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支链氨基酸肠外营养(PN)液对危重症病人肝肾功能的支持和保护作用.方法:192例危重症病人为研究组,另172例危重症病人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人进行对照研究.两组病人PN时间均超过1周.研究组病人选用富含支链氨基酸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7AA-H)”;对照组选用均衡性“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其他营养配置、用药和临床治疗无差别.比较两组病人PN前和PN后第1、3、5和7天的肝肾功能指标、APACHEⅡ评分等变化.结果:①PN治疗第3天后,两组病人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ST)和谷草转氨酶(ALT)等均呈下降趋势;研究组治疗第7天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PN治疗第3天后,仅研究组病人血清尿素氮(BUN)呈下降趋势,治疗第7天BU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PN治疗第3天后,两组病人APACHEⅡ评分均呈下降趋势,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④PN治疗第7天后,研究组病人肝功能不全发生率由治疗前的28.6%降至19.8%,与治疗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富含支链氨基酸的PN液具有良好的肝肾器官保护作用,有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肝移植术后病人以高支链氨基酸为氮源的静脉营养支持效果.方法:选择肝移植术后进行1周肠外营养支持(PN)的病人20例,随机分为高支链氨基酸组和平衡氨基酸组,每组各10例.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分别于术后第1、8天检测营养状态指标.营养支持期间,每天测定氮,并计算累计氮平衡.结果:①两组病人体重、总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均恢复较好.②术后第8天高支链氨基酸组血清清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平衡氨基酸组(P<0.05).③术后第3天起,高支链氨基酸组氮平衡明显优于平衡氨基酸组(P<0.05).术后7d累计氮平衡高支链氨基酸组明显优于平衡氨基酸组(P<0.01).结论:①肝移植术后采用高支链氨基酸作为氮源的静脉营养支持安全、有效.②高支链氨基酸的节氮效果优于平衡氨基酸.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病人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在我院接受PD的病人随机分为EN组(n=36)和PN组(n=35).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血肝功能相关指标、营养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营养支持费用的差异. 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等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12天降低更加明显(P<0.01).而在术后第8和12天,EN组病人ALT、AST、TBil、DBil较PN组明显降低(P<0.05),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均升高(P<0.05);术后第12天EN组的血淋巴细胞计数(LY)明显高于PN组(P<0.05).EN组病人较PN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早、并发症发生率低、营养支持费用少(P<0.05). 结论:PD术后EN支持能明显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促进术后恢复,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切除病人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的总体疗效. 方法:选取肝切除手术病人85例,分为常规肠外营养(PN)组42例,术后应用脂肪乳氨基酸(17种)葡萄糖(11%)注射液;免疫PN组43例,术后在此基础上加用ω-3鱼油脂肪乳注射液.检测白细胞计数(WB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化支链氨基酸(BCAA)和谷氨酰胺(Gln)的肠内营养(EN)支持对肝硬化病人营养状况、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肝硬化病人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治疗组(n=43).治疗组病人给予口服BCAA粉50 g/d和Gln 15g/d;对照组给予等热量等氮的复方氨基酸颗粒.分别测定两组病人在营养治疗前、营养治疗第4周末和第9周末的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前清蛋白、清蛋白和转铁蛋白)、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和凝血酶原活动度).分析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病人的营养指标和肝功能指标在治疗第4周末和第9周末较治疗前和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凝血指标的改善仅在治疗第9周末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强化BCAA和Gln的EN支持可增加肝硬化病人的蛋白质合成,改善其营养状况,有益于肝功能的恢复,进而防止肝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鱼油脂肪乳肠外营养(PN)联合早期肠内营养(EEN)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7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鱼油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第6天的营养相关指标、肝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费用等. 结果:鱼油治疗组病人与对照组比,术后体重、总蛋白、前清蛋白降幅均显著减少(P<0.05),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降幅差异显著(P<0.05),而胆红素降幅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病人术后腹腔感染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鱼油治疗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和费用亦显著增加(P<0.05). 结论:在PN液中添加鱼油脂肪乳,可改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机体营养状况,促进肝功能的恢复,降低感染相关并发症,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支链氨基酸肠内营养(EN)制剂对术后肝功能不全病人肝功能及营养代谢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术后肝功不全伴低蛋白血症的病人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病人用高支链氨基酸EN制剂治疗,对照组22例病人用整蛋白全营养型EN支持治疗.分别于治疗第7和第14天,观察肝功能、营养状况的变化. 结果:两组病人营养支持治疗后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均显著高于EN支持治疗前(P<0.01).观察组病人营养支持第14天前清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应用营养支持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 结论:高支链氨基酸能有效地改善术后肝功能不全病人的营养状况和肝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度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4 例重度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 组) 和常规肠内营养组(EN 组) 各17 例.术前及术后第1、3、7 天检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并记录并发症、术后肠道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和营养费用.结果: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肝功指标变化无明显差异性;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恢复基本相似;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基本相同.而肛门排气时间时间EEN 组快于EN 组(P〈0.05) ;营养费用EEN 组明显低于EN 组(P〈0.01).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和降低营养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指标和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6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PN组(n=30)和EN组(n=32)。比较两组病人在营养支持后第1和第2周的营养指标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EN组病人的血清清蛋白和前清蛋白较PN组有明显改善,而PN组病人的谷丙转氨酶较EN组有明显升高。EN组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结论:EN支持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营养指标,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比较结构脂肪乳(STG)和中/长链脂肪乳(MCT/LCT)的临床不良反应,以减少肠外营养(PN)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32例行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系统肿瘤病人分为MCT/LCT组和STG组,每组各16例。分别观察病人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痛、发热、胸闷、心悸)和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清蛋白(ALB)、肌酐(Cr)和尿素氮(UN)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的临床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MCT/LCT组和STG组TBil异常例数分别为2例和1例;ALT、AST异常例数分别为1例和0例。两组ALP、GGT、ALB、Cr和UN均无异常。两组病人均无肝静脉闭塞病和心脏毒性改变。结论:两种脂肪乳制剂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PN治疗中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