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采油厂操作成本控制对定量化方法要求的基础上,针对油气田企业生产特点,以断块没气田为例,提出通过断块评价管理系统建立定量化的成本控制方法,达到降低操作成本的目的。同时,本文提出通过三个方面改进激励制度,保证成本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建立效益性的考核指标,使成本控制效能化;建立识别贡献机制,使成本控制行为能动化;建立成要控制成果分享机制,使成本控制多层化。  相似文献   

2.
采油厂开展油气断块评价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毅军  阙中伟等 《河南石油》2001,15(5):50-51,54
对于辖区为断块油气田的采油厂,油气断块往往是地质部门制定具体配产方案时进行思考的基本地质单元,年度地质配产方案是操作成本形成的龙头。提出了开展油气断块评价管理,对成本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控制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于辖区为断块油气田的采油厂,油气断块往往是地质部门制定具体配产方案时进行思考的基本地质单元,年度地质配产方案是操作成本形成的龙头。提出了开展油气断块评价管理,对成本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控制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东营凹陷复杂断块油气田成因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营凹陷的复杂断块油气田是深层原生油气藏被断层破坏后,油气经二次或多次运移至浅层的断层伴生圈闭而形成的次生油气藏。油气运移以垂向为主,以高压作动力,断裂为通道。断裂的多期、持续活动,不仅使断层增多、断块变小,而且也使油田成为多含油层系、多油水系统和多流体性质的复杂断块油气田。油气沿断裂运移所留下的各种痕迹,指示了复杂断块油气田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5.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断块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东部由于受走滑和伸展作用的共同控制,发育了一系列断块式油气田,针对这类油气田的特殊性,结合的构造应力场的分析,提出了断块模式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东营凹限中央隆起带是一个有利的油气聚集带,由于局部构造应务场存在差异,受重力及水平扭应力的作用自东向西,依次发育了平行断块模式,弧形断块模式,环状-放射状断块模式,羽状断块模式及帚状断块模式。  相似文献   

6.
复杂断块油气田在我国各油气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中原油田就属断块油气田 ,本文以中原油田文西断裂带为例分析复杂断块油气藏的形成机理和复杂断块油气田的类型以及其油气分布规律 ,为勘探开发复杂断块油气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油气田储层进行预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对于复杂断块油气田,由于断层的干扰,严重影响了预测的效果。结合中原油田断层多、断块破碎的实际情况,利用模糊数学理论,提出了一种针对复杂断块油气田进行储层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Y油田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征稿启事     
<正>《断块油气田》是我国唯一一份专门研究断块油气田的综合性刊物,1994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介绍断块油气田勘探开发、钻采工艺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旨在提高断块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水平,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开设栏目有专论综述、地质勘探、开发工程、钻  相似文献   

9.
高含水复杂断块油田加密井井位智能优选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鲍敬伟  李丽  叶继根  石军辉  张津  朱红云  姜宁 《石油学报》2017,38(4):444-452,484
高含水复杂断块油田地下剩余油高度分散、多层叠置、犬牙交错,对老油田二次开发新钻高效加密井的井位优选提出了苛刻的要求。通过研究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分析了井位优选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复杂断块油田三维地质模型和油藏数值模拟后的多种三维场数据,以剩余可动油量为目标函数,以油井控制半径、经济极限井距和经济极限剩余可动油量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剩余可动油量计算模型,并给出了复杂断块油田单井控制范围和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实现了直井、斜井井位的单因素智能优选。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综合考虑影响井位优化的多种因素,建立了多因素井位优选方法。通过编制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实现了复杂断块油田加密井井位智能优选的精细化和定量化。该方法应用于大港港西油田二区二次开发工程中,优选出的井位符合油藏动、静态认识,钻井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为高含水复杂断块油田持续效益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以石油地质学,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为理论指导,充分吸收最新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对研究区的构造,储层,流体特征及油藏开发特征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对剩余油的分布进行定量描述,为油田开发下一步的措施提供地质依据,并总结出复杂断块油气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的一般规律,形成剩余油定量表征的一套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复杂断块油气田开发中后期,应在三维地震基础上结合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利用数值模拟等定量化描述手段,对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剩余油分布作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11.
提高油气田开发效益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取决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成本控制方法、设备与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技术以及开发方案优化技术等,更是与从建井到成井的整个井筒生命周期的管理息息相关。分析了现有管理模式下,因建井、成井与用井环节的脱节造成的一系列开发矛盾,以及大量的后期维修工作量和费用等问题。从井筒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出发, 提出以需求为导向,建立起建设与使用有机衔接的钻采一体化管控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石油库作业风险分析必须把握好的三个方面:一是全面分析石油库作业的系统构成;二是建立健全作业风险分析机制;三是对作业风险进行正确评估和制定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阐述我国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演变过程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石油定价机制所导致的诸如石油价格变动滞后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场信号失灵等问题思考了相应的改革对策,提出了调整政府价格管理职能、建立平等竞争的市场规则、完善稳定油价的调控体系以及加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等7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石油企业油藏经营管理的理论及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系统分析国外油藏经营管理的内涵、基本特点、主要做法和最新进展,对比指出了中国石油企业推行油藏经营管理的有利条件;结合中国石油企业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中国石油企业实行油藏经营管理的主要方法。中国石油企业应重点把握油气储量评估、储量资产经营、老油田精细管理和油气资本运营等重要环节,通过采用新的体制和机制,努力降低储量开采成本,达到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杨建坤 《天然气工业》2012,32(1):108-112
油气田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是有效控制工程的造价。为此,应用管理学原理和造价管理理论,吸收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精细化管理的经验,提出了实施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主要途径:①构建由6个子体系组成的造价精细化管理体系,即工程造价组织与人才管理精细化体系、工程造价技术精细化管理体系、工程定额与价格精细化管理体系、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平台信息体系、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机制保障体系、造价精细化管理文化体系;②积极推进工程造价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即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的造价精细化管理;③加强工程造价基础管理精细化建设,即抓好价格信息化的精细化管理、提升基础工作管理制度建设水平、建立基于标准化的精细化管理方法和推进项目档案精细化管理等。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实施的工程项目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实践说明,投资成本进一步得到了控制、依法治企能力和股权投资收益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些精细化管理途径和方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山西石油稳步推进市县一体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槐青 《石油商技》2001,19(4):48-50
为了切实从管理体制上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山西石油系统本着“减少管理层次、降内耗、压费用”的原则,采取积极稳妥,点面结合的工作方针,按照物流的合理流向,结合山西石油流通的实际情况,打破行政区划,以经济区划逐步推进市县一体化管理进程,重构山西成品油流通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18.
周庆 《岩性油气藏》2012,24(5):116-119
聚合物驱开发具有采油速度快、持续时间短、开采成本变化规律复杂等特点,其操作成本构成和预 测方法与常规水驱有所不同。科学预测聚合物驱操作成本是有效控制油气操作成本、准确制定成本计划 的关键。结合聚合物驱的开发特点,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给出了操作成本的影响因素,并 建立了聚合物驱操作成本的预测模型。实例证明这一预测方法能较好地预测聚合物驱开发操作成本,达 到提高预测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老井开窗后固井与防砂问题。根据海上油田层系复杂、出砂严重、作业日费高等特点,研究了一种适用于海上油田的新型固井防砂一体化工艺技术,该技术一趟钻将防砂管柱与固井管柱下入井内,然后通过在不同位置的操作,可实现上部问题井段的固井作业和下部油层段的防砂作业,作业过程中可控制防砂段的静液柱压力,防止地层坍塌,作业结束后无需钻塞,避免了水泥对储层的污染,完井后管柱通径较大,利于后期开采或修井作业。该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海上油田老井改造的技术难题,同时该技术在降低完井成本和后期作业难度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龙华 《石油钻采工艺》2004,26(Z1):66-67
稀油老区注水开采区块进入中后期,油井含水升高,严重影响开发效果.为此进行了以井组、区块为整体的大剂量深部调剖、调驱工作,调整吸水剖面,但受堵剂成本和注入设备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其应用规模.在不改变调堵效果前提下,采用弱凝胶降低堵剂成本,使堵剂费用控制在80元/m3以内,可实现大剂量应用.同时针对泵注设备不能满足现场大剂量注入的现状,开发引进了地面智能泵注系统,实现了现场连续不问断配注施工,施工参数均通过智能控制,可自动记录压力、流量、总流量的变化情况,操作简单,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大量运输费用.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可达到高效低成本改善稀油注水区块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