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徐州城市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积特征与来源识别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对21个土壤样品中30种元素的测试结果,研究了徐州城市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积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与我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相比,研究区表层土壤中Zn,cd,As,Hg,Sb,Sn,Ag等的富集程度相对较高,而Fe,Se,Sc,Ba,Bi,Pb,Cu,Ni,Cr,Mn,Mo,Be,Ti,A1.Ga,Li,Co等的富集程度相对较低;样品中30种元素可被分为4个类剐,即自然因子类剐(Al,Ti,Ga,Li,V,Co,Mn,Be,Pt)、交通因子类别(Ag,Se,Sc,Pb,Cu,Zn,Cd,Br,S,Mo,Au)、燃煤因子类别(Bi,Cr,Hg,As,Sb,Pd)和混合源类别(Fe,Sn,Ba).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徐州城市表层土壤的21个样品中28种金属元素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与我国土壤元素的背景值(算术平均值)相比,表层土壤中Zn,Cd,As,Hg,Sb,Sn,Ag等元素富集程度大;Fe,Se,Sc,Ba,Bi,Pb,Cu,Ni,Cr,Mn,Mo,Be,Ti,Al,Ga,Li,Co等元素的富集较小。环境风险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徐州城市表层土壤样品中属于中等环境风险级别以上的样品占近40%。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武汉大气PM2.5中微量元素的污染特征和来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了11种典型微量元素的浓度水平,并通过元素相关性、因子分析、富集特征等方法对其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武汉大气PM2.5中的微量元素污染在夏季较为严重,秋季次之,冬季较轻.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武汉大气PM2.5中的Zn、Ni、Cr的浓度值显著偏高,而Mn、Cu、Se、Pb、As、Ti的浓度值则较低,Cd排放不明显.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表明,Zn、Mn、Cu、Pb、Cd、Se很可能来自同一污染源.因子分析表明,微量元素污染主要来源于钢铁冶金、合金制作和工业燃油3个方面.富集因子分析表明,Ti、Se、Cd、Ni、Pb、Zn、Cr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而Cu和As则部分来源于人为污染,部分来源于土壤.  相似文献   

4.
胶东乳山金矿区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格庄金矿以相对富As、Co、Ni而三甲和铜锡山金矿则以相对富Cu、Pb、Zn、Ag为特征。聚类分析显示,英格庄金矿具Bi Hg、As Sb Co与Pb Zn组合,三甲金矿具Bi Hg As Sb Co、Pb Zn与Ag Cu Au组合,而铜锡山金矿则显示Bi Hg Sb Pb Ag、Cu Au Zn As及Mo Ni组合,结合Ni、Co、Mo与Ag、Hg、As、Sb等的相关特征,认为上述三个金矿均有成矿头尾晕叠加现象。Au、Ag、Cu、Pb、Zn、As、Sb、Bi、Hg、Mo等元素垂向变化规律显示,英格庄金矿在-200m标高以下,三甲金矿在-500m标高以下尚有成矿富集段存在。其中,所确定的英格庄金矿的靶位在16勘探线附近,三甲金矿的靶位则在16~20勘探线间。  相似文献   

5.
焦作市空气可吸入颗粒物元素组成及其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焦作市城区与郊区空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进行了研究,城区和郊区空气中PM10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31±68)μg/m3和(320±106)μg/m3,PM10质量浓度表现出一定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城区空气中PM10质量浓度高于郊区,冬季PM10质量浓度高于其他季节.采用ICP-MS对PM10中的Fe,Zn,Pb,As,Mn,Cu,Cd,Se,Ni,Cr和Co质量浓度进行分析,也表现出一定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元素组成以地壳元素为主(如Fe和Mn).采用相关矩阵和富集因子法对PM10中元素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e,Mn,Ni,Co和Cr主要受自然因素控制,如土壤;As,Cd,Pb,Se,Cu和Zn主要受人为因素控制,如燃煤和交通尾气排放等.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太行山东麓煤矿区气溶胶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及来源,于2017年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在峰峰矿区采集PM_(2.5)和PM_(10)样品,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试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分析讨论PM_(2.5)和PM_(10)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峰峰矿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PM_(2.5)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84、108、107和174μg/m~3,春、夏、秋季PM_(10)质量浓度分别为204、177和179μg/m~3,均超过我国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表明矿区大气污染较为严重;PM_(2.5)/PM_(10)的比值夏秋季明显高于春季,这可能与夏秋季强烈的光化学反应生成大量二次粒子有关;峰峰矿区PM_(2.5)中Zn元素含量最高,Pb次之,其他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Mn、Cr、Cu、As、Mo、V、Sn、Ni、Cd、Co。PM_(10)中Zn元素含量最高,Mn次之,其他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Pb、Cr、Cu、V、As、Mo、Ni、Sn、Cd、Co。峰峰矿区PM_(2.5)和PM_(10)中Cd元素的富集系数超过100,严重富集,明显受到人为活动影响;Mo、Pb、Sn、Zn元素富集系数均超过了10,表明Mo、Pb、Sn、Zn等四种元素在峰峰矿区轻微富集,受到人为活动影响;Cu、As、Cr、Ni、V、Mn、Co元素的富集系数小于10,表明Cu、As、Cr、Ni、V、Mn、Co这七种元素主要来自于地壳。  相似文献   

7.
采用构造叠加晕的方法,对石人嶂钨矿床V14矿脉的地球化学异常进行系统研究,构建构造叠加晕模型。石人嶂钨矿成矿元素背景含量对数频率柱状图呈"双峰"式分布,显示多次热液成矿作用叠加;单一成矿阶段形成的近矿晕元素组合为W、Bi、Pb、Ag、Cu、Mn,前缘晕元素组合为As、Sb,尾晕元素组合为Sn、Co;矿脉原生晕元素轴向分带序列(由深部到浅部)依次为Co→Bi→Ag→Sb→Be→Mn→As→Zn→Cd→W→Mo;根据构建的构造叠加晕模型,结合前、尾晕共存,轴向"逆向"分带以及前缘晕/尾晕参数从浅部到深部的反复变化等特征,推测V14矿脉沿轴向往深部仍有较大延伸并可能存在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8.
在那拉提一带,受特定的地质条件的控制,元素的分布和元素的组合具有鲜明的特征.通过1∶10万化探普查,测量研究区范围内的水系沉积物,分析了Cu,Ag,Au,As,Sb,Bi,Pb,Zn,Cr,Ni,Co,W,Sn,Mo等14种元素,基本上查明了研究区14种元素的分散富集规律和元素组合特征,并将研究区划分为北、中、南3个元素富集带.研究表明区内蕴藏着丰富的Cu,Au等多种金属矿产资源,为那拉提地区基础地质研究和矿产资源评价提供了部分地球化学资料.  相似文献   

9.
大厂长坡锡多金属矿床自上而下为陡倾斜裂隙大脉及细脉、似层状细脉浸染型和似层状网脉浸染型矿体;矿体和蚀变围岩中挥发性和较低温矿物的元素组合在上部富集,而较高温矿物的元素组合在下部富集;原生晕元素组合的垂直分带前缘晕为F、B、Hg、Ba、Ga,中程晕为Ag、Cu、Sb、Bi、As、Pb,深部晕为Sn、Pb、Zn、Mn、Co、Ni;不同标高矿体、蚀变围岩和原生晕中特征元素的比值自上而下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矿上地表原生晕水平分带明显.据此建立了长坡锡多金属矿床矿化深度和深部规模的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那拉提一带,受特定的地质条件的控制,元素的分布和元素的组合具有鲜明的特征.通过1:10万化探普查,测量研究区范围内的水系沉积物,分析了Cu,Ag,Au,As,Sb,Bi,Pb,Zn,Cr,Ni,Co,W,Sn,Mo等14种元素,基本上查明了研究区14种元素的分散富集规律和元素组合特征,并将研究区划分为北、中、南3个元素富集带.研究表明区内蕴藏着丰富的Cu,Au等多种金属矿产资源,为那拉提地区基础地质研究和矿产资源评价提供了部分地球化学资料.  相似文献   

11.
应用仪器中子活化(INA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和原子吸收光谱(AAS)分析我国西北部安太堡、鸟达、大武口和太西4个选煤厂原煤、精煤、尾煤和煤泥中AS,Ph,Cr,Hg,Cd,Co,Ni,Se,Mn,U,Th,Be,Mo,Sb和Br等15种有害痕量元素的含量,结合实验室对安太堡和鸟达2个选煤厂原煤样的洗选试验,分析了常规洗选方法对有害痕量元素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As,Hg,Cr,Co,Mn,Th等元素的脱除效果最好;Pb,U,Cd,Se,Ni,Mo,Sb等元素具有一定的脱除效果;Be,Br这2种元素脱除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2.
运用AFS,INAA,ICP-MS,ICP-AES,XRD等方法分析了宁夏石嘴山电厂原煤、飞灰、底灰中硫等43种元素的含量与矿物组成,基于燃烧与淋滤实验,探讨了这些元素的燃烧分异特征及As等11种有害微量元素的淋滤行为.结果表明:元素在燃煤固体产物中的分布主要受其挥发性与赋存方式控制.燃煤过程中元素的挥发程度与其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沸点或熔点的高低有关,易挥发的、以有机相赋存的以及赋存在亚微米/纳米级矿物中的元素(如Al和Na)向细粒飞灰中富集,而大多数元素基本不挥发,在飞灰与底灰中均匀分布.在877~1300℃的燃烧温度,元素As,Cr,K,Mg,Mn,Mo,Pb,Sb,Zn的挥发率受影响显著;煤及其燃烧产物中微量元素的淋滤行为主要与其自身的地球化学性质以及赋存状态有关.飞灰、底灰受酸性介质淋滤时,低挥发性的元素有低的淋出,而挥发性较高的元素易于淋出;AS,Br,Cd,Cu,Hg,Pb,S,Sb与Se在燃煤过程中有较高的挥发率,Co,Cd,Ni,Mo及U在酸性介质中的淋出质量浓度超过有关水环境质量标准,存在环境危害潜势.  相似文献   

13.
以桂郁金为原料,经浓硝酸-双氧水(30%)处理后用微波消解样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其中的Na、B、Mg、Al、P、Ca、Ti、Zn、Ba、Mn、Fe、K含量,Li、Be、Tl、Mo、Pb、Cd、Sr、V、Cr、Cu、Ni、Co等元素的含量则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 - MS)测定.方法的准确性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 - 10015、GBW - 10020对比分析证实.试验结果表明:桂郁金中富含Fe、Mn、Ti等微量元素,其中Fe含量最高为360μg/g,而Be、Cd、Mo、TI、V含量较低,均低于1μg/g.该法快速简便、准确率高、精密度好,完全可以满足样品中元素含量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4.
低煤级煤中部分元素有机亲合性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逐级化学提取方法研究了低煤级煤中Co,Ni,Cr,V,Sb等11种元素有机亲合性,结果表明:1)低煤级煤中存在有机态的微量元素,不同元素的有机亲合性差异较大,不同样品中同一元素的有机亲合性也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煤中该元素的丰度和性质,成煤地质条件有关;2)低煤级煤中与煤大分子结合的w(Co),w(Ni),w(V),w(Sb)的平均值为13%,80%,69%,36%,33%,与胡敏酸结合的平均值为30%,6%,17%,13%,与富里酸结合的平均值为69%,3%,3%,21%,18%,3)低煤级煤中Zn,Cd,Cu,Pb等亲硫元素也表现出一定的有机亲合性,其中,与煤大分子结合的w(Zn),w(Cd),w(Cu),w(Pb)平均值为22%,21%,40%,23%,与胡敏酸结合的平均值为9%,7%,14%,与富时酸结合的平均值为20%,13%,22%,13%。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图们江中游表层沉积物中As、Cd、Cr、Co、Cu、Ni、Pb、Zn的含量,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表层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的浓度在0.48~241.81 mg/kg之间,平均浓度的高低顺序为As、Pb、Zn、Cu、Ni、Cr、Co、Cd; 8个采样点中,白龙(T5)、日光(T6)、图们公园(T7)3处采样点的污染较为严重; 地积累指数(Igeo)评价结果显示,污染程度的高低顺序为Pb、Cd、Cu、As、Ni、Co、Zn、C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