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开滦矿区炼焦煤资源分布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开滦矿区炼焦煤资源的分布情况及特性进行分析,主要从黏结性及结焦性等方面分析了开滦洗精煤的煤种优势。从实践可知,配入开滦炼焦煤,焦炭的冷热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2.
为合理高效利用开滦矿区优质炼焦煤,在分析开滦矿区各矿井煤层特征与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各煤层煤间的配煤规律,并预测了配合煤镜质组反射率直方图。同时,借助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开发了开滦矿区煤质煤岩系统,不仅实现了煤炭资源的动态管理,并且优化了矿区各煤层煤的配采和配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开滦集团煤质的分析和不同煤种配洗方案的研究,提出了几种增加炼焦煤产量的方案,为开滦集团在增加炼焦煤产量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线性模型预测焦炭灰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炼焦煤中灰分对焦炭及炼铁产生的危害,针对开滦煤的地质特点,并通过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证明开滦煤中灰分与焦炭灰分具有线性关系,指出运用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焦炭灰分,从而合理指导配煤,控制配煤中的灰分,以保证焦炭质量.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炼焦煤硫分对焦炭的影响及对炼铁产生的危害,针对开滦煤质特点,并通过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证明开滦煤中硫分与焦炭硫分具有线性关系,指出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可有效预测焦炭硫分,从而合理指导配煤,控制配煤中的硫分,以保证焦炭质量。  相似文献   

6.
结合煤质特性及精煤产品质量要求,分析了李雅庄矿选煤厂配洗庞庞塔10号原煤的可行性,并制定出合理的配煤方案和配煤比例。为保证精煤质量,庞庞塔10号原煤必须与团柏10号、李矿2号(或干河2号)原煤进行配洗,且庞庞塔10号原煤的配入量应控制在5%以内。配洗庞庞塔10号煤,有利于节约优质炼焦煤资源,提高企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
开滦矿区的选煤厂全部为矿井型选煤厂,一般只入洗本矿原煤。这对选煤厂能力的发挥、效益的提高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论证了跨矿配煤入洗的可行性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高硫气肥煤是内蒙古上海庙矿区主要煤种之一,受环保压力和煤炭市场影响,高硫煤的销售受到严重制约。利用低、高硫煤炭硫分差异,配洗或配销灰分小于9.50%,硫分小于2.0%的精煤产品,打破高硫煤的销售瓶颈,适应不饱和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模拟淮南矿区不同矿别原煤的多种配洗结果,分别针对等灰分分选产率和等λ分选产率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阐述了不同矿别原煤需要不同的洗选方案才能达到产率最优的目的,为淮南炼焦煤的生产配煤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煤岩显微组分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我国炼焦煤资源短缺、分布不均及其与炼焦煤需求极不适应的背景,提出了利用煤岩显微组分分离技术实现炼焦煤资源的合理利用,综述了煤岩显微组分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归纳和比较了各种测定方法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及其优缺点。同时在“开滦矿区炼焦煤煤岩特征分析与研究”项目的支持下,详细分析探讨并提出煤岩显微组分测定方法之国标数点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煤气发生炉工作原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煤气发生炉作为一种新发展起来的装置,它的产生使煤炭的干净化使用变为现实,文章详细介绍了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并对两类煤气发生炉的优缺点做了详细比较,对其发展趋势做了分析,通过从环保和节能两个方面考察煤气发生炉得知两段炉更具有优越性,论文的探讨对煤气发生炉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神木烟煤气化型煤的最佳制备工艺,利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该型煤的成型机理.结果表明,该气化型煤的最佳制备工艺是神木烟煤、禹州煤、粘结剂P、粘结剂L、粘结剂F以55~60∶ 25~30∶ 8∶ 5∶2的质量比混合成型,生球依次在60℃、90℃、120℃烘干20 min,最终升温到180℃烘干30 min,冷却即得型煤产品.粘结剂的固化物在型煤内部起到“桥梁”作用,把煤粒粘结成整体而成型,复合粘结剂的有机、无机组分分别与煤中的有机物和矿物质有较强的物理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低能γ射线反散射、微波、中子活化、近红外线、单能γ射线透射、高能γ射线湮灭辐射和双能γ射线透射等7种煤质在线分析技术原理以及影响在线分析技术应用的几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电厂配煤技术原则及煤质特性参数的计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电厂动力配煤的技术原则和煤质计算方法,并对不同煤种、不同比例配煤的煤质特性参数进行了计算,根据煤质参数可以预见动力配煤对于结焦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木桶原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广忠 《山东煤炭科技》2010,(3):228-228,230
该文主要介绍了木桶原理在矿井安全管理方面的提示和借鉴意义,明确了健全矿井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员工教育培训,及时发现修复安全短板等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煤和矸石选择性破碎分选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煤和矸石力学参数尺寸效应的研究,利用指数函数对各力学参数进行拟合,获得了各种岩石在不同粒径条件下的力学参数;借助玛洛金公式,对煤与矸石的冲击破碎速度进行计算,获得了煤和各种岩类矸石的冲击破碎速度范围,指出原煤之中不含类煤类岩石或类煤类岩石含量较少时可以进行煤和矸石的选择性破碎分选,并且煤和矸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差别越大,选择性破碎分选的效果会越好。  相似文献   

17.
能量守恒分析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测资料基础上,分析了地应力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探讨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的机理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最大产率原则在下峪口选煤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冬青 《中国煤炭》2002,28(12):36-37
以韩城矿务局下峪口选煤厂为例,说明了运用最大产率原则在选煤厂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只要遵循最大产率原则和最大利润原则,确定合理的质量投标和合理的产品结构,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杨恩  王世博  葛世荣  张昊 《煤炭学报》2018,43(Z2):646-653
为研究以物性成分为辨识依据的煤岩高光谱识别技术,对来自我国不同煤矿生产线的煤岩试样在350~2 500 nm波段范围进行了反射光谱的采集。通过分析代表性样品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得出了煤岩的主要吸收谱带,发现了岩在2 200 nm附近表现为强吸收,而煤在此波长点附近吸收不明显,原因为岩中含Al-OH振动结构的矿物含量较高,而煤中此类矿物含量较低。以此2 200 nm附近煤岩吸收差异性为煤岩识别的基本原理,通过初步预处理和包络线去除预处理的方法,在全波段和2 150~2 250 nm吸收谷特征谱带,采用了4种识别算法模型,对训练集光谱数据进行训练,预测测试集光谱类型。测试集试样类型总体识别精度达到90%左右,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识别速度达到毫秒级,实时性好,这些原理和识别方法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井下超高巷道围岩控制难题,选取某煤矿5205胶带运输巷超高段为研究对象,采用UDEC模拟了巷高3.5~8 m过程中围岩裂隙场的分布特征、拓展规律及相对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围岩裂隙场分为3个区,即裂隙贯通区、裂隙发育区和微裂隙区,均呈"半椭圆"状分布;顶、底、两帮裂隙三区深度随巷高增加而增加,加剧了顶、底板微裂隙区向裂隙发育区转化,裂隙发育区向裂隙贯通区转化,相反的,两帮微裂隙区向裂隙发育区转化和裂隙发育区向裂隙贯通区转化的趋势逐渐降低。由侧压系数1.0时不同巷高等应力轴比分析可知:顶板无效加固区高度与巷高呈负指数减小,两帮无效加固区宽度呈正指数增加。认为:锚杆可控制裂隙滑移,延缓围岩碎胀变形;帮斜拉锚索梁可锚固在肩角和底角无裂隙区,锚固基础可靠,且可挤压帮中部裂隙贯通区。基于此提出了高强高预紧力锚带网和帮斜拉锚索梁联合控制技术,超高巷道支护完成后10d实现自稳,顶底板相对移近量104 mm,两帮相对移近量150 mm,顶板累计离层3.5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