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7年春季,对桑蚕品种苏婴×熙阳进行了实验室鉴定.结合蚕期表现、茧期调查、丝质鉴定等,总结参鉴品种在安康试验点的饲育情况和性状特点.  相似文献   

2.
2016年春,山东试验点对来自北方蚕区4家育种单位选育的5对桑蚕新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通过蚕种催青、幼虫期饲养、熟蚕上簇、茧期调查、丝质鉴定等试验过程,对参试品种进行简要分析及概评.  相似文献   

3.
2004年春对参加北方蚕区鉴定的两对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各项目调查时间、内容和方法均按《北方蚕区桑蚕品种共同鉴定工作细则》规定进行,结合蚕期饲养观察、茧期调查、丝质鉴定等,了解其饲育成绩及特点,并对各品种进行简要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2010秋至2011春,对参加全国鉴定任务的9对蚕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结合蚕期饲养、茧期调查、丝质鉴定等介绍其饲育成绩及饲育特点,并对各品种进行简要的概评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2005年春对参加北方蚕业协作区鉴定的八对蚕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各项目调查的时间、内容和方法均按《北方蚕区桑蚕品种共同鉴定工作细则》规定进行,结合蚕期的饲养观察、茧期调查、丝质鉴定等,了解其饲育成绩及饲育特点,并对各品种进行简要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2006年春对参加北方蚕业协作区鉴定的九对蚕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各项目调查的时间、内容和方法均按《北方蚕区桑蚕品种共同鉴定工作细则》规定进行,结合蚕期的饲养观察、茧期调查、丝质鉴定等,了解其饲育成绩及饲育特点,并对各品种进行简要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来源于不同主产区的主推家蚕品种菁松×皓月、871×872进行实验室鉴定试验,通过蚕期饲养、茧期调查、丝质鉴定,初步了解其经济性状、茧丝质成绩及种源地域的差异,试验结果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在品种推广应用、改良和换代等方面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2007年春对参加北方蚕业协作区鉴定的10对蚕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各项目调查的时间、内容和方法均按《北方蚕区桑蚕品种共同鉴定工作细则》规定进行,结合蚕期的饲养观察、茧期调查、丝质鉴定等,了解其饲育成绩及饲育特点,并对备品种进行简要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2011年春,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对参加北方蚕区联合鉴定的4对桑蚕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结合蚕期饲养、茧期调查、丝质鉴定等了解其饲育成绩及饲育特点,并对各品种进行简要的概评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春,我所对参加北方蚕区联合鉴定的8对桑蚕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调查项目、内容、时间和方法,按《北方蚕区桑蚕品种共同鉴定工作细则》进行。通过蚕期饲养、茧期调查、丝质鉴定等了解其主要成绩和饲育特点,并进行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原蚕区养蚕是一家一户分散的养蚕方式,在生产实践中有时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户平时管理较好,养蚕条件也不差,虽然都是使用方格蔟上蔟并在养蚕前进行了消毒,但到茧质调查时,健蛹率反而不是很高。经过对比分析,对原蚕区熟蚕上蔟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对秋季蚕台饲养原蚕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保奎  王红恩  韩淑鸿  薛迪 《北方蚕业》2009,30(3):31-32,34
为了秋季饲养好原蚕,我们针对农村饲养条件较差,分散饲养且农户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采取了一些措施,解决了一些共性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结果认为蚕台饲养原蚕是关键,加强环境、蚕室、蚕具、蚕体、桑叶消毒是保障,抓好技术培训、适时喂足喂饱是基础。  相似文献   

13.
2002年我区秋蚕期血液型脓病危害严重。蚕病发生的特点:一是发病面广;二是发病时间早,有的农户在2龄就发现血液型脓病,不仅在迟眠蚕中有病蚕,即使在大批蚕中也有蚕病发生;三是发病情况严重,损失较大。据对城区八里店镇调查,有3%农户的210张蚕种因暴发蚕病而颗粒无收;25%农户的1600张蚕种因发病严重,张产仅10~20kg;40%农户的2500张蚕种发病较轻,张产在25kg左右;只有30%左右的农户少量发病,张产在32kg以上。因血液型脓病危害,八里店镇饲养的6431张秋蚕,平均张产仅32.5kg,与去年同期比,平均张产减少3.4kg,损失蚕茧21.9t,估计全镇发病损失率在1…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结果表明:稚蚕试验区使用有孔塑料膜覆盖育,在低温的春蚕期和晚秋期,与对照区无孔塑料薄膜覆盖育相比,两者的饲养成绩没多大差别,但在高温多湿的夏、秋蚕期,试验区的生命力和茧质都比对照区有所提高,其中夏蚕期幼虫生命率提高20.22%,虫蛹生命率净高43.57%,收茧量提高了55.56%。  相似文献   

15.
家蚕模式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秦俭  何宁佳  向仲怀 《蚕业科学》2010,36(4):645-649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模式生物系统,是我国模式生物研究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家蚕(Bombyx mori)不仅具备模式生物的基本要素,而且还有其突出的特点和优势,2002年国际无脊椎动物协会正式将家蚕确定为鳞翅目模式昆虫。家蚕代表了生物界的一个大类群,易于在实验室内饲养和繁殖,世代短,子代群体大,遗传背景清楚,便于进行实验操作,并且遗传资源丰富,具有悠久的基础研究历史和现代科学研究基础,所以家蚕作为实验动物,在经典遗传学、动物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昆虫免疫学、鳞翅目害虫防治、环境监测乃至医药学等研究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家蚕是少数完成基因组计划从框架图到精细图、重测序的代表物种,家蚕生物信息资源及分析平台以及功能基因鉴定和功能分析的平台日趋完善,使家蚕已经成为基因组学研究的典型范例之一。后基因组时代即使一个科学目标也有多种模式生物进行综合化分析,新的模式生物系统将逐渐形成。中国家蚕基因组计划推动了家蚕模式生物系统化的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家蚕模式生物系统,并推进在鳞翅目害虫防治、人类疾病模型、医药筛选及环境检测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将有助于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产业相关领域形成优势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2019年,春季对鲁87×鲁88、陕9733×陕8722,秋季对鲁21×鲁22、永中3号进行了实验室试验鉴定。本文依据参加鉴定品种的蚕期饲育表现、茧质调查成绩、丝质检验成绩等进行对比分析,客观反映参鉴品种在陕西试验点的性状表现。  相似文献   

17.
翁宁润  彭成卫 《北方蚕业》2010,31(3):42-43,47
安康市蚕种场普种质量控制指标出台后,对生产技术环节管理服务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职业素养、奖罚制度、成本管理、生产技术、消毒防病等方面,围绕提高蚕种质量,论述了相关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18.
2019年春季、秋季,山东省蚕业研究所以菁松×皓月为对照种,按照《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家蚕品种实验室共同鉴定工作细则(2017修订稿)》要求,结合实验室蚕种催青、蚕期饲育、茧期调查、鲜茧烘干、丝质鉴定等过程,对参鉴品种进行简要概评和比对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杨胜特  胡仕叶  覃金鼓  刘平 《北方蚕业》2010,31(1):19-21,62
为探讨贵州省重点蚕区春蚕生产品种布局,根据各蚕区地理和气候条件,在每个蚕区针对性地发放本省现行3个蚕品种进行试验调查。初步认为,贵蚕一号适合在息烽县、毕节市、黄平县春季饲养,春蕾×镇珠适合凤岗县春季饲养,两广二号适合在荔波县春季饲养。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南阳市桑蚕病害的发生种类、原因及造成的危害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找出了南阳市桑蚕病害发生、流行的原因。提出了相应措施与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