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深入,当我们以更加理性的态度观察课堂教学时,我们会发现:在一些偏重于互动探讨与人文性挖掘的教学中,表面热闹的课堂教学中缺失了语文味,使得语文课堂教学缺少语文本色魅力。我们反思,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度和深度,让语文课堂回归本色,充盈浓浓的语文味,在简约中走向深刻。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借鉴到阅渎教学中,就是要删繁就简,返璞归真,追寻形式简约而内涵丰盈的语文课堂。我们要住实现语文课堂本色回归的同时,应崇尚简约之美,课堂上尽量削除那些毫无价值的旁枝末节,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津津有味地读、兴致勃勃地说、快快乐乐地写、扎扎实实地提升语文素养和技能,最终实现有效教学。因此,追寻语文课堂的简约之荚,是课堂教学本色回归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但不少教师未能真正领会新课标的核心价值,认识趋于简单化、绝对化,盲目学习别人的东西,缺乏分析、消化,常常是亦步亦趋,东施效颦,为了追求“时髦”,在语文课堂上执著于热闹、贪多求全、表演“作秀”……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让人迷醉,更让人迷惑。那究竟该如何教语文呢?赵志祥老师执教的《鹿和狼的故事》给我们以明确的回答,那就是:追寻简约教学,回归语文本色。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应当回归“真实、朴实、扎实”的本色。这就要求教师应当把准文本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取舍关系,把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学习需要,还语文教学的真实面貌;摒弃牵强附会。呈现出教材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教给学生不会的知识,追求朴实课堂;保持本色自我,追求自然的语文课堂,扎实推进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正新课程呼唤快乐、自然、健康的语文课堂.纵观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都在课改之路上一路狂奔,却忘了回头看看语文的"本色".何为"本色"?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抓好听、说、读、写的训练,还语文以本身的"颜色",走一条简约的语文教学之路.简约的语文课堂闪溢着灵动、惬意与智慧,简约的语文课堂焕发着学生的生命活力,学生能自由地呼吸.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做到简约呢?我想:我们应该减去那些附加在语文身上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教学不能搞新的形式主义.必须体现教学的价值。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转化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实践.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度。因此.需要让语文课堂教学回归课堂价值这个原点.回归语文学习这个本体.回归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这个落脚点。在策略上.我思考从六“度”出发.来探寻小学语文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7.
初·名师     
教育格言尊重赏识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成功。教学主张张宗方主张语文课堂要体现“本色语文,快乐语文”的特点,追求课堂“语文味”及行云流水、自然流畅,注重在亲近语言、反复朗读、情感充盈、快乐学习等方面下功夫。他认为语文课堂就是语文教师自我成长的主阵地。多年来,他立足课堂,积极探索,在践行“本色语文,快乐语文”的教学主张中享受着语文教学的诗意。  相似文献   

8.
池凤玉 《教师》2012,(33):63-63
高效课堂一直是我们积极探究的一种课堂教学理念,也是每一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追求。可在实际中,许多教师都一味地追求华丽的教学表象、热闹的教学氛围、务虚的教学方法……这种课堂教学必定是低效的。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是高效的,致力于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还课堂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让师生关系“最佳组合”和谐自然、让学生坐到“驾驶座上”主动参与、让学生学会“有来有回”迁移落实,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9.
要想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紧扣课堂阅读教学。课堂上只要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抓训练”的教学目标,让语文返朴归真、回归本色,让课堂萦绕语文的气息,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过程,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0.
王兰红 《考试周刊》2012,(63):53-53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促使我们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这就是理想中的和谐有效的课堂。它是一个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第一任务的教学情境,是一种珍视"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教育氛围。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追求和谐,追求有效,努力使语文课堂教学回归本色。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公开课上有些教师盲目追求设计的新奇、课堂的热闹,致使课堂往往呈现出"书声琅琅"、"小组讨论"的热闹景象,但缺乏实效。应认真反思语文课堂教学,通过静读、静思、静听的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扎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面对繁花迷眼的课堂教学,我们越来越觉得热闹而无效的课堂教学,正使语文本体走向失落。因而回归语文教学本色,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让语文课堂回归了本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小学语文新课标也让语文教学走向开放,课堂变得异彩纷呈.“一切为了学生”“学生主体”等理念正愈来愈深入人心.然而放眼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却发现部分老师盲目追求虚假的美丽,在课堂教学中哗众取宠,故弄玄虚,逐渐使得语文教学失去了真实,变得低效甚至无效,进而背离了课程改革的主旨.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打造充满实效的课堂,为学生呈现语文学科别样的风景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杨厚军 《陕西教育》2011,(12):37-37
语文.它充满灵气.洋溢着诗般的气息。诗中画,画中诗.尽在语文的课堂中酝酿。诗意是生活的灵魂,是教育的灵魂.更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灵魂.于永正老师说:“对语文教学要有情.上课要有情。”创设诗意的语文课堂是语文美学的追求。是语文本色的回归。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如何为学生创设一个,诗意的课堂呢?  相似文献   

15.
王慧华 《课外阅读》2011,(9):281-281
让“语文味”回归课堂,让语文教育回归本色.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是散发着浓郁的语文味的,语文教学应当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回归本色,莫让语文教学课变了味。  相似文献   

16.
杨文元 《文教资料》2014,(18):161-162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观念的转变,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形成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创了语文课题教学生动活泼的局面。但不容忽视的是,某些教学形式看似热闹活泼,实则繁缛浮华,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应还原语文课堂的"简约",在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时力求简洁明了,以自然、朴实的教学追求高效、灵动、和谐的课堂,让语文课堂绽放清新宜人的"简约之美"。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当前高中语文重复教学的弊病,深入分析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回归本色语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观点,并从"回归简约,让课堂单纯有效""、回归质朴,让课堂文味盎然"和"回归实践,让课堂巩固扎实"等三个方面对"回归本色语文"的观点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8.
黄厚江提出的“本色语文”强调“语文本原”“语文本真”和“语文本位”.其中,“语文本原”是目标和任务;“语文本真”是规律和途径;“语文本位”是方法和效果.“本色语文”揭示的语文教学最本质的规律是:追求实实在在地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追求智慧而充实的课堂对话;追求朴素的语文课堂教学常态.  相似文献   

19.
张敏华 《生活教育》2012,(12):46-47
教师在小语课堂教学中要把根留住,回归本色,聚焦语文本质,围绕"小学本色语文课堂"进行实践和探索,小学本色课堂要追求教学目标的整合化,教学途径的训练化,教学过程的主体化,教学方法的艺术化。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应该怎么上,还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一直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探讨和努力的话题。一位名师说过:“语文教学要回归本色.即追求平实、平常、真实的语文课堂,以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教学”。也就是说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来。著名教师王菘舟老师曾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