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韩绍琴  张斌元 《激光杂志》1996,17(5):225-229
本文主要介绍GVL-I型金蒸气激光放电管的设计中最佳长度/直径比和电极、保温材料的选择等,对放电管管壁温度、频率、气体压力、输入功率与激光输出功率的关系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对某型机载火控雷达发射功率提高后放电管频发“击穿”故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放电管的改进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给出了保护放电管(TRL)一体化设计结构参数的理论计算公式,在大量试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地研制了PTR TRL结构的新型放电管,解决了工程应用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型半导体防雷放电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半导体防雷放电管黄尚贤双向二端子闸流管式新型半导体防雷放电管(以下简称半导体放电管)是取代现有气体放电管保护电话交换机和用户终端设备抗雷涌的理想器件。这种半导体放电管既适用于普通电话的300HZ~3400HZ模拟传输,也适用于ISDN的2B+D(...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火花电阻公式和巴邢定理计算了由高压亚纳秒脉冲放电管产生的输出脉冲参量(脉冲幅值、脉冲前沿、脉冲宽度)与放电管结构参量(管内气压、电极间距)的关系,并讨论了亚纳秒脉冲放电的过程。计算与实验的一致性表明了该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气体放电管的可靠性直接影响设备和人身的安全,利用强化试验技术提高气体放电管的可靠性.介绍了气体放电管的基本结构及在实际使用中的失效部位,依据可靠性强化试验技术设计了针对气体放电管的随机振动试验方案,测试气体放电管的电极材质、引线直径、焊接高度、根部焊接面积和底板材质等参数对其可靠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焊接高度、根部焊接面积和底板材质是造成气体放电管失效的主要原因,改进这些参数后,有效地提高了气体放电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半导体放电管维持电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提高半导体放电管的维持电流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应用一般晶闸管维持电流公式进行调整,不易得到大的维持电流,必须在放电管结构上进行改进,并进而给出了共维持电流IH的新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半导体放电管是一种瞬态过压保护器件,广泛应用于通讯、铁路等行业,电极直接封装式半导体放电管因其不需要再进行塑封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以φ5.5×4型电极直接封装式半导体放电管为例,详细介绍了设备的自动上料、自动涂胶、及涂胶后下料等部件的设计,独特的立式涂胶方法不仅确保涂胶工艺质量,还便于半导体管自动下料,简化了整机设计。  相似文献   

8.
半导体放电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造成电压瞬变和浪涌的原因,介绍了相应的防护办法,叙述了新型过压保护器件-半导体放电管的结构、特点,应用以及与其它传统的保护器件(TVS二级管、半导体放电管)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宋波 《通讯世界》2016,(6):225-225
放电管作为一项广泛运用于我国各行各业的基础零件,对其延时电流与预估寿命的测试尤为重要,这是关系到放电管运用到的设备是否可以高效而长久运行的基础所在。因此,本文为进行放电管测试系统中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气态放电管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其工作原理进行探究,并进行测试系统中的信号采集与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进行详细分析,希望可以解决放电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相关设备更好的使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玻璃钝化技术对半导体放电管抗浪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鹏  唐政维 《微电子学》2004,34(6):667-669
半导体放电管是新一代抗浪涌保护器件,极问电容是其应用到高频环境下的一个限制因素。文章从半导体放电管的基本结构出发,介绍了用玻璃钝化技术去除放电管侧壁电容的方法。理论分析表明,在没有采用玻璃钝化技术时,流过放电管结底部的电流大于流过其侧壁的电流,因此,采用玻璃钝化技术对半导体放电管的抗浪涌能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Switch tubes with 100 and 256 element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data-processing applications. Simple space-charge and deflection-defocusing considerations indicate that in order to obtain maximum current output, the tube should be as small as possible. However, mechanical considerations and the finite size of the beam crossover limit the amount of reduction. Aluminum targets are evaporated directly on the ground surface of the multielement header. The 100-element tube is 2 1/4 inches in diameter, 9 inches long, and provides a maximum target current of 3.0 ma at a modest 2-kv accelerating potential with reasonable deflection sensitivity. The 256-element tube has the same diameter, is 11 inches long, and provides 0.75 ma of output current at 2 kv.  相似文献   

12.
云南天文台1.2m望远镜61单元自适应光学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云南天文台1.2 m望远镜61单元自适应光学系统已经完成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该自适应光学系统主要由倾斜跟踪控制回路、高阶校正回路以及高分辨力成像系统组成.为了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倾斜跟踪控制回路由两级倾斜校正回路串联而成,用于校正望远镜的跟踪误差和大气湍流引起的倾斜跟踪误差.高阶校正回路主要由一套哈特曼波前传感器、一块61单元变形反射镜以及一套高速数字波前处理机组成.系统中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工作波段为400~700 nm,系统成像波段为700~900 nm.在介绍61单元自适应光学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基础上,对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实际天文恒星目标的高分辨力自适应光学成像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本文中,针对普天最新推出的BBU+RRU6阵元智能天线系统进行了描述,对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特点,BBU+RRU解决方案和6阵元智能天线解决方案和传统方案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新的方案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在实际网络建设中出现的站点资源稀缺,工程施工难度大等问题。同时,在本文中,还分析和给出了BBU+RRU6阵元智能天线系统针对覆盖盲点、话务热点、高速公路、室内覆盖等不同无线环境的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14.
用阵列抑制TDMA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共信道干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炎  吕善伟  毛峡 《电子学报》2002,30(12):1790-1793
介绍了采用阵列天线抑制T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共信道干扰(Cochannel Interference)的方法.采用阵列的共信道干扰抑制在空域中进行,接收阵列自适应方向图能够直接反映出抑制干扰的性能.应用具有闭式解的方法具体分析了抑制干扰效果;分别利用8元线阵和4元线阵对一个实际信号图景进行仿真,给出了方向图和阵列输出信干噪比(SINR)的数值结果,比较分析了不同方法的性能和影响干扰抑制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由于TD-LTE具有上下行对称的信道互易性,非常适用于采用8阵元波束赋形天线提高小区边缘用户吞吐量。但是,在网络实际建设中,由于8阵元天线受限条件较多,部分站点具有一定的建设难度。本文首先对TD-LTE 8阵元和2阵元天线性能及建设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通过仿真分析了2阵元天线和8阵元天线混合组网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TD-LTE的网络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慧珍  刘荣  刘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5,44(12):3639-3644
模型式无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系统以其收敛速度快、校正效果好在波前无法探测的环境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基函数的产生方法及阶数多少决定了模型式无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校正效果和收敛速度,文中提出以变形镜本征模作为基函数。分别以32、88及127单元变形镜作为波前校正元件建立无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系统仿真模型,利用变形镜本征模作为正交基函数对波前畸变进行校正,分析其校正效果和收敛速度。结果表明,以变形镜本征模作为基函数时,由于基函数的阶数等于变形镜的单元数,无需另外确定阶数多少,且无波前探测自适应光学系统可以获得接近理想校正时的校正效果,系统收敛所需测量的光斑强度的次数仅取决于变形镜的单元数。  相似文献   

17.
Optical array devi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ubscriber transmission systems because they can efficiently accommodate the large number of optical channels required. The use of two single-mode fiber-optic switch arrays in subscriber transmission systems is discussed. The first is a 16-element micromechanical switch array which is electrostatically driven and is used to separate abnormal subscriber units that transmit disturbing light signals. The second is a 16-element switch array which interconnects a pair of probe fibers and any one of 16-channel subscriber-line fibers to execute fault testing  相似文献   

18.
The design theory is presented for narrow-band generalized interdigital linear phase filters which consist of a pair of identical cross-coupled interdigital lines. The procedur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admittances of the elements which describe the structure based upon the element values of the low-pass linear phase prototype network is given, from which the physical dimensions of the filter may readily be obtained. The measure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wo filters are presented. The first is a 2.5 percent bandwidth 14-element filter based upon the maximally flat prototype operating in L-band, and the second is a 1 percent bandwidth 18-element version based upon the finite band prototype in S-band. Both filters are shown to be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eory, with the latter exhibiting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considerably superior to those obtainable from any form of conventionally equalized filter of similar overall degree.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一种通用的适应度函数式,通过遗传算法对八元阵优化,逼近二项式分布和切比雪夫分布,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通过对八元阵方向图不同目标的优化,说明该算法及适应度函数的设计对任意布阵天线方向图多目标优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