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使用QDE168型单面大圆机编织的纯腈纶、纯棉及不同交织比的腈棉交织纬平针织物的力学性能,包括:顶破强力、耐磨性能、抗起毛起球性、刚柔性、悬垂性。分析得出:纯棉针织物的抗顶破性能好于腈棉交织物,并且腈棉交织物中随着织物中腈纶含量的增加,顶破性能逐渐下降;纯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最差;经过碱性条件处理后,纯棉织物的刚性明显要比腈纶织物大,其悬垂性比腈纶织物差,且腈纶所占比例越大,织物悬垂性越好。  相似文献   

2.
腈纶及腈/毛交织物的起毛起球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坚  赵玉萍  徐鲁 《毛纺科技》2006,(11):14-17
文章通过实验分析了不同组织结构的纯腈织物和不同交织比腈/毛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织物组织结构和色纱配置状态会对织物起毛起球性有直接的影响,不同交织比的腈/毛交织物,腈纶含量高、腈纶纱线间交织面积大,则织物起球严重.文章还研究了纯腈织物经过摩擦后起球状态的变化趋势,摩擦次数小于100次时,织物表面的毛球数随着摩擦次数增加而增加,但摩擦次数大于100次后,毛球有明显脱落的趋势.由此探讨了从织物结构和色纱配置方面提高腈纶仿毛织物和腈/毛交织织物抗起毛起球性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纯棉精梳纱与Sorona长丝在针织圆机上设计开发了单面双列集圈织物。进行了顶破、耐磨、起毛起球、折皱、悬垂、透湿、芯吸、接触冷感性能测试,并与相同组织的纯棉针织物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如下:棉纱与Sorona长丝交织有利于提高织物的耐平磨性;棉和Sorona长丝交织物的折皱性与悬垂性好于结构相近的棉织物;织物透湿导湿,接触冷感强,适合用作夏季吸湿排汗面料。  相似文献   

4.
对咖啡炭涤纶长丝交织、咖啡炭腈纶混纺针织面料进行顶破、耐磨、起毛起球、保暖、透气、透湿、导湿等性能测试,得出结论:咖啡炭长丝织物的顶破和耐磨性好,咖啡炭混纺针织物比棉针织物耐磨性好;咖啡炭长丝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优于咖啡炭混纺织物;咖啡炭长丝与棉纱、天竹纱、棉氨包芯纱交织后,织物的透气、透湿、导湿性增强;咖啡炭混纺针织物比棉针织物保暖性、透湿性和导湿性好;咖啡炭长丝和短纤织物穿着舒适,适宜直接接触皮肤穿着。  相似文献   

5.
采用3种测试方法对不同织物结构和整理加工参数的粘胶交织针织物进行了起毛起球测试试验,研究了其起毛起球性能测定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纱线烧毛能有效提高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而酵素洗涤整理并不能改善粘胶交织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  相似文献   

6.
对8种不同规格的艾草改性竹黏纤维针织物的服用性能进行测试,并分析其耐磨性、抗起毛起球性、芯吸性、透气性、透湿性与织物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艾草改性竹黏纤维针织物的芯吸性、透气性和透湿性较好,艾草改性竹黏纤维含量对针织物的耐磨性和抗起毛起球性影响不大。艾草改性竹黏纤维与涤纶纤维混纺可以提高织物的耐磨性,但织物的芯吸性会略微下降。织物组织结构是影响织物透气性的重要因素,采用提花、网眼和蜂窝类组织可以提高织物的透气性,但织物的耐磨性和抗起毛起球性会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仿棉聚酯纤维与棉的混纺纱的性能,选用4种仿棉聚酯纤维/棉混纺纱、氨纶丝、低弹涤纶丝交织,开发了平针添纱织物、平针衬垫拉绒织物、绗缝织物3种保暖针织物,测试分析其性能。结果表明:仿棉聚酯纤维/棉混纺纱针织物具有良好的保暖性、抗起毛起球性及服用舒适性,是开发保暖服装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8.
对由3种不同原料编织的针织物进行了染色以及后整理,测试、对比和分析了3种腈纶羊毛混纺织物的服用性能,结果表明,异形腈纶与羊毛混纺织物的顶破强力、保暖性、透湿性、透气性和抗起毛起球性均优于普通腈纶与羊毛的混纺针织物.  相似文献   

9.
对由3种不同原料编织的针织物进行了染色以及后整理,测试、对比和分析了3种腈纶羊毛混纺织物的服用性能,结果表明,异形腈纶与羊毛混纺织物的顶破强力、保暖性、透湿性、透气性和抗起毛起球性均优于普通腈纶与羊毛的混纺针织物。  相似文献   

10.
降低Modal/棉混纺针织物起毛起球的系统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odal/棉混纺针织物耐起毛起球性能差,文章分析了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在纺纱、编织、染整过程中降低起毛起球性的措施,以期提高该织物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4因子3水平正交实验方案,用含十二烷基硫酸钠(K12)和碳酸钠的溶液对腈纶针织物进行了抗起毛起球整理,并对织物试样进行了物理机械性能测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温度对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最大。最佳工艺为温度60℃,时间20 min,K12用量2 g/L,碳酸钠用量2 g/L。经该工艺条件处理后,腈纶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Modal/棉混纺针织物耐起毛起球性能差的特点,分析产生的主要因素,在纺纱、编织、染整等工序提出改进方法,降低起毛起球性,提高该织物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染整加工对Modal/棉针织物起毛起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延虎 《染整技术》2004,26(6):28-30
详细分析了Modal/棉混纺产品起毛起球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各工序对Modal/棉混纺针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同时提出一些改进方法,从而提高了该织物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用纯棉针织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阳离子改性剂后进行涂料染色,通过不同浓度的抗静电剂对染色后的棉针织物进行处理后,对织物的力学性能、亲水性能以及色牢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以3%浓度的阳离子改性剂对棉针织物进行改性,当抗静电剂的浓度为40g/L时,棉针织物的亲水性能好,芯吸高度能提高3倍。  相似文献   

15.
探讨新型仿棉聚酯纤维/精梳棉65/35 19.7tex赛络纱的工艺优化措施,并对其针织物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根据新型仿棉聚酯纤维性能特点,采用并条混和的方式进行混纺,保证混纺比的准确性;使用新型纺纱配件,重视钢领钢丝圈的配套工作,使纺成的新型仿棉聚酯纤维混纺纱质量达到较高水平;对混纺纱针织物的回潮率、芯吸高度、抗起毛起球等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用新型仿棉聚酯纤维混纺纱织成的针织物,其吸湿性能与抗起毛起球性均比涤棉混纺纱织成的针织物优异。认为:开发的新型仿棉聚酯纤维混纺纱性能优异,可用于针织物。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分析竹浆纤维针织物起毛起球性的影响因素,根据7种竹浆纤维纬平针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参数和起毛起球性的测试结果,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织物基本参数与起毛起球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对起毛起球性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织物的面密度、纵密、厚度、纱线线密度、氨纶含量、织物横密和竹浆纤维含量;含氨纶纯竹浆纤维针织物...  相似文献   

17.
对丽赛织物、棉/丽赛交织物、纯棉织物的吸湿性、透湿性、液态水扩散速度、毛细芯吸高度、透气性进行了测试分析, 结果表明: 丽赛织物对气态水、液态水的吸收与传递速度较棉/丽赛交织物、纯棉织物快, 表明丽赛织物的吸湿、放湿、导湿性能好, 更适宜做夏季服装面料.  相似文献   

18.
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腈纶织物进行碱减量处理,改善了腈纶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采用正交设计法,测试并分析了棉织物、腈纶与减量后腈纶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及相关的服用性能,得出影响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处理的因素依次为:烧碱浓度、温度、时间,且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烧碱浓度4%,温度70℃,时间4min。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为研究超细羊毛及其混纺针织物的抗起球起毛性,选用纯羊绒、超细羊毛/亚麻51/49、超细羊毛/羊绒70/30、超细羊毛/真丝85/15、纯超细羊毛5种纱线,每种纱线与纯羊毛合股织制3种不同密度的纬编罗纹组织针织物,共15种。并用PillGradeTM全自动三维评级系统对其进行抗起毛起球性客观性评价。结果表明,超细羊毛含量与织物抗起毛起球性的相关性最强,其次是织物密度。混合一定比例的羊绒纤维、亚麻纤维有助于提高羊毛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相对紧密的超细羊毛/羊绒混纺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聚乳酸纤维织物服用性能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瞿永  卜佳仙 《纺织学报》2008,29(11):48-51
为更好地了解聚乳酸纤维织物的服用性能,提高产品开发的针对性,对相近规格的纯聚乳酸纤维织物、聚乳酸纤维/棉(80/20)混纺织物、棉织物、涤纶织物进行强伸度、透气性、折皱回复性、导湿性、悬垂性、耐磨性、起毛起球性、交织阻力等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聚乳酸纤维织物具有很好的伸长变形能力;其折皱回复性、导湿性、悬垂性和耐磨性良好;透气性和抗起毛起球性不如棉织物;具有较高的交织阻力,可防止织物产生纰裂。聚乳酸纤维/棉混纺织物由于棉纤维的加入改善了聚乳酸纤维织物的透气性和抗起毛起球性,减小打纬阻力,但织物的折皱回复性、悬垂性和耐磨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