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明 《山东中医杂志》2011,(11):781-782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中药联合多西他赛加顺铂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加顺铂化疗,治疗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血栓通粉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近期疗效、化疗不良反应、体能状态评分、中位生存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39.5%,对照组总有效率26.7%,治疗组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体能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位生存期治疗组为320 d,对照组为239 d,治疗组中位生存期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化瘀中药与化疗联合应用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梁春灵  曹凤  张玉婷  王沁 《新中医》2016,48(7):94-96
目的:观察参芪白血饮对缓解期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40例急性白血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巩固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参芪白血饮口服。治疗4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清sIL-2R、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sIL-2R、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sIL-2R、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IL-2R、TNF-α水平比较,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ML及ALL患者治疗后的sIL-2R、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AML及ALL治疗前后sIL-2R、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白血饮可降低缓解期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L-2R和TNF-α水平,从而可能通过两种因子的免疫调节机制,增强对缓解期患者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抑制或杀伤,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联合CAG化疗方案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可耐受化疗的老年AM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接受CAG方案化疗联合香菇多糖,对照组38例,接受CAG化疗方案,两组输血、抗感染、升白等支持治疗相同。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达到84.2%和8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NK细胞活性和CD4/CD8比值变化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相比对照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香菇多糖联合CAG方案可有效改善老年AML患者近期疗效,显著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缓解期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诱导缓解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20例初治AML患者病例资料进行临床疗效总结和研究对比,并根据治疗中是否使用中药将患者分为中药+化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简称对照组)。观察诱导缓解期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从临床疗效(完全缓解率、有效率、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支持疗法、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观察对比,分析中药参与治疗后有无治疗优势。结果:(1)两组CR率及有效率分别为50%和60%,60%和70%,治疗组CR率及有效率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其症状量化积分明显减少,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化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红细胞输注均量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血小板输注均量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均量少于对照组,经检验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3、化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比较,其中肝损害发生率两组分别为30%和80%,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1)中西医结合治疗AML,中药在支持疗法中显示出一定优势,可以减少患者的输血用量;(2)中药在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方面初见端倪;(3)中药参与治疗在提高白血病CR率方面有无优势?本项研究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5.
张玉婷  曹凤  郑秀华  王沁 《新中医》2015,47(7):114-116
目的:观察参芪白血饮对微小残留白血病(MRL)患者NK细胞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急性白血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9例,实验组予以参芪白血饮辨证加减配合化疗;对照组仅予单纯化疗。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技术测定比较2组治疗前后NK细胞及T细胞亚群的改变。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气阴两虚证候积分、外周血NK细胞百分比、TC、Th细胞百分比、Th/Ts比值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气阴两虚证候积分、外周血NK细胞百分比、TC、Th细胞百分比、Th/Ts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白血饮可以提高NK细胞、T细胞和Th细胞数量、降低Ts数量,提高Th/Ts比值,从而可能调节MRL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杀伤或抑制体内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HAG方案联合中药治疗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可耐受化疗的初治老年AML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接受HAG方案化疗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HAG方案化疗,2组输血、抗感染、升白等支持治疗标准相同。结果治疗组CR率32%,PR率32%,OR率64%;对照组CR率32%,PR率32%,OR率64%。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联合中药治疗组骨髓抑制、感染、出血和肝肾毒性等发生率低于单纯化疗组(P均<0.05)。结论 HAG方案联合中药治疗有助于减低患者化疗毒副反应,提高化疗耐受性,治疗老年AML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干扰素-α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已经失去了手术、放疗及化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单独应用干扰素-α和联合应用干扰素-α及参芪扶正注射液患者的肿瘤缩小率、生存期、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治疗期间体重变化及治疗过程中毒副反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联合用药组肿瘤缩小率在6个月时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4个月时研究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6,12,24个月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体重下降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毒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血清AST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干扰素-α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时起到增效作用,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有独特疗效,而且毒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传统标准DA化疗方案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标准化疗方案(DA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后比较两组化疗疗效,骨髓抑制情况,心、肝和肾功能指标及非造血系统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两组RR分别达到82.5%和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 d、7 d和14 d后治疗组PLT和WBC计数及Hb含量均显著高于化疗前和对照组(P<0.05)。化疗14 d后治疗组CK、LDH、CK-MB、AST、ALT和Cr显著低于化疗前和对照组(P<0.05),两组BU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感染发热、恶心呕吐以及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率分别为55.0%、35.0%和15.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A化疗基础上联用参麦注射液可有效缓解AML患者的病情,降低化疗所产生的骨髓抑制,减少非造血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综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徐璐  胡敏  苏群豪 《四川中医》2020,38(1):84-86
目的:观察参芪白血饮对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毒副反应、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VTD方案化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参芪白血饮。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缓解率,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指标[T细胞、Th细胞、Ts细胞、NK细胞],治疗前后骨痛症状评分(NRS)以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Ts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T细胞、Th细胞、NK细胞比例以及Th/Ts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骨髓抑制,实验组患者WBC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心肌酶谱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应用参芪白血饮可有助于增强疗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并一定程度上缓解化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西医化疗治疗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leukemia,AML)的临床效果和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方法:将40例AML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中药(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生薏苡仁、天冬、甘草、大青叶、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小蓟、广犀角、当归、构杞子、大枣、神曲、山楂)治疗,1d1剂,自化疗第8天开始口服,口服2周休息1周,序贯至化疗结束.结果:两组AML临床缓解情况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西医化疗治疗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能明显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MA化疗结合参芪杀白汤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两组均用MA化疗治疗,研究组加用参芪杀白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P-10、sICAM-1、MIP-1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肝肾功能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A化疗结合参芪杀白汤治疗AML能有效调节血清IP-10、sICAM-1、MIP-1α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董珍 《新中医》2015,47(12):185-186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观察42天。观察2组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3%,对照组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3~+、CD4~+、CD8~+、CD4~+/CD8~+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乏力失眠、白细胞减少Ⅱ度以上、血小板减少Ⅱ度以上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T细胞亚群的活性,缓解和稳定胃癌病灶。  相似文献   

13.
李向晖 《新中医》2015,47(7):129-131
目的:观察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只采用单纯西医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辨证治疗;记录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86例患者均完成化疗,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症状控制率为74.4%,低于观察组的90.7%(P<0.05)。对照组的KPS评分稳定升高率为60.5%,低于观察组的86.0%(P<0.05)。观察组生存期1年共33例(76.7%)多于对照组23例(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期≥1年半的共24例(55.8%),对照组12例(2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为8.3月,少于观察组的12.4月。对照组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脱发程度及骨髓抑制程度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化疗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可提高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汤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化疗组(观察组)、化疗组(对照组),对照组选用NP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服用参芪扶正汤。结果观察组有效率、瘤体缩小程度、KPS评分及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芪扶正汤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延长患者生存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方法对100例晚期恶性肿瘤(预计生存期>3个月)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在化疗同时联合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7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50例,单纯给予化疗及对症治疗。两组患者化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24%,对照组为2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比较,有效率治疗组为72%,对照组为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方面: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程度上,治疗组均比对照组反应轻,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异常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可有效地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分期辨治联合化疗治疗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AML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31例诱导化疗期采用标准剂量的DA方案诱导化疗,骨髓抑制期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Ⅰ组35例诱导化疗期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杀白汤口服,骨髓抑制期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仙补汤口服;治疗Ⅱ组33例诱导化疗期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杀白汤口服,骨髓抑制期治疗同对照组;治疗Ⅲ组30例诱导化疗期治疗同对照组,骨髓抑制期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仙补汤口服。观察4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造血恢复时间、血制品输注量及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治疗Ⅲ组及对照组(P均0.05),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治疗Ⅲ组化疗相关心脏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治疗Ⅲ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治疗Ⅲ组胃肠道反应、感染、电解质紊乱、肝肾损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治疗Ⅰ组均明显低于治疗Ⅱ组和治疗Ⅲ组(P均0.05)。治疗Ⅰ组、治疗Ⅲ组化疗后血细胞恢复时间及血制品输注量均低于治疗Ⅱ组和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Ⅱ组和对照组(P均0.05)。结论参芪杀白汤善于改善化疗毒副反应,提高诱导缓解率;参芪仙补汤善于促进造血恢复,减少血制品输注。在AML化疗诱导缓解期、骨髓抑制期序贯联合应用参芪杀白汤、参芪仙补汤可提高诱导缓解率,减少化疗造成的心脏及胃肠道反应、感染、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并可促进骨髓造血恢复,减少血制品输注,明显改善化疗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河北省民政总医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94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3例,均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治疗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观察两组的生存期、生化指标变化、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47%,高于对照组的67.44%,治疗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高于对照组,甲胎蛋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与TACE联合治疗肝癌可以起到增加疗效、减少副作用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探讨HAG方案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1年5月—2014年3月在医院接受化疗的AML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单用HAG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87.5%(42/48),对照组为80.0%(40/48),两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Hb、WBC和PLT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WBC和PLT分别为(68.7±7.5)g/L、(3.4±1.0)×109/L和(51.2±8.9)×109/L,对照组为(85.2±7.1)g/L、(5.2±1.3)×109/L和(72.4±7.2)×109/L,观察组Hb、WBC和P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感染、出血和肝肾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AG方案联合中药治疗AML有助于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化疗难受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老年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清热+地西他滨组(治疗组)和单纯地西他滨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CR)率低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感染发生率、口腔溃疡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清热方联合地西他滨能有效治疗老年性AML,中药能减轻地西他滨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参芪十一味颗粒联合紫杉醇加顺铂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21天为一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治疗组同时加用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观察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改善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十一味颗粒可提高卵巢癌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缩短术后或化疗后的免疫抑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