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赵佩佩 《规划师》2012,28(2):10-16
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从强调城乡统筹、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大背景出发,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城乡用地分类体系,对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体系做出了调整,对于体现不同空间层面下的规划政策重点、保障生态环境资源和公共利益具有现实意义。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应用实践来看,新版国标颁布实施后仍需开展后续的规划研究工作,如允许地方在框架内扩展用地分类体系,研究用地混合、兼容的规划控制方法,纳入体现政策内涵的补充用地控制方法等。改进现行的规划编制方法,推动规划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是新版国标实施之后我国城市规划面临的紧迫而现实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张润朋 《规划师》2012,28(2):17-22
城市用地分类表面上是针对土地属性和特征来进行用地划分,实则是基于反映人们目标与意图的土地分类方法。城市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发挥着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等作用。原《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施行下所存在的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脱节、城市规模控制乏力、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控制要求缺乏所带来的公众利益难以保障等问题,都影响到了城市规划公共政策作用的发挥。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的发展,针对城市发展转型及政府职能转变,在调控城市空间资源、维护社会公平、协调各方利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对城市规划公共政策作用的发挥起着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1990、1997、2004和2013版深圳城市用地分类的修订历程,不仅构成了地方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修订的完整序列,也反映了深圳城市规划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产业转型、法制环境等城市发展趋势的嬗变过程。本文以深圳城市用地分类修订历程的梳理为基础,剖析修订背后的原因,试图探讨从城市用地分类到用地开发控制体系的发展趋势与演绎路径,作为地方城市规划机制优化和国家相关标准修订的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用地分类的困境及改革建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城市用地分类的特征与实质入手,分析了我国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所出现的矛盾和困境。通过研究英国和香港的成熟经验,提出我国城市规划土地与建筑用途管理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用地分类标准是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的核心工具,对其进行修订不仅仅是对城市规划技术的优化与完善,更是适应城市转型发展的复杂过程。在反思历版深圳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存在的问题、剖析城市用地分类的作用、地位、内涵和体系的基础上,深圳首次构建了"规划用地分类+开发控制规则"的城市用地分类体系。深圳用地分类由单一标准向标准体系、技术分类向制度体系逐步转型,有利于促进用地的合理开发、建设、使用及用途变更,保障城市规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实施以来,全国各地采取了相应措施推进新国标在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实施.从工作实践来看,新国标的实施存在很多常见的问题和难点.基于广州市近年推进新国标实施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在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等方面常见的几类问题,指出仅仅依靠“一键转换”的思路完成从旧到新的转化,并不是新国标实施的本旨,更不能应对所面临的全部问题.只有在深入理解贯彻城乡规划法和新国标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对原有规划管理体系进行检讨,不断改革完善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政策、模式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新国标的作用,更有利于规划的管理和实施.  相似文献   

7.
以用地国标的修订为契机,解读《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公共设施用地"的内涵,剖析其在经济体制转轨背景下的演变历程和发展趋势。借鉴境内外相关用地分类经验,结合我国城乡规划工作需求,对"公共设施用地"分类的重构提出思路与建议,以期更好地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新颁布实施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 37—2011)》通过明确混合用地定性原则、拓展部分用地兼容性及增强分类系统开放性等方式体现了土地混合使用理念,但在指导混合用地的规划编制与管理实践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借鉴相关成熟经验,结合新版用地分类标准和我国规划体系特点,从总规、控规、修规三个层面初步探讨了混合用地的规划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9.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规划用地分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梳理了已有的城市用地分类相关研究,比较了国标中的用地分类方案。根据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城市规划管理的客观要求,从城乡统筹的视角对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方案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有覆盖全市域、强化建设空间管制、突出城乡差异特征的分类体系,为新形势下我国的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非城市建设用地”的概念辨析及其规划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非城市建设用地"是保障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该命题引起了规划业界和学界的较多关注。然而,就目前的研究来看,还存在概念界定模糊、研究规范性差、规划成果实效性差等问题。有鉴于此,本文首先整理"非城市建设用地"的相关概念及其演变过程,梳理相关规划研究成果,从而对有关研究中的"非城市建设用地"的实质内涵有所把握。进而,通过借鉴若干国外非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即将实施的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提出重新界定"非城市建设用地"的思路,指出应将其理解为具有某些共同属性"用地分类",用于有关的规划编制。最后,基于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试对这类用地的规划控制方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