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美国页岩气体积改造技术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概述了美国页岩气改造技术发展历程,对微地震技术推动页岩气改造技术的进步进行了综述,对国外提出的油藏改造体积概念进行了技术定义,分析了体积改造技术的内涵及作用。对实现体积改造的储层条件、天然裂缝的影响及起裂特征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实现体积改造的关键技术以及对我国页岩气改造技术发展的启示。对比了火山岩、碳酸盐岩等天然裂缝发育储层的常规改造与体积改造的不同理念,并提出了页岩气储层改造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合成气压缩机组内缸改造、浮环密封改造、联轴节改造、平衡鼓蜂窝密封改造的关键点,阐述了用此类方法改造国产压缩机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福建联合石化(FREP)乙烯装置脱瓶颈改造项目概况和乙烯装置改造技术特点,强调塔系统改造的重要性,提出了乙烯装置改造塔的方案,根据工艺要求及流程特点,对乙烯装置分离改造的重点和塔内件改造的难点进行了分析论证,并着重介绍汽油分馏塔、脱甲烷塔、脱乙烷塔、乙烯塔、丙烯塔等关键塔内件的改造经验,改造塔内件的方案优化及选择对装置改造成功起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100kt/a硫磺回收装置尾气处理单元改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达到环保排放要求,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公司对100 kt/a硫磺回收装置尾气处理单元进行了改造。本文从改造背景、方案的比选、实施和改造后的效果等方面对整个改造过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通过改造前后的经济环保指标比较表明,此次改造完全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5.
延迟焦化装置扩容及节能技术改造运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石化金陵分公司Ⅲ套延迟焦化装置扩容和节能改造的情况,对装置改造后的运行状况进行了标定。结果表明,改造后加工能力达到1.85 Mt/a,能耗比改造前降低了144.63 MJ/t,降幅为12.8%,扩容及节能改造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油田钻井施工区域电网改善,引出了钻机进行网电改造的问题。就钻机网电改造方案(包括:机械钻机及复合(半电动)钻机改造成低压网电钻机,电动钻机直接改造成网电钻机,机械钻机改造成高压网电钻机,井场用电改造为网电)及其改造后的优劣势与经济效益作了介绍和分析,并对今后的网电改造提出有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气相法聚乙烯装置在扩容改造后,循环气压缩机运行工况有了较大的变化。通过对压缩机改造后的气动性能核算,并对传动部件强度进行校核,根据计算结果,确定了最经济的改造方案。改造实施后压缩机运行平稳,各项性能指标正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同类装置的扩容改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管道保温改造方案对比试验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管道保温改造水平,减少管道散热损失,提高改造资金的使用效率,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几种保温材料特性及应用情况的调研,选取某作业部环境相同的主蒸汽管道进行了试验对比,确定了改造资金使用率最佳的管线保温改造方案,可在在用工业管道保温改造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綦江分厂天然气净化装置运行总结与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依托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綦江分厂近6年的实际运行经验,分析了净化装置工艺设计的优缺点,探讨了对部分工艺流程或设备进行改造的必要性,提出并实施了具体的改造方案。改造前后的运行结果验证了改造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非常规油气藏必须经过增产改造方能投入有效开发,但目前却存在增产改造范围有限、封隔难度大、改造针对性不强等技术瓶颈。为此,针对这些技术难题,四川油气田通过持续技术攻关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初步形成了适应不同类型非常规油气藏储层的增产技术系列,即:①非常规储层机械分层(分段)改造技术系列;②水平井分段改造技术系列;③页岩气藏体积压裂技术;④非常规储层增产改造裂缝监测技术。这些新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制约非常规油气藏增产改造的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国内非常规油气藏增产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基于几何和雷诺数Res相似理论建立管壳式乙苯蒸汽过热器计算模型,利用FLUENT 17.2软件模拟过热器流场,分析壳程质量流量对壳程换热系数、壳程压降、综合评价因子Nu×Pr-1/3的影响规律,研究壳程附件对流场及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热器壳程流场分布不均,折流板背风面存在流动死区;随着流量增大,壳程换热系数和压降增加,在对数坐标下拟合Res与Nu×Pr-1/3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数值模拟结果与经验方法Bell-Delaware得到的结果吻合较好;增加折流板数,单位压降下的传热系数减小,流动死区减小,壳程压降和换热系数增大;旁路挡板能有效地减弱旁流流量并提高换热效果,防冲管有助于提高壳程进口端流场均匀性;支持板会造成壳程流量分配严重不均,壳程换热系数和压降降低,严重影响了过热器的整体换热效果。通过流场模拟与换热性能分析,发现支持板的设置是工业乙苯过热器换热性能变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外伴管伴热系统传热特性及优化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FLUEM软件,对外伴管伴热体系传热特性及其优化进行了数值分析与讨论.分析表明系统中存在传导、对流及辐射传热,其中封闭空气夹层又存在层流自然对流.计入空气对流的模拟表明,工艺管受热不均匀,而伴管布置在其正下方、保持空气层不被保温层挤占可提高伴热效果.伴热平衡时,伴热介质温度、热损失随物料温度近似线性增加.空气层均温假设导致工程设计不合理,而降低工艺管与伴管之间的热阻是提高伴热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酮苯脱蜡装置回收换热网络改造情况,改造利用夹点技术通过优化换热流程,提高了热量回收率,降低了回收系统的能耗。  相似文献   

14.
催化裂化装置的主分馏塔一般有2~3个循环回流,下部塔段中段回流的取热温位较高,能量利用价值大。运用PRO/II流程模拟软件,研究了塔顶循环回流(顶循)、第一中段循环回流(一中)取热量变化对分馏塔的影响。当主分馏塔的顶循、一中取热量增加时,该塔的气、液相运行负荷增加。在分馏塔顶循取热量不变情况下,增大一中取热量,会增加油浆下返塔取热量,降低油浆上返塔和油浆总取热量;同时会略微增加柴油产量,降低油浆产量。顶循取热量增加,会使顶循以下塔段的气相、液相负荷变大,重组分的分离负荷上移,汽油、柴油产品的重组分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热量传递网络的优化综合与模拟,一直是热量利用系统工程的最活跃的研究领域。根据窄点的基本原理和工程要求阐述了热量传递网络热力学分析及合成与调优方法。同时,论述了网络优化合成与单元设备强化传热的内在关系,以实际例题说明了网络优化综合与单元设备优化取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同轴径向传热热管的结构、工作原理 ,并对这种热管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和初步风洞试验 ,说明这种热管具有一些特殊的传热性能 ,可望在工业过程中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换热器中原油汽化问题经常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在国内炼油厂的设计中参考国外先进设计经验,在原油进初馏塔前增设憋压阀门,以提高换热器压力,解决原油汽化问题,但是操作压力的提高对换热效果存在一定影响。利用PRO/II软件对规模12.0 Mt/a常减压蒸馏装置的阀门憋压法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换热器进口压力由1.2 MPa升至2.2 MPa时,原油从换热网络中回收的热量降低8.24%,常压炉负荷增加1.65%,常压塔塔顶冷凝系统中空气冷却器负荷增加4.73%、冷却水量增加1.64%。建议采用二级闪蒸法对换热器中原油汽化问题进行改进,比较了阀门不憋压、阀门憋压和二级闪蒸3种操作工况,结果表明,二级闪蒸法不仅解决了换热器中原油汽化问题,保持了设备操作压力在合理范围内,还可回收更多低温热量,与阀门憋压工况相比,常压加热炉负荷可减少5.30%。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第二套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由于掺渣率提高而导致生焦率和烧焦再生烟气热能增加,由于烟气热能超过了CO锅炉的回收能力,以及锅炉对流段的流通阻力使进入锅炉的烟气CO燃烧率降低,锅炉烟气热能利用率仅为51.37%,锅炉产汽量仅为50.83t/h。针对以上问题,采用高效汽提器和低温过热水热媒换热技术实施了技术改造,改造后烟气热能利用率提高到94.65%,锅炉产汽量增加到65.81t/h,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辛醇异丁醛装置换热网络节能改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韬 《齐鲁石油化工》2007,35(3):176-178,182
以齐鲁分公司第二化肥厂辛醇异丁醛装置为例,通过对全装置的热能核算,利用当前普遍采用的夹点技术,分析装置用能的潜力,提出了热能综合利用的措施。然后通过对装置实际运行中可利用热源的优化利用,完善实施方案,达到节约热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童彦瑾 《石化技术》2000,7(1):15-17
分析了某化工厂余热供暖系统运行存在供热量不足、电力消耗严重的问题 ,提出具体改造意见 ,达到提高供暖质量、降低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