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方法我院2011-2012年完成的273例(273只眼)“百万复明行动工程”患者,术后1周视力低于0.3者29例(29只眼),根据其眼部情况,分析原因。结果术后1周低视力发生率为10.62%,其中术中占6.90%,术后占17.24%,术前原有眼疾占75.86%。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复明工程最有效、最主要的方法,但不是所有患者术后均能脱残或脱盲。术后低视力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原发眼病、术中术后眼部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影响患者低视力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光明工程中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恢复不良的155例(165眼)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3个月视力结果为标准,视力低于0.3的患眼作为低视力眼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影响该组患者术后低视力的因素.结果:术后3个月低视力165眼,白内障术后引起低视力的因素为术前眼内难以判断的视网膜视神经疾病和术后并发症,其中术后后发性白内障为主要因素.结论:光明工程中批量手术术后低视力的因素很多,术中对高危患者加倍谨慎,对可控性疾病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是我国致盲和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手术几乎是治疗白内障的惟一手段.但超声乳化技术在我国基层医院尚未普及,况且对Ⅳ级核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院2009年5月-2010年11月采用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白内障复明工程15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开展白内障复明工程是一项带有扶贫性质的政治性医疗任务,是现阶段贫困地区防盲工作的重点。随着白内障复明工程的开展,使越来越多的白内障患者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患者重见光明。2007年7月由我县政府与县残联共同组织,并有多家企业先后拿出几十万资金无偿资助,通过财政投入一点、社会募集一点、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一点、医院优惠一点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谭伟华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455-1456
目的:分析白内障"复明工程"群体实施手法小切口白内障现代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0月实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白内障患者189例(192眼),散瞳、麻醉、开睑后,采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现代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术后矫正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术后矫正视力正常率87.83%明显高于术前0%,低视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23例(24眼)术后低视力患者中,发生手术并发症12例(52.17%),术前有原发并发症者5例(21.74%),同时有手术并发症和术前并发症者6例(26.09%).结论:术中并发症和术前并发症是白内障"复明工程"手术后低视力发生的主要因素,临床应积极了解患者病史、并发症情况等,制定合理手术方案和预后,同时术中应注意手法,避免引发术中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中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云南省红河州复明工程中的疗效。方法:选择云南省红河州复明工程100例(10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和中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随访并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散光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组术后1周及1月裸眼及最佳矫正视力优于中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组,术后3个月两组视力无明显差异;两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眼压无差异,且两组术后均较术前眼压降低约3 mmHg(P<0.01);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散光的度数和性质均无明显改变(P>0.05),而中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1周及1月角膜循规性散光比例明显增加(P<0.001);两组手术患眼术中并发症及术后恢复过程相似。结论:在复明工程中,中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安全有效,适于初学白内障手术的眼科医生操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具有恢复快、近期效果好等特点,随经济发展及严格培训,也是可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7.
<正>我院在2008~2010年行白内障复明手术83例。因条件所限有66例白内障病人施行了娩硬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白内障患者66例66眼,其中老年性白内障61眼,并发性白内障3眼,先天性白内障2眼。患者年龄29~92岁,平均60.5岁,术前视力光感±0.15。1.2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吴鸥  童晓陆 《吉林医学》2011,(24):5068-5069
目的:探讨弧线形小切口在老年性白内障复明工程中的应用。方法:自接受安徽省残联"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及安徽省白内障民生工程复明手术任务,在项目实施中均采用弧线形小切口摘除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共完成500例,500眼。结果:手术成功率达100%;人工晶体植入率达到98.6%;术后1周矫正视力0.1~1.0,其中≥0.5者300例(60%);术后2个月矫正视力≥0.5者465例(93%),0.3~0.4者35例(7%)。结论:弧线形小切口在老年性白内障复明工程中应用具有切口小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安全,费用经济,效果显著,尤其适应高龄、多病患者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常见并发症原因和处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进行的427例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结果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19眼,虹膜脱出和虹膜损伤12眼,术后角膜水肿7眼,浅前房2眼。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手术操作安全,分析其并发症能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0.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施行171例185眼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中悬韧带离断2例,后囊膜破裂3例,晶状体核脱出囊袋困难10例,虹膜脱出3例,虹膜出血12例,术中前房维持不良9例,术毕上方切口渗漏4例,角膜不同程度水肿11例。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不需要昂贵的特殊设备,但术中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而良好的手术操作和熟练的技巧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白内障是我国常见眼病和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老年性白内障占致盲的首位。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方法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由囊外摘除转为囊内摘除术,又由于手术设备、器械的改进以及对手术并发症的观察再次由囊内改为囊外摘除术,为人工晶体的植入创造了新的最理想的方法。现将我科1989年3月~1992年,住院患者603例中301例(386只眼)(49.92%)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作一临床分  相似文献   

13.
宋明娇  左磊  公丕欣  刘广玲 《河北医学》2005,11(12):1111-1112
目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具有切口小、眼内侵袭少、手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方法:对100例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护理,诊断术前护理,尤其心理护理非常重要。结果与结论:术前保证患者充足睡眠,常规抗生素眼药水点眼,教会患者控制咳嗽和喷嚏,协助做好各项实验检查,训练患者眼球向各个方向转动,冲洗结膜囊,充分散瞳,排空大小便等。术后做好患者的饮食、活动指导,注意切口有无感染,合理选用抗生素。术后护理较以往白内障手术方式的术后护理相对简单,可早期恢复正常工作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金海英 《当代医学》2010,16(14):72-73
白内障的主要症状是视力障碍,它与晶状体浑浊程度和部位有关,严重的白内障可致盲。近年来,由于微创手术的兴起,使得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也随之得到发展。现就我院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晶体后囊膜破裂的原因.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212例220眼,对其中30例30眼术中晶体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30例24眼均一期植入人工晶体,术后矫正视力≥0.4者30例30眼(13.6%),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晶体后囊膜破裂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在手术中的各个步骤,但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及谨慎细致的术中操作,可降低其发生率,避免出现其他并发症,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16.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近年来我院眼科收治的75例(98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63例(79眼),占80.6%,其中≥1.0者16例(21眼),占21.4%;5例(5眼)因眼底陈旧性病变导致视力0-2以下,其余70例(93眼)矫正视力均达0.3以上.术后1周行验光检查,散光绝对平均值为(0.86±1.52)D.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少,对患者的脱盲、脱残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颞侧巩膜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颞侧巩膜隧道切口,对41例(46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施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角膜曲率、滤泡等情况。结果 随访6~18个月,全部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眼压与术前基本相同,滤泡形态无改变。术后角膜曲率的变化(0.50~1.25D)在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状态。结论 经颞侧巩膜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在白内障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白内障患者,其中,30例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患者被设为对照组,30例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的患者被设为试验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的术后视力(0.81±0.11)优于对照组(0.65±0.12),试验组的散光度数(1.34±0.12)优于对照组(1.49±0.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可考虑于合理范围内加大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 方法 将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8 月我院收 治的 86 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照组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比 两组治疗结果。 结果 观察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白内障 摘除术两种治疗方式在白内障治疗效果上比较接近,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学(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例)以及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安全性。 方法 分析2015年1—12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共200例白内障患者,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接受6周的随访。超声乳化组患者100例,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小切口组患者100例,接受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各时期中央角膜厚度、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变化情况。 结果 术前、术后6周2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小切口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变化与超声乳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各时期,2组患者内皮细胞密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各时期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种手术方式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但两者对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和形态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而术前详细的检查,术中精细、熟练的操作以及术后精心的观察治疗,是减少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