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李东 《交通与运输》2008,24(1):71-71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保险公司不得解除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合同。但是,投保人对重要事项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除外。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道路交通安全法》在废除民事诉讼的前置程序、快速处理交通事故的机制、交通事故认定书取代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规定机动车实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规范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行为、方便群众等方面的变化,阐述了《道路交通安全法》指导思想和立法宗旨的改变与进步。  相似文献   

3.
袁梅 《交通与运输》2011,27(6):56-56
编辑同志:半年前,我购买了一辆新车,但一直没有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即交强险.4个月后,好友李某要求借用,碍于情面,我借给了他.不料李某却因车速过快撞死一名行人,经交警部门认定李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由于李某倾其所有还不够赔偿费用的一半,死者家属遂要求我赔偿.我认为自己与李某之间只是借用关系,且我对交通肇事的发生无任何过错,故不应承担任何责任.对吗?读者:谢琳谢琳读者:尽管你并无过错,但你必须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一般为11万元)内承担赔偿责任.虽然《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4.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于2004年5月1日实施。这一法律规定出台后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其核心是围绕着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和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从无过错责任原则分析,指出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在坚持这一归责原则的同时,力求在立法上更周全、更公正,坚持社会本位主义,维护道路交通主体的应有权益。  相似文献   

5.
保险货车在一次运输途中,因超载等原因引发一人死亡、两车损坏的交通事故,并承担事故不要责任.对此,保险公司以保险合同后面所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第二十条关于“发生事故时,保险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它法律法规中有关机动车装截的规定,增加10%绝对免赔率”为由,提出增加1 0%的免赔率,会得到法律支持吗? 一、案情回放  相似文献   

6.
从机动车肇事责任主体的一般理论入手,通过对机动车肇事归责原则的分析,明确了在租赁车辆肇事时租赁公司和承租人承担责任的具体情形,对此类纠纷的司法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6年7月1日,被视为《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安全法”)重要补丁的配套法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交强险”)在社会各界翘首企盼和千呼万唤中出台之际,曾被国家有关部门赞誉为“营造了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受害人的权益,促进和谐社会协调发展”,而人民大众和社会各界却对《交强险》的法律地位、国家保监会未经法定听证程序就以行政部门发文形式做出收取高额保险费率决定、部门立法导致《交强险》不仅没有发挥救助弱势群体的作用反而增加了交通从业者和消费者经济负担,以及利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行政强制力为保险机构谋取暴利等问题提出了众多强烈质疑。  相似文献   

8.
不动产登记机构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不动产登记机构赔偿的民事赔偿责任性质与国家赔偿责任性质的优劣,以及该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的学界观点,明确了不动产登记机构的国家赔偿责任性质,以及承担责任的无过错归责原则,并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有关不动产登记机构赔偿责任具体法律制度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5条的规定,不难看出,其侵权责任形式几乎照搬《民法通则》对侵权责任形式之规定.即其对物权诉讼中的侵权责任形式与债权诉讼中的侵权责任形式混淆在一起规定.那么,这种规定是否合理?其分列各项侵权责任形式的标准是什么?各项侵权责任形式所适用的归责原则又是什么?正是本文所要阐明之处.  相似文献   

10.
案情:被告陈先生于2009年1月16日购买了一辆小轿车,因忙于处理各项工作,一直未依法续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2010年9月27日,陈先生在上班途中,与行人曾某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曾某6级伤残.交警认定:陈先生承担主要责任,行人曾某承担次要责任.  相似文献   

11.
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在责任保险中,为了保护第三者的合法权益,我国保险法赋予第三者在特定情况下有权就其应获赔偿部分直接向保险人请求赔偿保险金。但对于保险人能否以他与被保险人之间的抗辩事由来对抗第三者,我国保险法未加明确,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商务部《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尚未实施)规定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实行责任保险制度。国际货运代理责任保险分为国际货运代理人责任险和国际货运代理提单责任险。这对于提升整个货运代理行业服务水平,降低行业经营风险意义重大。本文就国际货运代理业责任保险的含义及实行责任保险制度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并就国际货运代理业责任保险的强制性和相关问题提出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3.
保险是分散风险的一种制度,而保险利益作为保险法律制度的关键内容,在保险实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保险利益原则标准主要是保险主体与保险标的法律界定的利益关系。在我国现行保险法中,积极利用保险利益原则,规定投保人对合同标的具有法律保险利益,有助于推动我国财产保险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实现我国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当前保险利益原则的科学内涵,剖析当前财产保险利益原则在适用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我国的航运业务激增,船舶油污事件发生的几率也相应地提高。当前沿海或内河液体货物危险品运输实行油污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呼声很高。本文将对海上油污强制责任保险扩大化的必要性和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视域中,政府的法律责任不可缺位。基于对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法理基础、现实依据和法律责任定位的考量,确立政府法律责任体系、明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廓清政府在反歧视就业中的法律责任、扩大政府法律责任的可诉性范围,乃是完善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法律责任的进路。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电子投票中存在选票碰撞、第三方机构欺诈选民、需借助匿名通信信道发送选票和投票效率低等问题,结合电子投票的基本原理,采用关联环签名技术实现匿名注册,利用盲签名盲化选票和引入身份序列码保证选票唯一性的方法,设计了一个抗第三方欺诈的安全电子投票方案.该方案不仅实现了投票协议应具备的基本安全要求,并且具有抗选票碰撞、可在任意阶段弃权、不依赖于任何可信第三方和匿名通信信道的功能,同时能够高效实现.实验对比表明,本文方案投票时间复杂度仅为961个模乘运算,且与投票者规模无关,较同等安全性下的现有方案效率至少提高42.9%,适合于大群体选举.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人身保险保险利益的概念和特征,强调人身保险合同订立时,必须存在人身上的保险利益,否则合同无效。与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相比,其保险利益的范围更广泛,要求更严格。指出了各国保险立法关于人身保险保险利益的三种不同的确认原则和方法,分析利益原则、同意原则以及利益和同意兼顾的原则。我国《保险法》对人身保险保险利益的确定,采取利益主义和同意主义相结合的原则。人身保险保险利益的形式有二种情形:一是对投保人有利益关系的人;二是依投保人同意而产生的保险利益。本文旨在通过现行保险法中关于人身保险保险利益的立法研究,探索我国立法的得失,以完善我国的保险立法。  相似文献   

18.
第三方仓储能力配置与分配的收益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收益管理思想,对随机市场需求条件下仓储能力的配置与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以谋求收益最大化.建立了随机规划模型,并运用稳健优化处理随机变量,将随机问题转换为线性规划问题.通过实例仿真,确定了最优仓储能力配置和分配方案,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用该模型优化的收益增长了2.66%.  相似文献   

19.
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第三方物流经营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等现象,阐述第三方物流概念和运作类型,分析第四方物流引进的原因与第三方物流面临的挑战,提出提升第三方物流资源整合力的重要性和实现途径,论证信息技术、动态联盟和虚拟经营是提升第三方物流整合力的关键因素,最后,给出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社会环境资源犯罪特点的分析,提出环境资源犯罪应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主要原因在于,环境资源犯罪有着巨大的社会危害性,采用相对严格的规则原则将有效地减少环境资源犯罪的数量,有效地保护我国日益恶化的环境。现行的刑法的过错责任原则已经不能适用于今天的环境资源犯罪的新形势了。文中列举了国外使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追究环境资源犯罪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使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现实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