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结合三维成像技术辅助微创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40例以S1及S2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的骨盆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机器人组(采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固定)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为(38.2±8.8)岁。徒手组(采用普通C型臂X线机透视下徒手置入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为(37.3±9.2)岁。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螺钉置入所用透视时间、导针调整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7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下地活动时间、螺钉置入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Majeed评分、功能评价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机器人组螺钉置入透视时间[(8.2±2.9)s]、导针调整次数[(0.4±0.2)次]、手术时间[(67.4±5.5)min]、术中出血量[(36.5±8.0)mL]显著少于徒手组[(40.4±4.5)s、(8.6±0.7)次、(78.4±7.2)min、(41.6±7.8)mL],疼痛视觉模拟评分[3.0(4.0,5.0)分]显著低于徒手组[4.0(5.0,6.0)分],螺钉置入位置优良率(100%,40/40)显著高于徒手组(85.0%,34/40),并发症发生率(5.0%,1/20)显著低于徒手组(35.0%,7/20),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下地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Majeed评分、功能评价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徒手置入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比较,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结合三维成像技术辅助微创手术治疗骨盆折效果确切,可以减少辐射暴露、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螺钉置入准确率,增加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导航与徒手经皮置入空心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茂名医院创伤骨科采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53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其中采用机器人导航置钉25例(机器人组), 男11例, 女14例, 年龄(48.2 ± 11.9)岁;徒手置钉28例(徒手组), 男13例, 女15例, 年龄(48.5 ± 9.8)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导针钻孔次数、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并依据术后影像学检查评价股骨颈空心螺钉分布的精确度:螺钉与股骨颈轴线偏离度、螺钉间平行度及螺钉至颈皮质距离。结果机器人组与徒手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机器人组患者的手术时间[(32.7 ± 4.8)min]、术中出血量[(14.6 ± 4.8) mL]、术中导针钻孔次数[(3.5 ± 0.7)次]及术中透视次数[(7.9 ± 1.4)次]均分别显著少于徒手组[(56.9 ± 11.3)min、(27.0 ± 7.3)...  相似文献   

3.
任伟平  李刚 《实用骨科杂志》2023,(12):1121-1123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与C型臂透视下徒手经皮加压螺钉治疗新鲜Herbert B2型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35例新鲜Herbert B2型腕舟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8~38岁,平均(29.37±18.42)岁。17例采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经皮螺钉内固定(机器人组),18例采用透视下经皮螺钉内固定(徒手组)。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Mayo评分、手术时间、穿针次数、放射次数、打入2枚螺钉病例数以及并发症。结果 3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5.89±4.63)个月。机器人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徒手组(P<0.001),机器人组穿针次数和放射次数均显著少于徒手组(P<0.001)。成功置入2枚螺钉病例数,机器人组显著高于徒手组(P<0.001);术后2 d机器人组VAS小于徒手组(P<0.05);术后12周患者均骨性愈合,两组VAS评分和Mayo腕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现内固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骨盆骨折闭合复位智能监视系统辅助闭合复位微创治疗复杂骨盆骨折的经验。方法 2019年12月收治1例高处坠落伤致复杂骨盆骨折的30岁男性患者。X线片及CT三维重建诊断为骨盆骨折,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为61-C3.3型(骶骨H型骨折合并耻骨联合分离)。伤后48 h生命体征平稳后手术,通过骨盆外架、骨牵引、智能监视系统辅助闭合复位、通道螺钉固定治疗。结果术中出血量50 mL,手术时间180 min,透视时间45 s。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术后次日摄骨盆X线片,根据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为解剖复位;CT三维重建示固定螺钉均位于骨皮质内,未穿出骨皮质。结论骨盆骨折闭合复位智能监视系统辅助闭合复位微创治疗复杂骨盆骨折可行,能获得较好疗效,减少术中透视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计算机虚拟技术联合骨盆复位架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固定治疗复杂骨盆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采用骨盆复位架经皮微创治疗的30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男21例,女9例,年龄19~57(39.40±9.85)岁。将患者的骨盆CT DICOM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重建骨折虚拟模型,在骨折模型上进行虚拟复位及置钉,然后进行模拟透视记录理想的透视方位和角度以指导术中正确透视。记录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和术中出血量。患者骨折复位质量采用Matta影像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功能采用Majeed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结果: 30例患者均实现了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固定,根据Matta评分标准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3.3%(28/30);共置入通道螺钉67枚,置钉优良率98.5%(66/67)。手术时间(173.54±79.31) min,术中透视次数(90.81±41.11)次,术中出血量(81.21±43.97) ml。所有切口Ⅰ期愈合,无断钉、无骨折再移位。所有患者随访满12个月,末次随访时Majeed功能评分73~94(85.66±5.33)分。结论: 计算机虚拟技术联合骨盆复位架可快速、准确和安全地复位和固定不稳定骨盆骨折,计算机虚拟技术有助于外科医生对骨盆骨折的认识和理解,骨盆复位架可提高外科医生闭合处理复杂不稳定骨盆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自主设计的预定位三维蜂窝导向器辅助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市中医医院骨科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中定位方式不同分为2组:研究组(采用自主设计的预定位三维蜂窝导向器辅助置入空心钉固定)30例和对照组(采用徒手操作置入空心钉固定)30例。研究组男17例, 女13例;年龄(44.9±9.2)岁;Garden分型:Ⅱ型2例, Ⅲ型18例, Ⅳ型10例。对照组男11例, 女19例;年龄(43.5±7.9)岁;Garden分型:Ⅱ型1例, Ⅲ型16例, Ⅳ型13例。所有骨折均行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倒三角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Garden对线指数、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导针钻孔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测量两组患者术后影像学指标, 包括螺钉间距、螺钉至颈皮质距离、螺钉覆盖面积、螺钉间平行偏差、螺钉与颈轴线偏差。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14.4±1.9)个月随访。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Starr架辅助复位下前环钉棒系统联合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Tile C1~C2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5月至2021年3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骨科应用Starr架辅助复位下前环钉棒系统联合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17例Tile C1~C2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0~58岁,平均(39.0±9.7)岁;按照Tile分型,其中C1型12例,C2型5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骨折愈合及负重锻炼时间。术后依据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对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评价,根据随访时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评价骨盆骨折康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0~150 min,平均(90.5±11.1) min;出血量80~200 mL,平均(150.6±12.3) mL。术中骨折或脱位均获得良好复位,骨盆前环使用6.5 mm椎弓根钉及连接棒固定,后环使用6.5 mm骶髂关节螺钉固定,其中S1骶髂关节螺钉8例,S2骶髂关节螺钉9例...  相似文献   

8.
《中华骨科杂志》2022,(13):815-822
目的探讨机器人结合"O"型臂辅助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12例, 男7例、女5例, 年龄(39.41±12.56)岁(范围25~6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9.67±5.81)d(范围4~24 d)。致伤原因:交通伤6例、高处坠落伤4例、挤压伤2例。Tile分型:B型3例(B2型2例、B3型1例), C型9例(C1型4例、C2型3例、C3型2例);骶骨骨折Denis分区:Ⅰ区5例, Ⅱ区7例。合并骶丛神经损伤2例, 均为Gibbons Ⅱ级损伤。7例行术中患侧肢体牵引复位及Starr架固定维持;2例术中双下肢分别行纵向骨牵引进行复位;3例Tile B型骨折以Schanz钉进行复位, 骨盆外固定器维持复位。复位后以"O"型臂透视评估骨折复位情况。在骨科机器人导航辅助下置入空心螺钉, 完成置钉后再次行"O"型臂透视验证螺钉位置。记录每枚螺钉置入的时间、手术时间, 随访观察骨折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8.17±1.99)个月(范围6~12个月...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髋臼骨折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对髋臼骨折采用经皮或有限切开复位微创治疗的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对17例髋臼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一般情况采取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髋臼前后柱螺钉固定.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19~66岁,平均45.6岁.所有固定柱的空心螺钉均在导航系统指导下置入.术后第2天开始下肢功能锻炼.计算平均置入1枚髋臼前后柱螺钉所需时间、透视次数及新鲜髋臼骨折手术出血量. 结果 本组患者共置入29枚螺钉,平均置入1枚螺钉所需时间为34min,透视次数为29次.新鲜骨折中示切开复位患者出血量低于50 mL,有限切开复位患者出血量平均为350 mL.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30个月.按照Matta功能评分平均为16.1分,优良率为82.4%.按照Matta放射评分优良率为941%.无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发生. 结论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对髋臼骨折实施闭合复位或者有限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固定的微创治疗,疗效满意,同时大大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下经皮髋臼前柱顺行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徒手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9月在本院采用经皮置钉固定髋臼前柱骨折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12例采用机器人辅助置钉,12例采用传统徒手置钉。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置钉时间[(32.5±7.2) min vs (57.6±11.9) min, P<0.05]、导针调整次数[(0.5±0.5)次vs (6.8±1.1)次, P<0.05]、射线曝光时长[(23.0±7.6) s vs(78.5±13.7) s, P<0.05]、术中透视次数[(14.9±4.0)次vs (52.9±8.6)次, P<0.05]、术中出血量[(32.0±9.0) ml vs (74.8±19.5) ml, P<0.05]均显著少于徒手组,两组切口愈合等级及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透视导航下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适应证及方法 ,初步评估手术效果. 方法 2006年8月至2008年9月收治16例骨盆骨折患者,根据Tile分型:B2型2例,B3型3例;C2型8例(2例合并髋臼骨折),C3型3例(1例合并髋臼骨折).透视导航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14例26枚螺钉,耻骨支螺钉9例15枚螺钉,耻骨联合螺钉4例4枚螺钉,髋臼前柱螺钉2例2枚螺钉.术后根据影像资料评估螺钉位置及骨折愈合情况,分别记录骶髂螺钉、耻骨支螺钉、耻骨联合螺钉、髋臼前柱螺钉的平均每枚螺钉置入时间、术中透视时间. 结果 11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19.6±2.3)d(63~527 d)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7.7±9.7)d.3例患者术后有轻微会阴区及下肢麻木症状,无其他螺钉置入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及CT确认所有螺钉位置均满意.平均每枚骶髂螺钉、耻骨支螺钉、耻骨联合螺钉、髋臼前柱螺钉的置入时间和术中透视时间分别为(26.39±6.23)、(0.57±0.03)min,(18.20±1.59)、(0.61±0.13)min,(13.70±2.13)、(0.33±0.06)min,(19.40±0.79)、(0.63±0.02)min.结论 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骶髂关节脱位或者骶骨骨折、耻骨支骨折、耻骨联合分离是术中透视影像导航下经皮螺钉固定治疗的适应证,导航下经皮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具有微创、精确、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主设计的复位机器人系统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第四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5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根据骨折复位方式分为机器人组(采用自主设计的复位机器人系统辅助复位髓内钉固定)和牵引床组(采用牵引床辅助复位髓内钉固定)。机器人组31例, 男11例, 女20例;年龄(78.7±9.3)岁;左侧16例, 右侧15例;骨折AO/OTA分型:31-A1型17例, 31-A2型12例, 31-A3型2例。牵引床组26例, 男12例, 女14例;年龄(78.7±7.7)岁;左侧13例, 右侧13例;骨折AO/OTA分型:31-A1型16例, 31-A2型9例, 31-A3型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复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复位质量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机器人组患者复位时间(4.4±2.2)min、手术时间(29.0±13.5)min、术中出血量(76.5±30.5)m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采用非透视下三维可视化技术与二维透视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复位质量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6月—2022年9月在3家医学中心采用骨盆解锁闭合复位装置治疗的40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辅助复位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试验组采用非透视下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复位,对照组采用二维透视下复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机制、骨折Tile分型、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以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骨盆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复位标准进行评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和系统可用性量表(SUS)评分差异。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即刻影像学检查示试验组骨折复位质量达优19例(95%),高于对照组13例(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6,P=0.048)。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骨折复位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低于对照组,SU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皮个体化导航模板(导板)辅助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徒手透视组(32例)采用透视辅助下徒手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经皮导板组(30例)采用术前模拟置钉,制作经皮3D打印个体化导板,术中辅助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切口长度、术后7 d和1个月的VAS评分;比较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固定节段矢状曲度矫正度数、椎弓根皮质与螺钉关系、术中首次置钉准确率和矢状面螺钉置入角、同一椎体双侧螺钉矢状面夹角、螺钉进钉点水平位置差值、螺钉内倾角差值等。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透视次数经皮导板组均少于徒手透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比、固定节段矢状曲度矫正度、螺钉首次置钉成功数、矢状面螺钉置入角经皮导板组均优于徒手透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侧螺钉矢状面夹角、螺钉进钉点水平位置差值、螺钉内倾角差值经皮导板组均小于徒手透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导板辅助的椎弓根螺钉技术能简化手术,具有操作减少射线暴露、手术时间短、定位准确、装配简单、骨折复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辅助下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初步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36例闭合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是否采用机器人系统辅助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分为两组。采用机器人系统导航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16例(导航组),男7例,女9例,年龄25~72(53.61±5.45)岁;骨折Garden分型,Ⅰ型3例,Ⅱ型3例,Ⅲ型8例,Ⅳ型2例。非导航组(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46~70 (55.23±4.64)岁;Garden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11例,Ⅳ型3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导针钻孔次数、螺钉调整次数、术中出血量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2~18(15.6±2.8)个月。两组骨折均愈合,无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发生。两组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2)。末次随访时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3>0.05)。两组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视次数、导针钻孔次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定位方式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41例,女49例;年龄24~65岁,平均(47.7±3.6)岁。根据术中定位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导向定位组(30例,新型三维蜂窝导向器定位),小切口定位组(30例,大转子外侧小切口暴露定位),徒手定位组(30例,经皮穿刺徒手定位);均行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三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三组患者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导针穿刺次数、螺钉间距、螺钉覆盖面积、螺钉间平行度、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54个月,平均(34.9±5.9)个月。三组患者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向定位组的导针穿刺次数、螺钉间平行度偏差均小于小切口定位组和徒手定位组;小切口定位组的手术时间大于导向定位组和徒手定位组;导向定位组的螺钉间距、螺钉覆盖面积比小切口定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天玑骨科机器人联合O臂导航系统辅助经皮微创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76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5例采用天玑骨科机器人联合O臂导航系统辅助经皮微创骶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31例仅在C臂X线机引导下行经皮微创骶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Tile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钉道调整次数和术中透视次数,采用Matta评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评估患者骨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共植入螺钉72枚,每例患者植入螺钉1(1,2)枚;对照组共植入螺钉47枚,每例患者植入螺钉1(1,2)枚;两组每例患者植入螺钉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92,P=0.69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钉道调整次数和术中透视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和随访过程中均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采用Matta评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35,P=0.256)。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评价骨盆功能,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79,P=0.201)。结论 天玑骨科机器人联合O臂导航系统辅助治疗骨盆后环损伤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式,与C臂X线机引导下的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减少了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准确性和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经皮桥接钢板与逆行耻骨上支髓内螺钉固定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累及前环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根据固定方式分成两组,其中经皮桥接钢板组(钢板组)20例,男9例,女11例;骨折按Tile分型,B1型1例,B2型14例,B3型2例,C1型2例,C2型1例。逆行耻骨上支髓内螺钉组(螺钉组)20例,男10例,女10例;骨折按Tile分型,B1型1例,B2型12例,B3型3例,C1型3例,C2型1例。分别对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Matta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末次随访Majeed功能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病例均获随访,钢板组随访8~15(12.25±2.24)个月;螺钉组随访6~18(12.4±2.6)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螺钉组手术切口长度(3.85±0.75)cm短于钢板组(7.05±1.39)cm;螺钉组手术时间(27.70±5.36)min长于钢板组(15.10±2.07)min;螺钉组透视次数(6.00±1.83)次大于钢板组(3.75±1.33)次。螺钉组出血量(22.50±10.82)ml与钢板组(25.25±9.93)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Matta评价及末次随访Majeed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螺钉组发生1例浅表皮肤感染,钢板组1例浅表皮肤感染,1例股外侧皮神经短暂性麻痹。结论:经皮桥接钢板与逆行耻骨上支髓内螺钉固定骨盆前环骨折疗效相当。经皮钢板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透视次数更少,而且学习曲线短,但术中需注意股外侧皮神经变异。  相似文献   

19.
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行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12~66岁,平均37.8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9例,高处坠落伤14例,挤压伤5例.骨折类型按Tile分型:B1型4例,B2型3例,C1型25例,C2型14例,C3型2例.48例患者分别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其中耻骨支螺钉固定16例、耻骨联合螺钉固定4例),重建钢板(其中耻骨支螺钉固定20例、耻骨联合螺钉固定8例)微创内固定治疗.术后通过X线观察患者复位情况并根据Majeed功能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17个月.未发生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断裂、骨不愈合等并发症.解剖复位29例,满意复位18例,复位不满意1例.根据Majeed功能评价:优29例,良15例,可4例,优良率为91.7%.结论: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固定可靠,患者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骨盆骨折的有效手段,但对操作者要求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C型臂机透视下与导航下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两种技术的特点。方法2005年1月.2006年2月,前瞻性研究采用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23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男16例,女7例;平均年龄36.5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X线透视下螺钉置入技术,共11例;B组应用计算机辅助导航下螺钉置入技术,共12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平均X线暴露时间、每枚螺钉置入时间、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复位满意率及术后功能优良率等方面的结果。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83.4min,其中B组手术时间平均为75.3min,A组为91.6min。与A组比较,B组平均X线暴露时间、每枚螺钉置入时间、手术时间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复位满意率及术后功能优良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为10,30mL。术后经6,18个月(平均13.5个月)随访,无骨折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结论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技术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固定可靠、患者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骨盆骨折的有效手段。应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可减少X线透视时间,缩短手术时间,使手术更加精确、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