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文辉 《陕西中医》2012,33(2):156-157
目的:观察补肾养阴活血类中药配伍组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养阴活血方(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麦冬、肉苁蓉、当归、赤芍等)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养阴活血方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能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促进循环的作用,故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门诊符合条件的8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穴位注射结合低频电刺激治疗组40例和静脉注射对照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主要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均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可以改变血黏度、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脑联通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原发病控制良好的基础上,治疗组44例口服心脑联通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42例口服尼莫地平,每次40 mg,每日3次。2组均以2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好转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和0.05)。结论心脑联通胶囊能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椎基底动脉缺血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影响。方法 8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0例。2组均常规使用敏使朗12mg/次,3次/d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2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47.5%。高血流组治疗后较前血流速度明显减低;低血流组治疗后较前血流速度明显增快(P<0.05或P<0.01)。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李峰 《亚太传统医药》2012,8(5):116-117
目的:探讨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治疗药物为桂哌齐特32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静脉滴注;对照组治疗药物为长春西汀20mg加入5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8.00%(P<0.05);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得到显著改善,其中,治疗组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增加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显著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桂哌齐特能有效扩张椎-基底动脉,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脑血供,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采用注射用血塞通(络泰冻干粉针)联合天麻素(天眩清)注射液;对照组80例,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治疗15d以后观察2组病例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脑血流速度的变化、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改善,治疗组增加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部份"血瘀"症状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注射液,能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临床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痰浊上扰清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后循环缺血痰浊上扰清窍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和针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经颅多普勒(TCD)血流流速及搏动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73.3%(P0.05);治疗后,两组的椎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和其搏动指数(P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痰浊上扰清窍型眩晕疗效优于单纯西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常规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眩晕程度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1.6%,观察组总有效率94.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眩晕残障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增加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虚阳亢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治疗15天后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和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55%,两组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改善,治疗组增加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部分症状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临床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芒针联合项丛针对后循环缺血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芒针联合项丛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项丛针治疗),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每天治疗1次,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后循环缺血型颈椎病功能量表(FS-CSA)评分,检测两组患者左后循环缺血(LVA)、右后循环缺血(RVA)、椎-基底动脉(VBA)的平均血流速度变化情况,以及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S-CSA量表评分降低(P<0.01);两组患者LVA、RVA、VBA平均血流速度升高(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FS-CSA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LVA、RVA、VBA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1,P<0.05),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27/30),优于对照组有效率73.33%(22/30)。结论 芒针联合项丛针治疗后循环缺血型颈椎病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脑部供血情况,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1.
封臻  廉全荣 《陕西中医》2014,(2):161-162
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采用天麻素,治疗组加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加快,组内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0%(P<0.05)。结论:本方法能够有效的恢复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疏血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成疏血通治疗组和对照组,两周后观察疗效并通过TCD观察2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疏血通组有效率97.5%,对照组有效率85.0%,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TCD显示治疗组血流峰速的提高较对照组明显,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血通能显著提高治疗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3.
白清 《中成药》2014,(11):2264-2267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效果。方法给与降糖药及胰岛素等常规基础治疗的67例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尼莫地平)和观察组35例(补阳还五汤加尼莫地平),2周及4周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流动力学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及4周,两组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大、血流动力学指标得到改善,较治疗前的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尼莫地平在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大方面优于单用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人参养荣丸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92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联合人参养荣丸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眩晕评分及椎动脉血流参数。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眩晕评分(EEV量表评分、DHI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EEV量表评分、DHI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人参养荣丸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1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且其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天麻素注射液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用药14d。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5%,优于对照组的77.5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临床症状,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常规针刺与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电针双侧"完骨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针刺取百会、情感区;双侧晕听区、太阳、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治疗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电针双侧"完骨穴"。两组均治疗15 d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TCC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椎动脉型眩晕病均有显著疗效,但加电针双侧"完骨穴"法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热敏灸疗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热敏灸疗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热敏灸疗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19.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俐 《陕西中医》2010,31(2):147-149
目的: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椎基动脉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以西比灵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平眩汤基础方(黄芪、葛根、赤芍、天麻、当归、川芎、水蛭等),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均能改善眩晕症状(P<0.01),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椎基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治疗本病有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何华 《陕西中医》2006,27(11):1334-1335
目的:观察中风先兆丸对椎-基底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中风先兆丸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66例,分别观察其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脉动指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本组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提示:中风先兆丸对椎-基底动脉系TIA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