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钒钛生铁为原材料经蠕化处理后得到钒钛蠕墨铸铁.测试了钒钛蠕墨铸铁的力学性能,评估了其石墨形态和基体组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并分析了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钒钛蠕墨铸铁金相组织中蠕化率和基体中的珠光体含量均较高,具有优良的常温力学性能,钒钛元素在蠕墨铸铁中以钒钛碳化物及固溶干渗碳体的形式存在,钒钛等合金元素对蠕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钒钛蠕墨铸铁拉伸试样最终呈韧-脆混合断裂.  相似文献   

2.
锑对钒钛蠕墨铸铁组织及耐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以钒钛生铁为原料研制生产钒钛蠕墨铸铁是一种具有我国地方特色,并有良好综合性能的新型铸铁材质。我省钒钛磁铁矿资源丰富,出产的钒钛铁已用于生产活塞环、机床等要求耐磨、高强度的铸件产品。用马钢钒钛生铁试制钒钛蠕墨铸铁件,因生铁含  相似文献   

3.
钒钛蠕墨铸铁大型钢锭模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攀钢钒钛生铁试制的钒钛蠕墨铸铁钢锭模,与钒钛灰铸铁钢锭模相比,其使用寿命可提高25%左右,且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都有改善。这种钢锭模蠕虫状石墨呈族团分布,基体组织由铁素体和共晶团边界上的珠光体组成。钒钛块状化合物主要分布在共晶团边界上。  相似文献   

4.
对以云南地方生铁为主要炉料的铁液,搭配使用稀土硅铁合金和稀土镁合金作为蠕化剂,研究了稀土蠕化剂加入量对蠕墨铸铁石墨形态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稀土蠕化剂加入量的增加,铁液中稀土残留量逐渐增加,石墨形态从片状逐渐向球状过渡,抗拉强度和硬度逐渐上升。实践证明,通过合适的蠕化处理工艺,云南地方生铁铁液可以获得组织和性能较为理想的蠕墨铸铁。  相似文献   

5.
《热处理》1982,(2)
蠕墨铸铁是70年代新兴的工程材料,它特有的综合性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并开始应用于生产。球状石墨与蠕虫状石墨共存是蠕墨铸铁金相组织的主要特征。由于球状石墨与蠕虫状石墨在形貌特征,共晶团结构及大小均不同,因而它们在蠕墨铸铁中所占的比例无疑将会影响各种性能。本文是在光学金相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蠕墨铸铁的各种石墨组织及其对某些性能的影响,为合理选用控制蠕墨铸铁材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Cr、Mo、Cu三元复合作用对蠕墨铸铁的蠕化率、石墨长径比、珠光体含量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深入分析对比3种元素对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权重。结果表明:蠕墨铸铁的石墨长径比受Cr含量的影响最大,Mo次之,当Cr含量由0.1%增至0.3%时,石墨的长径比可由8.93提高到9.78。复合合金化蠕墨铸铁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受Mo含量的影响最大,Cr次之。随着Mo含量和Cr含量提高,抗拉强度越高,伸长率越差。当Cr、Mo、Cu含量分别为0.3%、0.4%、0.4%时,蠕墨铸铁的蠕化率为80%~90%,抗拉强度达405 MPa,伸长率保持2.5%以上,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7.
译稿摘登     
蠕虫状石墨铸铁的石墨形状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关系重庆红岩机器厂吴子胜译近年来,蠕墨铸铁的研制和利用进展很快,但是蠕墨铸铁的定义并未明确。本试验以低流电弧炉生铁或球铁用高纯度生铁作为主要原料,用15公斤高频电炉在氧化镁坩埚中进行熔化,以Ti—Mg合金或Mg—Si合金处理,合金加入量在1.4%以内变化。浇注阶梯形试样和园棒试样。阶梯形试样主要研究由于壁厚改变引起的石墨形状及基体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变化。园柱试棒主要研究温度传导率和石墨形状的关系。通过研究,提出球化率K和形状系数Q。  相似文献   

8.
蠕墨铸铁具有独特的石墨形态,高的含碳量(CE=4.0~4.8),因而兼有灰铸铁和球墨铸铁一些优点,即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我们从1980年开始,对Cu、Cr、Mo、B、Sn、Mn、Ti、W、P等元素在蠕墨铸铁中的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蠕墨铸铁在  相似文献   

9.
叙述了用REMgTiSiFe合金作蠕化剂生产蠕墨铸铁的工艺过程.研制出了可使含硫量为0.04%及0.07%的原铁液稳定地生产出蠕墨铸铁的蠕化剂.讨论了蠕化剂中某些元素对蠕墨铸铁的影响,并分析了蠕墨铸铁的铸造性能.  相似文献   

10.
蠕墨铸铁的石墨形状有伪鳞状、块状和细片状,但多半为蠕虫状。蠕墨介于片状石墨和球状石墨之间。制取蠕墨铸铁主要是用稀土金属添加剂(其中包括铈混合稀土金属、1和型复合变质剂)。本文研究了用Ni—Mg合金制取蠕墨铸铁的条件及其稳定性。铁水用60公斤酸性高频感应电炉熔炼,炉料为炼钢与铸造生铁及废钢。在炉内加碳化钙粉对铁水脱硫,采用冲入法,在30公斤的铁水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