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背景: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上的常见创伤。目前短距离神经损伤可以进行端-端吻合,长距离神经损伤常需要移植物桥接。许旺细胞源性外泌体可以提高神经元存活率、改善再生微环境、促进轴突再生,在周围神经损伤与修复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的:综述许旺细胞源性外泌体在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2000-2022年的相关文章。中文检索词:“许旺细胞,雪旺细胞,施万细胞,外泌体,细胞外囊泡,周围神经,外周神经,坐骨神经”;英文检索词:“Schwann cell,exosomes,vesicles,peripheral nerve,sciatic nerve”,对初步检索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共纳入52篇文献进行深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许旺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修复发挥重要作用,有多种信号通路介入受损周围神经的再生修复;②外泌体可以通过转移生物活性物质介导细胞间通讯以维持正常的生理过程,在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治疗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③许旺细胞源性外泌体可以通过参与轴突再生和生长调节,发挥促进损伤神经再生修复的作用,为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背景:研究表明淋巴管系统参与调控神经再生进程,外泌体具有细胞间通讯功能及多种生物学特性,由此可见淋巴管系统来源外泌体在周围神经损伤疾病治疗中具有巨大潜力。目的:探讨淋巴管内皮细胞来源外泌体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体外通过EdU细胞增殖实验探究淋巴管内皮细胞来源外泌体对施万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2)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即假手术组、周围神经损伤组及淋巴管内皮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组,假手术组仅显露右侧坐骨神经,其余2组右侧坐骨神经挤压后分别在神经外膜下注射PBS及淋巴管内皮细胞来源外泌体,所有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均未做处理。术后28 d取各组大鼠双侧腓肠肌测量肌肉湿质量比,取右侧坐骨神经,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评价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轴突排列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分析轴突再生情况。结果与结论:(1)与对照组相比,淋巴管内皮细胞来源外泌体显著增强了施万细胞的增殖能力,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2)术后28 d,淋巴管内皮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组肌肉湿质量比显著高于周围神经损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  相似文献   

3.
背景:脊柱关节退行性病变主要包括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和骨关节炎,近年来利用外泌体miRNA通过促进细胞的自噬和增殖、迁移等治疗脊柱关节退行性病变已成为具有前景的新兴治疗手段。目的:综述外泌体miRNA在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和骨关节炎的疾病发展、诊断及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第一作者以“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Osteoarthritis,Exosomes,miRNA,Autophagy,Extracellular matrix,Apoptosis,Cell proliferation,Pyroptosis,Biomarkers,Mechanistic pathway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最终纳入133篇英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1)外泌体miRNA治疗脊柱关节退行性疾病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促进自噬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细胞凋亡、细胞焦亡及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发挥对脊柱关节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并且同一外泌体miRNA能够参与同一疾病的不同生理病理过程;(2)Wnt/β-catenin途径、mTOR、NLRP3、...  相似文献   

4.
文题释义: 外泌体:早期由多泡体通过膜内陷包裹内容物形成并在多泡体与细胞膜融合过程中被释放到胞外,是一类粒径为30-120 nm,内含来源细胞中部分蛋白质、核酸、脂质等成分的蝶形膜性囊泡。外泌体能分泌及转运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并参与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 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由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所得,具有来源细胞的特性。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能促进受损区域细胞自我修复与组织再生,恢复组织内稳态,加速创面修复。不仅如此,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在血管损伤修复、急性肺损伤、缺血性脑卒中、骨关节炎、心肌梗死等各个系统疾病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因其众多优点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因此精确有效以及低成本检测出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对将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目的:对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检测方法以及最新进展做一介绍。 方法:检索万方、百度学术、维普、CNKI、PubMed、Web of Science、Sinomed、Embase、Cochrane、Web of Knowledge等数据库199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关于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检测方法的文献,检索词分别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检测方法”和“mesenchymal stem cells”“exosomes”“detection methods”。排除重复与相关性弱的文献,将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整理,共纳入60篇文献来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总结了间充质干细胞的定义、生物学特性及其旁分泌作用;②总结了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的定义、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临床治疗中较好的应用前景,例如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受损组织再生等;③总结了目前对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常用的检测方法以及最新研究进展;④上述研究为临床应用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治疗疾病及在组织损伤修复中发挥作用提供实验基础。 ORCID:0000-0003-3297-2587(杨沁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背景: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足部并发症的治疗是糖尿病人群在医疗保健方面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基因修饰miRNA对于促进糖尿病足的血管再生和组织修复具有巨大潜力.目的:总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基因修饰miRNA在糖尿病足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探讨外泌体基因修饰miRNA在治...  相似文献   

6.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SC-EXOs)携带着脂质、蛋白、核酸等信号物质,在细胞间通讯、免疫调节、血管再生中发挥着重大作用。MSC-EXOs在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等肺部疾病中通过调控不同的信号通路、减少细胞炎性反应、调节免疫细胞功能、改善线粒体功能、促进血管生成、减轻肺血管重构等途径改善肺组织的功能,治疗肺部疾病,从而为今后难治性肺部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外泌体是一种脂质微囊泡,可携带多种脂质、蛋白质、核酸,参与细胞间通讯,是心血管疾病的新型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M2型巨噬细胞可抑制血管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保护作用,其功能受多种因素调控。外泌体是近年逐渐受到关注的细胞对话新方式。本文根据外泌体来源进行分类,总结外泌体内不同物质对M2型巨噬细胞的调节作用、相关信号通路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关系。  相似文献   

8.
器官和组织发生损伤后,干细胞自身的增殖与分化在损伤修复中只发挥很少一部分作用,其修复作用主要是通过干细胞旁分泌功能发挥.外泌体是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的纳米级囊泡,靶细胞吸收外泌体后其自身功能会受到调节.干细胞源性外泌体通过传递蛋白质、脂质和微小RNA(miRNA)实现细胞间的通讯.干细胞源性外泌体的靶向性和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背景:缺血性心脏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类型之一,而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已经在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中展示出良好的效果和应用前景,并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目的:就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作用机制、优化方案和移植策略分别予以阐述。方法:第一作者于2021年2月应用计算机在PubMed数据库检索1973年1月至2022年3月相关文献,以“mesenchymal stem cell,exosomes,Ischemic heart disease”为英文检索词,最终纳入英文文献88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为细胞外囊泡的重要组分之一,是干细胞发挥功能调节的关键组分,且已经在缺血性心脏病方面展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应用前景。(2)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促进缺血损伤心肌组织的血管生成和心肌保护作用、抑制心脏纤维化和改善免疫调节等,进而促进心肌修复和心功能改善。(3)通过基因工程修饰、miRNA修饰、药物或物理条件预处理以及提高外泌体产量等手段可对干细胞外泌体的产量或功能特性等进行优化,以提高其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4)利用生物材料运载外泌体、两...  相似文献   

10.
文题释义:外泌体:是30-150 nm的细胞外囊泡,因其包含有大量的蛋白分子、DNA、RNA、mRNA 及 microRNA等,能够通过细胞间的传递发挥重要作用。多种细胞在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均可分泌外泌体。外泌体的功能取决于其所来源的细胞类型,可参与到机体免疫应答、细胞迁移、细胞分化、肿瘤侵袭等多个方面。间充质干细胞: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属于多能干细胞,以骨髓中含量最多,因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促进干细胞植入、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摘要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具有多种与间充质干细胞相似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可在诸如心肌、肝脏、皮肤等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新的疾病诊疗方法,但其在骨科领域应用相对较少,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用于骨及软组织损伤修复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治疗进展。 方法:以“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骨,软骨,椎间盘,关节炎,神经,肌腱”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以“mesenchymal stem cells,exosomes,bone cartilage,arthritis, intervertebral disc,tendon,nerve”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语种为中文和英文,共检索文献388篇,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相关文献50篇。结果与结论:①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促进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生成,延缓骨关节炎进程;②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通过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改善椎间盘退变;③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骨折愈合,是潜在的促骨折愈合生物学材料。 ORCID: 0000-0003-1973-4082(李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Two genotypes of H1N2 swine influenza viruses appeared among pigs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ckgroundH1N2 is one of the main subtypes of influenza, which circulates in swine all over the world.Objectives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genetic of H1N2 in swine of China.Study designTwo H1N2 swine influenza viruses were isolated from Tianjin and Guangdong province of China in 2004 and 2006, respectively. The molecular evolution of eight gene segments was analyzed.ResultA/Swine/Tianjin/1/2004 has low identity with A/Swine/Guangdong/2006; in the phylogenetic tree of PA gene, A/Swine/Guangdong/1/2006 and A/Swine/Guangxi/1/2006 along with the H1N2 swine isolates of North America formed a cluster; and A/Swine/Tianjin/2004 and A/Swine/Zhejiang/2004, along with the classical H1N1 swine isolates formed another cluster; except that NA gene of A/Swine/Tianjin/1/2004 fell into the cluster of the H3N2 human influenza virus, indicating the reassortment between H3N2 human and H1N1 swine influenza viruses.ConclusionTwo different genotypes of H1N2 appeared among pigs in China. A/swine/Guangdong/1/06 was probably from H1N2 swine influenza viruses of North America; while A/swine/Tianjin/1/04 maybe come from reassortments of classical H1N1 swine and H3N2 human viruses prevalent in North Ameri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