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椎弓根钉内固定、一侧开窗髓核摘除,对侧小关节、椎板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椎不稳合并一侧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方法 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系统同定,一侧开窗髓核摘除、对侧小关节椎板间植骨融合治疗23例.并对术后植骨融合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优19例,良4例.术后随访9~36月,脊柱无失稳,椎弓根螺钉无松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植骨融合率为:第一年82%,第二年全部骨性融合,椎间隙高度无丢失.结论 采用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内同定及小关节、椎板间植骨融合,可达到脊柱稳定、解除症状的目的 .  相似文献   

2.
高景华  杨克新  朱立国 《中国骨伤》2004,17(10):620-620
自2000年4月开始,我科采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侧隐窝扩大、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失稳合并非同一椎间隙侧隐窝狭窄患者,早期随访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不稳患者经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及植骨融合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术后随访8~30个月椎间骨性融合率1年85%,2年100%,临床症状消失满意率92.3%。结论: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加横突间植骨融合,达到脊柱稳定,解除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手术治疗的46例患者资料,通过半椎板切除或椎板间开窗后,潜行扩大侧隐窝,神经根得以彻底松解,对伴脊柱失稳者,在行全椎板切除、侧隐窝扩大的同时行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或椎体间BAK植骨融合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或/和BAK植骨融合.结果:本组优36例(78.26%),良8例(17.39%),进步2例(4.35%).总优良率为95.65%.结论:术前应认真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仔细的综合分析和判断,同时参照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加以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提高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5.
腰椎管狭窄症的针对性减压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腰椎管狭窄的因素、形式、范围和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减压术式 :全椎板切除治疗单纯中央管狭窄 8例 ;全椎板切除 小关节部分切除治疗严重的退变性中央管狭窄伴侧隐窝狭窄 12例 ;椎板间隙潜行扩大减压治疗椎板间水平的中央管狭窄伴侧隐窝狭窄 17例 ;半椎板切除 小关节部分切除治疗中央管一侧狭窄伴侧隐窝狭窄 13例 ;椎板间开窗减压治疗单纯侧隐窝狭窄 46例。同时行间盘突出髓核摘除 63例 ,腰椎不稳侧后方植骨融合 9例 (内固定 6例 )。结果 :本组 96例 ,平均随访 2年 8个月。疗效评定优良率 82 3 %。术后继发腰椎不稳 6例 (其中全椎板切除组 2例 ) ,发生率 6 2 5 %。再狭窄 4例 ,发生率 4 17%。腰椎融合失败 1例。结论 :针对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疗效满意 ,并可减少继发性腰椎不稳和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的迅速深入,新型脊柱内固定器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对滑脱节段获得复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有了新认识,大多主张行后路经椎弓根螺钉技术内固定,椎板切除或扩大开窗神经根减压加外侧横突间植骨或椎体间植骨融合。这样可恢复椎体高度,防止再滑脱,扩大椎间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腰椎椎板减压、椎管后外侧植骨融合、使用椎弓根内固定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狭窄及不稳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 1997年 4月~ 2 0 0 2年 4月 ,对 4 4例实施椎板减压同时作小关节突及横突间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腰椎间盘突出症17例 ,腰椎管腔狭窄症 12例 ,退行性脊椎滑脱 10例 ,腰椎不稳症 3例 ,下腰椎二次手术 2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 2 3个月(3~ 6 2个月 ) ,共植入 2 0 0枚螺钉 ,螺钉断裂 1枚松动 2枚 ,无神经损伤及螺钉安置不当需二次手术的病例 ,未发现假关节及骨不愈合 ,临床优良率 97 7%。结论 使用椎弓根内固定器及椎管后外侧植骨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 ,国产钛合金RF ,DRFS具有价格低廉、疗效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腰椎椎板减压、椎管后外侧植骨融合、使用椎弓根内固定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狭窄及不稳定的临床价值。方法:从1997年4月-2002年4月,对44例实施椎板减压同时作小关节突及横突间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腰椎间盘突出症17例,腰椎管腔狭窄症12例,退行性脊椎滑脱10例,腰椎不稳症3例,下腰椎二次手术2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3个月(3-62个月),共植入200枚螺钉,螺钉断裂1枚松动2枚,无神经损伤及螺钉安置不当需二次手术的病例,未发现假关节及骨不愈合,临床优良率97.7%。结论:使用椎弓根内固定器及椎管后外侧植骨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国产钛合金RF,DRFS具有价格低廉、疗效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椎板减压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且获得随访的单间隙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例,其中L1/24例,L2/39例,L3/49例。均接受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其中18例行单侧椎板切除减压,4例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前、术后1年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和椎间隙相对高度(R)测量,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20~180min,平均132.6min,术中出血200~350ml,平均263ml。术中无硬膜损伤。1例术后出现对侧神经根牵拉伤,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术前VAS、ODI及R分别为8.3±0.6分、(52.32±9.17)%、0.211±0.052,术后1年时VAS、ODI及R分别为2.1±0.8分、(20.33±5.72)%、0.324±0.048,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1例可能不融合,融合率为95%;内置物位置佳,无松动、脱出。结论:采用椎板减压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人腰椎滑脱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症状较为典型的老年人腰椎滑脱病例40例,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结果本组40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24个月,滑脱复位率90.0%(36/40),椎间融合率100%,无再滑脱现象。所有患者症状均有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按侯树勋等提出的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36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7.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术可直接复位滑脱椎体,即刻稳定病变节段,增加椎间孔截面积以及直接后路开窗减压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扩大侧隐窝而缓解对神经根的卡压,明显地提高症状改善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