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腔给药新剂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在鼻腔内使用,经鼻粘膜吸收而发挥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称为鼻腔给药系统,鼻腔给药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吸收迅速,起效快,无损伤性,使用方便等特点,已成为制剂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结合鼻腔的生理和给药的特点,综述了近年来鼻腔给药剂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鼻腔给药新剂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鼻腔给药具有吸收迅速、完全,能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等优点。但大分子药物难以通过鼻粘膜吸收,需使用吸收促进剂。所以,许多新剂型如微球、环糊精、脂质体、乳剂等已被用于开发生物利用度高、刺激性小、无毒副作用的鼻腔给药系统。本文拟就此做一报道。1 微球(microspheres)微球是用白蛋白、明胶、聚丙交酯、淀粉等材料制成的球型载体给药系统。应用较多的是可降解淀粉微球,白蛋白微球。所载药物已有多肽类,如胰岛素、人生长激素(hGH)、降钙素、去氨加压素以及普萘洛尔、庆大霉素、甲氧氯普胺等。1.1 提高生物利…  相似文献   

3.
鼻腔给药的生物利用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鼻腔给药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吸收促进剂、药物性质、剂型和载体等因素的影响。虽然药物通过鼻腔吸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由于鼻腔特殊的解剖生理结构,药物吸收迅速;且与其他给药途径相比,尤其对于多肽和蛋白类药物而言,鼻腔给药这种非侵入性给药方法更简单、安全并且节省费用,因此,有望成为未来全身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药物经鼻腔给药的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眼部给药剂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眼部给药剂型的特点与发展。方法根据文献综述了眼部给药剂型及给药系统的特点和应用。结果目前滴眼剂、眼膏、眼用膜剂广泛应用于治疗眼病,眼部给药系统如原位凝胶给药系统、胶体给药系统、微球、植入剂等可以明显地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结论眼用给药系统在药学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蛋白多肽类药物微球鼻腔给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鼻腔给药是指在鼻腔内使用,发挥局部和全身作用的给药系统。鼻腔给药可避开"首过效应",药物吸收迅速,可提高生物利用度,部分药物生物利用度可接近于静脉给药,是一种非侵入性给药方式,使用  相似文献   

6.
鼻黏膜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腔给药在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主要特点是鼻腔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较口服给药更高,无肝脏首过效应,避免了药物的胃肠道反应,给药简便,用量少.鼻腔黏膜表面是一层假复层柱状上皮,可以分泌大量的黏液,并覆盖在纤毛上.正常情况下,纤毛协调一致的摆动,清除鼻腔内的异物.鼻腔给药首先受损的是纤毛,药物及辅料对鼻黏膜及纤毛均有毒性作用,严重者还会影响鼻腔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7.
鼻黏膜给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腔给药是传统的给药方式,在耳鼻喉科应用极为广泛,一般用来治疗各种鼻腔和鼻窦疾病,也可作为辅助用药用于与鼻病有关的邻近器官疾患。近年来随着对这一给药途径研究的深入,通过鼻黏膜吸收发挥全身性治疗作用的药剂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鼻黏膜给药研究较多,很有希望替代传统的注射给药途径。1鼻黏膜给药的特点鼻黏膜给药简便易行,药物经鼻黏膜吸收后直接进入体循环,可免受胃肠道中酶的破坏和肝脏对药物的首过效应,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某些药物鼻内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接近100%,这对胃肠道吸收不良的药物有实际意义。鼻黏膜给药的缺点是制剂对鼻黏膜的刺激,主要是纤毛毒性作用,包括药物、附加剂、渗透促进剂和防腐剂对纤毛活动的作用。2对药物的要求用于鼻黏膜给药的药物应符合以下条件:2.1分子量不能太大药物分子量的大小与其鼻黏膜吸收有着密切关系,分子量在4000以下能较好地透过鼻黏膜,生物利用度较高。较大的分子在有渗透促进剂的情况下,也能较好的吸收。常用的渗透促进剂有:合成的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9-月桂醚、硫代月桂醇钠。②胆酸衍生物:牛黄胆酸钠、葡萄糖胆酸钠,脱氧胆酸钠和脱氧牛黄胆酸钠。③烷显著提高胰岛素、17β-雌二醇和黄...  相似文献   

8.
鼻腔给药系统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药物的鼻腔给药系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全球众多制药行业都在致力于基因和多肽类药物新型鼻腔给药系统的研发.现阐述了鼻腔生理特点和药物鼻黏膜转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并对近年来鼻腔给药系统的促吸收途径和发展动向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吗啡给药途径及其剂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玉莲  曾平 《中国药房》2004,15(8):505-506
吗啡是从阿片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肠壁的阿片受体而产生镇痛作用,是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重要止痛药,其不良反应主要有眩晕、情绪改变、精神忧郁等[1].许多药学研究者希望通过改变其给药途径或剂型来减少其不良反应,并延长其镇痛作用持续时间.笔者根据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该方面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鼻腔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凤云 《黑龙江医药》2005,18(4):284-285
鼻腔给药系统(nasal drug delivery system,NDDS)是指在鼻腔内使用,经鼻粘膜吸收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鼻腔给药历史悠久,但过去大多用于治疗鼻炎、鼻塞等届部疾病,起局部消炎、收敛、杀菌等作用。近年来随着新辅粒和治疗新技术的应用,发挥全身治疗作用的鼻腔给药制剂酏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鼻腔给药系统的新剂型——淀粉微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探讨鼻腔给药系统--淀粉微球剂,方法:对淀粉微球剂的制备及体内外的研究及影响其吸收的因素进行综述,结果:其制备简单,DSM能促进药的吸收。结论:鼻腔给药系统为一种新的制剂,随着研究的深入,其临床应用将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蛋白多肽类药物鼻黏膜给药直接入脑途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大分子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量的蛋白多肽类药物用于临床,给药剂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许多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均有中枢神经活性,而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阻碍了这些物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es system,CNS)和发挥疗效.鼻黏膜给药后药物通过鼻黏膜直接入脑途径,可避开BBB而直接入脑,为蛋白多肽类药物进入脑中发挥疗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鼻腔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通过鼻黏膜给药己被认为是一种药物能快速高效吸收的给药方式。鼻黏膜细胞上有很多微细绒毛 ,因此大大增加了药物吸收的有效面积 ,黏膜细胞下有着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 ,药物通过黏膜吸收后可直接进入体循环。此外 ,鼻腔内酶的代谢作用远远小于胃肠道 ,因此 ,鼻腔给药系统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包括肽类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研究。此外 ,药物从鼻嗅区吸收 ,为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有效的给药途径。另外 ,疫苗的鼻腔给药在疗效及患者接受性上同样是非常吸引人的。本文主要概述了设计和开发鼻腔给药制剂时需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冯春雷 《中国药店》2009,(2):I0012-I0013
皮肤给药是指以贴、涂、擦、敷、熏、洗、浴等方法,直接用于治疗体表或某些粘膜部位疾患。皮肤给药剂型包括膏、丹、水、酊、散等剂型, 不少人以为,皮肤外用药物没什么多大讲究,涂抹一下就完事了,其实,皮肤用药很有讲究,要根据病情需要与药物性质的不同。对症下药选用不同剂型的皮肤外用药。  相似文献   

15.
吗啡(Morphine)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它具有强烈的镇痛、镇静作用,能够抑制呼吸中枢,降低其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可以抑制咳嗽中枢产生镇咳的作用;可以兴奋消化道平滑肌,致使便秘,并使胆道、输尿管、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增加;  相似文献   

16.
鼻腔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徐晖  魏培莲 《中国药业》2004,13(3):72-73
从鼻粘膜的生理特性、药物动力学、剂型、影响药物吸收及生物利用度的因素、对鼻粘膜的毒性、动物模型等方面综述鼻腔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鼻腔给药算不上是创新,以抗炎剂和血管收缩剂滴鼻消除鼻充血,局部治疗鼻炎已经用了多年。然而现今鼻腔已被看作是包括疫苗,骨质疏松症、偏头痛、性功能障碍治疗剂乃至胰岛素等范围广泛的许多药物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8.
鼻黏膜生物黏附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影响鼻黏膜黏附和药物吸收的因素、鼻黏膜生物黏附给药系统的种类、鼻用生物黏附制剂的安全性等3个方面介绍了鼻黏膜生物黏附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述胰岛素近年来鼻黏膜给药的相关信息。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36篇,进行相关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综述出鼻黏膜给药的特点以及提高鼻黏膜生物利用度的诸多方法。在胰岛素制剂中加入安全高效的吸收促进剂或水不溶性粉末将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结论胰岛素鼻黏膜给药在药学领域将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徐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21):1755-1756,1762
目的:对近年来中药口腔黏膜给药新剂型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方法:根据有代表性的文献,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整理。结果:近几年来,中药口腔黏膜给药系统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已由传统的散剂、片剂、液体制剂等剂型改良得到新型给药系统。结论:中药口腔黏膜给药新剂型的研制,可以克服传统剂型给药量大,生物利用度低,作用不持久,给药不便等缺点,为更好地发挥中药局部及全身治疗作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