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优质高产大豆生产指标 1.产量指标:大豆大垄垄上行间覆膜225公斤/亩. 2.产品品质:净度98%以上,粒型整齐,无病粒、无虫蚀、无破碎,种皮光亮.蛋白质、脂肪干基含量符合GB新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2.
大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大面积推广的一项新技术,选择适宜的覆膜栽培品种是这项技术的关键。大豆大垄行间覆膜可使土壤温度提高3-5℃,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可以提高土壤墒情,促使大豆早发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提高产量和增  相似文献   

3.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是以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为核心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大豆栽培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其中推广面积最大,对提高大豆生产水平有着决定作用的是大豆"垄三"栽培技术。一、种子及其处理1.品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熟期适宜、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2.种子精选。用机选或人工选剔除病粒、虫食粒、杂质,种子纯度、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不高于12%,达到良种标准,以保证大豆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大豆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指的是行距为130cm大垄,在垄上采用60cm膜覆膜,膜两边的苗带距膜5cm以内种植方式及其相适应的栽培技术。在总结和吸收大豆行间覆膜、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大豆"深窄密"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大豆生育期降水不均的生态特点,而形成的高产栽培模式,大垄垄上行间覆膜大豆平均亩产达225kg,比未覆膜大豆增产30%以上。一、理论基础对高产栽培技术来说,"良种良法"只是一种大豆从低产向中产转化的有效途径,从中产向高产或者更高产,就得  相似文献   

5.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研究表明,大垄密植栽培可增加大豆群体优势,较三垄栽培增产15.22%,增收1648.76元/公顷,是提高大豆种植效益的有效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豆大垄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研究表明,大垄密植栽培可增加大豆群体优势,较三垄栽培增产15.22%,增收1648.76元/hm2,是提高大豆种植效益的有效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豆是密山的主要农作物。要提高大豆的质量和产量,可采用大垄小垄密植栽培技术,可以对目前密山大豆种植中所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本文针对大豆大垄小垄密植栽培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高油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是内蒙古的第二大农作物,也是商品率较高的农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73.33万hm2左右,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6%,总产近100万t,商品率达80%以上。为振兴我国大豆产业,提高大豆的国际竞争力,国家农业部提出了“大豆振兴计划”,从2002年起,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实施高油大豆高产示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随着大豆垄上双行种植高产栽培技术在我省农业上的应用,黑龙江省的大豆产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平均增产10%以上。为了促进此项技术在我省的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从对大豆垄上双行种植高产栽培技术的概述、具体的技术措施等两方面进行论述,以供参考。一、对大豆垄上双行种植高产栽培技术的概述1.定义与以往单行种植技术不同的是大豆垄上双行种植技术指的是在60-65cm的垄上种植2行大豆,期间的间距定位10-15cm并配有先进的配套技术加以辅助,从而促使大豆高产高收。  相似文献   

10.
大豆机械化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其种植面积占全国的7.0%,目前总产量占全国的11.0%。在大豆生产发展过程中,黑龙江垦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使大豆单产和总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01~2005年平均公顷产量达到了2531.7kg,2005年大豆平均亩产达到了178kg,达到或接近了世界先进国家的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1.
该项技术是指在60—65cm垄上种植2小行大豆,小行间距10-15cm的种植方式及配套的先进栽培技术。此项技术可使大豆植株在垄上均匀分布,确保对水份、肥料吸收比较平衡,田间通风透光环境良好,创造一个高产的大豆田间群体结构。据全省多点调查,同品种、同等密度,垄上双行比垄上单行种植的大豆,平均增产10%以上。其主要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之一,肥沃的土地益于大豆生长,种植面积大,总产量高。但近几年,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以及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农民种植大豆的产量和效益不高,从而导致大豆种植面积在逐年在下降,波动频繁。经过多年实践,大豆"垄上三行"高产栽培技术,已普遍推广应用,该技术采用大垄三行穴播,比常规精量播种增产20%~30%,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大豆130 cm大垄高台密植试验结果表明,130 cm垄上6行密植栽培比65 cm垄上双行栽培,产量增加15%,效益增加6.5%,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是全国重要的大豆生产省份,应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对于提高生产产量与大豆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豆垄上双行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在省内外的推广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豆产量,邻省的平均增产幅度在10%以上。为了推进大豆垄上双行种植高产栽培技术在我省应用,本文针对该技术的主要措施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作为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金鑫 《农业与技术》2015,(6):134+147
我国地域辽阔,有着悠久的农作物种植历史,大豆就是其中之一。多年的大豆种植经验告诉表明:要想让大豆有一个高的产量,在不同的地域要采用不同的种植栽培方法,讲求因地制宜。对于大豆的种植,主要做到:针对不同地域的气候、水分、地质选好大豆种子、合理灌溉、及时排涝、正确施肥、注意大豆的光合作用。针对这一系列正确种植大豆的要求,专业人员研发出了可以提高大豆产量的"大垄密"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大豆是深根作物,也是肥田作物,在栽培过程中发挥大豆根瘤固氮养地作用,培肥土壤,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项目中的1项措施是大豆玉米轮作技术,借助大豆的肥田作用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达到肥田效果,逐步实现种植结构优化,用地养地相结合,促进耕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大豆、玉米种植分别采用大垄高台栽培和大垄宽窄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大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近两年来大面积推广的一项新的栽培技术,选择适宜的覆膜栽培品种是这项技术的关键.大豆大垄行间覆膜可使土壤温度提高3-5℃,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可以土壤墒情,促使大豆早发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抗病能力强,提高产量和增进品质,并能促早熟,免收早霜危害,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大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大面积推广的一项新技术,选择适宜的覆膜栽培品种是这项技术的关键。大豆大垄行间覆膜可使土壤温度提高3-5℃,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可以提高土壤墒情,促使大豆早发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提高产量和增进品质,并能促早熟,免受早霜危害,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2010年各农场科技园区进行了大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不同品种的对比试验,为大豆覆膜栽培选出适宜的高产品种,使我场的大  相似文献   

19.
王庆 《农业与技术》2015,(5):103-104
大豆大垄、小垄密植栽培技术是土壤深松技术、化肥深施技术和精量播种技术(垅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以增加密度为前提,原来的行距为65~70cm,现在减到45cm,采用双行密植的播种方式,这种将"垅三"和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结合起来的栽培方式,是合理解决黑龙江省大豆密植的问题的方法之一。这种栽培模式的优点:与目前大豆栽培上应用的常规栽培相比较,这种栽培技术的植株分布较其他方式相比要更均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种植密度。同现在大豆种植上采用的常规栽培模式比较,大豆窄行密植3种栽培技术(平作窄行密植、大垅窄行密植和小垅窄行密植),在管理上的选择性更加多样化,可以平作也可以起垅;具有适用性强和操作方便等特点。现将大豆大垄、小垄密植的栽培技术简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20.
大豆原产我国。黑龙江省是全国最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大豆生产为我省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桦川县自九十年代推广大豆垄三、垄三三栽培技术以来,大豆单产提高了20%以上。由于农业生产资料涨价,大豆生产成品也相应地提高了。近几年桦川县改进大豆垄三、垄三三栽培技术,在节本增效上下功夫。关键技术是精选种子,精量播种.提高机耕化作业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