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研究膀胱结石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下尿路症状恢复的影响。方法筛选71例单纯前列腺增生患者.55例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患者,前者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者同时进行结石清除术.对比分析临床资料。比较术后IPSS评分改善,依据结石的大小、形状将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分为小、大结石组。统计分析各组术前膀胱出口梗阻程度(BOO)及残余尿量的差异。结果单纯前列腺增生组IPSS评分改善率为33.80%(24/71),而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组IPSS评分改善的比率为56.36%(31/55),P<0.05;两组间BOO和残余尿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患者中大结石组BOO小于小结石组(P<0.05),而残余尿量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在对膀胱结石进行治疗后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其发病机制与人体内雄激素与雌激素平衡失调有关。前列腺增生能引起急性尿路梗阻、尿潴留,导致病人腹痛、腹胀,甚至出现肾功能的损害。目前,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可采用药物及手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汽化术(TUVP)是其最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之一,它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直接作用于内腔切除前列腺,从而到达清除更方便、彻底的目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由于外科手术后患者长期卧床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若发现不及时,可导致患者完全或部分肢体功能丧失而致残,同时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患者多数为老年男性,长期卧床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所以TUVP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避免致命肺栓塞的发生,对于它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采用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选取84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行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行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术后采用相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并维持至少3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手术治疗对围手术期指标的影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MFR Qmax)、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IPSS、Qmax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Qmax大于对照组,IPS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勃起障碍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对照组勃起障碍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43%,观察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确切,并且能够显著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并且患者术后泌尿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功能、尿动力学及性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3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观察组(65例,行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治疗),均于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与术后6个月前列腺功能、尿动力学,以及术后6个月性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膀胱冲洗时间、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均较短;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及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顺应性(BC)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排尿后残余尿量(PVR)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勃起障碍、逆行射精、射精量减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相较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国际勃起功能障碍问卷-5(IIEF-5)及包括精液量等的调查表,对63名50~60岁患者行手术前、后性功能状况对比。结果:58例填表完整。术后患者均保留性欲。治疗前IIEF-5评分21.83±1.56,治疗后评分21.26±2.49,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精液量减少32例(55.1%),逆行射精22例(37.9%),阴茎硬度下降7例(12.0%),性欲下降54例(8.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对性功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前列腺增生症与下尿路症状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46例前列腺增长患者,对其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国际前列腺增生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对其开展生活质量以及IPSS评分分析。结果:经本院的调查研究,出现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28例,占60.87%,中度前列腺增生患者18例,占39.13%。结论:出现下尿路症状患者较为普遍,其严重影响患者的性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必须加强对其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7.
韦强华 《现代保健》2011,(29):121-122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出现精神障碍的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近6年来笔者所在医院行TURP术后13例出现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以及预防措施。结果本组13例出现术后精神障碍,占同期TURP术患者的6.25%(13/208),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精神障碍症状消失,痊愈出院。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后出现精神障碍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需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重视术前预防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马尾松花粉(松花粉)对前列腺增生大鼠体内微量元素代谢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对照组、安慰剂组和松花粉组,每组8只。始终给对照组大鼠饲喂普通饲料;每日投料前分别给安慰剂组和松花粉组大鼠饲喂安慰剂(淀粉片)和松花粉片,3组大鼠的进食量完全相同。适应2周后开始给对照组大鼠肌肉注射橄榄油1ml·kg^-1·d^-1,给其余两组大鼠肌肉注射橄榄油配制的丙酸睾酮注射液4mg·kg^-1·d^-1,持续2周后停止注射。继续饲喂4周后将大鼠全部处死。取全血、肝脏和前列腺组织,称重前列腺组织,计算前列腺指数,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前列腺腺体增生情况,测定微量元素铜、锌的含量。结果松花粉组大鼠的前列腺重量[(1062.3±91.9)mg vs .(1127.3±111.2)mg]及前列腺指数[(3.18±0.31)mg/g vs.(3.26±0.31)mg/g]均低于安慰剂组。安慰剂组前列腺腺体的乳头状增生比率(60.0%±10.0%)显著高于松花粉组(20.0%±10.0%)(P〈0.05)。两组的血清铜、锌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松花粉组大鼠的肝脏锌含量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前列腺锌、铜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松花粉对大鼠前列腺增生有明显抑制作用,调节体内微量元素锌、铜的代谢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褚靖  谢群  曹明奎  杨信  邓健  许琛 《现代医院》2013,(11):28-31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伴随慢性炎症的组织学特征以及临床参数,为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案。方法收集病理诊断符合良性前列腺增生的60例前列腺标本,观察前列腺组织中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及组织学特征。将60例患者分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前列腺以及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等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发病的年龄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0例患者前列腺标本均可发现炎症细胞浸润。对患者组织进行镜下观察,可发现有52例前列腺周边型炎症浸润,占患者总数86.7%;腺型则有38例患者,占总数63.3%;间质型患者则有34例,占总数56.7%。同时拥有三种类型的有30例,占患者总数50.0%。单纯性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组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症组患者相比较而言,在平均发病年龄之上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在前列腺平均体积方面也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症的患者前列腺体积比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增加较显著,同时炎症浸润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和病情发展当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之中需要对这一点重视。  相似文献   

10.
许强 《健康文摘》2009,(11):16-16
一些中老年男性在发现性功能逐渐下降后。首先会考虑前列腺增生的可能。就医后,往往被医生要求进行前列腺B超检查.这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眭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后3个月患者的RU较手术前明显减少,Qmax和Qave较手术前明显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个月患者的IPSS、QOL、SAS、SDS评分较手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较好,但是影响因素很多,在治疗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不良因素,减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2.
压力-流率测定对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效果预测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前测定压力-流率是否能够预测前列腺增生症(BPH)前列腺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将测定63例BPH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国际前列腙症状评分(IPSS)、尿流率、残余尿以及压力-流率测定等参数变化作为疗效判断指标。根据压力-流率所测结果将病人分为3组(梗阻组、可疑组和非梗阻组),结合逼尿肌压力(正常逼尿肌压力和弱逼尿肌压力)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根据梗阻分级结合逼尿肌收缩功能能很好预测手术治疗效果,其灵敏度达73.5%,特异度达88.5%,阳性预测率为96.2%,而可疑梗阻伴逼尿肌受损的患者手术治疗失败率为87.5%。合并逼尿肌受损的无梗阻患者的手术失败率则达100%。结论 压力-流率测定在预测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的手术时机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保留膀胱颈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剜除术(PKE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治疗,试验组采用PKERP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切除前列腺质量、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尿道功能[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性功能[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射精功能评分表(CIPE)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勃起功能障碍、尿道损伤、暂时性尿失禁、继发性出血)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质量、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IIEF-5评分、CIP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IPSS评分、残余尿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MRS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前列腺癌和3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MRI前列腺形态、信号改变及MRS测量枸橼酸盐(Citrate)、胆碱(Choline)、肌酸(Creatine)的峰值、(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ho+Cre)/Cit,CC/C]的比值。结果MRS测得PCa癌区和BPH中央带的CC/C平均值分别为(2.24±0.96)和(0.67±0.2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9,P〈0.001)。28例前列腺癌患者MRI确诊为前列腺癌21例,准确率75%;MRI联合MRS确诊为前列腺癌26例,准确率为92.9%。32例BPH患者MRI影像诊断确诊为前列腺增生23例,不除外前列腺癌9例,准确率为71.9%。MRS波谱分析结合MRI影像诊断确诊为前列腺增生29例,不除外前列腺癌3例,准确率为90.6%。结论MRI能很好地显示BPH和PCa的形态和信号特点,MRS能提供前列腺良、恶性组织的代谢信息,两者联合诊断有助于提高PCa和BPH的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钱玉春 《工企医刊》2004,17(1):62-63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我院从1991年底至1998年底共收住因前列腺增生而入院的病人200例。其中169例前列腺增生病人术后采用了心痛定治疗。效果良好.既能减少膀胱出血,又能保持造瘘管引流通畅。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六城市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目的:研究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的现状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级、整级抽样的方法。对中国6个城市3361例≥60岁的常住城乡老年人进行了横断面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前列腺增生总患率为43.68%,按年龄分组的患病率60 ̄、65 ̄、70 ̄、75 ̄、80 ̄,85 ̄岁者分别为34.48,40.27%、46.77%、51.44%、57.32%和60.19%,随年龄的增长前列腺患病率增加(P〈0.01);城市患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联合尿液引流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肾后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留置气囊导尿管或耻骨上膀胱造瘘引流尿液,在肾功能改善后应用PKRP进行治疗。结果41例均安全耐受手术,手术时间55—85min,切除前列腺组织质量27—56g,失血量100—180m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3~7d,拔管后排尿通畅。并发症发生率为7.3%(3/41)。结论尿液引流为手术创造条件,PKRP是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肾后性肾功能不全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增高大前列腺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诊治。方法选取大前列腺体积(〉75ml)伴单纯PSA增高(〉4.00ng/ml,无其他前列腺癌迹象)的BPH患者共71例,采取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分别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复查血清PSA。结果穿刺活检发现前列腺癌8例(11.27%),BPH63例(88.73%)。所有BPH患者均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均为BPH,术后1周有31例(49.21%)PSA降至正常[平均PSA(2.89±0.71)ng/ml,P〈0.01];1个月有46例(73.02%)PSA降至正常[平均PSA(2.36±0.65)ng/ml,P〈0.01],3个月有61例(96.83%)PSA降至正常[平均PSA(2.12±0.36)ng/ml,P〈0.01],1例PSA6.77ng/ml,1例PSA18.34ng/ml。2例PSA仍高患者予重复穿刺,1例为BPH,予继续观察,1例为前列腺癌。结论单纯PSA增高大前列腺体积BPH患者穿刺活检阳性率低,可不予行前列腺穿刺活检而直接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术后定期复查血清PSA可预防前列腺癌的漏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120W2 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22例BPH患者,63例行120W2 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治疗为2μm激光组,59例行TURP治疗为TURP组.术前、术后12个月评估性功能,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评分和自行设计射精功能问卷,IIEF评分包括5个方面:勃起功能、性欲、性高潮、性满意度及总体满意度.结果 两组术前IIEF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12个月勃起功能、性满意度、性欲、总体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12个月性高潮评分明显低于术前[2μm激光组:(5.9±1.5)分比(8.6±2.7)分;TURP组(5.5±1.6)分比(8.7±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组勃起功能评分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呈线性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逆行射精的发生与性高潮降低显著相关(P<0.05),且可作为120 W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和TURP后性高潮降低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 120W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和TURP对性功能影响相似,两种术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勃起功能,但降低患者的性高潮评分,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术后逆行射精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列腺电切术在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应用。方法3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平均手术时间55min,平均失血量200ml。结果患者术后拔尿管后能自主排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平均7.6分,最大尿流率平均18.4ml/s,残余尿量平均24ml,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证实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