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2.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19,6(1):116-119
核糖体蛋白在多种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肿瘤细胞的凋亡、衰老、生长、侵袭、药物和放射治 疗抵抗等。核糖体蛋白在肿瘤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成为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潜在指标。 核糖体蛋白可以通过磷酸化等修饰,改变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活性和作用方式。核糖体蛋白与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 能够调节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以一种低毒、有效的方式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通过调控核糖体蛋白进行细胞 周期的再分布,将肿瘤的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 期,减少G2~M 期细胞的比例。以参与核糖体蛋白合成的RNA 聚合酶Ⅰ蛋 白酶等作为靶点间接调控核糖体蛋白的治疗方式,在动物模型中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作用于核糖体蛋白的药物,由于 不直接对基因组产生影响,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对分化成熟的正常组织细胞的遗传毒性很低,具有更好的靶向性。显而易见, 针对核糖体蛋白的肿瘤治疗具有高度特异性,能够有效逆转多药耐药和放射增敏,提供了一种潜在低毒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肿瘤的发生过程中,除了能量代谢外,肿瘤的生物合成代谢与人体正常组织也有很大不同,具体表现在核苷酸、脂质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这3个方面.肿瘤细胞的生物合成能力明显强于正常细胞,但它的合成途径和方式又不同于正常细胞,其主要以从头合成为主,明显强于正常细胞,且这种生物合成能力的增强往往是以牺牲机体其他细胞为代价的.对肿瘤不同的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弄清肿瘤细胞生物合成的机制,对肿瘤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具有水溶性、携带自由基团的普遍存在的气体,在生理学和病理学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NO在肿瘤生物学中的作用存在较大争议和误解。研究显示NO具有抗癌和促癌双重作用,它破坏肿瘤组织和对肿瘤的促进效应与它存在的时间、位置及其浓度相关。已经证实NO可以调节与肿瘤相关的过程,包括血管生成、凋亡、细胞周期、侵袭和转移;另外,它还是一个潜在的抗癌剂。本文就NO与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端粒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端粒(telomereTLM)、端粒酶(telomeraseTLMA)与肿瘤的关系近年来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永生性(Immortality)的获得是恶性肿瘤细胞的一个显著生物学特性,也是肿瘤组织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基础,而肿瘤细胞无限增殖能力的维持则依赖于端粒酶的激活。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各?.. 相似文献
8.
9.
马福超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0,2(3)
survivin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肿瘤凋亡抑制蛋白,可抑制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周期和促进细胞分裂以及参与血管生成,与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和放疗抵抗有关.其在恶性肿瘤中表达具有高度特异性,几乎所有恶性肿瘤组织都存在高表达,而在正常成人组织中却未表达.survivin已成为具有潜在价值的肿瘤标志物,与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相关,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survivin的分子生物学结构、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和survivin相关的肿瘤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活性氧与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活性氧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ubMed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活性氧和肿瘤”为关键词,检索2000-01-2013-06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29条,中文文献330条,纳入标准:1)活性氧与肿瘤发生;2)活性氧与肿瘤转移;3)活性氧与肿瘤治疗。根据纳入的标准,最后分析文献27篇。结果:肿瘤患者体内氧化还原失衡,表现为氧化应激水平增高,国内外在胃肠道肿瘤、舌癌和乳腺癌等的研究中均发现了氧化应激状态改变。肿瘤患者活性氧增多的机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1)遗传分子生物学的改变,包括转入因子Nrf2及其抑制蛋白Keap1、RAS途径的相关突变,癌基因蛋白(比如Raf、MOS、MEK和Myc)的过度表达,抑癌基因(如p53)的沉默;2)肿瘤细胞处于高代谢状态,患者正常营养素摄取减少,引起活性氧的堆积;3)免疫系统非特异性的慢性激活,产生过多的前炎性因子;4)抗肿瘤药物特别是多柔比星和顺铂等的使用。活性氧与肿瘤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一方面,它通过脂质过氧化、DNA损伤和蛋白质破坏等参与肿瘤的形成;另一方面,活性氧也参与肿瘤的转移,这不仅表现在其清除剂可以降低细胞转移能力,也包括其可以调节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再者,活性氧和转录因子Snial相互作用可以诱导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产生。活性氧的作用与其浓度有关,高浓度的活性氧可能导致细胞凋亡,而低浓度可致细胞增殖和癌变,国内外研究发现许多抗肿瘤药物通过增加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如乙烷硒啉、三氧化二砷、顺铂、柔红霉素和5-FU等。结论:活性氧不仅影响肿瘤的生物学特性,而且与肿瘤的治疗有密切关系,寻找合适的活性氧浓度,将为肿瘤的防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Nucleolar adaptation in human cancer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While the nucleolus was first observed over two hundred years ago, its role in human cancers is only now being appreciated. Long thought to be a static, ribosome-producing, subnuclear organelle, recent investigations have shown a more dynamic and adaptable side of the nucleolus. Containing not only protei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ribosomes but also newfound nucleolar oncogenes and tumor suppressors, mechanistic links between the nucleolus and cancer are now more evident. In this regard, much of the work from the past decade has focused on the ability of these proteins to promote and suppress tumorigenesis from the nucleolus. In this review, we will discuss how historical measurements of the nucleolus are being translated into contemporary studies of nucleolar dysfunction in human cancer. 相似文献
12.
肿瘤细胞膜模型筛选抗肿瘤多肽新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部分多肽类药物具有靶向选择性抗肿增作用,目前针对多肽抗肿瘤的研究都是基于某一或数个肽链的信息,受到现有多肽信息的限制。本研究旨在通过肿瘤细胞膜模型的建立,应用核糖体表达法进行抗肿瘤多肽筛选。方法:选择已知可在肿瘤细胞膜上穿孔的阳性对照多肽Mast21和MastoparanX优化人工合成的肿瘤脂质体细胞膜模型。组建可直接用于体外多肽表达的DNA库,应用核糖体表达法进行特异性抗肿瘤多肽筛选,应用MTT法检测筛选的多肽在体外抗肿瘤效果。结果:应用核糖体体外表达法和脂质体(PE/PS,3:7)肿瘤细胞膜模型成功地从设计的肽库中筛选出一些肽,体外实验证实部分多肽能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1-H460)生长,而对正常人体纤维细胞CCD-27SK无影响。结论:合适的肿瘤细胞膜模型和核糖体表达法,可从肽库中筛选特异性抗肿瘤多肽,为开发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抗肿瘤新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15.
脑转移是目前肿瘤治疗的难点之一,既往治疗主要以全脑放疗为首选,但全脑放疗后疗效差以及明显影响治疗后长期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脑转移的治疗应根据不同预后行个体化治疗。目前基于RTOG研究的Graded Prognostic Assessment评分在国内外广泛使用。对于GPA高的患者,建议采用积极的治疗手段,如全脑放疗联合手术或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部分患者可考虑使用手术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于GPA低的患者,仍以全脑放疗为首选,部分患者可考虑采用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考虑到全脑放疗的脑功能损伤与海马结构照射有关,越来越多研究开始探索全脑放疗中保护海马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自1956至1986年间治疗的54例腹壁外带状瘤,探讨了该肿瘤的病因及治疗方式。由于该肿瘤极易复发,强调了三维广泛切除的重要性。对于手术切缘较近及切缘肿瘤组织阳性的病例,术后放射治行是一选择。对于肿瘤巨大、要行截肢术或行损伤较大手术才能解决肿瘤问题但本人无严重临床症状及功能障碍者,可带瘤生存,但需随访。 相似文献
17.
杨家鹏;董瑞;翟晓文;王姝雅;杨璐 《白血病.淋巴瘤》2023,32(07):435-438
单细胞测序(SCS)针对单个细胞的遗传信息进行测序,能更好地认识细胞之间的差异,揭示每种细胞类型独特的变化。在单细胞水平上对细胞亚群进行特异性分析,对肿瘤细胞和微环境细胞进行较精准的评估,从而揭示分子成分的复杂性以及与非恶性组织中相应成分的区别。淋巴瘤具有高度异质性,部分病理学分型不明、病因不清、预后不良。SCS技术有助于阐明淋巴瘤分子发生机制、病理分型并指导临床。文章就SCS及其在淋巴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儿童椎管内肿瘤2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22例儿童椎管内肿瘤的误诊原因,早期诊断依据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别对儿童椎管内肿瘤的部位,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术16例,肿瘤次全切除术3例,肿瘤部分切除术2例,单纯行减压术1例,临床治愈12例,好转8例,病情无变化2例,结论;儿童椎管内肿瘤以先天性肿瘤,良性肿瘤居多,一量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20.
F. Grabellus L.E. Podleska S.-Y. Sheu S. Bauer C. Pöttgen C. Kloeters M. Hoiczyk T.C. Lauenstein K.W. Schmid G. Taeger 《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