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数是上帝用来描写宇宙的字。  相似文献   

2.
Stewa  I  姚时宗 《世界科学》1989,11(9):2-3
每一个整数,在理论上都能被分解为素因子.但要做到这一点,所费时间可能超过宇宙存在的期限.用初等易见的方法,即逐个地用素数试除它,直除到此数的平方根为止,是无望的。它的运算时间增长得如此之快,举例说,如果将计算机运算速度加快100倍,也只能使所能处理的数字的大小略加几个数位。要分解一个250位的数——如果不是那种特殊形式易于分解的数——现在是不可能做到的。另一方面,还未有人证明素数分解真应当如那样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想同各位谈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虽然我本人没有从事研究,但却十分神往。从古至今,许多数学家也为之着迷——这就是素数分布问题。你们一定都知道素数是什么:它是大于1而又只能被1整除的自然数。至少数论学家们是这样定义的。不过有时别的数学家也采用另外的定义,例如,函数论学家说素数是解析函数  相似文献   

4.
天文学家一直迫切希望找到一种确定宇宙年龄的新方法。宇宙年龄——从宇宙由超密态经所谓大爆炸而产生起所经过的时间——与宇宙膨胀减慢的速度有联系。再者,这种联系将有一天告诉我们宇宙是否将永远膨胀下去(宇宙是开放的),或者宇宙最终将停止膨胀,然后经“大坍缩”收缩到原来的超密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用日心说推翻了长达2 000多年的人类传统宇宙观,至此,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境界。然而,这种日新月异还有一个"框":宇宙是唯一的。今天,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或许将被颠覆——多重宇宙,我们生存的宇宙或许只是无数宇宙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谢懿 《世界科学》2009,(2):11-12
人类在第一次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后,便把地球从宇宙中心的位置上“拉”了下来。随着现代技术不断地使人类在宇宙面前变得渺小的同时,却也拉开了我们和我们所在宇宙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正>梅森素数是目前发现最大素数的有效途径。它推动了数论研究,也促进了计算技术、密码技术、网格计算技术和程序设计技术的发展。2300多年来,人类仅发现49个梅森素数。2016年1月7日,美国数学家库珀发现第49个梅森素数,即2的74207281次方减1。这个超大素数有22338618位,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素数。如果用普通字号将它连续打印下来,它的长度可超过65千米!  相似文献   

8.
<正>3月17日,哈佛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天文学家约翰·科瓦奇(John Kovac)宣布了关于引力波的期待已久的证据——时空结构中的涟漪起源于宇宙大爆炸并经历了急剧膨胀的暴涨阶段——当晚,详解这一发现结果的首篇论文被放到了网上,作者是加拿大圆周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大卫·马什(David Marsh)及其同事。他们写道,科瓦奇小组使用的南极BICEP2望远镜的测量结果几乎排除掉了一类模型,该模型基于一个被假设存在的基本粒子——轴子——来试图解释宇宙早期的暴涨以及宇宙中神秘暗物质的  相似文献   

9.
也许,在比星星更遥远的地方还存在着什么东西吧!而星星离开我们又如此之远,从距离我们最近的(当然,我们不把太阳系的星星包括在内)一颗星星发出的光线,要经过四年才能到达地球表面。但是早在数千年前,就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把人类的注意力吸引到那个遥远的地方去了。也许正因为这个缘故,人们产生了通观宇宙全貌的奢望。宇宙是一个整体,这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似乎都有它的组成:宇宙——银河系——星体——原子——核子——基本粒子——夸克。这就是物质结  相似文献   

10.
正素数也叫质数,其特点是它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就与素数有密切关系。我们小学背过素数,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三数学选修也会讲到“素数及其判别法”。梅森素数是数学家梅森发现的,人们为了纪念他,将Mp是素数时的梅森数称为梅森素数!2017年12月26日,一位美国电机工程师乔纳森·佩斯,利用互联网梅森素数大搜索项目  相似文献   

11.
自然信息     
与默森纳素数有关的大孪生素数1644年法国数学家默森纳(M.Mersenne)研究了一类形如M_p=2~p-1的数,当p是某些素数如2,3、5、7、13、17和19时,M_p也是素数,这时我们称M_p为默森纳素数,我们知道欧几里得早就证明过  相似文献   

12.
就在短短的几年前,科学家们还认为他们已经搞清了宇宙的起源。他们断定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大约100亿至150亿年前一个密度无穷大的时一空点的爆炸。宇宙学家对宇宙的形状知之不多;他们争执不下的是宇宙的大小和宇宙的命运,但对一个很基本的论点却并无异议,即我们所处的宇宙是唯一的宇宙。如今连这一信条也发生动摇。莫斯科莱贝德夫物理研究所物理学家安德烈·林德极力主张“宇宙”实际上是  相似文献   

13.
<正>仰望浩渺的星空,你是否总有一个疑问:宇宙究竟从何而来?虽然宇宙大爆炸、宇宙暴胀论等关于宇宙起源的学说,在理论上已相当丰满,但是确凿的证据在哪呢?北京时间3月18日凌晨,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宇宙大爆炸后最早时期的神秘时空波纹——原初引力波。这不仅是宇宙刚刚诞生时急剧膨胀的首个直接证据,也是证明宇宙膨胀理论最有力的证据。138亿年前,宇宙发生大爆炸之后,宇宙在极短的时间内  相似文献   

14.
上小学的时候 ,我们就知道所有的自然数可以分为素数 (质数 )和合数两类 ,当然还特别规定了“1既不是素数 ,也不是合数”。100以内的素数 ,从小到大依次是 :2、3、5、7、11、13、17、19、……、83、89、97。不用说了 ,你一定会背下来。那么素数的个数是不是有限多的呢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 ,我们先来看看另一个问题 :怎样判断一个已知自然数是不是素数。比如 ,143是不是素数 ?你一定会按照下面这个步骤去判断 :先用最小的素数2去除143,不能整除 ;再用3去试试 ,还是不行 ;再依次用5、7试试 ,还是不行 ;11呢 ?行 !143=11×13 ,所以143不是素数…  相似文献   

15.
n~2-n+p常表素数的完全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明刚 《科学通报》1987,32(11):801-801
设f(x)=x~2-x+p,p是正整数。问p取何值时,f(n)(1≤n相似文献   

16.
吴声 《科学之友》2005,(1):25-25
根据对暗能量的最新计算,宇宙还有240亿年可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暗能量将使宇宙继续膨胀。这对你来说也许没什么差别,不过总归不是坏事——美国科学家说,宇宙至少还能活240亿年,比他们原先预计的要长。他们根据哈勃望远镜的观察,计算宇宙中的暗能量,得出了这个新结论。斯坦福  相似文献   

17.
正天文学家发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宇宙结构之一——"南极墙"。该结构是一堵巨大的"墙",绵延14亿光年,包含了数十万个星系。天文学家早就注意到,星系并不是随机散布在整个宇宙中,而是以宇宙网络的方式聚集在一起。在这个巨大的氢气链中,星系就像项链上的珍珠,围绕着巨大空旷的宇宙空间。"南极墙"一直隐藏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宇宙的好奇无意中成就了我们最伟大的事业——科学。当我们反观历史的时候,会惊奇地发现,在历史上的任何阶段人类都具有强烈的宇宙意识。《宇宙图志》用上百幅精美壮丽的图片证明,从古至今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从未止步。作者选取的图片按照时间顺序,表现了从古老的神话猜想、地心说与日心说论战、天文现象的观测与理解、宇宙大爆炸的发现,一直到如今的深空探索,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令人震撼。  相似文献   

19.
<正>大爆炸留下的最后一点能量宇宙既包含着古往今来的时间,也包含着上下左右的空间,而我们就生活在这个宇宙之中。自启蒙之后,人类就一直在疑惑:这个宇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的问题,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有了一点儿模模糊糊的答案,那就是——宇宙是从大爆炸中来的。在138亿年前的某一个时刻,一个  相似文献   

20.
自然信息     
下一个默森纳素数藏在哪里不久前,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大卫·斯洛温斯基(David Slowinski)发现了当今的素数冠军2~(86243)—1,这很可能是第28个默森纳(Mer- Senne)素数(见本刊6卷8期627页),人们自然会问:还有没有更大的默森纳素数呢?答案当然是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