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通过分析曲线区段接触线拉出值超标的原因,提出了影响拉出值的各主要因素的计算公式。对一些影响列车振动的次要因素进行忽略,可以得到曲线区段弓网位置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而讨论接触线拉出值的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曲线区段接触线拉出值超标的原因,提出了影响拉出值的各主要因素的计算式,并在忽略了一些影响列车振动的次要因素的条件下,得到了曲线区段弓-网位置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而讨论了接触线拉出值的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曲线区段接触线拉出值超标的原因,提出了影响拉出值的各主要因素的计算式,并在忽略了一些影响列车振动的次要因素的条件下,得到了曲线区段弓一网位置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而讨论了接触线拉出值的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曲线超高调整对接触线拉出值的影响,得出了定位点处拉出值的大小是直接影响跨中接触线偏移大小的最重要因素的结论,并给出了不同半径的曲线如何选择不同拉出值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曲线区段外轨超高会导致机车与受电弓倾斜,引发接触线偏磨.本文结合某普速铁路情况分析计算了不同外轨超高条件下的接触线偏磨量.计算表明:在弓网动态运行平稳时,曲线区段接触线偏磨不会引发弓网故障,若曲线区段定位器坡度角为0°甚至为负数,接触线偏磨深度极值将迅速降低造成撞击隐患;接触网施工误差、随机风荷载、列车振动均会影响弓网动态运行平稳性.为确保弓网安全运行,研究了接触线偏磨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了定位点前后第一吊弦位置、拉出值大小、跨距大小对缓解接触线偏磨的影响,为高速铁路接触线偏磨问题分析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1 前言 在定位点处,接触导线偏移受电弓中心的距离称为拉出值.在直线区段也称为之字值.直线区段拉出值为±300mm(京秦线、朔黄线为±200mm),沿线路中心对称布置.曲线区段拉出值是根据曲线半径而定的,拉出值取值范围通常是150~400mm之间,允许施工偏差为±30mm.拉出值设计参数及曲线区段轨距见表1、2.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不同速度条件下的外轨超高值对接触网腕臂长度、吊弦长度以及接触线拉出值的影响,提出了在新建铁路或增建二线铁路工程中,当线路开通速度小于设计速度时的曲线区段接触悬挂的计算和预留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接触网自身结构参数,接触线拉出值的选取直接关系弓网运行安全。根据运营经验,曲线区段拉出值超标严重,其原因是选取拉出值时未考虑受电弓中心线在线路参数、机车及其受电弓型号、运营方式、运行速度等多种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不同速度条件下的外轨超高对接触网腕臂预配长度、吊弦长度以及接触线拉出值的影响,提出了在新建铁路或增建二线铁路工程中,当线路开通速度小于设计速度时的曲线区段接触悬挂的计算和预留条件。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接触网定位器坡度问题的深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接触网与受电弓关系直接影响到运营安全.接触网是通过接触线和定位器与受电弓相互作用,它们的动静态空间位置、相互作用力是确保弓网性能的关键.本文对定位器坡度、接触网在直线和曲线的拉出值、第一吊弦点位置设置及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详细研究,为高铁接触网设计优化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定位器坡度与导线张力、第一吊弦点位置、拉出值、跨距、定位器及定位线夹重量、曲线半径及外轨超高等因素有关;(2)在接触网其它主要设计参数一定的情况下,时速300 km/h及以上高速铁路接触网定位器坡度直线区段按不小于8°控制,曲线区段按最小不小于6°、最大不大于16°控制是合理的;(3)直线和半径较大曲线区段接触网拉出值±200 mm、第一吊弦距定位点5 m对保证定位器坡度是合适的参数选择,可指导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1.
基于DSP和线阵CCD的接触网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DSP和线阵CCD技术的电力机车接触网瞬时拉出值的高速测量系统的总体框架,阐述了其数字图像信号的实时处理与传输,描述了提高可靠性及抗干扰的措施,在高速接触网的检测中,该系统能快速检测接触网的瞬时拉出值,又能记录接触网的杆位及杆号,测量分辨率可达1mm。  相似文献   

12.
拉出值测量是接触网动态检测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文章依据实测数据,结合多年的运行检测经验与铁道工程理论,定性、定量分析了运行速度对接触网拉出值测量误差的影响,得出实时检测过程中应当采用的拉出值速度补偿公式,提高了拉出值的实时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3.
从地铁接触网单"八"字拉出值布置方式入手,并结合重庆地铁6号线刚性悬挂拉出值布置方式,依据更合理利用受电弓滑板的原则,对接触网拉出值布置进行优化,得到变坡"八"字拉出值布置方案。全面统计并分析不同拉出值区段汇流排的分布,并采用全线统一考虑的设计思路,实现增加受电弓的使用寿命、提高授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利用激光相位法高精度测距和激光扫描采样测量接触线静态几何参数的新方法,检测量包括导线高度、拉出值、磨耗,还可附带检测出轨距和外轨超高.文中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因风发生接触网弓网故障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已采取防风改造措施后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在直线区段的中心锚结附近和65 m大跨距内,采取不等“之”字值布置法和反定位装置处的水平拉杆改成压管的措施减小接触线风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接触网拉出值、导高、中锚、锚段关节等功能特点,比较了刚性接触网与柔性接触网的不同,分析了刚性接触网自身特点,确定了与柔性接触网不同的技术要求与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地铁接触轨几何状态参数人工检测精度低、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在调研国内外相关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测量精度和效率要求、测量空间对测量机构体积和质量的限制等内外部因素,研发一种基于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臂式地铁接触轨几何状态参数连续检测小车。小车基于接触式测量原理,对小车进行机械机构设计和参数设计,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验证接触式测量的有效性。试验证明,该检测小车拉出值的综合检测精度达到0. 1 mm,导高综合检测精度达0. 17 mm,其测量效率和精度能很好地满足地铁接触轨几何状态参数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温度是影响接触网运行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结合广州地铁一号线接触网系统分析温偏移值对接触网运行状态的影响,着重讨论了承力索和接触线线胀系数以及温偏移值对拉出值和线间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介绍杭州地铁1号线接触网工程设计、供货、施工优化方案。刚性接触网采用“之”字形布置代替正弦布置,减少接触线磨损,弹性绝缘悬挂装置的选用增加受电弓的稳定性。提出电分段采用小交路模式,缩小事故范围,并列举了4种类型。根据运营需求制定了3种衔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