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方法:对106例RA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并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对患者的焦虑、抑郁分为A组(31例)、B组(42例)、C组(28例)和D组(61例)。获得3组患者的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发病率,并比较3组患者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A组患者的SAS(20项)评分>41分且HAMA(14项)评分>14分,诊断为焦虑障碍;患病率为29.2%(31/106),其DAS 28:(4.4±1.2),RF:(159±63)IU/ml,CRP:(26±19)mg/L。B组患者的SDS(20项)评分>50分且HAMA(14项)评分>17分,诊断为抑郁障碍;患病率为39.6%(42/106),其DAS 28:(4.1±1.3),RF:(143±59)IU/ml,CRP:(25±17)mg/L;C组患者的SAS(20项)评分>41分且SDS(20项)评分>50分,诊断为同时具备焦虑及抑郁障碍,患病率为26.4%(28/106),其DAS28:(4.7±1.3),RF:(159±59)IU/ml,CRP:(26±17)mg/L;D组患者的SAS(20项)评分<41分且SDS(20项)评分<50分,诊断为RA患者;患病率为57.6%。A、B、C组患者的DAS28、RF、CRP均高于D组。结论:合并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的RA患者,其疾病活动度高于未合并焦虑、抑郁的RA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消化科高龄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消化科高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消化科高龄患者初入院普遍存在中度或轻度焦虑及抑郁,进行心理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SAS标准分(30.22±4.90)vs(37.18±4.43),P<0.001),SDS标准分(39.47±3.36)vs(54.46±3.94),P<0.001),观察组焦虑和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消化科高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很大的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配合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治疗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中医特色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指导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舒适度、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0月在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0例)与观察组(90例),分别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与基于中医特色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2组临床相关指标、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日常生活能力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6.51±1.25)h vs.(7.86±1.92)h;(23.33±7.46)h vs.(27.22±8.55)h;(1.89±0.54)d vs.(2.91±0.92)d;(2.32±0.04)d vs.(2.87±0.25)d,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82.54±5.15)分vs.(78.45±5.26)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5/90),低于对照组[15.5...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2~50岁的中国男性心理健康与下尿路症状、勃起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907名22~50岁的中国男性。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估研究对象的抑郁及焦虑状况的严重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NIH-CPSI)评估研究对象的慢性前列腺炎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the International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评估下尿路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Function 5,IIEF-5)评估阴茎勃起功能情况。结果:共有894例研究对象的数据完整,纳入最后统计分析。与没有抑郁和焦虑情绪的研究对象相比,伴有抑郁和焦虑的研究对象的平均NIH-CPSI评分较高(6.2±6.2 vs.5.0±5.8,P=0.015;8.7±8.1 vs.4.7±5.3,P<0.001),平均IPSS评分也较高(5.9±6.6 vs.4.7±5.8,P=0.029;8.4±8.0 vs.4.4±5.5,P<0.001),平均IIEF-5评分较低(18.3±4.4 vs.20.2±3.5;17.2 vs.4.1 vs.20.1±3.6,P<0.001),总的ED比例较高(69.7%vs.57.8%,P=0.002;81.1%vs.57.0%,P<0.001)。结论:在中国,年龄22~50岁的男性中焦虑、抑郁情绪与下尿路症状、勃起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12月我院神经内科出院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3个月后评估两组情绪(焦虑、抑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基本生活活动能力、辅助生活活动能力)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1);干预前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分泌运动因子-溶血磷脂酸(ATX-LPA)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信号通路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临床征象的关系。方法 以RA患者72例为RA组,同期3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OA)为OA组和30例健康查体志愿者为健康组。ELISA法检测三组血清ATX、LPA、MAPK、类风湿因子(RF)表达水平。分析RA组疾病活动度、疼痛程度等临床征象。比较RA组病情高度活动患者(DAS28评分>5.1分)和病情低中度活动(DAS28评分≤5.1分)患者血清ATX、LPA、MAPK、RF水平以及VAS评分,并分析RA组患者血清ATX、LPA、MAPK水平与血清RF水平、DAS28评分以及VAS评分的关系。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RA组血清ATX、LPA、MAPK、RF水平均升高(P<0.05)。与OA组比较,RA组血清ATX、LPA、RF水平均升高(P<0.05)。RA组和OA组血清MAPK水平无明显差异,OA组与健康组血清ATX、LPA、RF水平亦无明显差异(P>0.05)。OA组血清MAPK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与RA组病情低中度活动患者比较,其病情高度活动患者血清ATX、LPA、MAPK、RF水平以及VAS评分均升高(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A组血清ATX、LPA、MAPK水平与血清RF水平、DAS28评分以及VA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ATX-LPA和MAPK 信号通路与RA疾病活动度、疼痛程度等临床征象以及血清病情评估指标均密切相关,可能为RA防治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张雪  孙娟  谢长好  李志军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0):1762-1765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育龄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效果、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5年6月-2016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育龄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共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院期间予以内科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依从性、疾病复发率、使用维持激素量和相关实验室指标。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心理干预组的HAMA评分[(12.14±3.68)分 vs. (9.29±3.43)分,P<0.001]、HAMD评分[(11.32±3.86)分 vs. (9.70±3.01)分,P=0.041]、SLEDAI评分[(10.29±4.60)分 vs. (6.85±2.78)分,P<0.001]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QI评分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评分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心理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χ2=4.947,P=0.025),病情复发率(χ2=4.433,P=0.032)及SLEDAI评分(t=-3.410,P=0.039)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3、C4、ESR、CEP及使用激素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心理干预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促进病情缓解,减少复发,对巩固SLE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以及预后都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伴轻中度抑郁症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期间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血液风湿科门诊及住院的轻中度RA伴轻中度抑郁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空白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三组患者均予以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及慢作用抗RA药(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三组患者均连续给药24周。三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8、12、24周后对三组患者进行疾病活动性评分-28(disease activity score-28,DAS28)、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s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通过评分比较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治疗8、12、24周后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8、12、24周后DAS28评分较空白组同一时间节点下降(P<0.05),但对照组与治疗组DAS2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2、8、12、24周后HAMD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2、8、12、24周后HAMD量表评分均较空白组同一时间节点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与治疗组的HAMD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2、8、12、24周后SD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2、8、12、24周后SDS量表评分均较空白组同一时间节点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与治疗组的SD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RA伴轻中度抑郁症患者,与帕罗西汀疗效相当,可协同抗RA药的疗效,提高治疗RA的整体临床疗效,降低疾病活动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白介素-21(IL-21)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治的30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2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RA组、RA活动期组和RA非活动期组患者与对照组受检者间的IL-21及TGF-β水平的差异,并分析RA患者IL-21及TGF-β水平与DAS28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各组受检者间的IL-21、TGF-β水平及DSA28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A组、RA活动组及RA非活动组患者的IL-21及DSA28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GF-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RA活动组IL-21及TGF-β水平改变较RA非活动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F-IgM、RF-IgA、RF-IgG、抗CCP抗体阳性患者的IL-21水平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TGF-β水平明显低于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21水平与DAS28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72,P<0.05),TGF-β水平与DAS28评分呈显著负相关性(r=-0.622,P<0.05).结论 RA患者体内IL-21显著升高,IGF-β显著降低,且其水平变化与患者病情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雷艳  赵丹  林欣 《海南医学》2015,(2):253-255
目的探讨纽曼系统模式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34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70例)和对照组(1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干预组采用纽曼系统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平均评分及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干预后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分别为(41.20±8.86)分vs(48.24±10.12)分、(40.66±9.12)分vs(48.32±10.22)分],干预后干预组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1.20±8.86)分vs(45.30±10.16)分、(40.66±9.12)分vs(45.18±10.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后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分别为14.86%对38.86%,14.29%对39.43%)和对照组干预后(分别为14.86%对30.59%,14.29%对32.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霍美青 《中外医疗》2013,(32):169+171-169,171
目的分析和研究中青年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心理评估和护理干预。方法选取该院中青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中青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使其能够保持良好心身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全喉切除术患者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人,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两组SDS、SAS均〉50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抑郁、焦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没有统计学差异。在经济情况、家人支持上,干预组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喉癌患者普遍存在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积极的心理干预,能减轻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9):148-151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25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来自2015年1月~2017年12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两组抑郁症患者均实施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抑郁情绪自评量表评分以及NOSIE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抑郁情绪自评量表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对于NOSIE观察量表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被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甘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4):1696-1697,169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大肠癌化疗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大肠癌化疗患者5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护理。两组分别于第1天和第36天进行量表评分。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减轻是否有差别。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降低,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大肠癌化疗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有明显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鸽  付毅 《罕少疾病杂志》2020,27(2):81-82,95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应用于高热惊厥患儿的效果。方法将82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41例。常规组患儿予以降温、休息、饮食、监测生命体征等基础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针对临床表现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疗效、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儿家属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常规组(80.49%),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家属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高热惊厥患儿采取个性化护理不仅可改善症状,促进病情转归,缩短住院时间,也可缓解患儿家属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6.
李长城  石丽楠 《中国医药导报》2012,9(5):158-159,163
目的研究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心理障碍情况,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1年9月住院和门诊老年GERD患者198例(GERD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修改后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CR)对两组在入院初期或初诊时完成首次评分,然后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及抗抑郁等药物治疗,疗程为8周。采用反流性疾病问卷(RDQ)对GERD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并进行比较。采用SDS和SAS-CR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评分,并进行比较。同时计算两组抑郁状态、焦虑状态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GERD组患者的SDS、SAS-C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GERD组RD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SDS、SAS-CR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GERD组抑郁和焦虑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GER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遵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给予心理干预及抗抑郁药物等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分析自信心训练对恢复期抑郁症患者的自信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8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信心训练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缺陷感量表、自尊量表、信任量表以及应付方式量表评分。 结果 在治疗与训练前,2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ES(自尊量表)与FIS(缺陷感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明显降低,并低于对照组,而SES与F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可依靠性、可预测性、信赖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解决问题、求助与合理化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自责、退避与幻想等项目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自信心训练有助于改善恢复期抑郁症患者抑郁与焦虑情绪,提高自尊水平,增强患者自信心,可有效促进患者全面恢复,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ICU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调查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ICU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的临床状况及临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100例ICU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状态;干预组予以心理干预措施加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depression,PPD)产前、产时、产后三阶梯预防模式。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孕妇310例为观察组,外院孕妇172例为对照组。产前:妊娠12周、28周、36周时分别进行焦虑和抑郁问卷调查,观察组除进行常规的孕妇学校培训外,发现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孕妇学校培训;产时:观察组在宫口开大3cm时进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照组常规产时护理;产后:3周、6周随访进行艾迪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partum depressionscale,EPDS)评分,对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干预,PPD患者给予药物和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结果两组妊娠12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初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周、36周SAS和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3产程末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催乳素(prolactin,PR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7天E2、P、PR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周、6周的EPDS评分和PPD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产时、产后三阶梯预防PPD模式有效,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