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首都巴黎的下水道博物馆从外表看并不特别,就是一个普通的下水道井盖。但是掀开这个井盖进入地下,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地下宫殿。巴黎下水道虽然修建于19世纪中期,但就是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些高大、宽敞如隧道般的下水道实在是不同凡响。聪明的巴黎人就利用这些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下水道建成了下水道博物馆。人们在这里游览,可以全面了解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统。  相似文献   

2.
《消防与生活》2011,(9):28-28
今年夏季,洪水已成为许多国家的烦恼。如果没有“给力”的下水道系统,那么道路被淹、城市一片汪洋就在所难免了。法国巴黎下水道的历史要追溯到中世纪,在国王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巴黎完善了塞纳河左岸的雨水排泄系统。  相似文献   

3.
“街道空荡荡,下水道通往另一座城市。”在古罗马,下水道的一端是世俗污秽流向地狱的路,而另一端则是个体灵魂升上天堂的路。在巴黎,下水道是被损害者逃亡避难的场所,常常发生英雄与邪恶势力的斗争。巴黎、伦敦、东京、纽约等西方国家的大城市里恢弘如宫殿的城市排水系统,成为艺术工作者放飞想象力的天堂,无数精彩绝伦的小说、电影从晦暗的下水道穿行而过,绽出绚烂夺目的光芒,让众生为之倾倒。  相似文献   

4.
巴黎会议审查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最佳位置”PierreDuffaut等著姚国安摘译丁济新校(重庆建筑大学)以“地下城市”为题的国际会议于1995年2月1日-2日在巴黎召开,法国地下空间工程的业主及承包商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四方面的问题:(1)公共交...  相似文献   

5.
正地下综合管廊发源于19世纪的欧洲,迄今已有180余年的发展历史。经过百年来的探索、研究、改良和实践,其技术水平已完全成熟,成为国外发达城市市政建设管理现代化的象征,是现代城市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刊曾专门介绍过巴黎、伦敦、东京、慕尼黑这几个城市的地下管道工程(见2012年第8期专题"下水道的哲学"之《下水道:现在城市的文明革命》)。这些城市的发展史已经证明,要真正跻身"世界都市"之列,除了地上的光鲜繁荣外,埋藏在底下的不为人见,却时时刻刻为都市排忧解难的地下管道系统,才标  相似文献   

6.
<正>下水道,早在古罗马时期就有下水道设备出现。近代下水道的雏形源于法国巴黎,至今巴黎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下水道系统。一个好的下水道系统对于城市的交通、市民的出行、饮食的卫生和防止传染病的传播都起着巨大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世界各大城市的下水道。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国内外对下水道的建设都是比较重视的。在国外为防范城市内涝,城市排水标准,纽约是"十至十五年一遇"(注:一年一遇是每小时可排36毫米雨量)的标准,东京是"五至十年一遇"、巴黎是"五年一遇"  相似文献   

7.
二十一世纪上海大都市发展与地下空间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子新  孙钧 《地下空间》1999,19(2):126-130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上海大都市城市化水平正在快速提高。但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也日益严重,除了采取综合性的政治,经济措施外,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将是医治“城市综合症”,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人防科研》2004,(4):51-54
国外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评价很高。不少学者认为“城市发展的成功,取决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的高效利用是国土资源利用从量的发展到质的发展过程”,“只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地下空间,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的用地、居住、交通、能源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MoniqueLABBE 《地下空间》2004,24(3):406-407,413
通过介绍巴黎地下空间网络规划的现状、发展方向以及目前所遇到的问题,阐述了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建设必须走复合式、标准化的道路,为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下水道变身博物馆 提起法国首都巴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和凯旋门。可你知道吗?在巴黎,还有一处经常被人们忽视的宏伟建筑,它就是被誉为“城下之城”的巴黎下水道。  相似文献   

11.
“社区”是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而出现的一种社会意识[1]。19世纪中后期,在像伦敦、巴黎、纽约、芝加哥等大都市中,来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人口集聚,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形成了很多规模很小的邻里。当时大多数早期城市社会学家,都认为这  相似文献   

12.
现在世界人口已过50亿,2000年将达到60亿,2020年将达到80亿,趋向饱和。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一八八○年为世界人口的2.5%,经过20年膨胀为42.2%,预测2000年为51.3%。我国现在城市人口为全国人口的20.6%,预计2000年将达到4亿多,占32%。由于人口不断增加,给城市建设和发展带来许多困难和矛盾,如用地紧张,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等等。因此,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在世界各国越来越受重视,向地下要地皮,要环境,要能源已形成了一股“地下热”。  相似文献   

13.
导读     
随着大城市发展空间的日趋紧张,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2003年11月4日至5日,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及城市规划建设单位召集的,有30多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出席的“城市地下空间国际学术报告会”在北京召开。专家们结合北京、上海、深圳和巴黎、里昂、蒙特利尔、东京等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建设情况,就城市地下空间的建筑类型及其发展演变、城市地下空间的交通挑战、地下人行道及零售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与集约化利用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与介绍。本期我刊集中报道了部分专家在这次报告会上的演讲内容,供业内人士和有关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城市化”的建设过程也在加速之中,城市数量不断增长,城市范围也迅速扩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从而造成生活拥挤,交通阻塞,基础设施落后的矛盾,进而导致环境恶化。城市中可利用的土地也逐步减少,这就需要向城市的上部空间和地下空间发展。上部空间的利用是发展高层建筑、高架道路、屋顶花园等,而地下空间的利用就是把建筑物建造到地下去。  相似文献   

15.
城市下水道整治对策新构想肖成洪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城市发展很快,规模扩大、人口激增,城市生活用水越来越多,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大大增加。但是,一些城区下水道的修筑格局至会仍未改变多少,还是五、六十年代的旧式水渠规模,很不适应现代化大城市污水大排放...  相似文献   

16.
一、立法背景 地下空间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开始面临用地紧张的状况,向地下要空间,是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解决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缓解城市综合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林静 《城建档案》2008,(4):14-15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城市的“血管”和“神经”。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管线的重要性正日益被各级政府部门所重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地下管线运行建设和维护管理、城市应急管理、解决城市“马路拉链”等问题都需要现势、准确和完整的地下管线信息。为了掌握现势、准确和完整的地下管线信息,2007年年末,市建设局制订出台了《宿迂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我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形成、管理、利用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单位和个人要遵守新出台的《办法》,该“办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介绍巴黎地下空间网络规划的现状、发展方向以及目前所遇到的问题 ,阐述了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建设必须走复合式、标准化的道路 ,为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如今国际形势变化莫测,战争和恐怖袭击事件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持续稳定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展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出现饱和,交通拥挤,堵塞,建筑空间拥挤,绿化面积减小,城市污染加剧,环境质量下降,城市抗灾自救能力降低等等“城市综合症”也越来越严重。综合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这种新型国土资源是解决城市人口、资源、环境、安全四大危机的重要措施、人防工程与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相结合,是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上海大都市城市化水平正在快速提高。但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也日益严重,除了采取综合性的政治、经济措施外,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将是医治“城市综合症”,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