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黑曲霉对甘蔗叶进行固态发酵,研究接种量、培养基含水量、发酵时间对甘蔗叶酚类物质释放的影响;对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测定,并考察发酵前后甘蔗叶提取物抗氧化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后甘蔗叶中多酚、黄酮含量显著提高。在接种量28 mL/100 g、培养基含水量50%条件下发酵5 d后,测得甘蔗叶中黄酮含量为13.82 mg/g(干基),多酚含量为10.40 mg/g(干基),比未发酵甘蔗叶中黄酮和多酚含量分别提高了135%和92%。纤维素酶活力在发酵第4天达到最大,为632.17 U/g;β-葡萄糖苷酶活力在发酵第5天时最高,为75.02 U/g。甘蔗叶发酵过程中酚类物质释放量与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力呈正相关。通过计算IC50,确定发酵后甘蔗叶黄酮提取液对羟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均比发酵前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对苜蓿上(大于60 cm)、中(30~60 cm)、下(0~30 cm)三部分茎叶的基本成分、活性成分、功能性质进行比较,并对不同粉碎粒度苜蓿茎叶营养物质的溶出量和功能性质进行分析。苜蓿叶中蛋白质、灰分、脂肪、维生素C、可溶性膳食纤维、多糖、多酚、总黄酮的含量,以及膨胀力、对亚硝酸钠和胆固醇的吸附能力均高于茎秆,且上部叶片最高;苜蓿茎秆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以及持水力、持油力高于叶片。随着苜蓿上部叶片的粉碎粒度由0.20~0.25 mm减小到0.063~0.08 mm,蛋白质、多酚、总黄酮、粗多糖的溶出量分别由27.98%、12.31、6.42、20.72 mg/g增加到32.87%、13.86、7.71、22.97 mg/g;膨胀力先增大后减小,粉碎粒度为0.125~0.16 mm时达到最大,为4.40 mL/g;对胆固醇的吸附能力由2.45 mg/g (pH=2)、7.65 mg/g (pH=7)分别增加至6.01、9.66 mg/g;对亚硝酸钠的吸附能力由437.91 μg/g (pH=2)、106.43 μg/g (pH=7)分别增加至501.51、108.02 μg/g。随着苜蓿上部茎秆的粉碎粒度由0.20~0.25 mm减小到0.063~0.08 mm,持油力由4.86 g/g减小到3.44 g/g;持水力先增大后减小,粉碎粒度为0.125~0.16 mm时达到最大,为6.56 g/g。苜蓿叶片和茎秆可用于开发不同功能的食品,减小粉碎粒度可提高营养物质的溶出量,适当进行粉碎可具有更好的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金刚藤(菝葜根茎)及菝葜茎、叶中总黄酮及落新妇苷的含量差异,确定菝葜茎、叶部分的利用价值。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金刚藤及菝葜茎、叶的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金刚藤及菝葜茎、叶中落新妇苷的含量。结果金刚藤中总黄酮含量为49.87~56.33 mg/g,落新妇苷含量为4.67~5.12 mg/g;菝葜茎中总黄酮含量为40.99~48.56 mg/g,落新妇苷含量为3.67~4.14 mg/g;菝葜叶中总黄酮含量为14.85~22.34 mg/g,落新妇苷含量为0.98~1.32 mg/g。结论菝葜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和落新妇苷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菝葜茎、叶可以用于提取分离制备总黄酮,但不可替代金刚藤使用。本试验为菝葜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甘蔗不同组织中酚酸的存在形式,本文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蔗汁、蔗叶及蔗渣三个组织中游离态和结合态的酚酸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甘蔗组织中的酚酸主要以结合态形式存在,但其在甘蔗三个组织中的含量和存在形式有差别。甘蔗叶、蔗渣中游离的酚酸含量最高,蔗汁较低。蔗汁、蔗叶及蔗渣中总游离态酚酸含量分别为317.18 mg/kg(干固物),1568.37 mg/kg(干基)及1504.57 mg/kg(干基);总结合态酚酸含量分别为740.32 mg/kg(干固物),2725.41 mg/kg(干基),2452.13 mg/kg(干基)。在蔗汁中,咖啡酸、没食子酸主要以游离态存在,阿魏酸、香豆酸主要以结合态存在,而在蔗叶和蔗渣中,咖啡酸、阿魏酸、香豆酸主要以结合态形式存在。甘蔗不同组织中游离态酚酸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优于结合态酚酸,不同组织中的游离态酚酸和结合态酚酸含量分别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旨在比较不同来源辣木叶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为辣木深加工产品开发及其保健功效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12个辣木叶样品中的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辣木叶中GABA含量差异很大,含量最高的是源于印度的辣木叶,GABA含量达371.92 mg/100 g,最低的为源于临沧的辣木叶,含量为126.16 mg/100 g;辣木叶中GABA含量一般为200~300 mg/100 g。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种源辣木叶、花、茎中的异槲皮苷及新绿原酸的含量,并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辣木叶花茎中均存在异槲皮苷及新绿原酸,2种活性成分含量分布特征均为:叶花茎(叶中含量显著高于花及茎)。异槲皮苷在辣木花(2.43 mg/g~0.70 mg/g)和茎(1.89 mg/g~0.64 mg/g)中的含量高于新绿原酸(分别为1.28 mg/g~0.69 mg/g、0.68 mg/g~0.26 mg/g),特别是在辣木茎中表现尤为明显。17份辣木样品依据异槲皮苷及新绿原酸的含量特征聚类为5种类群。不同来源地的辣木样品中,来源于古巴的YLM-3叶、花、茎3个部位异槲皮苷和新绿原酸含量均较高(异槲皮苷含量分别为5.94、1.61、1.92 mg/g,新绿原酸含量分别为5.28、1.06、0.49 mg/g),YLM-3的叶片可作为辣木产品开发及利用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定性定量检测不同企业生产的紫草配方颗粒中的左旋紫草素,探讨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及与传统饮片的差异。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定性鉴别紫草配方颗粒;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紫草配方颗粒中左旋紫草素含量。结果 TLC鉴别中,紫外灯(365 nm)下检视,在与左旋紫草素对照品相应位置上,部分紫草配方颗粒显现相同的斑点;HPLC测定中,在0.106~1.272μg/mL范围内,左旋紫草素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3208x+65.067,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9%,RSD=3.20%(n=6)。不同厂家不同批次样品的左旋紫草素含量为0.09~0.23 g/g不等。结论紫草中药配方颗粒中左旋紫草素含量较低,不同厂家不同批次间的差异较大,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左旋紫草素含量与配方颗粒质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主要通过改变蛹虫草固体栽培基质(大米、小米、高粱米、玉米、小麦)和添加不同的碳源(葡萄糖、麦芽糖、半乳糖、蔗糖、乳糖、甘露醇),探索这2个因素对蛹虫草子实体中腺苷、虫草素、SOD酶、多糖等的影响。综合分析如上有效成分含量值,据此选取葡萄糖为最佳碳源(腺苷含量为169.5 mg/100 g,虫草素含量为149.0 mg/100 g,SOD活力值为5568.0 U/g,粗多糖含量为2.791 g/100 g),玉米为最佳培养基质(腺苷含量为248.5 mg/100 g,虫草素含量为221.1 mg/100 g,SOD活力值为2325.0 U/g,粗多糖含量为2.774 g/100 g)组合,为蛹虫草保健品中多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甘肃不同地区及不同生长时期沙棘叶中的黄酮类物质含量,为评价及开发利用沙棘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沙棘叶中的黄酮类物质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沙棘叶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35mg/g,富含杨梅素(0.62 mg/g)、异鼠李素(0.39 mg/g)。结论:有必要对甘肃沙棘叶进行深层面的研究,以便科学合理利用沙棘资源  相似文献   

10.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常山胡柚中柠檬苦素的含量,并对常山3个不同胡柚基地的胡柚不同部位中柠檬苦素的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地的常山胡柚不同部位中柠檬苦素含量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其中胡柚皮中含量最多,其次是囊衣,最后是海绵层。用水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80℃,料液比1∶25(g∶m L),提取时间90 min,胡柚皮中柠檬苦素含量达2.68 mg/g,囊衣中柠檬苦素含量可达1.13 mg/g,海绵层中柠檬苦素含量可达0.88 mg/g。超声辅助提取时,含量依次为3.01 mg/g、1.37 mg/g、1.12 mg/g。  相似文献   

11.
为开发桉叶功能成分,实验以桉叶多酚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总多酚含量及组成、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改善肉鸡腿肌肉品质的作用。结果表明:低温连续相变提取桉叶多酚的得率为25.78%,总多酚含量312.55 mg/g;HPLC分析结果表明桉叶多酚以月见草素B为主,含有没食子酸、1,2,3,6-四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没食子酸乙酯及金丝桃苷。桉叶多酚具有较强的清除超氧阴离子(O2·)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及还原能力,呈量效关系。此外,体内实验表明0.9 g/kg桉叶多酚显著提高肉鸡腿肌肌红蛋白6.53 mg/g和鸟苷酸含量0.34 mg/g(p<0.05),且1.2 g/kg桉叶多酚提高肌肉苯丙氨酸含量4.47 mg/g(p<0.05),具有显著改善肉质品质的作用。这表明桉叶多酚是一种具有高效活性的新型多酚,具有重要的研究前景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明确不同传统香型及不同产地上部复烤烟叶中多酚类成分含量差异。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DAD)、离子肼多级质谱(Trap-MSn)和飞行时间质谱(TOF-MS)技术建立烟叶多酚类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测定了133批不同传统香型、不同产地烟叶样本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等4种成分的含量, 并比较它们在不同产地、不同传统香型烟叶中的分布规律。  结果  按照传统香型划分, 清香型烟叶中4种多酚类成分总含量(26.19±4.07 mg/g)>中间香型(25.43±3.09 mg/g)>浓香型(22.23±3.75 mg/g)。新绿原酸在清香型烟叶中含量(2.39±0.46 mg/g)>中间香型(2.25±0.40 mg/g)>浓香型(1.84±0.39 mg/g); 芦丁在清香型烟叶中含量(8.74±1.41 mg/g)>中间香型(8.25±1.52 mg/g)>浓香型(5.99±1.40 mg/g)。新绿原酸和芦丁的含量与传统香型关系更为密切。  结论  烟叶种植地的生态环境(产地)对烟叶中多酚类成分含量影响较大, 而多酚类成分在烟叶香型的判别中并非决定要素。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油橄榄叶,提高云南引种油橄榄的经济附加值,采用生化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云南引种的16个品种油橄榄嫩叶中总黄酮、总酚含量及黄酮类和多酚类成分的含量,并对多酚类成分进行聚类分析,筛选不同用途优良茶叶品种。结果表明:16个品种油橄榄嫩叶中总黄酮含量为66.66~117.39 mg/g,总酚含量为35.63~55.81 mg/g,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较高的5个品种为柯基、鄂植8号、豆果、城固32和尖叶木樨榄;16个品种油橄榄嫩叶的黄酮类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木犀草苷,含量分别为242.17~5 447.71 μg/g、818.48~2 707.34 μg/g、40.29~1 241.30 μg/g和1.35~5.17 mg/g,主要多酚类物质为橄榄苦苷(4.22~26.00 mg/g)、山楂酸(4.19~11.44 mg/g),其次为羟基酪醇(998.08~6 164.13 μg/g)、红景天苷(189.16~7 940.99 μg/g),其他多酚类成分含量较低。经聚类分析,16个品种油橄榄嫩叶分为5个亚类。柯基、鄂植8号、豆果3个品种油橄榄嫩叶中总黄酮、总酚及多酚类成分含量均较高,可作为抗氧化功能茶原料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4.
不同品种百香果果汁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百香果常见品种黄金果、台农、紫果1号果汁为原料,用国标法对不同品种百香果果汁蛋白质、粗脂肪、矿物质含量、氨基酸含量等营养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金果果汁的蛋白质、矿物质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台农和紫果1号(p<0.05);台农果汁的总糖含量(7.53±0.06) g/kg、维生素B2 0.13 mg/100 g、维生素B12 0.23 mg/100 g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238.67±0.92) U/mL最高;紫果1号果汁的总酸含量(42.43±0.26) g/kg,维生素C(13.47±0.12) mg/100 g、维生素B6 0.15 mg/100 g和维生素A 0.024 mg/100 g最高。不同品种百香果果汁的营养成分具有一定差异,结合百香果不同品种的营养特点,在百香果产业高附加值保健产品开发和工厂化加工利用时,黄金果是较好的百香果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15.
薏苡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贵州兴仁县产薏苡的不同部位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其种仁及非种仁部位的营养成分和功能性成分。结果表明:薏苡6个部位的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种仁的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含量较高,分别为19.33g/100g和2.26g/100g,VE含量为8.66mg/100g;外壳和种皮的粗纤维含量高;根中VB1和VB2含量较高,分别为0.61mg/kg和2.96mg/kg;矿质元素中K、Na、Ca、Mg等常量元素含量较高;种仁和叶中分析出7种必需氨基酸和10种非必需氨基酸,其余部位均为7种必需氨基酸和9种非必需氨基酸;功能性成分分析中,根的薏苡素和总多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26mg/g和4.53mg/g,种仁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26mg/g。脂肪酸分析中,种皮、茎、叶的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达到70%以上。因此,薏苡不同部位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6.
对黑莓叶中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及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并与枸杞叶、柿叶、桑叶、显齿蛇葡萄叶、雀舌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黑莓叶的粗蛋白含量(20.39g/100g)、纤维素含量(14.52g/100g)较高,总黄酮(3.75g/100g)含量丰富;其氨基酸组成全面,氨基酸总含量(19830mg/100g)及必需氨基酸含量(7459mg/100g)均高于其余果叶;其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其中Ca、K、Mg、Na、P、Fe、Zn、Cu、Mn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量较多,Pb含量(3.18mg/kg)低于茶叶国家标准限量,Cd、Cr、Co含量较低。黑莓叶是一种优质的果叶茶,并可对其黄酮类活性成分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7.
不同时期梨枣叶茶抗氧化成分组成及活性差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变娜  王敏  曹静  汪有科 《食品科学》2013,34(13):34-38
目的:探讨不同采收时期梨枣叶茶抗氧化成分的含量、组成及其活性的差异,揭示梨枣叶茶抗氧化功能品质随采收时期的变化规律。方法:以陕北地区5—8月份矮化密植枣园生长的梨枣嫩叶制成的梨枣叶茶为研究材料,比较总酚、黄酮和VC含量及酚类物质的组成及抗氧化能力(总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清除率)的差异性。结果:7月、8月加工的梨枣叶茶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高于5月和6月加工的梨枣叶茶。梨枣叶茶的酚类和黄酮类物质以及VC含量在不同时期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总酚含量变化范围为(29.94±0.28)~(42.65±0.56)mg/g(以没食子酸计),黄酮含量变化范围为(16.61±0.39)~(25.21±1.53)mg/g(以芦丁计),VC含量变化范围为136.5~324.6mg/100g。梨枣叶茶检出的酚类物质主要为没食子酸、儿茶素、芦丁和槲皮素,它们的含量在不同时期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芦丁是含量最高的酚类物质,最高含量达到60.11mg/100g。梨枣叶茶抗氧化能力与总酚和黄酮含量分别呈现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相关性,与VC含量相关性不大。结论:夏季采收的梨枣叶茶抗氧化活性强,芦丁是构成梨枣叶茶酚类物质最主要的成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建立了甜荞芽5种酚类成分的测定方法,并且对7种甜荞芽中酚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检测甜荞中5种多酚成分含量,色谱条件为ACQUITYUPLC? BEHC18色谱柱(2.1 mm×50 mm,1.7 μm),流动相甲醇(A)-0.20%冰乙酸水溶液(B),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0.20 mL/min,进样量为1 μL;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甜荞芽中的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成分的含量进行检测,用DPS 14.50软件对甜荞芽第7、10 d酚类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可靠,甜荞芽第7、10 d酚类成分总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第7、10 d荭草素、异荭草素、牡荆素、异牡荆素、芦丁总含量最高的品种分别是赤甜1号、品甜2号,分别为43.66、40.82 mg/g,含量最低的品种分别是宁荞1号、定甜3号,分别为20.45、14.13 mg/g;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总含量最高的分别是红花甜荞、宁甜1号,分别为218.47、282.95 mg/kg,最低的分别是赤甜1号、丰甜1号,分别为49.91、88.35 mg/kg。本实验为甜荞芽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大红袍花椒叶为原料,采用三种干燥方式(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中短波红外干燥)对花椒叶进行干燥,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花椒叶中黄酮和总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中短波红外干燥对花椒叶中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热风干燥(55℃、2 h)的花椒叶中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为13.39、8.82 mg/g;真空干燥(65℃、0.07 MPa、12 h)的花椒叶中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为15.49、14.12 mg/g;中短波红外干燥(风速4.5 m/s、温度60℃、功率450 W、干燥时间2 h)的花椒叶中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为14.40、13.81 mg/g。因此,与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相比,中短波红外干燥方式耗时短,且干制花椒叶中的黄酮和总酚含量较高,更适合花椒叶的干燥。  相似文献   

20.
以苜蓿叶蛋白粉为原料,利用复合蛋白酶水解制备寡肽。研究了不同水解度(DH)的苜蓿叶蛋白酶解物抗氧化活性及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水解度分别为16.42%,17.34%,19.05%,20.60%,22.42%和24.18%的苜蓿叶蛋白寡肽溶液对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随水解度的增大呈现先逐渐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酶解物质量浓度为2 mg/mL时,水解度为20.60%时,苜蓿寡肽对DPPH·清除作用最强,为77.34%。经氨基酸分析,不同水解度的苜蓿叶蛋白酶解物均含有较高比例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在20%~29%之间。必需氨基酸(EAA)含量、总氨基酸(TAA)含量、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含量(E/T)、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N)均随水解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表明其抗氧化活性与氨基酸组成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