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夏超鹏 《发电技术》2020,41(2):142-149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用户借助分布式发电、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等新兴技术已经具备了参与电力交易的能力,但传统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方式却难以适应新时代开放电力市场的需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所提出的泛在电力物联网(ubiquitous power internet of things,UPIoT)战略可以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互连、状态全面感知和优化控制,是建设开放电力市场的有效技术支撑。基于此,分析了新时代电力系统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必要性;研究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在开放电力市场中的典型应用;对面向电力市场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为构建现代化开放电力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以电力系统为核心,结合智能终端传感器、通信网、人工智能和云平台技术构成的复杂多网流系统,其具有全息感知、泛在连接、开放共享、融合创新的特点。首先阐述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特征,并详细分析了其体系架构;其次,从智能芯片、5G与LPWA、物联网平台三方面探讨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从业务壁垒、信息安全、数据分析和商业模型4个角度分析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关键难点;最后研究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实际需求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实现能源转型目标的必要手段。从电力系统发展历程和面临的问题出发,论述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意义,提出了实施策略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为实现能源转型,风电光电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不断增加。这些能源的随机性给电力系统的功率平衡造成巨大压力,有时不得不弃掉一部分风电光电。为了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风电光电的利用率,必须对可控负荷和分散式发电进行控制。因此,需要用互联网连接可控负荷和分散式发电,形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常规发电厂、大型风电场、光电站等已经和电力系统连接了,调度可以直接控制。因此,泛在电力物联网主要任务是连接负荷和分散式发电,尤其是可控负荷。电动汽车是可控负荷中最容易实现可控的,其次是热水器、电热锅炉和空调等。利用泛在电力物联网,协同控制风电光电、可控负荷、分散式发电等,可以提高风电光电利用率,实现能源转型目标。  相似文献   

4.
金鑫城  孙浩睿 《发电技术》2020,41(2):137-205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物联网在电力领域的具体体现,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是推进"三型两网"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必要手段。阐述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定义,从供电公司角度出发,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情况,讨论了依托地区特点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实施策略和实际应用场景,分析了可能遇到的问题。得出结论: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深入建设,供电公司能够为电力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地市供电公司能够依托泛在电力物联网开展更多电力相关业务;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安全性、实用性、有效性是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新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促进能源转型,泛在电力物联网与综合能源系统概念应运而生。泛在电力物联网通过广泛互联能源设备、可控负荷、储能、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等,利用物联网技术搭建传感器网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全维度态势感知、全时段优化控制、多主体友好互动。综合能源系统通过对多能流进行多级利用和整体调度,能有效改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纳难”的问题,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泛在电力物联网和综合能源系统,二者相辅相成,可形成包含多能流、大数据的能源互联网体系。泛在电力物联网与综合能源系统将成为能源及电力工业发展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郭创新 《发电技术》2020,41(2):103-I0002
为了提高新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促进能源转型,泛在电力物联网与综合能源系统概念应运而生。泛在电力物联网通过广泛互联能源设备、可控负荷、储能、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等,利用物联网技术搭建传感器网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全维度态势感知、全时段优化控制、多主体友好互动。综合能源系统通过对多能流进行多级利用和整体调度,能有效改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纳难”的问题,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实现更多终端小微设备的接入,使得数据的获取更加海量和多元化,实现数据流和能量流的深度融合,而综合能源系统是泛在电力物联网价值的重要实现形式。综合能源系统在其规划运行中涉及多种能源类型和海量数据,是一项复杂工程,因此面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进行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思考,提出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区域差异性原则,建立了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的基本模型,以及系统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系统规划运行的数据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一套完整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思路方法。研究成果为我国综合能源系统的建设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辉  梁登香  韩晓娟 《发电技术》2021,42(2):171-179
电力体制的逐步深化改革和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的逐步完善,为储能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储能将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辅助服务补偿机制的建立,加速了储能系统在辅助服务领域的渗透,辅助服务市场也将成为未来储能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针对储能在辅助服务中的参与机制和研究现状进行调研归纳,讨论了储能在电力系统辅助服务中的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结合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对储能在我国参与辅助服务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物联网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已经成为国家高科技竞争的又一场竞赛,推动物联网的发展,已经成为每一个国家的发展的侧重点,本文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我国的应对策略,对物联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几年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平台智能化建设也逐渐开展起来,先后将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等融入到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之中,不仅提高了消防安全监督工作的效率,提升了消防安全检查的水平,而且降低了消防从业人员工作压力,加强了消防安全监督工作的能力。本文对消防物联网安全监督技术应用进行研究,分析物联网技术现状,探讨物联网技术与消防安全监督工作相结合的机理,以求能够进一步将消防物联网安全监督技术完美的融入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现代化科学技术创新给实际工作带来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18年3月21日15:48,巴西发生了大停电事故,巴西北部和东北部电力系统与主网解列,切除负荷19760 MW,约占电网总负荷的25%,85%的州受到影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避免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介绍了历史上历次大停电事故的主要过程及危害,总结了大停电事故的经验教训。从自然因素、设备故障、事故处理不当、策略失误等方面,分析了大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结合新能源接入、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能源互联网、信息物理电力系统、人工智能等当前电网发展和研究的热点,提出应对大停电事故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隐式人机交互在智慧养老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其特征及发展前景。方法综合梳理智慧养老交互设计研究现状,分析老年群体的生理心理特征及隐式交互理论基础,结合智慧养老领域典型场景中隐式交互的应用现状及相关课题展开讨论。结论总结出智慧养老领域隐式交互的应用特点,包括涉及较多关键性操作、长期监护及个人数据实时自动采集、第三方介入交互、系统平台建设和社会的参与。推断智慧养老领域隐式交互未来发展方向,即在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依托的智慧养老领域,隐式交互是满足以人为本设计开发的核心部分,它可以通过生物感应、环境识别、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协同共创等方式来实现。新技术应用与落地,数据库建设与共享,将是未来应用研究的关键和热点。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产品品牌形成机理及其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物联网产品品牌的形成机理和物联网产品品牌建设的关键方法。方法以传统品牌的形成机理为研究分析的基础,通过分析物联网对传统品牌带来的冲击,结合具体案例的对比,从物联网时代的品牌的根本、品牌的媒介、品牌的存在、品牌的价值4个方面发生的改变分别进行研究。结论在未来物联网技术平台上,品牌评价将会数据化,品牌符号属性会逐渐弱化。物联网化的产品品牌培育的关键在于,品牌根本的强化和对能实现产品、用户和企业三方直接联通的物联网品牌感知平台的设计、建设、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凸现物联网特征的新型户外用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物联网环境下支持泛户外运动的新型户外用品,与传统户外用品的区别及其所具有的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的显著特征和丰富的体验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新型户外用品之设计理念,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基础上,必定会发生转变,将呈现出由物质产品到非物质体验,由初步智能到全面智慧,由个体环保到整体共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