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对二甲双胍抗肿瘤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在含不同浓度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加入二甲双胍培养细胞24 h后,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及ATP水平。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随机分成四组:正常饮食(SD)组、SD+二甲双胍(Met)组、生酮饮食(KD)组、KD+Met组,实验干预8周后,检测瘤体体积、重量以及裸鼠血糖水平。结果 培养基中葡萄糖水平≥10 mmol/L时,二甲双胍对胰腺癌细胞增殖抑制不明显,但在低糖培养基(≤5 mmol/L)中, 10mmol/L二甲双胍能明显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同时,低糖培养基中各细胞ATP水平显著降低(P<0.01)。体内实验中,KD组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1),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P<0.01)。与KD组相比,KD+Met组可进一步抑制移植瘤生长(P<0.05)。结论 低糖增强肿瘤对二甲双胍的敏感度,其机制可能与减少机体ATP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单独应用MENK、NTX 与联合应用MENK 与NTX 的体内外实验,探讨MENK、NTX 及二者联合时对胰腺癌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实验中,MTS方法检测各实验组中胰腺癌增殖细胞的抑制情况;体内实验中,通过建立胰腺癌荷瘤小鼠模型,检测各实验处理组中胰腺癌的抑制情况。 WB法检测荷瘤小鼠胰腺癌组织阿片受体蛋白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荷瘤小鼠淋巴细胞亚群(CTL、Treg、NK、γδT)的增殖情况。结果:在体外实验中,MENK 在浓度为10-6 mol/L时对胰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NTX在浓度为10-5 mol/L时对胰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二者相比较,MENK的作用更加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内实验中,MENK 与NTX 联合应用在48 小时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96小时,与MENK组和NTX 组相比较抑癌率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内实验中,在1次/24 h的给药方式下,MENK在剂量为20 mg/kg 时抑癌效果最显著;NTX 在剂量为5 mg/kg 时抑癌效果最显著;MENK组与NTX组相比较作用更加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NK 与NTX 联合应用时,MENK 在剂量为20 mg/kg 1 次/24 h 与NTX 在剂量为5 mg/kg 1 次/96 h 给药方式时,抑癌效果最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 技术检测荷瘤小鼠肿瘤组织阿片受体的蛋白的表达含量,NTX 组与MENK+NTX 组肿瘤组织阿片受体蛋白表达量增加,NTX 组高于MENK+NTX 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荷瘤小鼠淋巴细胞亚群增殖情况,MENK组、NTX 组与MENK+NTX组都可以促进淋巴细胞亚群(CTL、NK、γδT)增殖,抑制Treg增殖,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NK在体内外能够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NTX在体内外能够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两者相比MENK作用更加显著;MENK与NTX联合应用,在NTX给药72小时后具有协同作用;NTX在体内能够上调肿瘤组织阿片受体的蛋白表达;MENK和NTX均能在体内能够促进CTL、NK、γδT细胞的增殖,抑制Treg细胞的增殖,二者联合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生酮饮食最早用于脑部疾病的治疗,如脑胶质瘤、癫痫等。近 20 年研究表明机体内慢性炎症反应、高血糖与肿 瘤发展密切相关。运动或限制饮食可降低血糖水平、升高血酮浓度,同时降低炎症反应,而高脂、低糖的生酮饮食方式可 模拟运动或禁食产生的生理状态,这使生酮饮食用于治疗代谢性疾病成为可能。随着肿瘤代谢与肿瘤营养相关研究的不断 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细胞代谢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上多种新的实验手段的使用以及信号 通路研究的突破,许多研究者认为肿瘤代谢改变或许是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因而生酮饮食用于肿瘤治疗也逐渐成为研究者 近年来关注的焦点。肿瘤细胞依赖葡萄糖作为主要能量来源,而肿瘤患者本身需要摄入更多脂肪和蛋白质,据此,提供足 够脂肪和蛋白质、限制葡萄糖的生酮饮食理论上可以治疗肿瘤。生酮饮食利用肿瘤细胞线粒体缺陷、葡萄糖依赖等特征, 通过抑制炎症、加强免疫反应、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调节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等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生长,改善患者生 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同时还能够增强放化疗的敏感性。这些机制为生酮饮食用于肿瘤治疗提供理论基础,但尚有部 分机制未完全明确,仍需进一步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胰腺癌干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无血清培养基的超低粘附培养方法获得干细胞球样胰腺癌PANC1细胞,然后通过定量PCR检测干细胞球样PANC1细胞中CD133及PDX-1的表达情况,验证胰腺癌干细胞;利用干细胞球样PANC1细胞的MTT实验、流式周期检测实验、Annexin-Ⅴ细胞凋亡实验、定量PCR凋亡因子检测实验,研究二甲双胍对干细胞球样PANC1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借助干细胞球样PANC1胰腺癌细胞构建鼠移植瘤模型,观察二甲双胍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二甲双胍能够明显抑制干细胞球样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且具有浓度依赖性,最大抑制率为81.3%,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为(11.94±1.43)mmol/L;二甲双胍对干细胞球样PANC1细胞的G0/G1期有阻滞作用;二甲双胍可以诱导干细胞球样PANC1细胞凋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干细胞球样PANC1细胞的Bcl-2 mRNA减少,而Bad、Bax mRNA的表达增加;干细胞球样PANC1细胞接种至裸鼠皮下均能成瘤,且二甲双胍能够明显抑制移植瘤的生长。[结论] 二甲双胍能够抑制胰腺癌干细胞增殖,阻滞G0/G1期,并诱导胰腺癌干细胞凋亡,发挥抗胰腺癌干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肿瘤囊泡(tumor cell-derived microparticles,T-MP)包装的甲氨蝶呤(MTX)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放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T-MP MTX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划痕法、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T-MP MTX联合放疗对A549细胞凋亡、迁移能力以及MMP-2、Nanog、Sox-2等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MTT法检测提示T-MP MTX浓度依赖性地抑制A549细胞增殖,并且在较低浓度下即发挥抑癌作用.T-MP MTX对支气管上皮细胞株16HBE细胞增殖的影响较弱,在较高浓度可轻度地抑制细胞增殖.细胞凋亡检测发现T-MP MTX联合放疗扩大A549细胞凋亡,其作用与放疗剂量有关(P<0.05).划痕实验提示T-MP MTX联合放疗有效抑制A549细胞迁移能力,其作用与放疗剂量有关(P<0.05);Western blot检测表明T-MP MTX联合放疗显著下调A549细胞MMP-2、Nanog和Sox-2蛋白表达水平,此作用与放疗剂量有关(P<0.05).结论 T-MP MTX联合放疗特异地抑制A549细胞增殖、迁移,诱导细胞凋亡,提高放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T-MP MTX诱导细胞周期同步化,以及干扰肿瘤干细胞低代谢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6.
树突细胞联合β-榄香烯对小鼠胰腺癌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大的肿瘤抗原专职免疫递呈细胞,DC疫苗是目前最具临床应用潜能的治疗性疫苗。肿瘤细胞凋亡小体被DC的MHC—1分子提呈并诱导的特异性CTL免疫反应抗癌作用显著。本研究探讨了DC负载凋亡癌细胞抗原后诱导的免疫应答联合β-榄香烯对小鼠胰腺癌治疗作用。方法:制备C57BL/6小鼠骨髓源性DC并鉴定,负载肿瘤抗原后制备成疫苗。分别观察DC诱导的CTL和β-榄香烯对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体内观察DC疫苗联合β-榄香烯对小鼠胰腺癌的抑制作用。结果1经电镜及流式细胞鉴定可获得典型的具有抗原加工及递呈作用的DC,利用TNF-α可使成熟的树突状细胞比例增加,MHC-Ⅱ、CD83、CD86等表面分子的表达较单纯DC组显著增强。负载凋亡抗原后DC诱导的特异性CTL体外对胰腺癌细胞有显著杀伤作用,效靶比30:1时,诱导的CTL对胰腺癌细胞抑制率达93%。β-榄香烯对癌细胞增殖抑制明显,DC疫苗与β-榄香烯联合治疗可明显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使其生存期延长,联合治疗组生存期为49.4天,与单纯β-榄香烯组(24.8天)、DC疫苗(38.5天)、DC组(20.7天)及对照组(17.5天)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凋亡肿瘤细胞致敏的DC回输荷瘤小鼠可激发宿主针对特异肿瘤的Th1及CTL免疫应答,以DC、介导的免疫反应联合中药的治疗方法可成为抗肿瘤的崭新且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K-ras多肽的致敏树突状细胞(DC)活化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CTL)对胰腺癌的体内外杀伤作用。方法:联合应用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4 诱导培养外周血DC。表达K-ras突变体的胰腺癌细胞株全瘤、单纯K-ras突变体多肽和K-ras突变体表位肽阳离子纳米颗粒分别致敏DC。致敏DC刺激T 淋巴细胞得到肿瘤抗原特异的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CTL)。 Patu 8988、SW1990细胞系制备荷瘤裸鼠模型评价CTL 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负载全瘤抗原的DC其诱导产生的CTL 对胰腺癌有较好的抑制,负载单纯K-ras(12-Val )突变体多肽、K-ras(12-Val )突变体表位肽阳离子纳米颗粒的DC其诱导产生的CTL 对表达K-ras(12-Val )突变体阳性(Patu 8988)的胰腺癌有较特异的抑制作用,而对K-ras(12-Val )突变体阴性(SW1990)的胰腺癌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负载肿瘤抗原的DC诱导的CTL 可显著提高对荷瘤裸鼠的生存时间,抑制肿瘤的生长速度,并显示其可增加抗肿瘤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Du J  Zhao Q  Gu H  Teng XL  Qin H  Liu NZ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7):486-489
目的探讨缺氧条件下3-(5’-hydroxymethyl-2’-furyl)-1-benzylindazole(YC-1)对人胰腺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PI)基因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缺氧条件下体外培养胰腺癌PC-3细胞株,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常氧和缺氧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1α)的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YC-1对PC-3细胞VEGF、GPI、HIF-1α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Western blot检测YC-1对PC-3细胞HIF-1α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MTT法检测YC-1对缺氧PC-3细胞恶性增殖的影响。结果缺氧条件下,HIF-1α主要表达于PC-3细胞胞核内。随着YC-1浓度升高,VEGF和GPI mRNA表达、HIF-1α蛋白表达逐渐受抑,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实验组HIF- 1αmRNA均呈强表达,其表达水平不随YC-1作用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缺氧条件下,实验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增高,100μmol/L YC-1组细胞增殖抑制率达73.28%±2.01%。结论缺氧状态下,YC-1抑制人胰腺癌PC-3细胞VEGF和GPI基因转录与其抑制HIF-1α蛋白的表达有关,YC-1能够抑制PC-3细胞生长和增殖。  相似文献   

9.
曲格列酮增强乳腺癌细胞对表阿霉素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Sun JX  Meng ZX  Lv JH  Sun YJ 《癌症》2006,25(8):960-966
背景与目的: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γ,PPARγ)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特异性配体噻唑烷二酮(thiazolidinediones,TZD)类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后可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本研究探讨TZD类药物曲格列酮的使用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阴性乳腺癌细胞对表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曲格列酮、表阿霉素单独和联合使用时,对ER阴性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S和MDA-MB-231增殖、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不同药物处理下,乳腺癌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在4~24μmol/L浓度范围内,曲格列酮与表阿霉素协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IC50是表阿霉素单独使用时的60%。曲格列酮和表阿霉素单独作用于乳腺癌细胞时并无明显的凋亡发生,而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时,MDA-MB-435S和MDA-MB-231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48±0.45)%、(10.08±1.89)%。联合使用曲格列酮下调了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了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曲格列酮不仅促进了表阿霉素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而且明显抑制了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从而增强乳腺癌细胞对表阿霉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重楼醇提取物抑制胃癌SGC-7901裸鼠移植瘤细胞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楼醇提取物对裸鼠移植瘤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并建立荷瘤鼠胃癌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不同浓度(12.5、25、50mg/kg)重楼醇提取物用药组、化疗组(5-Fu)及联合组(5-Fu+重楼),观测荷瘤鼠移植瘤体积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DGF-B蛋白的表达。[结果]重楼醇提取物对荷瘤鼠胃癌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各用药组移植瘤体积增长幅度明显小于空白组(P〈0.05)。各用药组移植瘤重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各组瘤重明显大于联合组(P〈0.01),提示5-Fu与重楼联合抑制作用更显著。各用药组PDGF-B蛋白染色的细胞明显减少,表达率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重楼醇提取物可明显抑制裸鼠胃癌移植瘤的生长,与5-Fu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PDGF-B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G6PD对大肠癌HCT116和SW480细胞生长侵袭的影响,以及G6PD与HKⅡ在大肠癌及其癌旁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和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大肠癌HCT116和SW480细胞进行G6PD过表达和干扰处理。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G6PD和HKⅡ的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进程;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培养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G6PD与HK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过表达实验中,与Flag转染组相比,Flag-G6PD转染组HCT116和SW480两种细胞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S期所占比例及侵袭能力均无明显变化;干扰实验中,与阴性对照转染组相比,G6PD-Homo-1504转染组两种细胞的葡萄糖浓度显著升高,S期所占比例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G6PD与HKⅡ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干扰G6PD减少了大肠癌细胞葡萄糖的消耗,抑制了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同时G6PD对HKⅡ可能存在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生酮饮食对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探讨生酮饮食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24只雄性BALB/C裸鼠皮下注射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系后随机分成2组, 分别给予正常饮食(standard diet, SD)及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 KD), 两组饮食均不限制总量。当肿瘤体积达到600~700 mm3时实验终止, 并将接种当日至肿瘤达到目标体积的时间定义为肿瘤生长期。比较不同饮食对裸鼠重量、血糖、血酮体、血胰岛素水平以及肿瘤生长等的影响。   结果  与SD组相比, KD组裸鼠肿瘤生长明显延缓, KD组及SD组皮下移植瘤达到目标体积的时间分别为(33.8±6.7)天和(24.8±3.1)天。KD组裸鼠血酮体水平显著升高, 血胰岛素水平轻度下降, 而血糖水平无明显变化, KD组肿瘤组织坏死面积明显增大, 而血管密度则显著降低。   结论  不限制总量的生酮饮食可明显延缓裸鼠人结肠癌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的生长。生酮饮食抗肿瘤治疗的作用机制及其对肿瘤其他特性如侵袭性和转移性等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皮层肌动蛋白(CTTN)对食管鳞癌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潜在的调控机制。方法 在EC109、TE1细胞中过表达、敲低CTTN;Western blot检测PCNA、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3以及PI3K-AKT通路的关键蛋白;CCK-8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和细胞增殖情况;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评估细胞在动物体内的成瘤性,同时通过裸鼠皮下成瘤实验观察敲低CTTN对裸鼠EC109细胞皮下种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CTTN稳定过表达或敲低的EC109和TE1细胞株。过表达CTTN不仅能提高PCNA、p-PI3K、p-AKT的表达水平,而且抑制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的表达,同时升高细胞活性,促进克隆形成(均P<0.001);敲低CTTN后PCNA、p-PI3K、p-AKT表达水平降低,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的表达升高,细胞活性降低,克隆形成显著减少,皮下种植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均P<0.001)。结论 CTTN通过上调PI3K-AKT通路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人肺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生酮饮食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10只雌性BALB/c裸鼠右下肢皮下注射人肺癌A549细胞,建立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标准饮食组(SD组)和生酮饮食组(KD组),分组当天测量裸鼠体质量、移植瘤体积、血糖及血酮浓度,以后每5 d测量1次。接种肿瘤细胞后第30天,摘眼球取血处死裸鼠,取血后进行血脂四项检测。剥离移植瘤组织,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中4-HNE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接种肿瘤细胞后第15天起,KD组裸鼠血酮浓度较SD组升高,血糖浓度较SD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接种肿瘤细胞后第20天起,KD组裸鼠体质量及移植瘤体积小于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接种肿瘤细胞后第30天,KD组裸鼠的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高于SD组,甘油三酯(TG)浓度低于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Western blot法分析结果显示KD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4-HNE蛋白相对表达水平(1.45±0.10)高于SD组(1.0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KD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4-HNE表达水平(4.40±0.89)高于SD组(2.40±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生酮饮食可以抑制人肺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肿瘤细胞氧化应激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5.
生酮饮食对人肺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人肺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生酮饮食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10只雌性BALB/c裸鼠右下肢皮下注射人肺癌A549细胞,建立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标准饮食组(SD组)和生酮饮食组(KD组),分组当天测量裸鼠体质量、移植瘤体积、血糖及血酮浓度,以后每5 d测量1次。接种肿瘤细胞后第30天,摘眼球取血处死裸鼠,取血后进行血脂四项检测。剥离移植瘤组织,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中4-HNE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接种肿瘤细胞后第15天起,KD组裸鼠血酮浓度较SD组升高,血糖浓度较SD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接种肿瘤细胞后第20天起,KD组裸鼠体质量及移植瘤体积小于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接种肿瘤细胞后第30天,KD组裸鼠的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高于SD组,甘油三酯(TG)浓度低于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Western blot法分析结果显示KD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4-HNE蛋白相对表达水平(1.45±0.10)高于SD组(1.0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KD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4-HNE表达水平(4.40±0.89)高于SD组(2.40±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生酮饮食可以抑制人肺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肿瘤细胞氧化应激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甘露糖对6个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在6个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利用MTT法观察甘露糖对肺癌细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分别给予对照组、甘露糖组0、2、4、6、8、10Gy照射,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甘露糖对6个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甘露糖组、照射组及联合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6个肺癌细胞系中磷酸甘露糖异构酶表达量各不相同,其中A549细胞表达量最高,H460细胞表达量最低。11.1mmol/L甘露糖对A549、H460细胞系抑制作用相同,随着甘露糖浓度增加,对H460细胞系抑制作用更显著。采用11.1mmol/L的甘露糖可明显增加H460细胞系放射敏感性及细胞凋亡率,而对A549细胞系放射敏感性和凋亡率影响不大。结论 在磷酸甘露糖异构酶高表达的6个肺癌细胞系中,甘露糖可增强部分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Proteinase-activated receptor-2 (PAR-2), which is 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is activated in inflammatory processes and cell proliferation. We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that an anti-PAR-2 antibody suppresses proliferation of human pancreatic cells in vitro.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no studies of PAR-2 signaling pathways in vivo.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blockade of PAR-2 by RNA interference influences pancreatic tumor growth. We originally constructed small interfering RNAs (siRNAs) targeting human PAR-2, and performed cell proliferation assays of Panc1 human pancreatic cancer cell line with these siRNAs. Intratumoral treatment with these PAR-2 siRNAs and atelocollagen was also performed in a xenograft model with nude mice and Panc1 cells. siRNAs against human PAR-2 inhibited proliferation of Panc1 cells, whereas control scramble siRNAs had no effect on proliferation. The PAR-2 siRNAs dramatically suppressed tumor growth in the xenograft model. PAR-2-specific siRNA inhibited growth of human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Blockade of PAR-2 signaling by siRNA may be a novel strategy to treat pancreatic cancer.  相似文献   

19.
Desmoplasia contributes to the aggressive behavior of pancreatic cancer. However, recent clinical trials testing several antifibrotic agents on pancreatic cancer have not shown clear efficacy. Therefore,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desmoplasia‐targeting antifibrotic agents by another mechanism is needed. Calpeptin, an inhibitor of calpains, suppressed fibroblast function and inhibited fibrosi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anticancer effects of calpeptin on pancreatic cancer.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calpeptin inhibited tumor progression using a mouse xenograft model. We used quantitative RT‐PCR to evaluate the expression of calpain‐1 and calpain‐2 mRNA in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PCCs) and 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 (PSCs). We also undertook functional assays, including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to evalu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calpeptin on PCCs and PSCs. Quantitative RT‐PCR indicated that PCCs and PSCs expressed calpain‐2 mRNA. Calpeptin reduced tumor volume (P = 0.0473) and tumor weight (P = 0.0471) and inhibited the tumor desmoplastic reaction (P < 0.001) in xenograft tumors in nude mice. Calpeptin also inhibited the biologic functions of PCCs and PSCs including proliferation (P = 0.017), migration (P = 0.027), and invasion (P = 0.035) in vitro. Furthermore, calpeptin reduced the migration of PCCs and PSCs by disrupting the cancer–stromal interaction (P = 0.0002).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alpeptin is a promising antitumor ag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due not only to its suppressive effect on PCCs and PSCs but also its disruption of the cancer–stromal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