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实验观察了咖啡因分别与~(137)Csγ射线和氚水复合作用对 CHL-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恶性转化效应的影响。在咖啡因浓度为1—2mmol/L,~(137)Csγ辐射剂量为0.837—2.51Gy,氚β剂量为0.088—0.528Gy 条件下,上述两种射线或咖啡因各自单独作用,以及咖啡因分别与上述射线复合作用时,均可使 CHL-1细胞增殖受抑制,抑制的程度与辐射剂量和咖啡因的浓度有关。转化实验中各实验组的细胞恶性转化率都比对照组高,咖啡因分别与上述两种射线复合作用的实验组,其转化率又比各自单独作用时高。把转化了的细胞注入经照射后的小鼠,部分动物出现约2mm~3大小的肿块,肿块结构的细胞形态与体外培养的转化了的细胞形态相同  相似文献   

2.
氚水的致癌效应研究工作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体外细胞转化实验,使CHL-1细胞受氚水照射24~96h,比活度为9.25×10~5~3.5×10~6Bq/ml,累积剂量为0.055~0.88Gy。并以~(137)Csγ射线为参考射线,以恶性转化率为终点求得氚水相对于γ射线的RBE值为1.6。第二部分观察了大鼠长期(1.5a)饮用氚水,其比活度为2.22×10~5,1.11×10~5Bq/ml,对照组饮用自来水。结果表明,大剂量组的肿瘤总发病率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小剂量组和对照组相比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氚水的致癌效应研究工作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体外细胞转化实验,使CHL-1细胞受氚水照射24~96h,比活度为9.25×10~5~3.5×10~6Bg/ml,累积剂量为0.055~0.88Gy。并以~(137)Cs γ射线为参考射线,以恶性转化率为终点求得氚水相对于γ射线的RBE值为1.6。第二部分观察了大鼠长期(1.5a)饮用氚水、其比活度为2.22×10~5,1.11×10~5Bq/ml,对照组饮用自来水。结果表明,大剂量组的肿瘤总发病率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小剂量组和对照组相比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雄性小鼠连续接受氚水或~(60)Coγ射线照射10天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与累积吸收剂量的关系。各实验小鼠接受氚β射线内照射的累积吸收剂量分别为5.6、9.9、15.3、45.8、68.1拉德,~(60)Coγ射线外照射的累积吸收剂量分别为43、54、106、150、204和258拉德。结果表明,无论氚β射线还是~(60)Coγ射线,诱发的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随剂量增大而增加,关系式中含二次项。当氚的剂量为50拉德时,氚的 RBE 值为4.8。  相似文献   

5.
杨志远  熊金莲 《辐射防护》1993,13(3):192-197
对2组妊娠11 d 的大鼠分别注入氚水(HTO)和用~(137)Cs γ射线照射,以仔鼠出生后18 d 时大脑甘氨酸含量的改变为生物学终点,观察两种辐射的剂量效应曲线,并将两者比较,求出氚的 RBE值。结果表明,仔鼠受氚β射线和~(137)Cs γ射线照射,吸收剂量范围分别为0.0038—1.9 Gy 和0.07—2.68 Gy,仔鼠大脑甘氨酸含量皆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1);大脑甘氨酸含量增加的百分数 Y 与剂量 D(Gy)可拟合成对数直线回归方程(?)_β=113.9+30.1 lgD 和(?)_γ=86.2+49.7 lgD。氚β射线的 RBE 值在吸收剂量1.9—0.19 Gy 时为2.8—6.08。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氚β射线和~(60)Coγ射线诱发小鼠 F_1显性骨骼突变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氚β射线的累积吸收剂量 D(拉德)与诱发的 F_1显性骨骼突变率 Y_β(%)之间的关系符合公式 Y_β=0.0838+0.0101D;~(60)Coγ射线的累积剂量与诱发的 F_1显性骨骼突变率 Y_γ之间的关系符合公式Y_γ=0.1161+0.0024D,在本实验剂量和剂量率范围内,根据两条直线斜率之比计算出氚β射线的RBE 值为4.2。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用LACA成年雄鼠分别接受0. 19,0. 38,0.66和1. 01Gy的氚水β射线和0. 743,1.592和2.074Gy的~(60)Coγ射线分别连续照射10天。诱发精细胞显性致死突变率分别为8.6%—14.9%和4.4%—30.3%。两种射线的剂量响应关系为线性,根据二条直线斜率之比求出氚的RBE值为2.1。  相似文献   

8.
选用11周龄,体重25—30克的 LACA 品系未经产雌性小鼠为实验动物。实验分为氚水内照射和~(60)Coγ射线外照射两部分。氚水是一次注入腹腔的,各照射组按每克体重计的注射量分别为4.7、17.0、37.0、75和110.0微居里,注射后10天内卵巢的累积剂量依次为3.9、141.、30、7、62.2和91.2拉德。~(60)Coγ射线外照射大致是模拟氚在卵巢内呈指数下降方式的剂量连续照射10天,每天照射22小时,10天内各照射组小鼠全身的累积剂量分别为52.6、77.18、108.22、161.87、194.25和269.88拉德。实验结果表明:当氚水内照射产生的卵巢累积剂量为3.9—62.2拉德、~(60)Coγ射线外照射产生的全身剂量为55—119拉德时,初级卵母细胞存活率呈指数下降。当卵巢的氚剂量为16拉德、初级卵母细胞存活率为20%时,氚的相对生物效应系数为2.28。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中国仓鼠肺(CHL)细胞受0.087—10.0Gy 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后,细胞群体倍增数、存活率、染色体畸变率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等观察结果。~(60)Co γ射线诱发的 CHL 细胞染色体畸变中,双着十环的畸变率Y(%)与剂量 D(Gy)的关系可用 y=4.26×10~(-2)D+4.43×10~(-3)D~2表示。CHL 细胞的50%生长抑制剂量为4.0Gy。1.0—10.0Gy 剂量组细胞的超微结构可见线粒体肿胀和空泡化,3.0Gy 组核膜凹陷,5.0Gy 以上剂量组有的细胞核质疏松、核膜多处深陷和核仁消失。扫描电镜观察,1.0和3.0Gy 剂量组细胞表面的皱褶和绒毛减少或消退。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用氚β射线和~(60)COγ射线离体照射G_0期人淋巴细胞诱发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剂量范围为0-0.5Gy)。实验表明:无论是氚β射线还是~(60)Coγ射线所诱发的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均以染色体型畸变为主,诱发的双着丝粒体与剂量的关系均适合以Y=a+bD模式来表示。以~(60)Coγ射线为参考辐射,以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为生物终点,测得氚的RBE值为2。  相似文献   

11.
X射线照射对人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3^H-TdR掺入和MTT技术,研究χ射线照射对人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s)和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剂量(0.1~0.5Gy)χ射线照射后使DCs的HLA-DR、CD86和CD40分子表达上调,CD80分子表达下调;与其他剂量组相比,O.2Gy照射DCs可调节T细胞CD4/CD8比值,增强T细胞的增殖能力,同时还可提高特异性CTL细胞的杀伤能力。说明0.2Gyχ射线体外照射可一定程度提高受辐射损伤机体的免疫功能,是体外处理治疗性DCs较为合理的剂量。  相似文献   

12.
Single cell elemental analysis using nuclear microscop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use of Particle Induced X-ray Emission (PIXE), Rutherford Backscattering Spectrometry (RBS) and Scanning Transmission Ion Microscopy (STIM) to provide quantitative elemental analysis of single cells is an area which has high potential, particularly when the trace elements such as Ca, Fe, Zn and Cu can be monitored. We describe the methodology of sample preparation for two cell types, the procedures of cell imaging using STIM, and the quantitative elemental analysis of single cells using RBS and PIXE. Recent work on single cells at the Nuclear Microscopy Research Centre,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has centred around two research areas: (a) Apoptosis (programmed cell death), which has been recently implicated in a wide range of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such as cancer, Parkinson’s disease etc, and (b) Malaria (infection of red blood cells by the malaria parasite). Firstly we present results on the elemental analysis of human Chang liver cells (ATTCC CCL 13) where vanadium ions were used to trigger apoptosis, and demonstrate that nuclear microscopy has the capability of monitoring vanadium loading within individual cells. Secondly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elemental changes taking place in individual mouse red blood cells which have been infected with the malaria parasite and treated with the anti-malaria drug Qinghaosu (QHS).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对小麦、玉米和黑麦萌发种子进行~(60)Coγ射线照射,取根尖分生组织作电镜制片观察。剂量:77.20 Gy、144.75 Gy和289.50 Gy;剂量率:1.42±0.019 Gy/min。结果表明: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和辐照后时间的延长,细胞的液泡化程度逐渐加强以致呈强烈液泡化状态。内质网膨胀形成带状、环状和网状液泡。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活动与细胞的液化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细胞核变形并形成微核。线粒体嵴减少,基质呈电子透明态,最后双层膜局部破裂形成细胞内的残损结构。高尔基体、细胞膜及细胞壁等结构没有明显损伤。本文讨论了辐射处理后细胞的液泡化过程、微核的形成及细胞器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14.
60Co γ射线照射对k562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剂量的60Co γ射线照射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照射后24小时及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周期变化.照后24小时检测结果表明,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G2/M期细胞比率增加,剂量达15 Gy时,出现明显的G2/M期阻滞;随着剂量的进一步增加,S期细胞比率逐渐增加,剂量达30 Gy时出现明显的S期阻滞;在此剂量(5~30 Gy)下,细胞凋亡未见明显变化.不同时间点的检测结果表明,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k562细胞从以G2/M期阻滞为主逐渐转化为以S期阻滞为主,同时细胞凋亡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毛细血管壁的损伤是辐射引起出血的重要原因、实验明显地证实“8401”:3、4、5——三甲氧基苯甲醛(芥子酸胺盐衍生物)能升高辐射后小白鼠的血小板量,本文同时表明不同剂量“8401”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有影响,使用培养细胞(R_(22-25))在室温中以γ线15 Gy照射后,再以细胞密度为3.5×10~5/ml接种在12只培养并中,每二只培养并为一组,分别加“8401”1、2、3、4,5微克,二只培养瓶作对照,细胞培养七天后,每用胰蛋白酶消化后计数,结果1μg组细胞数为1.86×10~5/并,2μg组为2。17×10~5,3μg组为2.21×10~5,而对照组为1.23×10~5:“8401”用药组细胞量大大多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8401”能刺激辐射后内皮细胞的生长,这可能是内皮细胞损伤后“8401”能促进其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朱寿彭  夏芬 《辐射防护》1997,17(3):208-211
本文研究了^134Cs在小鼠睾丸内的滞留过程及其所诱发的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效应。在47d的观察期内,得出^134Cs在睾丸内的滞留分数方程可拟合为R(t)=0.0048exp(-0.138t),式中R(t)为溜分数,t为注入后时间(d),由此可得出^134Cs在睾丸内的半滞留期为5.02d;^134Cs可诱发精原细胞2染色体畸变,其畸变类型以染色单体型畸变为主;^134Cs所致的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低剂量~(60)Coγ线照射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质膜表面受体功能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25拉德照射后淋巴细胞活性 E 玫瑰(E_a)花环形成百分率显著减少(p<0.01),100拉德照射后未见进一步减少;25拉德照射后淋巴细胞小鼠红细胞玫瑰(M_E)花环形成百分率明显下降(p<0.01),100拉德照射后下降更显著;25拉德照射后淋巴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 G 阳性(S_mI_gG~+)细胞百分率减少,100拉德照射后减少更显著(p<0.01);100拉德照射后由电镜可见淋巴细胞质膜膨出,细胞核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8.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0.5和2Gyγ射线照射后4小时人正常肝细胞的蛋白质的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5Gy处理组中,照射后4h差异蛋白点数为146个,其中表达上调的蛋白67个,表达下调的蛋白79个;2Gy处理组中,照射后4h差异蛋白点数为127个,其中表达上调的蛋白83个,表达下调的蛋白44个。0.5Gy和2Gy处理组共同差异表达的蛋白点数56个,其中,表达上调的39个,表达下调的17个。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显示共同表达的差异蛋白有热休克蛋白、胞内氯离子通道蛋白以及核磷蛋白等。  相似文献   

19.
p53基因状态对人卵巢癌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应用PCR-SSCP银染法检测3株人卵巢癌细胞p53基因的存在状态,以四甲基偶唑蓝(MTT)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比较不同p53基因状态的肿瘤细胞在1~10Gy^60Coγ射线照射后的体外生长及凋亡率。结果显示,p53野生型的A2780细胞^60Coγ射线照射后发生明显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而p53基因突变型的A2780-CP细胞和缺失型的SKOV3细胞则呈现较强的辐射抗性。本研究结果说明,人卵巢癌细胞的p53基因状态直接影响其对γ射线照射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给妊娠11 d 的大鼠经腹腔单次注入氚水,使体水氚浓度分别为5.55×10~6Bq/mL和5.55×10~5Bq/mL 体水,其1 d 龄和18 d 龄仔鼠累积吸收剂量分别为1.6—1.7Gy和0.16—0.17Gy,可引起其大脑和小脑皮质神经元细胞核及核周质中细胞器等超微结构明显损伤。90 d 龄时上述超微结构改变已消失,但仍可见增生的胶质细胞突起填于受损的神经毡结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