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能气体压裂与射孔复合工艺技术把射孔技术与高能气体压裂技术融合在一起对地层进行射孔压裂复合作用,通过提高地层渗透导流能力实现油气井增产目的。  相似文献   

2.
外刊拾萃     
射孔—高能气体压裂复合技术研究王安仕等,《西安石油学院学报》1997,12(4):12~18射孔—高能气体压裂复合技术是把射孔技术与高能气体压裂技术有机融合,其下艺过程是用推进剂药柱作为射孔弹架,把按规定尺寸镶嵌有射孔弹的推进剂药柱镇到射孔枪管里,组成射孔一高能气体压裂复合弹,采用油管输送撞击引爆工艺把它下放到油气井目的层的设计位置,投捧引爆底火导爆索,然后引爆射孔弹,射孔弹穿透枪身目的层套管,在地层产生直径为10~12mm,深度0.25~0.5m的小孔.延时燃烧的推进剂药柱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迅速通过射孔孔跟进入地层…  相似文献   

3.
强超压深穿透射孔及压裂技术试验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超压深穿透射孔及压裂技术是综合了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和深穿透复合射孔技术的优势,利用高能气体压裂技术起压快速,易形成强超压区的特点和深穿透复合射孔技术射孔穿透能力强的优点,二者相互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深穿透复合射孔穿透地层的能力,提高了射孔效果,上下高能气体压裂配合工作液的双向作用提高了在地层产生裂缝拓展快速,形成了较长的裂缝,提高了地层的渗透导流能力,该技术装置经地面模拟试验,并在油井进行试验应用,证明其设计原理基本正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全,效果好,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一体式聚能射孔——高能气体压裂复合射孔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能气体压裂是利用火药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对地层的综合作用来达到油气增产目的,该技术在国内外均大量运用,其结果各有不同,但总的说来,该技术是处理油气层比较经济有效的办法。我们将该技术进一步研究 ,使聚能射孔和压裂一步进行,研制出一体式聚能射孔--高能气体压裂复合射孔器,该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综合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复合射孔是射孔技术与高能气体压裂于一体的高效完井技术。通过一次施工完成射孔和高能气体压裂两道工序,以达到油气井增产的目的。而这一过程是通过油管联接起爆器和复合射孔器来完成的。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预防油管输送复合射孔联作误射孔及炸枪事故的发生,做到“零缺陷”射孔,减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高能气体压裂联作技术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国内高能气体压裂增产技术已经由单一的有壳弹、无壳弹、液体药、可控脉冲等高能气体压裂,进展到与射孔、水力压裂、酸化、化学解堵等技术相联作的综合压裂阶段。分别对高能气体压裂与射孔、水力压裂和化学解堵等联作技术的基本原理、现场试验、作业效果等进行了介绍。高能气体压裂已发展成一种基本成熟的、综合性油气田增产改造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深穿透复合射孔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深穿透复合射孔技术是把射孔技术与高能气体压裂技术有机融合,综合改造油气层的一项新技术。重点对该技术的设计原理、室内试验、结构设计、现场应用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包括:枪身的耐压强度计算,枪身螺蚊牙及强度的设计计算,枪身内火药燃烧速度、压力范围及温度的定量关系,射孔后火药燃烧的气体流速,射孔枪身内火药燃烧气体对射孔孔眼的冲刷作用及射孔枪身内火药气体射流的高能气体压裂作用。同时对该技术装置的装药结  相似文献   

8.
李加明 《油气井测试》2012,21(6):36-37,74
针对物性差、岩层致密、渗透率低、孔隙裂缝不发育的油气层,通过复合射孔技术将射孔和高能气体压裂合二为一,起到类似压裂酸化等储层改造增产效果。复合射孔联作测试技术,射孔、高能气体压裂、井下开关井测试同时进行,简化了施工作业程序,提升了工作进度,加快了勘探开发的成果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9.
高能气体压裂属负压效应增产增注措施之一。介绍了岩石破裂产生多条裂缝与瞬间高负压效应的增产增注机理,对老井负压效应和新井正压、负压、脉冲、差速高能气体压裂工艺以及射孔与高能气体压裂联作技术、高能气体压裂与水力压裂联作技术等进行了详细论证。同时,对单井施工方案优化设计中的储层伤害原因、工艺类型选择、施工参数确定等进行了分析,为减少二次作业污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射孔—高能气体压裂复合技术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射孔—高能气体压裂技术装置,由西安石油学院研制。该装置将射孔技术与高能气体压裂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可对综合性油层进行连续性改造。文中分析了该装置的结构设计和强度,介绍了室内和现场试验,证明了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为油气田增产增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