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全国环境工程地质专题学术座谈会于1982年11月11日至15日,在湖北省孝感县举行。这次座谈会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在湖北省地质局的大力协助下组织召开的。参加会议的代表为124名。会议共收到论文38篇,论文的内容较为广泛。座谈会着重讨论了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科学概念、研究方法以及我国当前研究的重点并交流了已有工作经验,对推动  相似文献   

2.
关于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其基本内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环境工程地质学”是环境科学的组成部份,是工程地质学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新发展。近年来,对环境工程地质学的性质及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存在不同观点和见解,工作上出现各种误会。所以,环境工程地质学仍然处于发展中的萌芽阶段。为此,作者根据若干年对环境工程地质的探索实践,仅对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进行一些粗浅讨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第三届全国环境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届全国环境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孙玉科,许兵,李毓瑞(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第三届全国环境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9月15~18日在兰州召开。该会的会议文集选编了52篇论文,按论文的内容,可分为三类:一是环境工程地质学...  相似文献   

4.
一、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兴起最近十几年来,随着环境科学的迅速发展,环境工程地质学正在逐渐形成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即作为环境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作为工程地质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并且成为现代工程地质  相似文献   

5.
受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的委托 ,由中国水电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承办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等 7单位协办的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学术会议于 2 0 0 4年 10月 2 1~2 4日在昆明市召开。中国地质学术第六届工程地质专委会主任王思敬院士在开幕词中指出 :这次会议是我国工程地质学术界的一次重要会议。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工程地质问题越来越复杂。工程地质学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工程地质学发展的根本。工程地质学家任重道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  相似文献   

6.
由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发起,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山区环境工程地质国际讨论会”于5.4.—5.8.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工程地质学科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得到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 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名誉主席M.Arnould(法)、现任主席D.L.White(加)、秘书长L.Primel(法)、  相似文献   

7.
1988年11月15~18日在长春市召开了“吉林省暨长春市地质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及1988年学术年会”。来自生产、科研、教学部门的代表120余人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是两个会结合进行的:首先召开了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地质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第六届理事会成员;接着召开了1988年学术年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40篇,通过学术交流活动,从中评选出优秀论文25篇。  相似文献   

8.
1989年11月在西安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环境工程地质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由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地矿部环境地质研究所、西安地院、陕西水力电力学会五个单位联合主持。会议共收到文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委员会首届学术会议于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二日至十日在苏州召开。这次学术会议是我国工程地质界一次空前的盛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各生产部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共二百人。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地质部、国家建委,苏州市科协等部门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并给予了具体帮助和指导。这次会议是在全党全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新形势下召开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将是我国工程地质事业发展吏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最近召开了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这次会议研究了以下问题: 一、关于1981年度的学术活动 本年度拟举行三次学术讨论会,即岩体力学试验中的地质问题座谈会,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座谈会;岩体的物理探测方法及测试技术座谈会。  相似文献   

11.
由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西南交大、中科院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等单位共同主办的这次大会于1990年4月19—23日在成都召开。1988年第三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期间开始酝酿、筹备的这次大会、前后收到论文100余篇,选出44篇编成论文选集出版,论文内容包括以下专题:  相似文献   

12.
省地质学会召开工作会议──传达贯彻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中国科协“五大”及省科普工作会议精神1996年10月29日至31日,四11;省地质学会在水电成勘院召开了第14次学会工作研讨会。学会各专委会、地(市)州学会和基层学会代表63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  相似文献   

13.
环境工程地质勘察是研究和解决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重要手段。目前,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发展正由理论的探讨逐步地向勘察实践过渡,许多有关勘察的理论与方法问题尚需探索。本文根据勘察实践,重点对环境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任务,研究内容,基本原则与整体思路作以初步探讨,并以实例说明环境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4.
会议由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司主持,于1986年11月在成都召开。会议广泛地交流了工程地质制图经验,有二十名代表分别介绍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三角洲、鄱阳湖地区、南水北调、四川省、福建眉州湾地区等小比例尺环境工程地质图(系),宁波、武汉、南昌、厦门、渡口等市  相似文献   

15.
后记     
为了迎接21世纪的到来,2000年11月15日—19日在北京昌平富豪宾馆召开了“中国构造地质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会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委员会和石油大学联合发起,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持,石油大学具体筹办召开的。近80名来自全国各地学部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学者参加了会议。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辛亥革命和“五四”精神的感召下,在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等杰出学者的领导下,我国构造地质学开创之初,就坚持从  相似文献   

16.
叶开祥 《地质论评》1983,29(2):200-200
由中国地质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海洋学会海洋地质学会召开的“东海地质讨论会”,于1982年12月1日至6日在杭州举行。会议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调查局负责具体筹备。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中国科学院、石油工业  相似文献   

17.
黄润秋 《工程地质学报》2012,20(6):1083-1086
今天,工程地质大家庭又一次盛大的聚会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在美丽的青岛隆重开幕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向各位领导和代表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也提议,我们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大家共同一起,为我们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也向应邀前来参加这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这次盛会的承办方,中国海洋大学、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家海洋局青岛第一海洋研究所为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8.
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举办的“在可溶岩上建筑的工程地质问题”讨论会,于1981年9月14—17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召开。参加这次国际讨论会的有29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其中土耳其国家以外的代表有70名,我国派出代表6名。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名誉主席M.阿诺(法国),主席Y.M.谢尔盖夫(苏联)、司库兼代理秘书长M.朗格(西德)参加了会议,土耳其国家的能源、自然资源部部长及伊斯坦布尔市市长等出席了会议的开幕式。 讨论会开始前的两天召开了国际工程地质协会的理事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环境工程地质这的理论问题,重大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及典型实例,环境保护,减灾对策和灾害损失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最后,对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发展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由省地质学会前寒武纪专业委员会,东川市地质学会和东川矿务局联合召开的“东川矿区深入找矿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2月20—25日在东川市汤丹召开。到会代表共98名,有12位专家,学者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尤其是过去曾在东川工作的第一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的王可南副总工程师,四川省地矿局胡正纲副总工程师、吴景天高级工程师以及省地质学会理事长李希勣高级工程师等的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此次会议是继1973年“东川铁铜矿床座谈会”后的又一次盛会。1973年会议的成攻标志是解脱了“岩浆热液成矿”的束缚,初步总结了“沉积——成岩成矿”在指导找矿、科研方面取得的新经验、新成果。十一年后举行的这次会议,除了肯定上次会议所取得的成绩之外,着重指出:“沉积——成岩”成矿说,尚不能全面合理解释东川式层控铜矿的某些地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