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病人微循环缺血区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球结膜微循环缺血区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间的关系。方法对60例住院的Ⅱ期高血压病人,20例正常人均进行球结膜微循环、血浆内皮细胞舒张因子(EDRF)、血浆内皮素(ET)、血浆循环内皮细胞(CEC)检测。结果高血压病人微循环缺血区占53.3%,正常人无一例出现,差异非常显著。高血压病人的EDRF明显降低,而ET和CEC升高,与正常人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血压病人球结膜微循环缺血区的发生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关系密切,二者相互作用,是导致高血压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蛋白激酶C与内皮细胞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胰岛素抵抗等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蛋白激酶C(PKC)属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 ,它是细胞内信号转导的重要递质 ,它的激活是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关键环节之一。PKC在细胞周期中起着调控作用 ,与各种内皮源性活性物质有着密切关系。不同的PKC亚型在各环节中具有不同的调节功能 ,研究PKC不同亚型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弄清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1前言 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是指能够在外周血中测得的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参与机体血管的舒缩、凝血、炎症、免疫、物质转运和生物活性物质释放等多种生命活动。正常状态下,内皮细胞每天的更新率大约0%~1%,因此正常人体内CECs的数量非常少,然而在内皮受损的病理状态下,循环内皮细胞会发生数量和形态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的基本病变为血管内皮细胞(EC)的损伤,EC在HFRS病毒感染后形态结构、代谢功能的改变在本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HFRS病毒与EC的相互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VEGF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其受体flt-1,flk-1/KDR在血管生成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对VEGF及其受体基因表达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变化与人类的许多疾病有关,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中风、炎症反应、肿瘤、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和黄斑水肿等.剪切力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主要力学因素并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起重要作用.Rho GTP酶家族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一类重要蛋白,参与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调控.研究表明,Rho GTP酶在介导剪切力引起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变化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信号传导作用.就剪切力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以及Rho GTP酶在其分子机制上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变化与人类的许多疾病有关,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中风、炎症反应、肿瘤、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和黄斑水肿等.剪切力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主要力学因素并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起重要作用.Rho GTP酶家族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一类重要蛋白,参与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调控.研究表明,Rho GTP酶在介导剪切力引起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变化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信号传导作用.就剪切力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以及Rho GTP酶在其分子机制上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变化与人类的许多疾病有关,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中风、炎症反应、肿瘤、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和黄斑水肿等.剪切力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主要力学因素并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起重要作用.Rho GTP酶家族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一类重要蛋白,参与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调控.研究表明,Rho GTP酶在介导剪切力引起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变化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信号传导作用.就剪切力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以及Rho GTP酶在其分子机制上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变化与人类的许多疾病有关,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中风、炎症反应、肿瘤、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和黄斑水肿等.剪切力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主要力学因素并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起重要作用.Rho GTP酶家族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一类重要蛋白,参与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调控.研究表明,Rho GTP酶在介导剪切力引起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变化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信号传导作用.就剪切力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以及Rho GTP酶在其分子机制上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变化与人类的许多疾病有关,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中风、炎症反应、肿瘤、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和黄斑水肿等.剪切力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主要力学因素并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起重要作用.Rho GTP酶家族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一类重要蛋白,参与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调控.研究表明,Rho GTP酶在介导剪切力引起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变化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信号传导作用.就剪切力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以及Rho GTP酶在其分子机制上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变化与人类的许多疾病有关,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中风、炎症反应、肿瘤、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和黄斑水肿等.剪切力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主要力学因素并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起重要作用.Rho GTP酶家族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一类重要蛋白,参与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调控.研究表明,Rho GTP酶在介导剪切力引起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变化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信号传导作用.就剪切力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以及Rho GTP酶在其分子机制上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变化与人类的许多疾病有关,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中风、炎症反应、肿瘤、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和黄斑水肿等.剪切力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主要力学因素并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起重要作用.Rho GTP酶家族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一类重要蛋白,参与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调控.研究表明,Rho GTP酶在介导剪切力引起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变化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信号传导作用.就剪切力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以及Rho GTP酶在其分子机制上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变化与人类的许多疾病有关,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中风、炎症反应、肿瘤、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和黄斑水肿等.剪切力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主要力学因素并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起重要作用.Rho GTP酶家族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一类重要蛋白,参与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调控.研究表明,Rho GTP酶在介导剪切力引起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变化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信号传导作用.就剪切力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以及Rho GTP酶在其分子机制上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变化与人类的许多疾病有关,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中风、炎症反应、肿瘤、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和黄斑水肿等.剪切力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主要力学因素并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起重要作用.Rho GTP酶家族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一类重要蛋白,参与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调控.研究表明,Rho GTP酶在介导剪切力引起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变化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信号传导作用.就剪切力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以及Rho GTP酶在其分子机制上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变化与人类的许多疾病有关,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中风、炎症反应、肿瘤、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和黄斑水肿等。剪切力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主要力学因素并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起重要作用。RhoGTP酶家族是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一类重要蛋白,参与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调控。研究表明,RhoGTP酶在介导剪切力引起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变化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信号传导作用。就剪切力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以及RhoGTP酶在其分子机制上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某些生理过程,如胚胎发育、卵巢周期、伤口愈合和缺血组织的修复,可出现新生血管的形成;而在某些病理过程,血管生成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以及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1].以往认为,出生后的血管生成(angiogenesis)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血管发生(vasculogenesis)是两个互相区别的过程:前者是通过分化完全的血管内皮细胞从业已存在的血管中增殖、迁徙和重塑而成;后者是指由中心包含造血于细胞、周边分布成血管细胞(angioblast)的血岛发育而成[1]。但近来的研究发现:出生后的血管生成(包括…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为衬贴于血管内腔面的单层扁平细胞。EC在构成血管通透性屏障、调节内环境稳定、维持正常生理和免疫功能,以及介导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血浆VEGF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发病机理极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1989年分离出来的细胞因子,近几年的研究表明,VEGF在多种血液病特别是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而关于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关系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19.
流体切应力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80年代生物医学科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热点一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和机能的研究。不仅因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与心脑血管病、肿瘤、免疫性疾病、出血、辐射、移植排斥反应等等重要疾病发病和防治有关,而且和组织工程、人工器官等的开发有着密切关系。所以该领域一开始就吸引着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兴趣和关注,该领域的炽热状态可能会维持到下世纪中叶。一、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内皮细胞(endothelialcell,EC)是衬贴在心血管内脏面的单层鳞状细胞。厚约0.1-1μm,大小为(10-50)μm×(25-40)μm,多角形,全身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20.
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块组织工程骨的发展和运用.血管内皮细胞对组织工程骨血管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根据血管化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的来源不同,将血管化过程分血管发生和血管生成两种形式.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共同培养时可以相互促进生长.目前对组织工程骨血管化进行了血管内皮细胞新的来源,细胞混合培养和体内试验等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