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羊膜移植和环孢霉素A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难治性青光眼37例(39眼),用2mg/ml环孢霉素A联合羊膜移植手术治疗。随访6~18个月(平均11.2月),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前房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总手术成功率为87.2%,功能性滤泡形成率82.1%。结论应用羊膜移植联合环孢霉素A能防止滤过泡瘢痕化、纤维化,并发症少,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青光眼疾病患者在术后采用环孢霉素A缓释系统治疗期间对滤过泡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以往本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青光眼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环孢霉素A缓释剂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和功能性滤过泡累及百分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光眼手术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仅出现1例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水平恢复正常时间(41.18±6.75)d和术后治疗总时间(9.42±1.08)d短于对照组[(59.73±10.58)d,(13.62±3.2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手术治疗的青光眼疾病患者在术后采用环孢霉素A缓释系统治疗,可以缩短治疗时间,预防并发症,改善滤过泡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环孢霉素A(cyclosporinA,CsA)在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的抗增殖作用。方法:将36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即实验组为(CsA)组,对照组为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组均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分别在Tenon囊和巩膜之间放置2%CsA,0.002%MMC的海绵块5min后,用0.9%生理盐水冲洗干扰。分别在术后d7,15d,30d检查滤过泡,角膜,眼底,并进行病理切片AgSNORs和HE染色。结果:CsA组多数形成功能性过滤过泡,无任何并发症,两组成纤维细胞AgNORs颗粒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sA在抗青光眼滤过术中抗增殖作用与MMC的作用相当,但其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物羊膜植入在兔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NPTS)中的抗瘢痕作用。方法选取新西兰白兔14只28眼,每只兔双眼均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随机选取1眼,将4mm×12mm生物羊膜植入巩膜瓣和结膜瓣下(实验组),另一只眼为对照组。观察术后结膜、角膜、前房及滤过泡情况;并于术后10、20d分别处死4、10只白兔取眼球手术区组织HE染色,于光镜、电镜下观察瘢痕形成情况。结果术后10d实验组12只眼(85.2%)见弥散的滤过泡,对照组9只眼(64.3%)见滤过泡,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d,实验组8只眼(80.0%)有滤过泡,对照组2只眼(20.0%)有滤过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滤过区纤维组织明显减少,术后20d仍有空腔存在;对照组滤过区见大量纤维瘢痕组织形成,术后20d滤过腔基本消失。结论生物羊膜在兔眼NPTS中有抗瘢痕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动物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兔眼硅胶膜植入滤过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兔眼硅胶膜植入引流术模型,通过眼压、滤过泡及光镜下形态学的观察,探讨硅胶膜植入引流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将40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每只家兔随机选择一眼植入硅胶膜,对侧眼行滤过术作为对照,术后观察眼压和滤过泡,并行是组织学检查。结果 硅胶膜植入眼眼压下降维持时间和滤过泡的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光镜显示硅胶膜植入眼可见开放的滤过道和咬切口。植入眼与对照眼的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及  相似文献   

6.
医用几丁糖在青光眼滤过术后抗瘢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研究医用几丁糖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抗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30只健康家兔60只眼均行青光眼滤过手术,每只家兔随机选取一只眼为实验眼,另一只眼为对照眼。实验组巩膜瓣下及结膜瓣下注射医用几丁糖,对照组未用。在术后不同时期观察滤过泡形态、眼压变化,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7d、15d、30d、60d两组眼压值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功能性滤过泡阳性率较对照组高。组织病理学观察,实验组手术切口附近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少,滤过道通畅,滤过泡结构疏松。结论医用几丁糖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有抑制纤维增殖的作用,应用后滤过道通畅、眼压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羊膜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应用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各类型青光眼38例44只眼分为3组,A组为巩膜瓣下羊膜移植术(AMT)组(20只眼);B组为巩膜瓣下联合应用丝裂霉素组(12只眼);C组为对照组(12只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观察手术前、术后第1、2、3、7、14、21天、第1、3、6个月各组的视力、眼压、滤过泡类型和充血程度、前房深度、眼底情况及并发症,用前房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LFCM)测量术前和术后第1、3、7天和1个月的前房蛋白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术后平均眼压均控制在21 mmHg以下,术后7~14 d眼压最低;3组各观察点之间比较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显著性.44只眼中40只眼为Ⅱ型滤过泡,4只眼为包裹性囊状滤过泡.羊膜组滤过泡术后2 d较扁平,第3天起隆起呈弥散的Ⅱ型泡;羊膜组早期滤过泡充血较轻,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羊膜组前房蛋白含量术前、术后第1天、第30天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羊膜运用于青光眼滤过手术中可以有效地降低眼压,减轻炎症反应,并发症较少.羊膜移植术后前房房水蛋白含量增加,可能与羊膜本身蛋白溶解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定量丝裂霉素应用于小梁切除术中抗增殖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术48例(66只眼)分两组,用药组小梁切除加丝裂霉素6.6ug应用;对照组单纯小梁切除。比较两组术后滤过泡存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用UBM检查滤过泡形态及浅前房原因,OCT检查黄斑水肿。结果:用药组33只眼,术后3个月时3只眼滤过泡囊样变。UBM检查1年时31只眼滤过泡形态良好,2只眼包裹瓣下有潜腔。术后Ⅱ°浅前房1只眼。UBM示睫状体浅脱离。对照组术后1年滤过泡粘连8只眼(P=0.039)。2只眼囊变。25只眼滤泡形态良好。术后浅前房Ⅱ°4只眼,UBM示2只眼睫状体脱离。术后1年眼压用药组15.88mmHg±2.64mmHg,对照组15.52mmHg±2.45mmHg。OCT检查无黄斑水肿发生。结论:小梁切除术中小剂量应用丝裂霉素滤过泡形成率高,安全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一切口式 )与白内障、青光眼分期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 36例 (4 0眼 )其中一切口式 1 8例 (2 2眼 ) ;分期手术 1 8例 (1 8只眼 ) ,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术后患者的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平均眼压 :一切口组为 2 2 .1 4mmHg ,较术前眼压降低 4 .4 8mmHg ;分期手术组 ,术后平均眼压 1 8.71mmHg ,较术前眼压降低1 .4 2mmHg ,两组手术前、后眼压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t =0 .1 4 4 ,P >0 .0 5 ;t =0 .5 4 1 ,P >0 .0 5 )。术后滤过泡 :一切口组 ,1 0只眼 (4 5 .4 % )为Ⅰ型 -Ⅱ型滤过泡 ,1 2只眼 (5 4 .6 % )为Ⅲ型滤过泡。分期手术组 ,1 4只眼为Ⅰ型 -Ⅱ型滤过泡 ,4只眼为Ⅲ型滤过泡。两组滤过泡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 =4 .30 ,P <0 .0 5 )。结论联合手术的一切口术式虽有较好的降眼压作用但易使滤过泡瘢痕化 ;分期手术虽不经济实用但可保障有效的滤过功能 ,因此要正确掌握两种术式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兔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下应用奥曲肽(octreotide,OCT)和(或)术前3d点眼对术后眼压及滤过泡的影响,并与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对比.观察2药对青光眼滤过抗瘢痕增殖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成A、B、C、D、E 5组,每组8只.各组均行双眼标准小梁切除术.A组为空白对照组,仅行标准小梁切除术;B组为标准对照组,术中切小梁前用蘸有0.2g/L MMC的棉片巩膜瓣下浸润5min;C组,术中切小梁前用蘸有0.1g/L的OCT的棉片巩膜瓣下浸润5min;E组:术前3d 0.1g/L的OCT点眼,4次/d;D组,为C、E2组的用药联合.术后3、7、14、28d时分别观察眼前节及眼底以及眼电生理的变化;观察各组的滤过泡形态、维持时间和眼压的变化.结果 与A组相比,C、D、E各组均未出现对角膜、结膜以及视神经和视网膜功能的明显不良反应.滤过泡的维持时间及有效率,B、C、D、E 4组比A组明显升高(P<0.05).各组术后眼压平均值均较术前降低,各时间点眼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CT在兔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下应用以及术前3d点眼均能安全有效地降低眼压,延长有效滤过泡维持时间;OCT2种用药方式均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紫杉醇在抗青光眼滤过术后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将6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标准对照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均行右眼标准小梁切除术。空白对照组不用药物,其他3组术中分别在巩膜瓣下一次性应用0.3?mg/ml丝裂霉素C、0.2?mg/ml紫杉醇、0.3?mg/ml紫杉醇5?min。分别在术后第3、7、14、28天时检查眼压、滤过泡、结膜、角膜、眼底情况,取滤过泡及附近组织送病理,并用免疫组织化学(Ki67)方法观察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术后第7、14、28天4组眼压、功能性滤过泡、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核数比较,实验Ⅱ组疗效优于其他3组(P均<0.05);实验Ⅱ组未发现明显副作用,标准对照组可见结膜伤口漏及角膜上皮损伤。结论:青光眼滤过术中应用紫杉醇能抑制纤维增殖,有助于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有效降低眼压,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钟凌 《重庆医学》2006,35(6):530-531
目的探讨复合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及可调节缝线)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将61例(78只眼)原发性青光眼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分别行复合小梁切除和单纯小梁切除术,同期进行疗效观察与对比,指标包括眼压、滤过泡、前房深度、视力及其他并发症,随访3~14个月。结果术后早期,观察组浅前房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视力及眼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远期观察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视力下降及非功能性滤过泡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复合小梁切除术可有效地防止术后早期的低眼压、浅前房及后期的滤过泡疤痕化,从而获得持续、稳定、正常的眼压,值得在抗青光眼术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壳聚糖(M M C‐CS )缓释微球对兔青光眼滤过术区瘢痕增殖的疗效。方法48只(96眼)新西兰大白兔分为4组,每组24眼,通过双眼行巩膜咬切术建立青光眼滤过术兔模型。其中24只兔的右眼术中植入M M C‐CS缓释微球(A组),其左眼术中植入CS空白缓释微球(B组);另24只兔右眼术中应用含0.20 mg/mL MMC棉片(C组),其左眼行单纯巩膜咬切术(D组)。术后观察各组眼压、滤过泡、前房炎性反应、并发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情况;术后第7、14、21天分批处死各组兔模型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眼压:A组能维持较长时间的低水平眼压,C组次之,B组与D组维持时间最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滤过泡情况:A组滤过泡存活时间较其他各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并发症:各组中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4)角膜内皮细胞计数:A组术前与术后的计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病理结果:A组结膜上皮完整性较好,结膜下成纤维细胞较其他各组少,滤过口周围区无明显炎症浸润,新生胶原纤维也较少。结论 MMC‐CS缓释微球能安全有效抑制兔青光眼滤过术区的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胶原纤维的增殖,显著提高青光眼滤过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羊膜在兔眼非穿透小梁切除手术后的抗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羊膜在非穿透小梁切除手术(NPTS)后抗增殖的作用效果.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羊膜组和丝裂霉素组(MMC组),另一眼作为对照组,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手术,分别在术中应用羊膜或MMC,对照组巩膜瓣直接缝合复位.术后观察滤过泡(高度、范围、持续时间)、角膜上皮、结膜充血情况、前房反应及有关并发症.分别于术后3d,7d,14d,30d对滤过区结膜组织行光学显微镜观察,术后1个月的病理切片测量术区瘢痕厚度、成纤维细胞面积,并行成纤维细胞计数.取术后14d的滤过区结膜下组织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羊膜组和MMC组兔眼NPTS后可以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持续时间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切片及电镜结果显示,羊膜组与MMC组滤过泡结膜下组织细胞数量减少,胶原形成减少,瘢痕组织较为疏松,可见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空腔存在.但在MMC组可见大量的胶原纤维断裂溶解,细胞固缩坏死.羊膜组与MMC组成纤维细胞面积和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瘢痕厚度亦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实验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非穿透小梁切除手术中应用羊膜可以抑制瘢痕形成,维持滤过道的畅通,其作用效果与MMC类似.MMC对结膜上皮及结膜下组织具有毒性作用,容易导致并发症,而羊膜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羊膜匀浆提取液在兔实验性小梁切除术后对滤过泡及TGFβ1、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选右眼行标准小梁切除术。实验组于术后当天开始每天用羊膜匀浆液点眼,对照组单纯用氯霉素滴眼液点眼。在不同时间点分别作临床及病理观察。结果共22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其中实验组14眼,对照组8眼(P<0.05)。眼压除术前与术后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观察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成纤维细胞(Fb)数目较对照组少(P<0.05)。免疫组化染色观察TGFβ1、CTGF的表达,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羊膜匀浆上清液点眼无并发症发生,且能增强滤过泡滤过功能及降眼压效果,对滤过泡TGFβ1、CTGF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72例(72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等情况,术后随访2~16个月。结果平均眼压由术前46.42±14.80mmHg降至术后16.52±2.50mmHg;术后矫正视力数指2眼,0.1~0.6者52眼。0.8~1.2者18眼。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可良好控制眼压,显著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大结膜瓣和小结膜瓣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的功能及眼压的影响。方法青光眼滤过术中55眼行大结膜瓣,55眼行小结膜瓣。术后3个月对比两组的滤过泡形态及眼压情况。结果大结膜瓣组与小结膜瓣组相比眼压显著降低,两组滤过泡形态对比也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青光眼滤过术采用大结膜瓣术后效果较好,并可防止手术失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奥曲肽(OCT)在兔眼滤过手术中的抗增殖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并与丝裂霉素C(MMC)比较。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成A、B、C、D、E 5组,每组8只。各组均行双眼标准小梁切除术。A组仅行标准小梁切除术。B组术中切小梁前用蘸有MMC 0.2 mg/ml的棉片巩膜瓣下作用5min。C组术中切小梁前用蘸有OCT0.1 mg/ml的棉片巩膜瓣下作用5min。D组术前3d OCT 0.1mg/ml点眼,每日4次。E组按C组、D组联合用药处理。术后3、7、14、28d时分别观察各组眼部情况、视觉电生理、滤过泡形态和眼压的变化。结果术后14d,与A组相比,B、C、D、E 4组的滤过泡有效率升高(P<0.05),而B、C、D、E 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7d及28d,5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各组术后眼压均显著下降(P<0.05),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未出现角膜、结膜以及视神经和视网膜功能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OCT在兔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下应用以及术前3d点眼均能安全有效地提高滤过泡有效率,不良反应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