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建飞  方寅飞 《北京医学》2021,43(12):1236-1238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EM)的临床特征与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20年金华市第二医院发生EM感染的56例患者的EM分离株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2016-2020年EM的分离率呈上升趋势(0.3%~1.5%,P<0.05),主要合并革兰阴性杆菌感染.EM感染对象主要为年龄≥60岁、有侵入性诊疗史、有近期手术史、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种类≥2类、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或)激素时间≥2周、住院时间≥4周、合并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EM主要来自痰液标本(73.2%),在院内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60.7%).药敏试验表明,EM对单环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以及氯霉素类药物的抗菌效果较差,其耐药率均>90.0%.结论 EM临床分离率5年间呈上升趋势,感染对象主要为高龄、有侵入性诊疗史、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或)激素史、住院时间长、存在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且呈多重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2.
张俊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0):129-130
目的 分析引起二重感染的原因,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对我院2004年全院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二重感染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患者的年龄、原发病、住院天数、细菌培养结果、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龄、恶性肿瘤、长期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广谱抗菌药物、长期住院等是引起二重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 对于危重症患者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减少二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造成医院感染的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 lactamase, ESBLs)的菌株检出率逐年上升~([1]).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008年4-8月我们从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出297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并将几种抗菌药物对其体外抗菌活性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晓玲  刘爱玲 《新疆医学》2013,43(10):144-145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随着医学的发展,新的抗菌药物的不断推出,抗菌药物滥用现象日趋突出。抗菌药物在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所造成的一系列伤害,如大量高效、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长期使用,导致患者耐药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然而不少医师对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性缺乏认识,以致造成患者耐药菌产生、不良反应增多和院内感染发生率增加,不仅加重患者经济负担而且使患者治疗期延长。这些都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我们通过对我院2013年第一季度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临床用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剖宫产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与切口感染情况。方法调查我院2010年—2015年5月剖宫产患者共2063例,对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与切口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2012年1118例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平均使用(4±0.5)d,切口感染率1.43%;2013年—2014年810例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86.8%,平均使用(2±1)d,切口感染率为1.48%;2015年135例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63.7%,平均使用(0.6±0.1)d,切口感染率为0。结论剖宫产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使用时间的长短及使用率对切口感染无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帮助医务工作者了解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从变态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应当通过学习、总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 复习文献资料,从变态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二、急诊抗菌药物经验性应用1潜在威胁生命的细菌感染◆一般选用广谱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可单独应用广谱抗菌药物:β-内酰胺酶类(Ⅱ、Ⅲ代头孢菌素,亚安培南,BL/BLI)、喹诺酮类、氯霉素。但不加区别地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可导致耐药和二重感染。◆价格/日耗费亚胺培南($711/1.5  相似文献   

9.
杜红  陈孝远  张宏愿 《广西医学》2004,26(10):1527-1528
抗菌药物的出现 ,拯救了无数垂危的生命。然而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 ,也出现了临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 ,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 ,导致抗菌药物疗效逐渐降低 ,甚至完全消失。为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我们对 2 0 0 3年度我院住院病历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分析 ,寻求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办法。1 资料与方法   2 0 0 3年 1月 1日至 2 0 0 3年 12月 31日内住院病历 2 4 0 7份 ,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有 12 0 0份。所有病历来自肝科、肺科、外科、妇产科、综合内科 ,感染部位为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术后切口感染、皮肤感染、泌尿道…  相似文献   

10.
培氟沙星属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革兰阴性菌,包括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均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临床可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现将我科2006年11月因使用本品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致自杀未遂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类抗菌药物在不断升级、换代。高效、广谱、低毒的抗菌药物也越来越受临床医生的青睐,使用量也越来越多。但是,有些临床医生只重视抗菌药物的抗感染作用及常见的不良反应,而往往忽略了少见的抗菌药物的心脏不良反应,为此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并将曾遇到的2例病人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出现的心脏不良反应报道如下,以引起同行注意。(1)头孢菌素类:笔者曾遇到1例男性患者,36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8小时,全腹痛3小时入院,经检查考虑为急性阑尾炎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入院时心电图检查正常,但在静滴头孢唑啉过程中,患者自诉头晕、心悸,立即  相似文献   

12.
姚炯涛  范世珍  莫莉 《吉林医学》2012,33(20):4359-4360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ECO)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临床分离的456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6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主要分布在泌尿道、呼吸道、创面和血液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等抗菌药物敏感性较低。结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部位主要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为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逐渐增加,医院要加强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抗感染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泛耐鲍曼不动杆菌(pandrug resistant A cinetobacter baumanii,PDRAB)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探讨PDRAB感染的临床防治方法.方法 选取2008年1-12月份我院9例经病原学及药敏试验证实PDRAB的临床感染病例,应用病例分析方法,分析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治疗结果.结果 (1)PDRAB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基础疾病患者,多合并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等慢性病,有机械通气或手术或导管留置史,患者黏膜完整性破坏;(2)此类感染除对多粘菌素敏感率为100%外,对目前所有常规检测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为100%;(3)此类感染目前主要是医院获得性感染,其感染部位主要在肺部,发生前患者均有较长的住院时间,均应用过抗菌药物,尤其是广谱抗菌药物应用比例高,以三代以上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应用比例较高,考虑耐药菌的产生可能与广谱抗菌药的选择压力有一定关联.(4)使用碳青霉烯类或舒巴坦制剂或二者序贯使用同时联合米诺环素或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结论 泛耐的鲍曼不动杆近年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明显增加,尤其发生在有高危因素患者中;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可能与其发生有一定的关联;体外泛耐菌株使用碳青霉烯类或舒巴坦制剂或二者序贯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正>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一种复合制剂,舒巴坦为广谱酶抑制剂,具有较弱的抗菌活性;头孢哌酮是一个第三代头孢菌素,两者联合,对阴性杆菌具有协同抗菌活性,主要用于由敏感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腹膜炎、胆囊炎、胆道感染、腹腔内感染、败血症等的治疗。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力强、毒性低等优点,近年来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1]。少数患者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全身性损害,且以呼吸道损害为主,特殊部位药疹的报道较少见[2]。  相似文献   

15.
陈加来 《广西医学》2003,25(6):1054-1054
诺氟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 ,其具有高效、广谱的抗菌特点 ,对 G-菌和 G+菌在低浓度时即显杀菌作用 ,是临床上特别是泌尿生殖系感染常用的抗菌药物。其不良反应少 ,偶有胃肠道反应、头痛、头晕、皮疹等 [1] 。未见报道过有肢体发麻的不良反应。现将我院收治的 1例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男 ,2 1岁 ,农民。因阴茎红、肿痛 4天于2 0 0 2年 9月 2 9日上午来我院就诊。患者诉 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尿道外口轻微瘙痒 ,遂以手搔抓 ,当天中午在小便时发现整个阴茎出现明显红、肿 ,伴疼痛 ,微痒。尿时除有灼热感外 ,无其他不适 ,无尿频…  相似文献   

16.
儿童门诊处方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在儿科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总结2008年7-8月2个月来儿科门诊处方100例,对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门诊就诊患儿中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目前儿童呼吸道感染治疗因盲目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不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容易造成许多副作用,并导致耐药菌的迅速增加.临床上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较普遍,应慎重.结论 必须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期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细菌耐药性发生.  相似文献   

17.
头孢他啶(Ceftazidime),属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多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的特点,不良反应轻而少见.近年来被临床用于治疗各种严重感染,在尿毒症合并感染时也会经常使用.随着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头孢他啶的药物不良反应也逐渐被大家所发现,特别是在肾功能不全患者身上使用时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工作中遇到了1例尿毒症血透患者使用该药时发生了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我院近3年来儿童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2012年158例儿童应用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从患者情况、不良反应表现、抗感染药物种类进行评价,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在本组资料中,女性儿童多于男性,以(1~3)岁和(4~6)岁最为多见;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最为常见;不良反应表现最易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结论:加强儿童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减少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郭晓霞 《中原医刊》2007,34(24):74-75
目的了解焦作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的发生率及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和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产超广谱ESBLs菌的总检测率为21.4%;且ESBLs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IPM、MEM)敏感率为100%。结论ESBLs菌主要见于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ESBLs菌广泛耐药,治疗该菌引起的感染应以碳青酶烯类药物为首选。  相似文献   

20.
抗菌药物是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 ,随着它们的广泛使用而导致致病菌越来越耐药 ,甚至引起更为复杂的二重感染。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问题现已引起各级医院管理部门的重视 ,并已作为提高医疗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就本院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临床情况调查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以本院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由临床和门诊送检的血液、痰液、尿液、分泌物、精液、脊液、脓液等为样本 ,总计 16 75例 ,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度试验。细菌培养阳性为 95 7例 ,阳性率为 5 7.13%。其中杆菌 4 6 4例 ,球菌 376例 ,真菌类 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