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氨喋呤的新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氨喋呤(Methotrexatum)是一种抗叶酸药,主要用于急性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骨肉瘤、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和某些实体瘤的治疗。甲氨喋呤并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和较强的抗炎作用而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从而引起了临床医师的注意。现将其新用途介绍如下: 1.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Larry对患有炎性关节炎患者59例,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作用缓慢的抗风湿药无效时,选用甲氨喋呤则有效。口服或静脉给药10~20mg,每周1次,观察24个月,其结果许多病人关节肿胀、早晨关节持续性发硬、疼痛等症状得到改善,在服药观察期间活动力增大,对35例服甲氨喋呤前后手部X线照片对  相似文献   

2.
托法替尼为作用于细胞内酪氨酸激酶的小分子口服抑制剂,用于治疗成人甲氨喋呤反应不佳或不能耐受的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可与甲氨喋呤及其他非生物类DMARDs联合使用。本文就其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相互作用、临床评价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甲氨喋呤(MIX)是一种叶酸拮抗剂(FolicAcid Anlagonist),1951年首次用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但未得到广泛重视,60年代本品被用于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获得良效,近十年来重新发现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现已被美国食品药物部批准用于治疗严重的、对其它治疗抵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我院自1995年至1997年对8  相似文献   

4.
唐华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3):150-15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方康痹汤配合甲氨喋呤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洛昔康片、甲氨喋呤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来氟米特(LEF)联合甲氨喋呤(MTX)疗法与正清风痛宁缓释片与来氟米特联合甲氨喋呤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0例使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60 mg,每日2次;来氟米特20 mg,每日1次;甲氨喋呤10 mg,每周1次.对照组30例使用来氟米特20 mg,每日1次;甲氨喋呤10 mg,每周1次.观察评价关节肿胀压痛数,采用目视10 cm模拟标尺法(VAS),由患者和医生评估病情的整体变化程度,测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同时监测患者肝肾功、血尿常规、血糖.结果:在疗程第4周,2组总疗效评价ACR50、ACR70比较差异已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来氟米特与甲氨喋呤联合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优于来氟米特与甲氨喋呤两药联合.  相似文献   

6.
甲氨喋呤(MTX)为叶酸对抗剂,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绒癌、恶性葡萄胎、头颈部肿瘤、原发性肝癌等。20世纪60年代MTX开始较广泛地应用于非肿瘤疾病,70年代已证实MTX是治疗牛皮癣和牛皮癣关节炎的有效药物。近年来,国外已有应用M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报道,国内报道很少,现将其新用途综述如下: 1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从20世纪50年代起,甲氨喋呤首先在治疗银屑病关节炎方面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处方药》2009,(9):44-44
研究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比较甲氨喋呤联合传统抗风湿药物(柳氮磺吡啶和羟氯喹)和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英夫利昔单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赵勇 《医药导报》1994,13(6):285-286
甲氨蝶呤(MTX)为叶酸对抗剂,主要通过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竞争性抑制DNA合成,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绒癌、恶性葡萄胎、头颈部肿瘤、原发性肝癌等。从本世纪50年代起,甲氨喋呤用于治疗银屑病关节炎获得较好效果。此后,许多无对照及双盲对照研究提示,M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佳、毒性小,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应用M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报道,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MTX)、来氟米特(LEF)联合补肾壮骨止痛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通过观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指标疗效和疾病疗效,对比分析补肾壮骨止痛汤联合甲氨喋呤、来氟米特与甲氨喋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4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完成为期15w的研究,补肾壮骨止痛汤联合甲氨喋呤、来氟米特组(以下称治疗组)及甲氨喋呤联合来氟米特组(以下称对照组)各20例.主要指标疗效以及疾病疗效在疗程后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甲氨喋呤、来氟米特联合补肾壮骨止痛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是一个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止痛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58例服用自拟活血止痛汤,对照组32例服用非甾体消炎类英太青及甲氨喋呤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无毒副反应。结论自拟活血止痛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简称"类风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疑难病之一,西医迄今对该病主要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皮质激素类药、柳氮磺胺吡啶、甲氨喋呤、环磷酰胺、氯奎、金制剂等进行控制,虽然疗效肯定,但不良反应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口服风湿灵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7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3人和对照组34人,治疗组予温针灸配合口服风湿灵胶囊,对照组予口服甲氨喋呤及柳氮磺吡啶,治疗90天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8%(P<0.01).结论温针灸配合口服风湿灵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简称“类风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疑难病之一,西医迄今对该病主要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皮质激素类药、柳氮磺胺吡啶、甲氨喋呤、环磷酰胺、氯奎、金制剂等进行控制,虽然疗效肯定,但不良反应较大。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甲氨喋呤的群体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甲氨喋呤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方法收集风湿科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单剂量口服甲氨喋呤(MTX)稀疏血药浓度数据155个,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按口服一级吸收二房室线性开放型模型,用NONMEM程序估算甲氨蝶呤的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定量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族别、体重、肌酐清除率等固定效应对甲氨蝶呤清除率的影响,得到最终回归模型。结果肌酐清除率对甲氨蝶呤清除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CL(L.h-1)=6.53+0.0184*CLer。甲氨蝶呤药代动力学参数个体化差异较大,各参数群体标准值及变异分别是Ka为1.69h-1(81%);Vc为29.7l(25%);Vp为8.19l(110%);Lag为22.06min(26%);Q为1.16lh-1(470%);固定效应参数θCLer,0.307。结论此研究结果有助于甲氨喋呤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强直性脊柱炎 (AS)是一种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的慢性炎症性免疫性疾病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和理疗可缓解症状 ,但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柳氮磺吡啶可能具有改变 AS病程的作用 ,然而它仅限于外周关节炎有效 ,对脊柱病变和关节外表现则无效 ,因此 ,需要寻找新的药物。甲氨喋呤 (MTX)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风湿病 ,但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国内外报告不多 ,我科采用甲氨喋呤治疗 AS1 5例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997年~ 2 0 0 2年我科门诊治疗 1 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  相似文献   

16.
叶新浓 《华夏医药》2006,1(2):118-119
目的 甲氨喋呤与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05年6月收治1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了临床观察。按照ARA分期:Ⅰ期30例,Ⅱ期50例,Ⅲ期30例.Ⅳ期20例,有效率70%。结果 多数病人服药2周后开始关节症状好转,1个月后明显好转。结论 MTX和SASP联合治疗RA是一种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作为观察组,口服辛伐他汀、美洛昔康,并联合使用甲氨喋呤和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治疗,接受常规补钙及常规护理的2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腰椎进行CT扫描。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关节压痛情况、肿胀程度、关节功能评分等都出现了明显的好转,观察组治疗后的骨密度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是现阶段已知的唯一可以兼顾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药物,且该药价格低、副作用少,经济效益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分析,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与观察组59例,对照组采取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采取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甲氨喋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量、关节肿胀数量、关节疼痛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量、关节肿胀数量、关节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量、关节肿胀数量、关节疼痛评分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甲氨喋呤治,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性关节炎联合用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泽文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32-33,35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法把36例患者任意分为甲乙两个小组,甲组18例患者接受甲氨喋呤与青霉胺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乙组18例患者则接受联合甲氨喋呤与羟氯喹的用药方式。结果甲乙两个小组患者在接受药物联合治疗之前各项指标之间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在接受药物联合治疗之后,每一项指标的值都得到了明显降低,P值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乙两个小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的例数均是17例,占小组总人数的94.44%;无效只有1例,占小组总人数的5.56%。两个小组临床治疗的综合评价并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其中P值大于0.05。甲组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概率及症状的严重程度都明显低于乙组。结论甲乙两个小组联合用药策略都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疗效的综合评价在整体上是一样的。联合用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根本要求是结合具有差异作用机制的抗风湿药,在不同的时间段中预防组织与细胞受到伤害,实现获得协同或相加的临床疗效,而不良反应不重复。在临床上选择联合应用抗风湿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其症状,抑制骨质发生损坏,并控制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非甾体抗炎药、甲氨喋呤、雷公藤多甙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