的5G精品网络,另一方面加快推进网络“四化”(SDN、NFV、云和智能化)转型,夯实5G核心网络发展和业务创新的基础。同时,中国联通也积极探索建立与5G发展相适应的网络智能化运营体系,构建全在线、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网络运维能力,推进规划、建设、维护和优划的智能化转型,实现5G网络建设、运营和业务创新的引领。  相似文献   

2.
孙加余 《通信世界》2020,(10):26-31
近年来电信行业发展步入"阵痛期",收入增长乏力,转型和改革成为行业主基调,5G成为转型的重点方向。在经济换挡、行业转型、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成为运营商发展的主线。国际关系和技术壁垒等复杂的外部环境给行业技术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和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业内竞争由"三国杀"变为"四方博弈",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开始5G共建共享,行业发展格局面临新变化。  相似文献   

3.
《信息通信技术》2020,(1):53-56
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规模商用,各行各业加快了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对电信运营商升级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在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及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现状后,归纳总结了数字经济发展对电信运营商的要求及转型路径,结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转型方案,运用探索性研究法提出了包括物联网平台、车联网及工业互联网等在内的运营商转型方向。最后对电信运营商转型提供了三条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伴随着5G商用服务的开启,中国联通南京分公司在行业市场积极开展合作,探索将5G技术应用于工业制造、光纤线路备份等诸多行业场景,实践5G技术与行业市场深度融合。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运营商,中国联通南京分公司高度重视5G产业发展和应用创新,围绕5G应用,持续提升网络能力、产品能力、服务能力,以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随着5G网络建设的深入及其应用的普及,5G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作用和价值逐渐显现,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变革和机遇。从国家政策及5G网络部署情况出发,阐述了5G作为智慧城市关键基石的作用,分析了5G如何重塑城市智能体系,并立足中国联通,提出智慧城市战略、城市微单元建设思路与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中国无线电》2020,(3):31-33
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5G作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将推动大规模创新的爆发,开启一个突破限制、加速进步的全新数字时代。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5G将成为产业、商业和社会成长的重大机遇,纷纷出台战略和政策,抢抓5G网络建设主导权。2020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5G商用部署的关键之年。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5G网络和应用初试身手,5G与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步伐冇望加速。应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凝心聚力,加快我国5G网络建设,推动5G应用扎实落地,将5G打造为加速中国数字化转型进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7.
在5G互联网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各界都已发生了显著变化。早在2019年,中国广电正式获得工信部颁发的5G商业运营牌照。由此一来,5G技术与广播电视的结合成为时代新的潮流,对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转型升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主要对5G时代网络技术特征与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特征进行简要论述,重点阐释5G时代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对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转型升级趋势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广播电视的相关学者与工作者提供基本的理论参照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联通4G无线网络的转型势在必行。需要注意:4G通信网络转型的重点是FDD,加强建设联通基础网络设施,3G通信网络+4G通信网络的运营模式,加大力度研发产品,实行惠民的资费政策。  相似文献   

9.
5G作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首,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以及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结合5G网络通信技术与产业数字化转型两大领域及其各自的时代特征和战略体系,对5G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进行了探讨,重点研究了5G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典型应用场景,助力开拓通往数字化未来的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10.
迎接5G的挑战与转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5G需求和愿景出发,分析了运营商网络向5G演进的驱动力。提出NFV/SDN 的引入、5G多样性通信需求和网元功能重构对运营商网络演进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此外,本文还提出为5G作准备,迎接网络运营向端到端自动化、数据分析和开放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国联通4G网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联通4G网络技术发展的分析,如OFDM技术与MIMO技术的突破,4G网络从WCDMA到FDD-LTE的演变,结合其网络技术的优点与市场应用趋势,试图把握联通4G在为未来中国通信市场的发展前景,为中国联通4G市场战略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霄宇 《电视技术》2022,46(1):142-144
信息时代下,5G通信技术获得快速发展,其为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转型与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在阐述5G通信技术特征及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形态的基础上,就5G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应用及转型升级趋势展开分析.5G通信技术本身具有超高速率、超大连接的特点,而且时延较低、网络切片功能突出,基于这些技术优势,广播电视传输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近日宣布中标中国联通下一代IP承载网络项目,并成为中国联通IP网络转型最大合作伙伴。该网络将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120多个城市。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新基建"因素的影响,数字化转型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同时发力,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5G的大规模建设和B端业务的深化拓展,运营商正以5G为契机加快打造经济社会转型的数字底座,推动企业和社会加快数字化转型。本文基于运营商2020年的财报数据,对运营商的总体业绩、业务发展和数字化转型进行分析,探讨数字经济时代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5.
5G具有的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特性,为经济社会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技术平台.依托技术领先、产业先发和市场庞大等优势,5G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5G全产业链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但是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总不会一帆风顺,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在当前国内...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和网络规模的扩大,中国联通的GSM900网络频率问题越来越突出,大规模的使用DCS1800基站,建设双频无缝覆盖网络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中国联通的2G无线网络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本文分析这种变化并积极谋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1月26日,中国广电与中国移动签署"5G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700MHz 5G网络共建共享.这一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中国广电5G网络大规模建设进入日程,中国移动5G优势得以加强,也意味着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期待在700MHz分一杯羹的愿望落空.但总体而言,700MHz 5G网络共建共享的落地推进,对5G产业发展有着非常重...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工业制造、能源、医疗、交通物流及传媒娱乐等行业正在探索数字化实践,对于专属的网络定制需求尤为突出。对运营商而言,未来垂直行业对5G专网的需求或将带来更大的机会。"5G专网将成为to B市场的深度赋能者,以及数字化转型的助推剂。"中国联通集团核心网首席架构师兼5G创新中心总监王常玲在接受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19.
文章简要介绍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 G)前传网络技术架构,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共建共享建网模式下5 G前传需求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5G前传承载实施方案;同时,结合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5G共建共享模式下的工程建设经验,给出了5G前传网络建设规划、工程设计及施工方案建议.基于无源波分复用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光纤资源消耗,降低...  相似文献   

20.
“5G不仅是一个技术变革,更是产业融合跨界的拓展,生态重构的机遇,充满了想象空间.”在不久前举行的LTE/5G研讨会上,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唐雄燕再次指出5G的定义. 瞄准2020时间点积极试点新技术 经过了前期的技术研发和场景探索,2017年全球各大运营商在5G规划与部署上加快了速度,国内运营商与产业链进行的5G试验也逐步推进,中国联通也对5G研发投入了巨大的技术与产业合作资源.目前,中国联通正在积极试点5G,瞄准2020年商用的时间节点.对于不同的生态构建,针对eMBB等场景应用打造新生态,其在上海已建成规模较大的移动物联网网络.针对边缘云建设,通过SDN/NFV技术进行DC化改造,中国联通也是开源项目CORD非常重要的承载者,正积极推动M-CORD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