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陕西省西安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陕西省西安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西安市15~69岁的农村居民821人进行访谈式调查。结果西安市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3.1%;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为15.3%、2.5%和10.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因素有文化程度、年龄和职业等,其中文化程度最重要。结论西安市农村居民的总体健康素养低于全国3.4%的平均水平,健康素养水平分布特点与全国总体水平相似,建议在继续加强健康信息传播的同时,寻求环境支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科学健康观素养现状,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8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资料,采用SAS9.1.3软件对科学健康观素养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居民具备科学健康观素养为29.97%。其中81.45%的居民能正确理解适量献血与健康的关系,80.26%的居民认为吸毒对健康有危害,88.02%的居民认为每年应做1次健康体检。居民科学健康观知识得分男性(5.55±1.71)高于女性,城市居民(5.87±1.52)高于农村居民,单身居民(5.65±1.73)高于已婚居民,文化程度中硕士及以上得分最高(6.51±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地区、文化程度、职业状态、婚姻状况、家庭常住人口数和家庭平均月收入是居民科学健康观素养的影响因素(P〈0.01),文化程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应采取多种方式促使居民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淮安市城市居民健康素养状况,为制定健康素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2,317名淮安市15岁~69岁的城市常住居民。结果淮安市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2.5%,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以及基本技能素养的分别为34.4%、21.3%和25.4%。多因素分析表明:居民文化程度(OR=2.466)越高,职业需要的体力越低(OR=1.051),健康素养越高(P0.05)。结论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盐城市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及KISH表法从常住居民中抽取调查对象,调查盐城市居民的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结果 共调查3595名15~69周岁的盐城市居民,其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为17.16%,标化后为23.95%.文化程度、年龄组、家庭人均年收入及是否患慢性病是主要影响因素(P值均<0.05),文化程度高、家庭人均年收入高者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更高,年龄大、患慢性病者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更低.结论 盐城市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尚待提高,应对不同人群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将文化程度低、家庭人均收入低、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作为重点干预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淮阳区常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干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全区3个街道居民675人,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淮阳区居民健康素养知晓率为21.6%,知晓率前3位的为安全与急救(60.6%)、科学健康观(50.1%)和慢性病预防(32.3%);知晓率男性高于女性;25~34.9岁年龄组的最高;不识字/识字少居民知晓率最低,知晓率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农民知晓率最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文化程度与职业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应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广州市抽取3070名18~69岁常住居民进行健康素养调查。结果共调查3070人,具备健康素养者576人(具备率18.76%);广州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8.76%;随着年龄的增长,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逐渐降低(P0.05);文化程度越高,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越高(P0.05);医护人员健康素养具备率最高;城市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农村(P0.05)。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和健康信息的具备率分别为54.36%、29.90%、15.67%、57.62%、18.73%和24.7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是广州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广州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应根据不同人群的特征和行为干预理论,开展居民健康素养干预工作,以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应用两水平Logistic随机截距模型探讨乌鲁木齐市常住居民健康素养整体水平和各分维度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24个街道办或乡(镇)15~69岁的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根据乌鲁木齐市居民健康素养具备情况数据层次结构的特点,采用两水平Logistic随机截距模型分析常住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居民是否具备健康素养数据和各分维度数据在街道存在聚集性。在街道办水平上,不论是健康素养整体水平和各分维度水平均为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P<0.05)。在个体水平上,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居民是否具备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民族和文化程度是居民是否具备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的影响因素。结论 男性、老年人、少数民族、文化程度低和工人及其他职业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松原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影响因素,采取不同健康教育干预方法,提高城乡居民的整体健康素养水平。方法采取分层单纯随机抽样方法确定监测对象,采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统一印制的《2009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与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城乡居住环境有关,均P〈0.05;与性别无关,P〉0.05。结论健康素养水平随文化程度降低和收入水平降低而降低,〉50岁年龄组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农村。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居民的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传染病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昌平区居民具有传染病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4.0%,其中具有传染病知识素养、行为素养和技能素养的居民所占比例分别为29.0%、50.3%和39.2%。在具有传染病健康素养人群中,年龄以30~39岁组最高(21.1%),职业以医务人员最高(46.2%)、文化程度以大专以上最高(2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影响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的因素是年龄(OR=0.883)和文化程度(OR=1.816)。结论老年人和文化程度低的人群传染病健康素养较低,需加强对此类人群的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阳市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家庭调查户,调查对象用KISH表法确定,采用2015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调查1 208名南阳市城市居民。结果 2015年南阳市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10.50%,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个方面素养水平分别为26.83%、7.92%和22.42%;安全与急救、科学健康观、基本医疗、健康信息、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6类问题素养水平分别为42.75%、25.50%、12.00%、30.25%、16.25%和8.08%。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阳市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处于较低状态,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和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特别低,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大力开展居民健康素养干预工作,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合肥市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和评价健康素养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合肥市4个区3个县的街道/乡镇抽取15岁~69岁居民共1,053人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合肥城乡居民具备传染病健康素养的有522人,总体水平为49.4%,同全国各城市的调查结果相比位于中等程度。城市居民相对农村居民具备传染病健康素养比例高,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都影响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结论合肥市城乡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处于中等水平,要根据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的不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素养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四川省居民健康素养的具备情况,并探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干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08年全国健康素养调查四川省的数据,以居民健康素养总得分为因变量,年龄、性别等人口和社会学因素作为自变量建立多水平模型,分析影响四川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影响四川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包括文化程度、收入、年龄、性别和职业,其中文化程度和收入起主要作用。[结论]具有不同特征的人群其健康素养水平也不同,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健康信息的可读性,提高人群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和评价健康素养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抽样)方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6个监测点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2年健康素养监测共调查102 985人,收回有效问卷98 448份,有效率为95.59%。2012年我国居民健康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7.53%。城市居民为21.24%,农村居民为15.45%;东部地区居民为18.76%,中部地区居民为17.59%,西部地区居民为15.69%;25~34岁年龄组为20.36%,65~69岁年龄组为13.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是影响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高低的重要因素。女性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高于男性(OR=1.077,95%CI:1.023~1.134);文化程度越高,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越高,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OR值为4.238(95%CI:3.384~5.307);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高于其他职业人群。结论我国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应根据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不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素养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付俊丽  杨起 《江苏预防医学》2021,32(2):235-236,247
目的 了解天津市河东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析辖区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为制定卫生健康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河东区5个街道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分析健康素养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900人,健康素养水平为29.89%,基本知识和理念为49.44%,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为34.89%,健康技能为24.22%.健康素养6类问题分别为科学健康观68.33%、传染病防治11.11%、慢性病防治50.00%、安全与急救68.67%、基本医疗17.22%、健康信息水平43.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文化程度和居住街道是河东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河东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但不同特征人群的素养水平差异较大,应根据人群相应特点,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绵竹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促进措施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绵竹市居民中抽取1623名15~69岁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s回归法分析影响绵竹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绵竹市1623名调查对象健康素养水平为14.1%;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41.7%,健康生活方式行为素养水平为14.6%,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6.0%,呈现出基本知识水平高于基本技能、基本技能高于健康生活方式行为的特点;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安全与急救33.5%、科学健康观30.3%、慢性病防治16.5%、传染病防治10.2%、健康信息10.0%、基本医疗8.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健康素养水平越低;随着文化水平增高,健康素养水平逐步增高;在职业方面,医务人员健康素养水平最高。结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是绵竹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今后应对老年人、低文化水平、农民等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创新宣传模式,加强慢性病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技能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居民健康素养状况,为开展健康素养促进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白云区15~69岁常住居民600名进行调查。结果白云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3.17%;居民具备6类健康素养的比例为安全与急救59.17%、科学健康观49.33%、健康信息37.83%、传染病预防31.67%、慢性病预防22.50%和基本医疗17.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影响白云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白云区居民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健康促进应考虑不同人群的背景差异,针对性开展健康素养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江苏省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江苏省11 036名15~69岁居民进行抽样,通过问卷进行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江苏省居民5类健康问题素养得分分别为:科学健康观6.49±1.32、安全与急救素养11.15±2.03、传染病预防素养14.45±3.44、基本医疗素养5.93±1.94、慢性病预防素养10.41±3.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素养得分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地区、文化程度、职业状态、婚姻状况、家庭常住人口数、家庭平均月收入,其中文化程度、职业状态及经济收入是主要影响因素,职业状态以轻体力劳动者为基准,离退休人员得分最高,偏回归系数β为1.696。结论针对不同特征人群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策略,提高人群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江西省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现状,比较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相关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按城乡分层共抽取江西省15岁~69岁的常住居民2644名,采用入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江西省居民的健康水平较低,健康理论和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和健康素养总评分4项指标的及格率分别为54.5%、42.6%、50.3%和49.7%。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总评分及格率为76.4%,农村居民为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和城乡是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文化程度越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也越高;农村居民相对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结论江西省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有待于通过健康教育等手段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文化程度和城乡是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提高人群的文化水平有助于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合肥市居民疾病预防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居民疾病预防健康素养影响因素,为确定优先工作内容,制定评价疾病预防健康素养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合肥市9个区县的街道或乡镇抽取15~69岁居民共1 354人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有13.1%(177人)具备疾病预防健康素养水平,其中,单独具备传染病预防素养水平的有32.9%,单独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水平的有21.6%。疾病预防素养水平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女性高于男性,二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的大小、文化程度的高低、不同的职业、家庭年收入高低等都是影响疾病预防素养水平的重要因素,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根据人群差别、城乡差别、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收入的不同,尤其针对城乡差别、受教育程度差别和职业不同等特点实施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健康素养宣传干预,提高城乡居民疾病预防的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淮安市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素养水平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素养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采用201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对3,958人进行入户面对面询问调查。结果淮安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素养具备率为24.8%(980/3,958)。单因素分析显示,城乡、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和家庭常住人口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水平,且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乡、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针对不同人群的特征,应进一步加强专业队伍能力建设,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组织实施专项行动,积极落实各项措施,促进居民掌握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