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不同来源菜用大豆品种适应性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适合广东种植的菜用大豆品种,利用21个主要菜用大豆品种,通过其口感品质,茸毛色、标准荚个数、百粒鲜重、两粒荚长宽等外观品质和产量性状鉴定与评价,筛选出适宜广东春季种植的优质高产菜用大豆品种有‘华春4号’、‘毛豆2808’、‘浙鲜豆7号’、‘交大133’、‘K丰73-3’、‘AGS292’,高产优质菜用大豆品种有‘七星1号’、‘浙鲜豆4号’和‘交大02-89’。春播菜用大豆品种为短青春期品种,植株较矮、分枝少、生育期短,这些品种可以作为供体亲本,利用长青春期普通大豆品种为受体亲本,通过回交育种选育长青春期分枝较多、生育期适中的优质高产菜用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L-6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大豆雄性不育系MSP-287为母本,主推品种为父本进行自然杂交轮回选择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2010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豆2010002。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一致,熟期适合,抗病性较好,是适宜山西省中部地区春播和南部地区夏播种植的一个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郑伟 《中国种业》2017,(9):68-69
合农97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大豆育种研究所自主育成的大豆新品种,2013-2015年参加全国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完成全部试验程序,2016年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优质、高产、稳产、抗病能力强等优点。平均脂肪含量21.5%,蛋白含量38.5%。生育期平均118d,需活动积温2385℃左右。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为3133.5kg,较对照品种合交02-69增产9.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219.0kg,较对照平均增产13.9%;接种鉴定,中抗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抗灰斑病。该品种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种植,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谭树新 《中国种业》2011,(10):85-85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邯豆10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鲁豆11为母本、自选品种邯豆三号为父本,根据性状互补的原则组配杂交组合,选育出的适合河北省种植的高产(产量超对照品种8%左右)、优质、抗病性强的大豆新品种,2011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豆2011002),适宜河北省中北部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5.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邯豆10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鲁豆11为母本、自选品种邯豆三号为父本,根据性状互补的原则组配杂交组合.选育出的适合河北省种植的高产(产量超对照品种8%左右)、优质、抗病性强的大豆新品种.2011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豆2011002),适宜河北省中北部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6.
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的生育期组归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38个分属MG000~MGVIII的北美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的生育期表现为参考, 通过多点对比试验, 对来自16个试验组的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19个对照品种进行生育期组鉴定与划分。所有品种均在北京、武汉两地春播, 并选用部分代表性品种在18个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点进行补充试验。结果表明, 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的生育期组介于MG0~MGVI之间。不同区域的对照品种可归属相同的生育期组。北方春大豆区晚熟组、西北春大豆区、黄淮海夏大豆区及西南山区春大豆区的对照品种均属MGIII;长江流域春大豆区、热带亚热带夏大豆区对照品种属MGV或MGVI。热带亚热带春大豆区2个对照品种福豆301和泉豆7号所在生育期组差异较大, 分别归属MGII和MGIV。根据生育期组并考虑其他因素, 建议将黄淮海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组由目前3个组以黄河为界划分为2个组, 并对南方部分试验组进行调整。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和西北春大豆区对照品种尽管生育期组相当, 但因品种抗旱性要求不同, 建议分别设置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应大豆新品种蒙11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方法] 蒙1101由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于1998年以蒙91-413为母本, 阜豆9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择和海南加代选育而成。描述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及品种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结果] 蒙1101参加 2012~2014年国家长江流域夏大豆早中熟组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875.5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6.7%,并表现丰产、稳产、抗病、早熟、适应性广、抗倒伏。该品种生育期98d,单株有效荚数53.9个,百粒重17.9g,籽粒蛋白质含量40.39%,脂肪含量21.62%,属于高油品种。最佳种植密度为27.0万~30.0万株/hm2,在中高肥力田块易获高产。[结论] 蒙1101是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应夏大豆新品种,适宜在我国长江流域地区作早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春大豆新品种桂春5号的选育过程,阐述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桂春5号系用“桂475”为母本,广西的地方大豆品种“宜山六月黄”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多种大豆病害、适应性广等特点,蛋白质含量为45.46%,脂肪含量为18.01%,适宜播种期为2月20日至3月12日。在适宜播种期内,春播生育期97~113d,夏播85d左右,适合广西、广东、海南等地种植。200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夏大豆新品种‘通豆11’的选育及栽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选育适宜江苏省淮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夏大豆品种。以‘引J0082’为母本、‘海系1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聚合育种多年单株选择的系统选择法,育成优质高产夏大豆新品种‘通豆11’(原系号08-4)。该品种通过2013—2014年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及2015年生产试验。结果表明:2013—2014年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928.3 kg/hm2,较对照‘南农99-6’增产7.32%,为历年区域试验单产最高品种;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90.5 kg/hm2,较对照‘南农99-6’增产4.10%;2016年6月通过江苏省审定。其生育期121天,株高73.3 cm,有效分枝4.3个,单株结荚56.6个,每荚2.0粒,百粒重25.3 g,粗蛋白含量40.5%,粗脂肪含量20.6%,抗倒性强,中感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对SC7株系感病。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及周边相似生态适应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油菜优良品种与高产栽培技术的有机综合配套,充分发挥油菜新杂交种阳光85在北方春油菜区的增产潜力,本文总结出该品种在北方春油菜区高产栽培技术,以促进优质油菜种植结构,调动油农种植积极性,提高油菜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在陕西省宜君县文兴试验基地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和大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宜君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对玉米、大豆品种要求比较严格,玉米品种选择应以优质、高产、紧凑、耐密、宜机收品种为主,大豆品种以耐阴、抗旱性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12.
水稻新品种松辽7号是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7年以优质稻品种吉农大3号为母本,以日本高产优质品种藤747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采用系谱选择培育法育成。在北方稻区属于中早粳早熟品种,通过2年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620kg/h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平均增产3.1%,增产点次比例73.7%,品质符合部颁优质三级米标准。适于北方稻区吉林、辽宁、宁夏、河北承德、内蒙古等省地种植。  相似文献   

13.
胡喜平 《作物杂志》2003,19(6):44-45
利用夏大豆种质晋7203 -3通过梯级杂交,育成春大豆合丰44。该品种集双亲之优点抗病、优质、高产,即抗大豆病毒病SMV1号菌株,中抗灰斑病,比对照品种增产15.5%。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东部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伊成霞 《种子科技》2023,(17):63-65
大豆是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能够加工成豆制品,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来源,深受消费者喜爱。大豆在我国栽培范围广泛,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应结合当地种植情况选择适合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确保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文章主要从大豆品种选择和处理、种植地选择和整理、大豆种植技术、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论述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大豆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国审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晋遗31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生 《作物杂志》2011,27(1):121-122
晋遗3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中品661为母本,高蛋白品种早熟18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2007年参加国家区试,平均产量2889kg/hm2,比对照增产7.1%;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46.5kg/hm2,比对照增产6.5%;2002年在陕西省引育中心区试点,最高单产4707kg/hm2。蛋白质含量最高41.95%,脂肪含量最高23.62%,属蛋白质脂肪兼用型品种。该品种抗SMVⅠ、SMVⅢ和大豆灰斑病,适合我国北方春大豆晚熟区春播和黄淮海夏大豆区夏播。其主要优点是:产量高,品质优,适应广,综合抗性好。  相似文献   

16.
李军虎  秦建国  陈钢  杜义英 《种子》2002,(4):13-14,18
通过油葵产比、播期试验结果分析,新葵6号256.67kg/667m^2,较对照种G101增产11.82%,居参试种首位,同时提出春播种植油葵应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品种,播期以3月25日至4月5日为宜,适播人播种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7.
对13个大豆品种进行引种试验,分析各品种的产量及性状表现。结果表明:产量以高产50最高,其次是JN9843—06、黄沙豆,分别比对照辽豆11号增产17.83%、12.76%、8.38%。通过综合分析,认为高产50、黄沙豆可在天水市作为复种品种夏播,JN9843—06可作为春播品种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8.
选择优质大豆品种,通过对比试验,确定品种的适应性和种植生态适应范围,为荥阳市大豆产业发展提供品种选择依据。结果表明,除获黄一号、郑97196出苗较差,对产量影响较大外,其他几个品种表现较好。综合来讲,驻豆9715产量高、生育期短,适宜在荥阳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选育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大豆新品种,我们于1997年以美国高产黄沙大豆为亲本材料,利用He-Ne激光辐射诱变技术,培育出了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的大豆新品种德豆99-16。2004~2005年参加黄淮海夏大豆区(北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2006004)。1选育过程1997年春播前,对美国高产黄沙大豆的萌动种子胚进行了不同时间的He-Ne激光辐射处理(输出功率为2mW,波长为632.8nm),处理时间分别为5min、7.5min、10min和15min。随即将辐射处理后的种子春播种植。开沟点播,每穴1粒,单行区,随后观察记载出苗期、出苗数、成株数……  相似文献   

20.
吉农45是按照高产、高油、多抗的育种目标,以吉林省主推中早熟大豆品种吉育47为母本,以外引系加拿大4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0—2012年进行校内产量比较试验和校外多点鉴定,决选出吉农2003-19-1522优良品系;2013—2014年参加北方春大豆中早熟组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3 046.5kg/hm2,比对照合交02-69平均增产5.4%;2015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087kg/hm2,比对照合交02-69增产9.2%。通过对其品质和抗病性测定分析,吉农45平均粗蛋白含量37.92%,平均粗脂肪含量21.66%,对花叶病毒病表现为中感,对叶病毒病表现为中抗,对灰斑病表现为中抗,具有高产、高油、抗病等特性。该品种于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种植,即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吉林省蛟河及延边部分地区,内蒙古兴安盟地区及新疆奇台等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