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肠内营养乳剂(TPF)行肠内营养(EN)对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病人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 方法:将62例符合入选标准同期收治的急性脑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分别采用肠内营养乳剂和自制营养匀浆进行EN支持30d.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营养相关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病人的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肌围等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治疗组病人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病人经治疗后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急性脑卒中病人应用肠内营养乳剂TPF行EEN支持,可明显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病人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肾病型肠内营养(EN)制剂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营养不良病人营养状态的有效性. 方法:选取MHD并发营养不良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在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2~3次/周),观察组应用肾病型EN制剂治疗6个月,对照组给予单纯饮食指导.分别于营养治疗开始、3个月和结束时观察两组病人的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人体成分分析指标(体重、肌肉、蛋白质、脂肪、水分和BMI),生化指标(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肌酐、尿素)和透析充分性指标尿素清除率(Kt/V)等. 结果:病人营养治疗后SGA、体重、肌肉、蛋白质、脂肪、水分、BMI、清蛋白、前清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肌酐、尿素和Kt/V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病人SGA、体重、肌肉、蛋白质、脂肪、BMI、清蛋白和前清蛋白较对照组升高,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肌酐、尿素、水分和K∥V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肾病型肠内营养制剂可有效地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营养不良病人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高血糖危重病病人的肠内营养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用不同肠内营养配方对高血糖危重病病人营养支持后血糖、血脂等的影响. 方法:分别用安素、能全力、益力佳对45例病人行相同热量的肠内营养,监测空腹血糖、血常规、血清钾、钠、氯、肝肾功能、前清蛋白及转铁蛋白,留24 h尿,测尿素氮、肌酐浓度. 结果:鼻饲安素和能全力病人空腹血糖明显升高,需加用胰岛素治疗,而益力佳组空腹血糖波动小,无需加用胰岛素(P<0.05).三组病人肠内营养前后的血清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危重病病人应该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并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肠内营养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免疫肠内营养对高龄胃癌病人术后恢复、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8例高龄胃癌病人(70岁)手术后随机分为免疫肠内+肠外营养(EN+PN)组和肠外营养(PN)组。于术前1 d、术后第1和第7天检测相关的营养和免疫血清指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并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1天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Ig G、Ig A水平以及CD3、CD4、CD4/CD8较术前1 d有显著下降。术后7天EN+PN组血清TP、ALB、PA、Ig G、Ig A以及CD3、CD4、CD4/CD8与PN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EN+PN组和PN组发生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使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可改善高龄胃癌病人手术后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食管癌术后病人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观察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60例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于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肠内免疫营养制剂(瑞能)至术后第7天;对照组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2和第7天分别检测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免疫球蛋白(IgG、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同时观察两组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肝功能和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胃肠功能和肝功能恢复得更早,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PA、IgG、IgA、CD3+、CD4+等营养和免疫指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病人术后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能促进胃肠道功能尽早恢复,改善病人术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黄芪肠内营养对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卒中病人体液免疫(IgA、IgG、IgM)和细胞免疫(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4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给予黄芪水煎液(相当于生药60 g)加改良匀浆膳;对照组给予能全力,共30 d.两组肠内营养支持前后均测定IgA、IgG、IgM和T细胞亚群,同时监测空腹血糖、血浆清蛋白、转铁蛋白和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结果:①治疗组肠内营养支持后,IgG、IgM、CD4和CD4/CD8比值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②治疗组肠内营养支持后空腹血糖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两组病人经营养支持后,转铁蛋白升高(P<0.05).结论:黄芪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卒中病人免疫功能及空腹血糖.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术后6小时空肠造瘘肠内营养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符合国内应用的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方法选用18例胃肠道手术患者,应用空肠穿刺造瘘和肠内营养输注系统于术后6 h开始均匀灌注,观察临床表现,分别测定肠内营养支持前后患者的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和营养指标以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肠内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57.6+7.2)h,较对照组(76.8+28.8)h快,P<0.01.所有患者没有出现腹泻,代谢性并发症和感染性并发症,其中16例能耐受术后6 h开始的肠内营养.肠内组血钾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肝肾功能、电解质测定结果两组间没有变化,CR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体重,转铁蛋白较对照组上升,但仍在正常范围;前白蛋白较对照组上升(P<0.05);视黄醇结合蛋白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1).结论肠内营养制剂在术后6 h通过空肠穿刺造瘘和肠内营养输注系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可行的胃肠道手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膳食纤维在胃肠道肿瘤术后肠内营养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膳食纤维(DF)在胃肠道肿瘤术后病人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其对腹泻的影响.方法:将32例胃肠道肿瘤术后病人,分为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组(FSF组)和不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组(FFF组),每组16例.于肠道功能恢复后开始行肠内营养支持,连续6天.观察病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使用Hart and Dobb腹泻量表记录每天排便情况.术前及肠内营养结束后第2天,空腹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结果:两组病人腹泻评分最高都出现于肠内营养第4天,FSF组平均评分和总腹泻天数均低于FFF组(P<0.05),腹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FSF组腹胀发生率较FFF组高(P<0.05).两组术后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和淋巴细胞总数均有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胃肠道肿瘤术后病人含DF肠内营养,对维持机体重要脏器功能和营养状态与不含DF肠内营养效果相似,但耐受性更好,可缩短肠内营养过程中腹泻天数、降低腹泻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重度UC病人资料,其中20例病人进行了肠外营养(PN)或肠内营养(EN)治疗为观察组,其余1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血清内毒素、IL-4和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水平。结果:给予营养干预的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的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F)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高,且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血清内毒素水平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L-4及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营养支持中腹泻的发生率为20%,占所有不良反应的66.7%。结论:营养支持治疗可显著改善重度UC病人的临床病情及营养状况,对UC病人的免疫调节功能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免疫肠内营养(EIN)制剂对肿瘤病人的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化疗敏感性和耐受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病人90例,按照给予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案随机分成三组,即瑞先组、瑞能组和化疗组.比较各组病人化疗前后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的变化以及化疗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瑞先组和瑞能组病人化疗后体重、血清总蛋白(TP)、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较化疗前显著升高(P<0.01),两组营养指标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瑞先组和瑞能组CD4、CD4/CD8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P<0.01),并且瑞能组病人的CD4和CD4/CD8升高、CD8降低值较瑞先组明显(P<0.05).三组病人IgM、IgG水平与化疗前比无显著性差异.三组病人的化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EIN制剂不仅可改善胃肠道肿瘤病人的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而且还能增加病人对化疗的敏感性和耐受性.瑞能在改善免疫功能方面优于瑞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