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至石家庄高速公路为京港澳高速公路在河北境内的一段,其改扩建段采用两侧拼宽方式将原有双向4车道改为双向8车道。原有公路建成较早,路(桥)面横坡采用值为1.5%,本文从多方面综合论证扩建后八车道路(桥)面横坡的取值,并同时研究其路面方案,以求满足工程需要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2.
张治国 《公路》2022,(4):98-100
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数量逐年增加,由双向四车道改扩建为双向八车道后,如原道路超高渐变段与纵坡小于0.5%的段落叠加,扩建后由于路面宽度增加较多,雨后积水现象严重。通过对多路拱设计方法的分析研究,为原纵坡平缓超高渐变路段提供了超高渐变的方案,以解决改扩建后路面排水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京港澳高速公路漯河至驻马店段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为例,浅谈了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双向四车道加宽成双向八车道中线的测量拟合方法、纵坡和横坡的拟合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4.
6车道的西安咸阳机场高速公路排水性路面经过了6年的运营,路用性能依然良好.2009年建成通车的8车道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也采用了排水性路面,但因其路幅更宽,且在近7 km的渭河特大桥上铺设排水性路面,与以前的排水性路面相比有明显不同.本文针对两条排水性路面的技术参数进行深入研究,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正大力倡导道路交通机非分离、以绿代栏,越来越多的新建及改造后道路采用三幅路或四幅路型式,具有独立的非机动车道.在此背景下,依托道路改造工程实例,基于海绵城市理念,提出非机动车道横坡向道路内侧坡,便于机非分隔带收集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路面雨水,涵养土壤的设计方式.阐述了该设计方式的原理、具体设计方法以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福泉高速公路莆田路段由于地形限制,路面纵坡小于0.5%,即凹型竖曲线的折点附近,该变段横坡由向外2%单面坡变到向内-2%单面坡范围内。雨中路面排水不力,地面积水10mm左右,影响行车安全及路面结构的耐久性。介绍积水路段采用斜脊式路拱排水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上超高的设置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多年的公路工程设计实践,综合考虑行车安全、舒适、视觉美观、排水通畅的要求,针对高速公路大半径平曲线路段的路面核坡、平坡段越高的过度及超高段路肩横坡三种情况,提出了与《规范》不同的设置方法,使路面横坡的设置目的更为突出,作用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8.
探讨雨水在路面及边坡上的运动规律,对高速公路采用漫流排水时路面及边坡的雨水流速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编制了相关计算程序,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情况下路面及边坡水流的流速规律及有关图表数据,并得出如下结论:1)路面纵坡>1%的情况下路面纵坡对路面及边坡的水流流速的影响明显,路面纵坡越大,在路肩及坡脚处的水流速度越大;2)当路面横坡为2%、纵坡大于3%的情况下,土路肩受冲刷明显;3)边坡有草防护时的水流速度比边坡无草防护时降低了7%~14%;4)在边坡植草的情况下,路堤高度对边坡流速的影响不明显;5)当边坡坡度为1:1.5~1:2.0的情况下,对边坡流速的影响不明显,且边坡流速不大.  相似文献   

9.
水损坏病害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之一,其中雨水通过中央分隔带渗透至路面结构是引起水损坏的重要原因。建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央分隔带雨水渗流模型,模拟了不同降雨强度和不同时间下中央分隔带及路面结构中雨水渗流状况,分析中央分隔带雨水渗流影响深度和广度,提出了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方案。结果表明,中央分隔带雨水渗流集中区域横向位于内侧行车道,深度方向主要位于面层至底基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纵断面拟合设计在高速公路加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旧路高程测量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以某高速公路加铺改造工程为依托,对原路面横坡进行控制,确定施工横坡,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旧路纵断面进行拟合,避免了大量路段加铺厚度过薄或过厚造成道路承载能力不足或工程浪费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公路线性超高过渡段存在行车稳定性不足以及小坡断面排水不良等问题,对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方式进行研究。基于动力学软件CarSim仿真平台,构建了3种曲线型超高渐变仿真模型,如三次抛物线、上半波正弦型、下半波余弦型曲线;同时,以高速公路的平曲线为仿真道路模型,分析了横坡为0处的超高渐变率,验证了不同超高渐变方式下的行车稳定性,并输出了相应的稳定性参数变化情况。分析表明:多次抛物线、上半波正弦型、下半波余弦型缓和曲线超高渐变模型的超高渐变率最大值均大于线性过渡方式,分别超出50%,100%及57%。与线性渐变率为一定值不同,采用曲线型超高过渡方式进行过渡的渐变率为连续变化的值,上述超高渐变方法都在回旋线中点达到临界值,且渐变率关于中轴对称。曲线型渐变过渡起终点附近的侧向加速度、横摆角速度曲线较为平滑。通过对3类曲线型过渡形式下的排水长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三次抛物线的过渡形式更有助于超高过渡段的排水。建议超高过渡段中最大超高渐变率与零坡断面位置相结合,以此降低横向排水不畅路段的长度,增强路面排水能力。采用曲线型超高渐变模型对改善多车道高速公路长缓和曲线渐变段的稳定性及排水性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公路路面排水不畅路段屡见不鲜,由此产生的交通安全问题受到广泛重视。文中从道路平纵组合的角度提出了路面排水不畅问题。通过对横坡、超高和纵断面3个方面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了路线平纵组合对于路基路面的排水影响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低路基高速公路横向下挖通道容易积水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渗透技术将通道雨水融入地下的设计思路,并通过对沿线地质水文条件的调查及土层渗透性能的实验研究,提出了下挖通道渗透排水方案及渗透池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桥面排水不畅会降低桥梁的通行能力,影响行车安全.在一定的行车速度下,车轮胎面与路面间积水达到某一厚度值,会导致车轮发生"飘滑现象".为了保障行车安全,桥梁排水系统应有足够的排水能力,确保桥面过水断面在行车道内的水深不至于引起车轮飘滑.就桥面行车道内过水断面水深的控制要求、连续坡桥和平桥的桥面排水系统设计和验算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道路路面的排水逐渐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路面积水引起的内涝对生命财产带来了损失。为解决城市道路积水的问题,现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我国道路的路面排水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阐明了城市降雨地表产流与汇流的特点及计算方法;对道路的纵断面、平纵面组合、横断面,以及绿化带、透水性路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最后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对城市道路路面的排水设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濮鹤高速公路自2004年底建成通车以来,经过7年多的正常运行,沥青混凝土路面已经出现了诸如横缝、纵缝、龟裂等早期病害。为了防止雨水通过裂缝渗入路面基层,对道路造成进一步损害,濮鹤高速公路积极引进国外新材料进行路面早期病害处理探索,通过应用JB环氧沥青新材料处理路面早期病害,有效解决了病害路面防水问题,提高了道路安全性能和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7.
方萍  卜勇 《公路》2005,(3):101-104
从宁杭高速公路的中央分隔带、坡面排水、路面边缘排水系统(土路肩)、路面表面排水几个方面如何结合绿化、美化进行排水设计做了详细的介绍;阐述了设计时充分考虑绿化的需要。为绿化景观设计留下空间.同时不增加高速公路占地的观点.这已成为我们进行高速公路设计的指导思想之一。  相似文献   

18.
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大空隙率能够快速排除路表积水,提高路面雨天行车安全性。根据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雨水入渗及其排水机理,认为其渗流过程与土壤相似,能够适用于变水头测试仪器。通过现场实体道路14个月的渗水衰变规律测试,提出了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渗水性能与时间的衰变规律。结合日本排水性路面铺装技术,提出了国内评价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渗水能力的指标为:通车一年后渗水系数不低于600 ml/15 s。根据室内渗水试验,提出了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渗水系数与路面空隙率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9.
在公路工程设计准则中,过渡式路面最大和最小横坡规定为4%~3%,高级路面最大和最小横坡为2.5%~1.5%,我们在设计路拱时即按此数据采用。但在过渡式路面,不能满足交通量日益增长的需要时,势必改建为高级、次高级路面。由于两类路面横坡的不一致,改建时必须将过渡式路面的横坡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高速公路停车视距不足路段交通运行仍然较为平稳的问题,提出多车道高速公路内外侧车道停车视距计算参数采用不同取值方法。当车辆在高速公路内侧车道驶入较小的圆曲线路段时,驾驶员处于有预期的高警惕性驾驶状态,如果前方发现障碍物所做出紧急制动停车决策的反应时间要短于其他车道上的车辆;基于汽车制动减速度与高速公路路面摩阻力系数计算方法的反应时间:有预期的高警惕性驾驶状态紧急制动反应时间可取1.5 s,计算得到的停车视距称为"紧急制动停车视距",适用于高速公路内侧车道;舒适制动反应时间取2.5 s,计算得到的停车视距称为"舒适制动停车视距",其值与规范值基本一致,适用于高速公路内侧车道除外的其他车道。结果表明:当设计速度为80 km/h时,紧急制动停车视距所需要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值与规范中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基本一致,结合既有高速公路所谓停车视距不足路段交通运行平稳的调查,认为高速公路内侧车道采用紧急制动停车视距较为合理;当设计速度为100 km/h或120 km/h时,紧急制动停车视距所需要的圆曲线最小半径较规范中规定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大较多,不满足紧急制动停车视距要求的路段应采取限速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