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概述 在皮鞋帮样结构的复样设计法中,满帮鞋的设计有三种基本的取跷方法即:定位取跷,对位取跷和转换取跷。其中定位取跷是最基本的取跷方法,对位取跷是定位取跷的补充,转换取跷是一种特殊的取跷方法。对于一般的鞋子(如内耳式鞋、外耳式鞋、横断舌式鞋等)的样板处理采用定位取跷和对位取跷法就可设计出来;但对于特殊的鞋类(如前帮较长的、整体舌式鞋、纵断舌式鞋等),用定位取跷和对位取跷就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此时,必须采用转换取跷法。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转换取跷的原理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
复样设计法之六──双线取跷法北京皮革工业学校高士刚前面已讲述过三条基本取跷线,即定位取跷线、对位取跷线和转换取跷线。在一般式样鞋的设计中,基本上能满足对取跷的要求。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应用两条取跷线对某些款式进行设计,从而能简化设计过程。这种应用两条...  相似文献   

3.
复样设计法之四──围盖鞋的设计北京皮革工业学校高士刚围盖鞋指的是前帮分成鞋盖和围子两部分的一种鞋类。围盖只是前帮的一种花色变化,对鞋帮整体结构影响不大。因此是使用定位取跷线、还是对位取跷线,或者转换取跷线,不是由围盖来决定,而是由鞋帮整体结构来确定。...  相似文献   

4.
7.大连市中山区谭宪法问:筒靴设计时前面的"小葫芦"不好处理,能否用图示例一下?关于小葫芦处理问题,是属取双转换跷的内容。一般的情况下葫芦与整前帮相连,前帮在处理时要取转换跷,葫芦在处理时也要取转换跷,故称为双转换,这是设计靴鞋时的一种特殊取跷方法。什么时候取双转换跷呢?也从背中线入手分析。一般整舌式鞋在取转换跷时,是把前后帮两段背中线转换成一条直线。在设计有葫芦的靴子时,背中线可大致分为三段,即AV段、VE段和EE'段。参见图1。对于AV段和VE段的转换,如同整舌式鞋的转换。对于VE段和EE'段的转换,也同…  相似文献   

5.
复样设计法之二──对位取跷线及应用高士刚一、对位取跷线的概念通过对十字取跷原理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对位取跷:即在标定自然跷相对位置上的取跷过程称为对位取跷。这里所说的相对位置,不一定非是对顶角不可。那末,与对位取跷角相关的前帮背中线,则叫作对...  相似文献   

6.
四对于特殊结构的鞋类设计也要参照其相关背中线1.前开口式浅围子鞋的设计前开回式浅围子鞋由于鞋围子较长,而且不断开,所以用正常对位取跷线,转换取跷线时太复杂,使用定位取跷线时开口宽度又太大,所以应该用双线取跷法。开口宽度较小时用地/A。线,开口宽度一般时用A/A。线来设计。例(七)前评日式浅围子鞋的设计(1)成品结构图(参见图11-13)图11-13前开口式浅围子鞋成品结构图由于开口宽度取在8-10mm范围,设计鞋盖时用对位取跷线,在地线基础上找出了J;-J。-O”-O″后,自0″点起便鞋盖向上旋转至A。线上,描出鞋…  相似文献   

7.
4.福建长乐市金峰镇陈德法问:在双线取跷中,舌盖的曲线长(J2点至O’点)比围子曲线长(J’点至0’点)多出约5~10mm,会不会有这种情形?如果有,是不是要对舌盖进行拔跷?在双线取跷时,由于舌盖不断开,要用转换跷来制取样板,同时围子也不断开,要用定位取跷来制取样板。两者相比,舌盖样板比围子样板更重要,因为舌盖的外形决定着成品鞋的外形,所以一定要先设计鞋盖样板。设计鞋盖时,找到人点是关键,找JZ点的长度可以用测量VJ2=JV’长度的方法,在EV延长线上确定。应注意不能用作弧线的方法找J2,如果以0占为圆心,以OJ…  相似文献   

8.
一、定位取跷线的概念 在论述十字取跷原理过程中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定位取跷。在定位取跷时所被处理的取跷角既为定位取跷角。而定位取跷线则指的是与定位取跷角相关的前中线。 在标注自然跷时,是以相似文献   

9.
布鞋帮样两种平面设计方法探讨安徽省泗县轻纺工业管理局孙成儒目前在布鞋设计中,除经验法外,主要是两种方法,一种是以植背中心线为基础坐标线的平面设计法;一种是以植底中心线作为基础坐标线的平面设计法。这两种平面设计法在曲跷处理上正好相反。以楦背中心线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研究分析了运动鞋制版过程中自然跷、工艺跷及转换跷的形成原因及取跷方法。通过实践总结出C型、D型、T型、W型、Y型前套的不同取跷方法,不同造型后套取跷方法及不同造型翻口里取跷方法。同时总结出不同跷度的处理方法及适用情况,并指出所有跷度处理方法的核心是:总面积相当与接帮线长度不变,为系统学习研究运动鞋制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再英 《制鞋科技》1993,(5):27-28,43
胶鞋帮样设计在结构设计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技术与美学的有机结合。设计出的帮样不仅要求美观舒适耐用,还要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要,使原材料消耗处于最低状态,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着重讨论整鞋帮式的变形设计法,根据不同式样,分别采用升跷变形设计,定跷变形设计,直线型变形设计,均取得了较佳效果。  相似文献   

12.
套包鞋,英文名称为Moccasin,是一种高档休闲鞋类。传入我国后,套包鞋(又称包子鞋)成为这类鞋的惯称。由于套包鞋的柔软性和卫生性能良好,穿着舒适,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着眼实际工业生产,结合现行的制版技术及制鞋工艺,贯穿介绍了套包鞋围盖的旋转取跷法及鱼刺分割取跷法、有皱包底围条的剪口分割取跷法、无皱包底围条的旋转取跷法,介绍了全包底围条的制作方法以及特殊加工工艺、缝制工艺的制版方法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复样设计法之八──浅围子鞋的设计北京皮革工业学校高士刚浅围子鞋是因其有又窄又长的鞋围子而名命的。因围子较窄,鞋盖较宽大,有宽松舒适之感,故也被叫作休闲鞋、漫步鞋、老板鞋等。浅围子鞋是近几年较流行的新款式,有自己专用的鞋植,设计这类鞋时的取跷方法应根据...  相似文献   

14.
衡量皮鞋帮样设计成败的标准,主要有三方面:一、绷帮是否方便省力,与楦面是否吻合,这是帮样跷度所要研究的内容;二、穿着是否舒适,造型是否美观,这是制作楦体所要研究的内容;三、式样是否美观大方,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新颖,这是美学所要研究的内容。对于帮样设计者来说,楦体只是选择的问题,除了要重点掌握如何进行帮样跷度的处理、如何使设计符合美学要求之外,还得要重点掌握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一、帮样跷度的形成简单地说,用来制作鞋帮的材料是平面形状,而用来制作鞋的基础模具──楦体的表面则是曲面立体结构,要想把…  相似文献   

15.
在鞋类结构设计领域中,主要是通过手工及经验来完成曲跷过程,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对鞋类结构设计的曲跷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样板曲跷方法和影响曲跷精度主要原因,运用神经网络模型分析技术,将样板曲跷经验与计算机辅助技术深度融合,找出样板精准曲跷共性数据源,建立鞋类样板曲跷技术模型,并提出鞋类结构设计精准曲跷技术相关的概念,实现了一种有效转化结构设计经验及应用方法,以现代化技术手段降低结构设计过程中的量化误差。  相似文献   

16.
运动鞋帮面部件具有艺术造型丰富、廓形多变的特点,在工业制版过程中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版型伏楦性结构设计一直是鞋类行业版型技术开发人员所面对的共性技术难题.本研究主要从运动鞋半面版(折中版)、部件样版(母版、帮面样版、里样版、补强样版和鞋舌样版)、装饰工艺样版和底样版中主要有跷度部件的结构设计与跷度转换技术方法入手进行归类分析,深入系统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剖析并总结出各类典型有跷度版型的制取方法.力求为学术科研、行业制版效率和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贴楦时,从平面的纸到立体的楦面,展平时从立体的楦面到平面的纸样,都存在着力的作用,并需要消除之。曲跷时,对折线从弯曲转变为直线,实质上是力的转换过程。曲跷的产生和跷度的大小亦决定于应力的存在和大小。  相似文献   

18.
同皮鞋相比,旅游鞋的跷度较小,鞋帮较易伏楦,在鞋样设计时可采用贴楦设计同平面设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一)基础条件:楦底样长270mm,脚长255mm(41#三型半)。(二)比例条件:(如图1)1、前帮围宽占楦底样长的11%(30mm);2、口门深占楦底样长的35%(95mm);3、前帮总长占楦底样长的69%(186mm);4、后帮中缝高占脚长的34%(87mm);5、外踝帮高占脚长的29%(73mm);6、鞋舌上宽50~55mm,下宽30~35mm(一半宽)。(三)楦面展平(如图2):按贴楦法贴取半楦面,然后沿背中线、统口线、后弧线以及底边沿线切割出外怀楦面图,取下贴样进行展平处…  相似文献   

19.
复样设计法之五──女浅曰鞋的设计北京皮革工业学校高士刚女浅口鞋指的是鞋帮较矮,前脸较短、脚背大部分暴露出来的一种女鞋,是各层次妇女都常穿用一种大众化鞋类。从结构上看,女浅口鞋较为简单,容易设计,但要提高档次,除了应注意线条流畅优美外,还应在植型选择、...  相似文献   

20.
在皮鞋帮样结构设计中,核心技术就是曲跷处理,凡是跨越湾背中线的鞋靴部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必然会变形。如何凋整、处理部件变形,使部件加工变形后还原到设计位置,这一技术过程应称为鞋样的曲跷处理过程。曲跷处理技术的依据是材料的变形性能,所以脱离材料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