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韧性理念的提出,为城市防灾提供了新思路,构建城市防灾安全韧性标准体系,对减少城市灾害风险,提高城市安全韧性,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韧性城市”的目标。建立城市防灾安全韧性评价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是韧性城市相关研究技术成果转化落地的基础支撑、重要途径,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城市防灾安全韧性评价标准的发展历程,比对分析了国内外在标准化工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我国城市防灾安全韧性评价标准化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市防灾工程设施规划中,安全防灾规划仍以各部门制定的防灾专业规划和根据灾害事故种类制定的应急处置预案为主导,对城市防灾工程的综合规划、设施布局等缺乏有效的系统资源整合这一问题,以AHP方法为基础建立一种新的评估方法,对城市防灾工程设施的布局进行综合评价,以为解决防灾设施规划问题找到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戴彦  陶陶 《中国园林》2010,26(7):69-72
山地城市是一种生态敏感性较高的人居环境类型,面临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建立完善有效的城市防灾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城市绿地作为城市防灾系统构成的重要环节,其空间布局需要在客观评价防灾效能的基础上进行规划。以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城市绿地为例,通过对灾前城市灾害易发区的隔离性、灾时人群避灾救援的接纳性、灾后灾民临时安置的支持性3项内容的评价,探讨山地城市绿地布局防灾效能评价的基本方法,以期为山地城市防灾系统的科学建构提供行之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工程项目管理成本灰色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色评价模型,对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初步分析了影响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效果的因素,建立了工程项目管理成本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以实际工程为例,建立了管理成本灰色评价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得出综合评价值,分析出该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的实际效果水平。利用该评价模型,可以从理化数据方面来指导建筑业企业做好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工作,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山地城市受地形高差限制,步行交通连通性较差,往往导致开敞空间支离破碎。由于地形地质原因,次生灾害发生频率较高。针对山地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分析防灾开敞空间的构成要素,对各构成要素进行初步分类。综合探析影响山地城市防灾空间布局的因素,提出山地城市防灾开敞空间构成及评价标准的差异性,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提出山地城市防灾开敞空间的优化策略及适合山地城市自身特征的评价标准,为山地城市防灾开敞空间规划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防灾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城市防灾基础设施功能安全评价指标研究是其功能安全评价研究的基础。文章结合城市防灾基础设施的特点,运用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从功能安全角度出发分析了城市防灾基础设施功能安全的影响因素。通过专家咨询打分,运用层次分析法尝试对城市防洪基础设施功能安全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专家权重赋值,为进一步功能安全评定研究做好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在通风管道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价值工程的有关原理建立了通风管道评价新模型 ,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同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运用该模型对几种通风管道进行了分析评价 ,为通风空调工程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为通风管道发展指出了方向 .  相似文献   

8.
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综合评价的模糊可变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评价研究中,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评价的模糊可变评价模型.选取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为评价指标,评价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程度.研究表明:模糊可变评价模型误判率低,识别正确率达高,是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程度判别与分类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程度的工程...  相似文献   

9.
土石坝实测性态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土石坝工程的特点,提出了土石坝实测性态综合评价问题的研究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综合评价指标的设置、评价指标的度量方法和综合评价途径。并应用工程模糊集理论,建立了土石坝实测性态多级模糊模式综合评价模型。实例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风险评价模型,并应用此评价模型对工程承包进行风险评价,确定了关键风险因素,建立了工程承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群决策的城市防震减灾能力二级模糊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市防灾、减灾的特点 ,本文结合群决策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各自优点 ,对某城市的防震减灾能力进行评价 ,结论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阳泉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能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晓萍 《山西建筑》2009,35(32):39-40
以建立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系统为目标,通过对避险绿地、隔离缓冲绿带、绿色疏散通道等防灾避险能力的评估,以准确把握阳泉市防灾减灾绿地现状情况及存在问题,为编制阳泉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唐山市抗震防灾资源合理配置的决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吧地城市抗震防为资源合理配置的决策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唐山市房屋建设的投入与50年内各种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损失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唐山市房屋建设抗震设防的最佳投入;提出了唐山市房屋建设抗震防灾资源合理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周水贵 《山西建筑》2014,(22):77-78
根据深圳市某新建住宅小区场地内的建筑边坡特点,由影响边坡危险性的主要因素组建成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建筑边坡危险性预测模型,计算出各边坡危险性判别指数,评价出其地质灾害危险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白佯  孙兆英 《山西建筑》2007,33(36):73-74
基于能量的原理推导和改进Pank Ang破坏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东南沿海某城市调查的现役建筑物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此模型适用于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震害预测,可为城市综合防灾提供参考性数据,为单体建筑物抗震加固及鉴定提供借鉴性数据。  相似文献   

16.
汶川大地震后城乡防灾与救灾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5·12汶川大地震灾后现场灾情以及灾后救助、抢险、规划重建工作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了目前的防灾现状水平,对城市防灾体系、救灾体系的建设,居民防灾意识的培养与训练,防灾、救灾策略及系统运作提出建议,供防灾减灾科学研究,政府机构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各职能部门的防灾、救灾运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能力可以衡量一个城市在面临灾害时的抗御能力及恢复能力,并且是辅助城市安全减灾决策的重要依据。首先从城市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和承灾能力三个方面建立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等级值;其次基于概率论原理,利用实用概率方法进行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能力评价,从而较为客观、快速的给出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能力水平;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日本都市绿地防灾系统规划的思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近年来地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大规模灾害的频繁发生,如何建立"安全都市"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课题。在每年自然灾害发生最多的日本,经过长年的防灾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不断地把它们活用于城市绿地建设之中。分析日本防灾系统规划,揭示制定绿地防灾系统规划要点,系统地整理了有关防灾的基本概念,以供读者把握防灾建设的整体印象。  相似文献   

19.
赵传杰  张浩然  周琪龙 《山西建筑》2009,35(28):116-117
介绍了平原地区典型的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灾害、地面沉降、岩溶塌陷、地裂缝等,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当前平原地区城市常见地质灾害及其产生的原因,探讨了其风险性评估的方法,为增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的能力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